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TAL互作的蛋白
1
作者 林婧怡 陆文智 +8 位作者 杨华 朱艳婷 牛思杰 杨强 张冲 蔡铁城 庄伟建 庄宇慧 陈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8-1090,共13页
青枯雷尔氏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向寄主细胞注射效应蛋白来抑制寄主的免疫反应或干扰寄主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病害发生。前期研究表明在本氏烟中超表达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TAL基因能够显著提高烟草抗青枯病水平。为进一步探究花生... 青枯雷尔氏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向寄主细胞注射效应蛋白来抑制寄主的免疫反应或干扰寄主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病害发生。前期研究表明在本氏烟中超表达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TAL基因能够显著提高烟草抗青枯病水平。为进一步探究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TAL介导的花生与青枯菌的互作机制,本研究构建了受青枯菌诱导的花生根部组织均一化酵母文库,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RipTAL候选寄主靶标蛋白,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候选互作蛋白主要涉及翻译后修饰、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发生、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利用RNAseq明确了这些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或器官中的表达模式、在抗、感青枯病花生品种中受青枯菌诱导表达情况及受不同外源激素诱导表达特征。选取候选互作蛋白NPR5和TIFY 10b进行酵母一对一验证,明确了二者与RipTAL的互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菌 酵母双杂交 RipTAL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AtTTG1基因的克隆及用于转化花生的MAR调控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湘瑜 郑国栋 +1 位作者 黄金堂 庄伟建 《花生学报》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花生产业危害巨大,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花生果种皮结构以提高花生抗黄曲霉能力。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tTTG1基因的cDNA编码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AtTTG1基因,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片段长1026bp,与基因库中数据比对相同...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花生产业危害巨大,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花生果种皮结构以提高花生抗黄曲霉能力。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tTTG1基因的cDNA编码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AtTTG1基因,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片段长1026bp,与基因库中数据比对相同,该片段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86.96KDa,等电点为4.85。结合实验室已获得的花生果种皮特异启动子S19和MAR序列调控的植物表达载体pLMAR,构建了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LMAR-S19-TTG1,并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进一步对花生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高抗黄曲霉花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抗黄曲霉 AtTTG1 基因 核基质结合区(MAR) 果种皮特异启动子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花生新品种(系)秋季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铁城 陈华 +3 位作者 张冲 邓烨 郭伟 庄伟建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选育出适合福建省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对福建农林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0个花生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12C1-2-CS1、12C1-2-3-1-CS1、12A1-29-1-1-CS1、12A-21-1-2-CSI、12C1-6-1-2-CS1等5个品系比对照品种泉花7号分... 为选育出适合福建省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对福建农林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0个花生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12C1-2-CS1、12C1-2-3-1-CS1、12A1-29-1-1-CS1、12A-21-1-2-CSI、12C1-6-1-2-CS1等5个品系比对照品种泉花7号分别增产22.59%、11.85%、5.16%、6.42%、3.07%,且这5个品系综合性状优良,其中以12C1-2-CS1、12C1-2-3-1-CS1表现最佳,适合进一步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品比试验 产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的克隆及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谢金喜 蔡宁波 +1 位作者 石新国 庄伟建 《花生学报》 2007年第1期1-6,12,共7页
从花生的幼嫩叶片中提取总DNA,应用PCR方法分离到了两个FAD2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FAD2-1和FAD2-2,将反向的FAD2-1和FAD2-2片段分别与所克隆的大豆油体蛋白基因启动子片段oleosin-a与oleosin-b相连,在中间表达载体pSPROK中构建了三个带T-... 从花生的幼嫩叶片中提取总DNA,应用PCR方法分离到了两个FAD2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FAD2-1和FAD2-2,将反向的FAD2-1和FAD2-2片段分别与所克隆的大豆油体蛋白基因启动子片段oleosin-a与oleosin-b相连,在中间表达载体pSPROK中构建了三个带T-nos的融合基因,进而把融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三个植物表达载体均分别带有Oleosin启动子和反义FAD2基因序列,FAD2-2的长度为593bps,与引用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7%,包含一个起始密码子;FAD2-1的长度为1175bp,与引用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包含一个起始密码子与一个终止密码子。将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已经转化农杆菌LBA4404并用于侵染花生外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克隆 反义RNA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