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高校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能力培养探索实践
1
作者 李晓丽 黄镇雄 +2 位作者 叶大鹏 何青海 何勇 《农业工程》 202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近年来,国家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总结目前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结合10余年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思政教育提升研究生专业认同感、全程负责提... 近年来,国家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总结目前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结合10余年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思政教育提升研究生专业认同感、全程负责提高研究生课题参与度和合作交流增加研究生专业实践量的应对策略,以期提升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感、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农业工程 专业认同感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类院校专业特色化工程实践改革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向文 张曦文 +1 位作者 高育森 程国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114,118,共4页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分析当前工程实践环节面临的训练项目缺少创新、教学方法滞后、考察方式单一、各专业训练内容趋同等问题。以工程综合能力训练为目标,以体现农林专业学科特性为方向,对实践内容、教学方法、考察指标、实践环节设置...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分析当前工程实践环节面临的训练项目缺少创新、教学方法滞后、考察方式单一、各专业训练内容趋同等问题。以工程综合能力训练为目标,以体现农林专业学科特性为方向,对实践内容、教学方法、考察指标、实践环节设置进行改革研究,并讨论实践教师以研促教、以赛促教的能力提升途径,旨在提高具有农林特色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农林特色 创新能力 学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烟区不同含水率红壤离散元参数标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文鑫 刘昊 +4 位作者 陈献勇 钱勤智 彭宇峰 罗浩 何金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3,共11页
旨在建立不同含水率下红壤的离散元参数模型,探讨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红壤的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圆筒提升法对不同含水率的红壤进行物理试验,测定其堆积角,建立含水率与堆积角的回归方程;其次,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不同含水率红壤的堆积... 旨在建立不同含水率下红壤的离散元参数模型,探讨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红壤的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圆筒提升法对不同含水率的红壤进行物理试验,测定其堆积角,建立含水率与堆积角的回归方程;其次,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不同含水率红壤的堆积角;再次,以堆积角为响应值,运用Plackett-Burman试验从10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并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最优区间;最后,使用Box-Behnken试验建立堆积角与显著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从而得到含水率与离散元参数的关系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朗氏法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10%~35%范围内红壤含水率—堆积角模型,模型相关系数为0.992。显著因素及其最优区间:红壤剪切模量为4.6~8.2 MPa、红壤—红壤静摩擦系数为0.52~0.84、动摩擦系数为0.13~0.29。红壤堆积角—离散元参数的关系模型p值为0.002,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的堆积角相对误差不超过2.13%。含水率—离散元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试验验证,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25%,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标定的离散元参数可靠有效,可为福建烟区红壤地质条件下的烟草机械研发和仿真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含水率 离散元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序列优化的蜂群状态精准识别机器听觉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大鹏 陈林杰 +4 位作者 张林通 张雯清 魏增辉 黄少康 瞿芳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8,共11页
【目的】通过基于信号序列优化机器听觉模型的研究,为蜂群健康与活动状态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在蜂箱内设置音频传感器,以非侵入性和无干扰性的方式持续记录6类蜂群音频,针对传统的音频分类方法中未考虑时序信息和分类准确度不高等... 【目的】通过基于信号序列优化机器听觉模型的研究,为蜂群健康与活动状态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在蜂箱内设置音频传感器,以非侵入性和无干扰性的方式持续记录6类蜂群音频,针对传统的音频分类方法中未考虑时序信息和分类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网络优化的多分类模型。基于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提取音频特征,并构建以BiLSTM为基准的蜂群状态分类模型;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 SA)对BiLSTM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优化;构建优化的CNN-BiLSTM-SA模型用于6类蜂群状态的精准识别。【结果】与CNN和BiLSTM模型相比,CNN-BiLSTM-SA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训练集和验证集准确率均大于0.990 0,测试集准确率为0.988 6,交叉验证平均准确率为0.981 5。【结论】CNN-BiLSTM-SA模型为蜂箱内蜂群状态精准识别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有助于未来智能养蜂和音频传感监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群状态 机器听觉 双向长短期记忆 卷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rcy-Forchheimer方程的雪茄烟叶多孔介质建模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庆 邱恒荣 +3 位作者 杨辉昌 王新旺 李文卿 叶大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76,185,共9页
在雪茄烟叶晾房的流场模拟中,对内部烟叶的处理是影响数值模拟精度的重要因素,为降低模型复杂程度,提高求解效率,使用多孔介质模型简化烟叶是常用方法。为探究不同的建模方法对气流阻力模拟精度的影响,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建立3种多孔介质... 在雪茄烟叶晾房的流场模拟中,对内部烟叶的处理是影响数值模拟精度的重要因素,为降低模型复杂程度,提高求解效率,使用多孔介质模型简化烟叶是常用方法。为探究不同的建模方法对气流阻力模拟精度的影响,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建立3种多孔介质模型,并考虑烟叶形态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对比结果显示: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在x、y、z方向上压降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45%、-0.25%和3.92%,误差水平显著低于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在流场数值模拟中,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在不同位置上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2%、4.67%和2.95%。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烟叶对气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并且对于气流从不同方向流经烟叶以及烟叶形态变化导致的气流阻力变化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多孔介质 压降 数值模拟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PoinTr的视角受限下杏鲍菇表型参数测量方法
7
作者 谢立敏 黄轶 +2 位作者 吴昊宇 叶大鹏 方兵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针对菇房内杏鲍菇表型参数测量任务中,由于扫描设备视角受限,扫描的杏鲍菇点云出现残缺问题,基于AdaPoinTr(Adaptive geometry-aware point transformers)提出了改进的SwinPoinTr模型,实现了对残缺杏鲍菇点云的准确补全和杏鲍菇表型参... 针对菇房内杏鲍菇表型参数测量任务中,由于扫描设备视角受限,扫描的杏鲍菇点云出现残缺问题,基于AdaPoinTr(Adaptive geometry-aware point transformers)提出了改进的SwinPoinTr模型,实现了对残缺杏鲍菇点云的准确补全和杏鲍菇表型参数的测量。该方法在使用提出的特征重塑模块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几何感知能力的层次化Transformer编码模块,提高了模型对输入点云的利用率和模型捕捉点云细节特征的能力。然后基于泊松重建方法完成了补全点云表面重建,并测量到杏鲍菇表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残缺杏鲍菇点云补全任务中,模型倒角距离为1.316×10^(-4),地球移动距离为21.3282,F1分数为87.87%。在表型参数估测任务中,模型对杏鲍菇菌高、体积、表面积估测结果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82、0.9596、0.960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4213 mm、10.8185 cm^(3)、7.5778 cm^(2)。结果证实了该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全残缺的杏鲍菇点云,可以为菇房内杏鲍菇表型参数测量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智慧菇房 表型参数 点云补全 泊松重建 SwinPoin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Fe_(60)Nb_(15)Ti_(15)Ta_(10)非晶合金涂层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唐翠勇 谢文彬 +2 位作者 邹泽昌 刘娟 陈学永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77,83,共5页
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45钢基材表面对Fe_(60)Nb_(15)Ti_(15)Ta_(10)非晶合金粉末进行不同激光功率的熔覆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维氏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进... 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45钢基材表面对Fe_(60)Nb_(15)Ti_(15)Ta_(10)非晶合金粉末进行不同激光功率的熔覆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维氏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与基材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无明显的裂纹和孔洞等缺陷。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涂层的稀释率增加,涂层的显微组织由非晶+等轴晶转变为非晶+网状晶和颗粒状晶,直至完全胞状晶。当激光功率为1000 W时,涂层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为873 HV,约为基体材料的3.8倍,涂层耐腐蚀性能也明显优于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非晶合金 涂层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芦茎秆离散元模型建立与参数标定
9
作者 叶大鹏 青家兴 +3 位作者 林志强 吴逸腾 赖鸿康 翁海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49,共11页
针对类芦缺少切割粉碎仿真模型,以类芦为研究对象,建立茎秆的离散元模型并完成具体参数测定与标定。首先,搭建测试平台,测定了类芦茎秆与钢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与滚动摩擦因数等接触参数,建立了类芦茎秆模型并开展仿真堆积角试验... 针对类芦缺少切割粉碎仿真模型,以类芦为研究对象,建立茎秆的离散元模型并完成具体参数测定与标定。首先,搭建测试平台,测定了类芦茎秆与钢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与滚动摩擦因数等接触参数,建立了类芦茎秆模型并开展仿真堆积角试验,根据Box-Behnken试验方案以及物理堆积角(23.47°),标定了茎秆间接触参数。其次,开展物理剪切与压缩试验,得到茎秆最大剪切力F_(d)=155.18 N,最大压缩破坏力F_(c)=844.36 N;为进一步建立柔性类芦茎秆模型,选取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为颗粒间粘结模型,通过Central Composite试验方案开展该模型的仿真剪切、压缩试验,以Fd与Fc为优化目标,完成粘结模型参数标定。得到类芦茎秆离散元模型参数:茎秆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5、0.60和0.0049;粘结模型中单位面积法向和切向刚度分别为6.13×10^(10)N/m^(3)和3.96×10^(10)N/m^(3),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分别为3.5×10^(7) Pa和4.0×10^(7) Pa。开展仿真验证试验,物理与仿真试验结果最大偏差为4.81%,表明所建立的类芦茎秆离散元模型较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类芦剪切粉碎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芦茎秆 堆积角试验 剪切试验 压缩试验 离散元模型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含水率下菌草土壤—移栽触土部件离散元参数标定
10
作者 叶大鹏 林志强 +3 位作者 青家兴 高宇轩 吴逸腾 谢立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6,294,共9页
为探究种植菌草的丘陵地区土壤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获取其仿真参数,运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特定的12%±1%和20%±1%的含水率土壤—移栽触土部件进行离散元参数标定。开展土壤堆积角物理试... 为探究种植菌草的丘陵地区土壤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获取其仿真参数,运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特定的12%±1%和20%±1%的含水率土壤—移栽触土部件进行离散元参数标定。开展土壤堆积角物理试验、土球斜面滚动物理试验。以土壤颗粒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间的表面能、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为标定对象,设计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并以仿真的土壤堆积角、土球在65Mn板上滚动距离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以实测的土壤堆积角、土球滚动距离为优化目标,采用两种典型含水率下土壤与触土材料(65Mn)的静摩擦系数为约束条件,得到两种典型含水率的土壤间、土壤与移栽触土部件的离散元参数:含水率分别为12%±1%、20%±1%时,土壤颗粒间表面能、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为11.042 J/m^(2)和11.851 J/m^(2)、0.412和0.574、0.093和0.129、0.994和1.009;土壤与触土部件表面能、恢复系数、动摩擦系数为5.046 J/m^(2)、8.026 J/m^(2),0.362、0.388和0.066、0.07。为验证优化后离散元参数的准确性,开展验证试验得:两种典型含水率土壤仿真、物理堆积角相对误差为0.96%、0.95%,仿真、物理滚动试验相对误差为0.52%、1%。结果表明,优化标定后的土壤模型参数能够仿真该地区真实的菌草土壤模型,可为菌草移栽械关键部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菌草 土壤 触土材料 离散元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叶位快速叶绿素荧光和1D-DRDC-Net的棉苗盐胁迫诊断方法
11
作者 翁海勇 曾海燕 +3 位作者 雷庆元 周蓓蓓 李佳怿 徐洪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6-484,493,共10页
盐胁迫会导致棉花纤维品质及产量下降,尤其在苗期时其遭受盐胁迫影响最大。为了实现棉苗盐胁迫的快速诊断,本文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技术获取了不同盐胁迫程度下棉苗冠层叶片的OJIP曲线,并结合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 盐胁迫会导致棉花纤维品质及产量下降,尤其在苗期时其遭受盐胁迫影响最大。为了实现棉苗盐胁迫的快速诊断,本文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技术获取了不同盐胁迫程度下棉苗冠层叶片的OJIP曲线,并结合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和空洞卷积(Dilated convolution)结构构建了基于“叶位-通道”荧光数据融合的1D-DRDC-Net(1D-deep residual dila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棉苗盐胁迫深度学习诊断模型。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棉苗体内含水率下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升高;在垂直方向上盐胁迫对棉苗的影响趋势表现为植株上部分叶片各参数变化明显,其中对胁迫最敏感的叶位为L1,而成熟叶片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相比于其它模型,1D-DRDC-Net对棉苗不同胁迫时间下3个盐浓度梯度(0、100、200 mmol/L)的诊断精度为76.67%,F1值为76.48%,比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准确率均提高5个百分点,比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提高14.45个百分点,比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提高3.34个百分点。基于“叶位-通道”的荧光信息融合策略准确率优于仅使用单一敏感叶位荧光信息8.89个百分点,其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均优于只采用普通卷积核和取消“跳跃连接”的模型。最终,建立的1D-DRDC-Net模型在棉苗受到胁迫7、14、21 d后,对植株是否受到盐胁迫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83.33%、88.33%和95.00%,研究结果可为棉花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苗盐胁迫 垂直异质性分布 快速叶绿素荧光 1D-DRD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旋式生物有机肥发酵罐翻堆工艺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叶大鹏 赵熠威 +3 位作者 黄德耀 林炜域 周蓓蓓 曾阳灿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2-670,共9页
设计了一款物料可翻堆的卧旋式生物有机肥发酵罐,为获得最优有机肥腐熟品质及效率的翻堆工艺参数,以Hertz-Mindlin with JKR作为物料与设备间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利用离差系数评价其混合均匀度。试验表明,当发酵罐转罐2 r时物料基本混合均... 设计了一款物料可翻堆的卧旋式生物有机肥发酵罐,为获得最优有机肥腐熟品质及效率的翻堆工艺参数,以Hertz-Mindlin with JKR作为物料与设备间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利用离差系数评价其混合均匀度。试验表明,当发酵罐转罐2 r时物料基本混合均匀,故将单次转罐翻堆的频次设置为2 r,在4种分阶段变频次的翻堆模式下,对发酵物料含水率、温度、腐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式4(升温期不翻堆,高温期每天翻堆1次,保温期每天翻堆1次,翻堆处理7 d后静置陈化至15 d)得到的最高发酵温度可达68.4℃,有机肥处理的萝卜种子发芽指数为107.6%,达到腐熟要求且发酵过程稳定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提供装备及工艺支撑,保证有机肥腐熟品质,有效解决目前发酵工艺不明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旋式生物有机肥发酵罐 翻堆 混合均匀度 离散元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快速检测
13
作者 何金成 郑积祥 洪思思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1-287,共7页
为满足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快速检测的需求,探讨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集4~5个月的垫料样品,通过光谱仪获取400~990 nm光谱数据,并用CARS算法筛选关键特征波段。随后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 为满足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快速检测的需求,探讨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集4~5个月的垫料样品,通过光谱仪获取400~990 nm光谱数据,并用CARS算法筛选关键特征波段。随后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比灰狼算法(GWO)、哈里斯鹰算法(HHO)、冠豪猪算法(CPO)三种优化算法,发现CPO算法优化效果最佳。通过Chebyshev混沌映射改进粒子群算法,形成CARS—ICPO模型。该模型在验证集和预测集上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9935、0.9956,均方根识差RMSE分别为0.011、0.009,显示出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证实该技术在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预测的可行性,为其水分的快速检测和异位发酵床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新方法以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发酵床 垫料 可见—近红外光谱 水分检测 神经网络 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组合部署的猪只行为识别研究
14
作者 何金成 杨万林 +1 位作者 刘涛 庄俊玮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猪只行为监测是实现猪只智能化、精细化养殖的关键技术。采用姿态传感器,设计两种可穿戴设备,分别部署在试验猪的背部和颈部,采集俯卧、侧卧、采食、站立、行走、犬坐和排泄7种日常行为数据。采集的行为数据集有3种,分为单源部署(背部... 猪只行为监测是实现猪只智能化、精细化养殖的关键技术。采用姿态传感器,设计两种可穿戴设备,分别部署在试验猪的背部和颈部,采集俯卧、侧卧、采食、站立、行走、犬坐和排泄7种日常行为数据。采集的行为数据集有3种,分为单源部署(背部或颈部)和组合部署(背部+颈部)。采集的信号进行小波降噪、数据信号的选取、数据分割、时域特征提取、Relief算法特征选择等数据处理,其中Relief算法特征选择结合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特征保留数,以处理好的数据进行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4种分类模型,比较各模型性能。结果表明,组合部署的总体准确率明显高于单源部署。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在组合部署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0.59%、87.14%、91.67%和82.5%。综合各种评价指标,组合部署的分类模型以CNN卷积神经网络最佳。两个姿态传感器组合部署及融合信息可以很好地对猪只行为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对猪只日常行为监测和健康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只行为 部署位置 可穿戴设备 姿态传感器 RELIEF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重启动的全纯嵌入潮流算法
15
作者 张逸 蓝天 +2 位作者 李传栋 蔡伟杰 王建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7046-7061,共16页
全纯嵌入(HE)潮流算法相较于牛顿拉夫逊(NR)潮流算法具有不依赖初值选取、获得解为半解析表达式等优势。但在实际大电网、重负载的潮流计算中,HE潮流算法所需的幂级数阶数较高,导致收敛性变差。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功率重启动全... 全纯嵌入(HE)潮流算法相较于牛顿拉夫逊(NR)潮流算法具有不依赖初值选取、获得解为半解析表达式等优势。但在实际大电网、重负载的潮流计算中,HE潮流算法所需的幂级数阶数较高,导致收敛性变差。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功率重启动全纯嵌入(PRHE)潮流算法。首先,基于灵活全纯嵌入潮流算法的初值灵活性,引入重启动机制与功率松弛的方式,在功率注入空间内对潮流模型进行全纯嵌入解析重构;然后,以功率残差为判据,提出重启动与递归求解过程的控制方式,实现基于功率注入空间的大电网潮流解逐次逼近;最后,在IEEE 9、case 2868rte以及华东地区联网系统上,将该算法与HE潮流算法、NR潮流算法以及动态更新常项值的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方法(CHELM)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可有效地应对实际大电网、重负载情况下HE潮流算法收敛性差的问题,并提升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法 功率重启动 解析重构 功率注入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 v8-STSF的多类别害虫识别算法与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兴旺 查海涅 +5 位作者 卢浩男 王禹彬 吴东昇 王旭峰 胡灿 陈学永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8-236,共9页
水稻害虫危害十分巨大,不仅对水稻造成直接的生理破坏,还传播病害,严重时导致稻田绝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水稻害虫精准识别与实时监测是减少农业损失的关键,针对虫情测报灯图像中害虫密集、体态差异细微及小目标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 水稻害虫危害十分巨大,不仅对水稻造成直接的生理破坏,还传播病害,严重时导致稻田绝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水稻害虫精准识别与实时监测是减少农业损失的关键,针对虫情测报灯图像中害虫密集、体态差异细微及小目标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 v8-STSF模型的水稻害虫智能识别方法。通过引入Swin Transformer模块增强骨干网络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结合分布移位卷积(DSConv)优化颈部网络特征融合,并采用Focal EIoU损失函数提升密集小目标定位精度。构建了包含多类水稻害虫的7000幅图像数据集进行识别验证,YOLO v8-STSF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精确率为95.45%、召回率为90.45%、F1值为90.03%,较原YOLO v8模型分别提升2.13、0.33、3.09个百分点,在PC端的推理速度为32 f/s,满足实时需求。同时以Web端监测系统为基础,设计基于Android移动端的虫情监测系统,在田间测试中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为1.38 s,识别准确率为96.34%,漏检率为3.86%。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害虫精准防控提供高效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病虫害监测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别害虫 害虫识别 YOLO v8-STSF 监测系统 ANDR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温室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建图与导航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泓龙 胡裕兵 +2 位作者 谢立敏 蔡云 方兵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8,185,共9页
针对番茄温室中的长廊环境及植被分布问题,对番茄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和导航算法进行优化。基于Cartographer算法,进行激光雷达数据去畸变处理,再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激光雷达、里程计及IMU信息进行机器人位姿估计优化,... 针对番茄温室中的长廊环境及植被分布问题,对番茄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和导航算法进行优化。基于Cartographer算法,进行激光雷达数据去畸变处理,再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激光雷达、里程计及IMU信息进行机器人位姿估计优化,并使用优化后的算法对温室进行高精度地图构建。将建立的高精度栅格地图使用改进的A^(*)与DWA融合算法进行验证,通过动态调整权重和优化搜索逻辑,提高A*算法的搜索效率和路径安全性,使得机器人在温室环境下能够更加智能地寻找最优且安全的路径,在ROS的gazebo平台和实地的温室环境中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机器人运行速度≤0.6 m/s时,平均位置偏差为10.3 cm,满足番茄温室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温室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激光SLAM 路径规划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的ABS/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峰 叶大鹏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5,共9页
为探索熔融沉积制造(FDM)工艺参数对玻璃纤维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应用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力学... 为探索熔融沉积制造(FDM)工艺参数对玻璃纤维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应用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识别出对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获取实验数据,通过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最后,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同步优化,得到了Pareto前沿解集,展示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优化权衡。结果表明,喷嘴温度、打印层高、打印线宽和打印速度是影响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最显著因素。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了能够同时最大化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最佳参数组合,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7.6%和7.2%以上。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测得值的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代理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正交试验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几何信息学习的图结构运动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纪友 李俊 +1 位作者 郭霏霏 李琦铭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针对现有运动分割方法在交通场景下实用性方面的不足,性能和验证时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用于几何信息学习的图结构运动分割方法(GS-Net)。GS-Net由点嵌入模块、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全局双边正则化模块和分类模块组成。其中,点嵌入模... 针对现有运动分割方法在交通场景下实用性方面的不足,性能和验证时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用于几何信息学习的图结构运动分割方法(GS-Net)。GS-Net由点嵌入模块、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全局双边正则化模块和分类模块组成。其中,点嵌入模块将原始关键特征点数据从低维线性难可分的空间映射到高维线性易可分的空间,有利于网络学习图像中运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利用双分支图结构分别在特征空间和几何空间提取局部信息,随后将两种类型的信息融合得到更强大的局部特征表征;全局双边正则化模块则利用逐点和逐通道的全局感知来增强局部上下文融合模块得到的局部特征表征;分类模块将前面得到的增强局部特征表征映射回低维分类空间进行分割。GS-Net在KT3DMoSeg数据集的误分类率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47%和0.49%,较于SubspaceNet分别降低8.15%和7.95%;较于SUBSET分别降低7.2%和0.57%。同时,GSNet在网络推理速度相比SubspaceNet和SUBSET均提升两个数量级;GS-Net在FBMS数据集召回率和F-measure分别为82.53%和81.93%,较于SubspaceNet分别提升13.33%和5.36%,较于SUBSET分别提升9.66%和3.71%。实验结果表明GSNet能够快速、精确地分割出真实交通场景中的运动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分割 关键点提取 图结构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形态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0
作者 沈一阳 方兵 +3 位作者 黄俊炜 刘永强 叶大鹏 谢立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针对目前缺乏杏鲍菇的物理特征参数,测定杏鲍菇形态特征并开展力学特性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杏鲍菇的三维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得到形态特征参数;采用质构仪开展杏鲍菇的压缩、剪切以及弯曲试验,得到杏鲍菇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头部、... 针对目前缺乏杏鲍菇的物理特征参数,测定杏鲍菇形态特征并开展力学特性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杏鲍菇的三维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得到形态特征参数;采用质构仪开展杏鲍菇的压缩、剪切以及弯曲试验,得到杏鲍菇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头部、中部与尾部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与剪切强度以及整根的抗弯强度与弯曲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杏鲍菇的形态呈现两头宽中间窄,体积表型变异系数为38.06%,表明不同杏鲍菇的形态差异较为显著;在不同加载速度下,杏鲍菇中部的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型高于头部与尾部,而剪切强度介于头部与尾部之间,抗弯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分别约为0.2 MPa与0.069 MPa。为后续杏鲍菇抓取末端执行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三维重建 形态特征 力学特性 表型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