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科作物适应酸性土壤的养分高效根系遗传改良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欣欣 杨永庆 +1 位作者 钟永嘉 廖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6-194,共9页
世界上超过 40%的耕作土壤为酸性,养分效率低是酸性土壤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的主要界面。挖掘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和利用的遗传潜力、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及活性是... 世界上超过 40%的耕作土壤为酸性,养分效率低是酸性土壤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的主要界面。挖掘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和利用的遗传潜力、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及活性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土壤健康的重要策略。此外,豆科作物与根瘤菌共生所固定的氮素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清洁氮源,也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大豆为代表,系统总结了酸性土壤中,豆科作物养分高效根系遗传改良、根系与根际微生物互作提高养分效率和土壤健康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还概述了应用养分高效大豆品种,通过接种高效根瘤菌剂并与玉米、茶树间套作的生态效益,为豆科作物养分高效遗传改良及推动其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豆科作物 遗传改良 养分高效 根系 根际微生物 根瘤菌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ELAB的大豆种皮颜色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
作者 王存虎 许潇 +2 位作者 许锐能 钟永嘉 廖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4-682,共9页
为探究基于色差仪的CIBLAB量化方法在大豆种皮颜色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274份大豆核心种质作为关联群体,基于CIBLAB方法,利用色差仪进行种皮颜色测定,获得6个颜色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表征大豆种皮颜色的最佳参数... 为探究基于色差仪的CIBLAB量化方法在大豆种皮颜色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274份大豆核心种质作为关联群体,基于CIBLAB方法,利用色差仪进行种皮颜色测定,获得6个颜色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表征大豆种皮颜色的最佳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遗传多样性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与大豆种皮颜色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主成分分析表明,大豆种皮颜色主要包括黄、绿、黑和其他等4个类型,其中黄色占比较大,且黄蓝色度值(b*)是表征大豆种皮颜色的最佳参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黄色相关性状在品种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35.53%~48.19%。对172份黄色种皮大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62个与b*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包括287个新位点和175个与已报道的I和L1位点重合的位点。综上,利用色差仪精准量化种皮颜色是一种能够客观评估大豆种皮颜色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到一些与大豆种皮颜色显著关联的新SNP位点,有助于进一步解析调控大豆种皮颜色的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ELAB色彩空间 大豆 种皮颜色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