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植保机械拥有量的影响——以福建省植保机械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蔡良玫 王林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为了研究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家庭植保机械更新换代的影响。利用福建省问卷调查的数据,建立TOBIT模型,得出了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因素对农户的植保机械拥有量有显著影响,该政策使得农户拥有先进植保机械的概率增加了75.03%,说... 为了研究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家庭植保机械更新换代的影响。利用福建省问卷调查的数据,建立TOBIT模型,得出了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因素对农户的植保机械拥有量有显著影响,该政策使得农户拥有先进植保机械的概率增加了75.03%,说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推行能够有效引导农户加大先进植保机械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械 购置补贴政策 TOBIT模型 农户植保机械拥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食用菌双翅目害虫的种类、为害及防治 被引量:28
2
作者 罗佳 庄秋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报道了采集自福建食用菌场的食用菌双翅目害虫共3亚目10科27种,并编制了其分科检索表.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沪菇迟眼蕈蚊(Bradysia hupleuroti Yang,Zhang et Tan)、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 报道了采集自福建食用菌场的食用菌双翅目害虫共3亚目10科27种,并编制了其分科检索表.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沪菇迟眼蕈蚊(Bradysia hupleuroti Yang,Zhang et Tan)、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菇蛾蠓(Psychoda sp.)、东亚异蚤蝇(Megaselia spiracularis Schmitz)、真菌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和广粪蚊[Cobolidia fuscipes(Meigen)]为常见种,并对其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描述.背黑狭胸步甲[Stenolophus connotatus(Bates)]和彩纹猎蝽[Euagoras plagiatus(Burmeister)]是眼蕈蚊的捕食性天敌.根据食用菌害虫的为害特点,探讨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害虫 常见种 检索表 天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烟粉虱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宇 赵建伟 +1 位作者 何玉仙 黄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18-523,共6页
采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分别对福建省7个地区8个烟粉虱自然种群的80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4条RAPD引物和4条ISSR引物,从80份样品的DNA中分别扩增2 240和1 77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2 000和1 728条,说明福建地区烟粉... 采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分别对福建省7个地区8个烟粉虱自然种群的80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4条RAPD引物和4条ISSR引物,从80份样品的DNA中分别扩增2 240和1 77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2 000和1 728条,说明福建地区烟粉虱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表明,福建地区8个自然烟粉虱种群可分为2大类群,采自龙海变叶木种群单独聚为1类,说明与其他种群存在较远亲缘关系,推测为不同生物型;遗传距离分析说明福建不同种群在遗传相似性上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RAPD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国家保护蝶种概述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奇涵 江凡 +2 位作者 林延生 黄海通 姚历勇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93-96,共4页
根据多年的野外考察记录,结合有关的文献记载,对分布在福建省的11种保护蝶种逐一概述,记述它们的地理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福建 保护蝶种 地理分布 生物学特性 金斑喙凤蝶 金裳凤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蝴蝶新记录及新订正种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奇涵 江凡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本文报道福建省新记录及新订正蝴蝶 11种 ,记叙它们的形态特征、采集地、采集生境及采集时间。
关键词 福建省 蝴蝶 新记录 新订正种 绮斑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从“量”走向“质”——关于福建省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丹 徐学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0-14,18,共6页
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交汇点上,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策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是其在2020—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新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 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交汇点上,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策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是其在2020—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新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质量追赶的必然选择。在调研基础上,总结福建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研究提出新时期福建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并从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融合、重视农业科技、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品牌建设和实施开放战略7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福建省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业现代化 提质增效 福建省 产业融合 农业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栗树害虫的考查(Ⅰ)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云平 黄邦侃 江凡 《华东昆虫学报》 2001年第2期35-42,共8页
本文记载福建省栗树害虫计昆虫纲 8目 ,蛛形纲蜱螨亚纲 1目 ,合计 6 8科 ,约 2 90种 ,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害虫种类进行简要的记述。全文分 ( ) ( )两篇 ,( ) 4 2科约 16 4种。
关键词 栗类 板栗 锥栗 醋栗 茅栗 日本栗等 害虫 福建 栗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丹 李泽民 +1 位作者 陈秀兰 徐学荣 《茶叶通讯》 2022年第3期400-408,共9页
乡村振兴要求实现产业兴旺。茶产业是福建省的特色产业,文章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对生产实地的调研,归纳福建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用具有饱和增长趋势的S型曲线模型,拟合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平均价格等4个指标变动的趋势,结... 乡村振兴要求实现产业兴旺。茶产业是福建省的特色产业,文章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对生产实地的调研,归纳福建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用具有饱和增长趋势的S型曲线模型,拟合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平均价格等4个指标变动的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福建茶产业达到“成熟点”。由此根据产业系统理论,剖析茶产业增速放缓的原因,进而以打造茶业绿色高效发展为主线,提出茶产业振兴应以深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深化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茶叶供给结构、持续提升茶叶质量、强化品牌战略实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发展方向,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 S型曲线模型 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栗树害虫的考查(Ⅱ)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云平 黄邦侃 江凡 《华东昆虫学报》 2002年第1期17-24,共8页
The paper dealt with 290 species and 68 families in 8 orders (and Acari) of the insect pests on chestnut trees from Fujian Province, in which the important pests were reported briefly.
关键词 种类 名录 福建 栗树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螟虫越冬特点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关瑞峰 孔丽萍 +1 位作者 潘初沂 徐金汉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水稻螟虫 福建省 越冬特点 原因 种植结构调整 二化螟 三化螟 耕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市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丹 苏凤昌 徐学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2-168,184,共8页
为构建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熵值法对2010—2020年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空间相关分析法剖析了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间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对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为构建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熵值法对2010—2020年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空间相关分析法剖析了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间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对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了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2010—2020年间呈波动状态,以关中地区最高,陕北北区最低;各市之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空间正相关,但关联度不显著,未来空间关联性呈下降趋势;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宏观上受城镇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和节水灌溉率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水平 乡村振兴 提质增效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被引量:114
12
作者 何红 蔡学清 +2 位作者 洪永聪 关雄 胡方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1-175,共5页
对健康辣椒植株体内的内生细菌及拮抗菌进行了分离筛选。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部位及种植地 ,内生细菌的数量有所不同 ,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变化为 2 83× 1 0 3 ~ 1 346×1 0 4cfu/g(FW) ;各品种以叶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 对健康辣椒植株体内的内生细菌及拮抗菌进行了分离筛选。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部位及种植地 ,内生细菌的数量有所不同 ,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变化为 2 83× 1 0 3 ~ 1 346×1 0 4cfu/g(FW) ;各品种以叶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多 ,其次为根 ,再次为茎 ,果最少 ;不同种植地中 ,前作为水稻田种植辣椒叶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比旱地种植的多 ,而根、茎、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正相反。拮抗、防病测定表明 ,1 0 8株辣椒内生细菌中 ,有 2 8 7%的菌株对香蕉枯萎菌和黄瓜枯萎菌有拮抗作用 ;来自辣椒叶片和茎杆内的BS 2和BS 1两菌株 ,对 1 3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和稳定的拮抗作用 ,其中对辣椒炭疽病有 57 34%~ 94 0 8%的防病效果 ,并可以在辣椒体内定殖。经鉴定该两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辣椒 内生细菌 鉴定 拮抗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非作物生境调控与害虫综合治理 被引量:73
13
作者 尤民生 侯有明 +3 位作者 刘雨芳 杨广 李志胜 蔡鸿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0-268,共9页
就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而言 ,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区分出作物生境和邻近作物的非作物生境。昆虫从作物生境迁移到非作物生境 ,与作物生境缺乏食物或受人类栽培活动干扰而引起的自然迁移、转换寄主和寻求庇护场所有关。许多研究表明 ,与特定... 就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而言 ,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区分出作物生境和邻近作物的非作物生境。昆虫从作物生境迁移到非作物生境 ,与作物生境缺乏食物或受人类栽培活动干扰而引起的自然迁移、转换寄主和寻求庇护场所有关。许多研究表明 ,与特定作物田块相联系的植被类型和结构可影响害虫及其天敌迁居的种类、数量和时间。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大田周围非作物生境的植被组成及特征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的相互关系 ,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能。由于景观的空间格局对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所以 ,以景观为单元要比以同类作物的田块为单元更加适于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施。在现代农业景观区域内重新引入和相嵌一些非栽培植物或廊道 ,可为众多有益节肢动物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非作物生境 多样性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49
14
作者 何红 沈兆昌 +3 位作者 邱思鑫 蔡学清 关雄 胡方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内生拮抗细菌BS 2菌株在以黄豆粉为原料的 3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 ,发酵滤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 ,菌液对辣椒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培养基初始 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结果表... 内生拮抗细菌BS 2菌株在以黄豆粉为原料的 3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 ,发酵滤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 ,菌液对辣椒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培养基初始 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 ,以黄豆粉培养基、初始 pH值 6 .7(灭菌后 )、2 8℃、培养 4 8h、并尽量增大培养通气量 ,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炭疽病 生物防治 BS-2菌株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防治香蕉炭疽病 被引量:50
15
作者 何红 蔡学清 +3 位作者 陈玉森 沈兆昌 关雄 胡方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2-444,共3页
来自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2和BS-1菌株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病菌16d后,两菌株对香蕉炭疽病防治效果达34.0%(BS-1)-90.0%(BS-2),其中BS-2的防效比BS-1高.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香蕉 炭疽病 生物防治 辣椒 内生细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被引量:140
16
作者 尤民生 刘雨芳 侯有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害虫问题的更加恶化。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 ,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环境条件、作物品种、种间关系、人类的栽培活动等。根据现有的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 ,人类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恢复和强化农田生物多样性 ,提高天敌的控制潜能 ,减少害虫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安排混作的时空格局 ,通过轮作进行间断性耕种 ,对多年生作物采用地面覆盖植被 ,利用不同品种以提高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等等。在设计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管理策略时 ,必须同时考虑当地气候、地理 ,植被 ,作物 ,土壤等因素的变化 ,因为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害虫综合治理 可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对水稻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28
17
作者 蔡学清 林彩萍 +1 位作者 何红 胡方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结果表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Bacillussubtilis)菌株含量为103cfu·mL-1时即可进入水稻体内定殖;该菌的菌体、不同菌液含量及外分泌物对水稻苗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如增加植株的鲜重与干重.从其促生机理来看,该菌能提... 结果表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Bacillussubtilis)菌株含量为103cfu·mL-1时即可进入水稻体内定殖;该菌的菌体、不同菌液含量及外分泌物对水稻苗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如增加植株的鲜重与干重.从其促生机理来看,该菌能提高水稻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其保护酶活性,并通过提高水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其抗逆性,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苗生长 水稻 内生 效应 保护酶活性 外分泌物 外界环境 含量 CFU 叶绿素 适应性 抗逆性 定殖 促生 干重 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 Ac/sck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雨芳 贺玲 +4 位作者 汪琼 胡斯琴 刘文海 陈康贵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5-962,共8页
以转cry1Ac/sck双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对照:MH86)及其杂交稻KF6-304(对照:Ⅱ-YM86)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影响及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及杂交稻KF6-30... 以转cry1Ac/sck双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对照:MH86)及其杂交稻KF6-304(对照:Ⅱ-YM86)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影响及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及杂交稻KF6-304对稻田寄生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总体情况与时间动态以及个体总数无明显负面影响,但在生长中期转基因稻可降低稻田寄生蜂的个体数量。按寄生蜂功能团分析,MSA与MSA4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后期初始,提高卵寄生蜂的数量,MSA、MSB、MSA4及杂交稻KF6-304显著降低以靶标害虫稻纵卷叶螟为寄主的寄生蜂功能团的个体数量,对其他寄生蜂无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cry1Ac/sck基因 抗虫性 寄生蜂群落 功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波 朱育菁 +3 位作者 周涵韬 张赛群 谢关林 张绍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47-58,共12页
对中国农作物枯萎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寄主范围、致病力分化、病原菌鉴定、生理小种、生理研究、生化防治等.
关键词 农作物 枯萎病 寄主范围 致病力 侵染方式 孢子形态 病原菌 亲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害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雨芳 苏军 +5 位作者 尤民生 汪琼 胡斯琴 刘文海 赵士熙 王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4-553,共10页
本文应用吸虫器法与剥查法,研究了转Cry1Ac+SCK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水稻害虫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转Cry1Ac+SCK基因水稻MSA与MSB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极强的抗性,转Cry1Ac+SCK基因稻的杂交后代21S/MSB与Ⅱ-32A/MSB都获得了对稻纵卷叶螟... 本文应用吸虫器法与剥查法,研究了转Cry1Ac+SCK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水稻害虫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转Cry1Ac+SCK基因水稻MSA与MSB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极强的抗性,转Cry1Ac+SCK基因稻的杂交后代21S/MSB与Ⅱ-32A/MSB都获得了对稻纵卷叶螟的高抗性。虽然MSA、MSB、21S/MSB与Ⅱ-32A/MSB对水稻害虫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与均匀度时间动态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生长全期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对应的对照比较,它们对水稻害虫群落的这些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且转基因水稻田与各自对照田在害虫与主要害虫物种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并未对水稻害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也没有引起优势种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生物安全性 CRY1AC SCK 抗虫性 群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