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数据支持下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规划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君亭 孙睿 +2 位作者 陈靖雯 兰思仁 李霄鹤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158个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158个乡村旅游地数据为基础,利用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叠加分析,筛选出乡村风景道节点;结合福州市多元数据,从5个维度构建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选线适宜区;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福州市乡村风景道规划方案与具体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乡村区域共筛选出20个乡村风景道节点;2)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区以福州市中心城区的边缘区域为核心区,呈现出由核心区向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区域梯度递减的趋势;3)根据乡村风景道节点和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空间分布,最终构建形成“三主二副三支”纵横交错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网络布局。基于多元数据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研究对于市域乡村风景道的构建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风景道 福州市 选线规划 GIS 多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里茶道起点下梅古村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邹诚 玄锦 +2 位作者 杨钧宁 黄柳菁 李霄鹤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2,共7页
传统村落承载着农耕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识别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并掌握其内在肌理,有利于从村落整体视角实现对村落景观的有效保护与传承。以万里茶道第一站下梅村为例,引入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对其景观结构和潜在文化特征进行评估与... 传统村落承载着农耕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识别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并掌握其内在肌理,有利于从村落整体视角实现对村落景观的有效保护与传承。以万里茶道第一站下梅村为例,引入景观基因信息链理论,对其景观结构和潜在文化特征进行评估与解析。结果表明:1)受地理位置影响,下梅村整体景观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山水,形成“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中国传统风水格局,历史研究和保护价值较高;2)下梅村景观信息元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技艺精湛,但三者传承度较低,原真性现状有待提升;3)下梅村景观信息点数量较多、结构精巧、风格独特,村落自然景观保存程度要劣于人文景观;4)下梅村景观信息廊道为“一字型”商业街、“并列型”滨水观光道及“网络型”巷道,部分道路材质开始出现断裂、拼接与松动等现象,但保存度较为完整;5)下梅村景观信息网络整体性较强,由于大量建筑局部装饰受损度严重,主体结构存在塌毁、残缺等问题,保存度一般,急需有效修缮。未来研究需结合GIS技术、数理分析模型等,增加其可视化分析,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性利用提供精准化修复方案,防止再遭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万里茶道 下梅村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信息链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西湖水利遗产的景观多功能性与多主体博弈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雪葳 林超涵 +1 位作者 任维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2,共7页
水利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众多水利遗产已逐步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水利遗产的主导功能也由生态、生产为主逐步转向多功能兼容。但水利遗产的核心价值及可持续运行的关键还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福州西湖至今已有1... 水利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众多水利遗产已逐步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水利遗产的主导功能也由生态、生产为主逐步转向多功能兼容。但水利遗产的核心价值及可持续运行的关键还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福州西湖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经历了22次疏浚,逐步从官湖转变为公园、从城郊型湖泊转变为城市中的湖泊,是典型的“活着的”“转型中的”水利遗产。借鉴景观多功能性理论,通过民国《西湖志》文本与图示解析,从人类福祉角度探讨福州西湖水利遗产景观主导性与多样性在空间中的关系,梳理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其对西湖水利可持续运行的影响。以期揭示水利遗产景观多功能性的时空演进过程、构建水利遗产“景观-功能-管理”的级联关系,为推动城市水利遗产从景观多功能性走向景观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水利遗产 多功能景观 多主体博弈 时空演进 可持续发展 福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性视角下县城住区绿色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雪葳 许敏 +1 位作者 任维 刘江 《风景园林》 2022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绿色空间的合理配置与供给公平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以福建省连江县为例,选取126栋住宅样本,在1200 m半径范围内,每隔200 m建立缓冲区,分析县级城市不同类型住区绿色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 绿色空间的合理配置与供给公平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以福建省连江县为例,选取126栋住宅样本,在1200 m半径范围内,每隔200 m建立缓冲区,分析县级城市不同类型住区绿色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住区绿色空间分布差异在200 m半径范围内最为显著;2)区位、建成年份、住宅价格对住区绿色空间分布具有直接影响,在200~1200 m半径范围内,住区绿色空间占有率与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相关关系;3)住宅价格1万元/m^(2)以上、建成年份在1998年之后的住区,具有更高的绿色空间服务水平。研究揭示了县级城市在不同尺度、区位及社会经济群体之间存在绿色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以期提升县级城市绿色空间分布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分布 公平性 连续尺度 县级城市 福建省连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