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农就业会促进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升级吗?——基于收入与偏好效应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培彬 朱朝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2-782,共11页
为了回答非农就业是否能够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优化家庭消费结构的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综合运用OLS、分位数回归与中介效应等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非... 为了回答非农就业是否能够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优化家庭消费结构的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综合运用OLS、分位数回归与中介效应等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以及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的结构占比,这一结论在利用“是否有工资性收入”替换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系数随着家庭纯收入的上升而明显递增且始终显著为正,此外,影响效应呈现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稍差的差异化格局。(3)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会通过家庭收入增加与社会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收入效应 偏好效应 农村居民 消费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培彬 王丹凤 +1 位作者 钟旻桦 朱朝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6-160,共5页
作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路径选择成为时代议题。文章从多主体协同合作、医疗卫生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29个细化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 作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路径选择成为时代议题。文章从多主体协同合作、医疗卫生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29个细化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尝试对我国31个省份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发展水平进行衡量与分类。结果表明:(1)基于微观视角,各省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对普遍,乡村应急管理能力未能实现协同发展,某一维度的短板引发"木桶效应",进而限制整体水平的提升。(2)从宏观视角而言,当前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在空间维度上暂时呈现出东南部最优、中部次之、西北部落后的由高至低的梯度递减规律,且集聚化特征明显。(3)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联系,"胡焕庸线"两侧的地区存在较强的差异性,欠发达地区的风险应对能力普遍较为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应急管理能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门碳排放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2个国家1995—2011年的数据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劼 朱朝枝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32,共8页
利用目前农业碳排放研究领域甚少使用的WIOD数据库数据,基于1995—2011年32个国家的农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引入ML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测度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总体上讲,发达国... 利用目前农业碳排放研究领域甚少使用的WIOD数据库数据,基于1995—2011年32个国家的农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引入ML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测度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总体上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多为无效率状态,这与以往学者的传统认知不尽一致,即发达国家并非学术界所认为的高效率;(2)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和机械化程度三个变量对样本国家的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部门 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 ML指数 面板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纪卯 陈文荣 +3 位作者 鲍晓红 张璐颖 连书钗 康永武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224-230,共7页
利用福建省现有的毛红椿人工林,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和10株邻近木综合标准差比较法,研究毛红椿候选优树的生长量标准和形质标准。结果表明,毛红椿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应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优树的生长量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胸径... 利用福建省现有的毛红椿人工林,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和10株邻近木综合标准差比较法,研究毛红椿候选优树的生长量标准和形质标准。结果表明,毛红椿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应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优树的生长量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6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89 5倍,且形质得分应达4.72分以上,该选择标准准确、适用,可作为今后毛红椿人工林优树选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优树 选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脂来源对40%乳猪浓缩料脂肪氧化酸败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玉芬 林靖 +1 位作者 郭秀云 乔建国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18-21,共4页
选用不同原料作为40%乳猪浓缩料的主要脂肪来源,以研究不同脂肪来源对饲料氧化酸败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各组40%乳猪浓缩料的粗脂肪含量约为11%,其中处理组Ⅰ主要脂肪来源为膨化大豆,处理组Ⅱ中10.00%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处理组Ⅲ... 选用不同原料作为40%乳猪浓缩料的主要脂肪来源,以研究不同脂肪来源对饲料氧化酸败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各组40%乳猪浓缩料的粗脂肪含量约为11%,其中处理组Ⅰ主要脂肪来源为膨化大豆,处理组Ⅱ中10.00%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处理组Ⅲ和Ⅳ中5.00%和2.50%的脂肪来源于毛豆油,其余脂肪来源于膨化大豆等饲料原料。每个处理作3个重复,将试验用料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隔7 d,在8∶00~12∶00取样,对饲料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在各组40%乳猪浓缩料中,建议选用膨化大豆作为脂肪的主要来源,或者选用毛豆油和膨化大豆相配合作为脂肪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乳猪浓缩料 脂肪来源 氧化酸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转型与社会企业传承 被引量:21
6
作者 温铁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对山、水、田、林、湖、草等空间资源做全域系统化开发。这就需要改变工业文明时代把经济资源脱嵌于自然与社会、仅作为生产力要素来推进资本化的制度体系。由此也要求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的私利性... 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对山、水、田、林、湖、草等空间资源做全域系统化开发。这就需要改变工业文明时代把经济资源脱嵌于自然与社会、仅作为生产力要素来推进资本化的制度体系。由此也要求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的私利性企业改革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企业。国内研究主流大致沿袭西方在21世纪遭遇连续危机之后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到“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演变脉络,忽视了中国在19世纪末期就已形成的以“实业报国”为目标的社会企业的历史经验。本文论及的代表人物,一是坚持“村落主义”、搞“在地化”综合发展的社会实业家张謇及其创新的“大生集团”,二是长期坚持生态化和社会化,并且大力支持乡村建设事业的卢作孚及其创办的“民生集团”。他们都因各自坚持20年以上的经验而可以作为中国社会企业历史传承的研究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企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毛红椿嫁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冰 陈文荣 +4 位作者 康永武 张璐颖 张纪卯 鲍晓红 张毅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探讨接穗母树树龄、砧木地径及嫁接季节对毛红椿嫁接成活率及之后发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秋接毛红椿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春接,但成活发梢率显著低于春接;秋接总抽梢率略低于春接,但未见显著差异;秋接新梢长度... 探讨接穗母树树龄、砧木地径及嫁接季节对毛红椿嫁接成活率及之后发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秋接毛红椿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春接,但成活发梢率显著低于春接;秋接总抽梢率略低于春接,但未见显著差异;秋接新梢长度显著低于春接。砧木地径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嫁接成活率、成活抽梢率、总抽梢率以及新梢长度均随地径增粗而增大,不同砧木地径分组所对应的新梢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接穗母树树龄对嫁接存在影响,各项指标随着接穗母树树龄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毛红椿嫁接推荐使用中幼林的优树穗条,选用粗壮苗木作砧木,在秋季进行嫁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嫁接 季节 砧木地径 母树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农户健康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培彬 朱朝枝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9,共11页
互联网在农村的嵌入加快了农业经营业态的重构与农户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农户的社会资本积累与健康水平提升提供了技术赋能。为探究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及农户健康的内在逻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综合运用Ordered Probit... 互联网在农村的嵌入加快了农业经营业态的重构与农户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农户的社会资本积累与健康水平提升提供了技术赋能。为探究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及农户健康的内在逻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数据,综合运用Ordered Probit、OLS、Fixed-effect等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个体健康状况差异的微观作用机理,并探讨了社会资本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户健康水平的提升;为了解决互联网使用与健康的反向因果关系,选取“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并利用IV-Probit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得到验证;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健康的影响机制通过社会资本的部分中介效应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健康的促进效应表现为中青年组最高、老年组次之、青少年组最低且不显著的差序化特征,并且学历的提升会强化影响效应,影响效应在女性群体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根据以上主要研究结论,进一步总结隐含其中的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户互联网使用技能、倡导离乡年轻劳动力利用互联网赋予家庭留守亲人情感慰藉以及利用互联网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积累等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户健康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模型的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劼 王灿雄 朱朝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2-817,共6页
【目的】准确定位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地位,寻求发掘产业潜力的途径,为维护蔗区稳定、推动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成本利润率、产量和进口量等指标定位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并选用面板模型对原... 【目的】准确定位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地位,寻求发掘产业潜力的途径,为维护蔗区稳定、推动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成本利润率、产量和进口量等指标定位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并选用面板模型对原料蔗主产区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投入和产值提高呈正比;甘蔗总产值滞后一期会对甘蔗下期生产产生正影响;蔗糖主产区产量差距不大,产值成本区别不明显。【建议】在我国蔗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应通过合理增加原料蔗生产投入,保持主产区甘蔗总产值的经济惯性,稳健推进主产区甘蔗加工业的资源共享,形成主产区规模效益及有效控制生产加工成本等途径降低进口依赖度,增强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产业 定位 国内竞争力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成效评价与分类提升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培彬 陈斯友 +1 位作者 林家俊 朱朝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构建了涵盖25个指标的乡村治理成效评价体系,基于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实证评价了我国乡村治理的... 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构建了涵盖25个指标的乡村治理成效评价体系,基于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实证评价了我国乡村治理的成效。结果表明:(1)社会公正与村民权益保障、文明乡风塑造、财政支持与社区困难救助、人口素质与社会治安、村民文化水平提升、民主自治与养老保障以及就业转移与生态治理是衡量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因子。(2)整体而言,我国乡村治理成效呈现东部、南部、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较优,黄河、长江中游与东北部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靠后的发展格局。(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系统聚类法对我国乡村治理成效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为四类,与因子分析结果相互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成效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成效评价 分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税改革与户籍制度的三个10年变迁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瑜 张俊娜 温铁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9,共15页
户籍制度自建立以来历经60年的演变,形成了具有福利粘附作用的体制。文章以财税体制与户籍制度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财税体制约束及其福利分配安排对户籍制度是否成为问题具有根源性影响。一是揭示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于1958年正式建立的... 户籍制度自建立以来历经60年的演变,形成了具有福利粘附作用的体制。文章以财税体制与户籍制度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财税体制约束及其福利分配安排对户籍制度是否成为问题具有根源性影响。一是揭示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于1958年正式建立的重要背景是1950年代接受外部战略援助形成的军重工业内生资本增密及其预算硬约束对中央财税经济的沉重压力,这个硬约束导致二元户籍制度延续到1980年代初的财税体制改革。二是论述了1985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调整与户籍制度同步变化的三个10年变迁。三是讨论了近十几年农民转户意愿明显低落的原因,即2004年农业税费改革以来国家财税金支持三农政策已经部分消解了城乡差距,农村户口实际的和预期的福利均大大提升。四十年改革中,粘附了福利的二元户籍制度难以单独突破的原因,在于其与财税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变化存在较强相关性。新时代的户籍改革研究也需要创新,从关注过去城乡二元户籍矛盾转向生产过剩压力下城市间产业升级竞争,后者导致吸引精英、排斥低端的户籍歧视。相应地,只有建立财税金统一的制度体系才能减少城市间福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体制 户籍制度 福利分配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乳猪浓缩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鸽 林靖 杨玉芬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以40%乳猪浓缩料为研究对象,设4个抗氧化剂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乙氧基喹啉(EMQ)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组、维生素E(VE)组、复合抗氧化剂(CA)组和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试料置37℃恒温培养箱,每隔7 d取样,进行感... 以40%乳猪浓缩料为研究对象,设4个抗氧化剂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乙氧基喹啉(EMQ)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组、维生素E(VE)组、复合抗氧化剂(CA)组和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试料置37℃恒温培养箱,每隔7 d取样,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试验期56 d,研究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饲料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饲料在第21天出现酸败味,42 d时酸败味加重,而4个抗氧化剂组酸败味大多出现在第35天且加重不明显;各处理组第28天的酸价极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1),VE组的酸价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4个抗氧化剂组过氧化值的峰值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EMQ组的过氧化值在各时间点均较低;4个抗氧化剂组在各时间点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4种抗氧化剂均可降低或延缓40%乳猪浓缩料脂肪的氧化酸败.推荐剂量的EMQ和VE可起到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而BHT和CA的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乳猪浓缩料 抗氧化剂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方式 被引量:148
13
作者 温铁军 杨洲 张俊娜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32,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需要制度创新。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上认识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社会化生态农业,只有把这种多功能现代农业作为目标,以集体经济为载体创新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形式,才能实...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需要制度创新。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上认识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社会化生态农业,只有把这种多功能现代农业作为目标,以集体经济为载体创新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形式,才能实现产业兴旺。要在推进"市民下乡"、深化"三变改革",培养"一懂两爱"人才、发展综合合作社、培育社会组织等方面创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与脱钩效应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劼 朱朝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基于32个国家2000—2014年的数据,文章引入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识别了样本国家农业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多数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总量呈下降态势,发展中国家则多呈现增... 基于32个国家2000—2014年的数据,文章引入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识别了样本国家农业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多数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总量呈下降态势,发展中国家则多呈现增长态势;第二,碳源结构变化对农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几乎为零,生产规模扩张是农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促进因素,碳排放强度降低则是抑制因素;第三,发达国家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以具有正面意义的弱脱钩、强脱钩、衰退脱钩为主,中国等7个发展中国家也以具有正面意义的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而保加利亚等6个发展中国家以负面意义的强负脱钩、弱负脱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脱钩效应 LMDI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