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农药Bt资源库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灵玲 张永嵘 +3 位作者 汤宝珍 吴昌标 张群林 刘雄恩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Bt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微生物.本文初步构建了生物农药Bt资源库,并研究了Bt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相关菌株的基因情况.该数据库的构建是保护有益生物菌株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生物农药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微生物 BT 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灵玲 姚凤銮 +4 位作者 黄志鹏 吴光远 王庆森 徐金汉 关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5,共7页
茶树喷施生物药肥后,质量和产量均明显提高,鲜叶亩产量增幅为 6.76%~26.90%,酚氨比明显降低,水浸出物、水溶性糖及维生素 C 均有所增加。同时,生物药肥对茶毛虫、茶尺蠖和茶蚕等茶树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 90%以上,对天敌安全。
关键词 茶树 生物药肥 质量 产量 茶叶 生长调节剂 芸苔素内酯 苏云金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中Bt菌株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灵玲 陈伟生 +2 位作者 沈建闽 黄天培 关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898-1902,共5页
以武夷山和福州森林公园采集获得的30份新鲜水样为材料,分离获得5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野生菌株。为了解这些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杀虫晶体蛋白等研究,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 以武夷山和福州森林公园采集获得的30份新鲜水样为材料,分离获得5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野生菌株。为了解这些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杀虫晶体蛋白等研究,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两类靶标昆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LLW1对白纹伊蚊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较正死亡率可达95.5%。经PCR扩增,发现该菌株含有cyt2基因。但这5个野生菌株对棉铃虫均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毒力测定 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桃与荔枝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阮传清 陈建利 +2 位作者 刘波 陈燕萍 韩文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903-1909,共7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同一果园台湾软枝杨桃(20年树龄)和荔枝乌叶品种(15年树龄)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杨桃根区不同样品检测到25~32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i13:0,11:0 3OH,14:0 2OH;荔枝根区检测到23~4...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同一果园台湾软枝杨桃(20年树龄)和荔枝乌叶品种(15年树龄)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杨桃根区不同样品检测到25~32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i13:0,11:0 3OH,14:0 2OH;荔枝根区检测到23~40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16:0 3OH,i18:0,i12:0,12:1 AT11-12,a14:0。杨桃根区由PLFAs指示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特征脂肪酸16:0(细菌)、18:1ω9c(真菌)、10Me16:0(硫酸盐还原细菌)含量大小:距植株1.0 m土壤≈1.5 m土壤>0.5 m土壤;而荔枝根区Simpson指数和以上各种菌特征脂肪酸含量大小为:距植株1.0 m土壤>0.5 m土壤≈1.5 m土壤。脂肪酸10Me17:0(放线菌)和16:1ω5c(甲烷氧化菌)含量在杨桃根区无水平分布上的显著差异,而在荔枝根区则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软枝杨桃 荔枝 根区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PL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长卷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灵玲 关雄 《中国茶叶》 2004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茶长卷叶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长卷蛾 东方长卷蛾 鳞翅目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小卷叶蛾及其生物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灵玲 关雄 《福建茶叶》 2004年第3期8-9,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茶小卷叶蛾的基本特性及其防治措施,尤其重点介绍了生物防治的方法。生物防治能有效防治小茶卷叶蛾的同时又能克服农残、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有效措施。
关键词 茶小卷叶蛾 茶叶害虫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系统的建立
7
作者 郑斯平 陈彬 +2 位作者 宋亚娜 关雄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以Web形式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下,建立以特色细菌菌株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业已公布的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技术平台,揭示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DN... 以Web形式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下,建立以特色细菌菌株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业已公布的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技术平台,揭示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DNA序列等生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微生物 基因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80
8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3 位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陈绍军 赵云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96,共7页
柿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而且价格低廉,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柿叶资源,文中对国内外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柿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开发利用 生理活性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灵玲 林晶 +6 位作者 骆兰 方昉 黄天培 徐金汉 吴光远 王庆森 关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分离培养基和分离方法的筛选,得到了从叶面分离Bt的有效方法。用此法从25种植物叶面分离出54株Bt,利用茶尺蠖、茶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作为靶标昆虫,筛选对茶树主要害虫有毒力菌株,得到了对鳞翅目有效的菌株10株,对同翅目有效的菌株4... 通过分离培养基和分离方法的筛选,得到了从叶面分离Bt的有效方法。用此法从25种植物叶面分离出54株Bt,利用茶尺蠖、茶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作为靶标昆虫,筛选对茶树主要害虫有毒力菌株,得到了对鳞翅目有效的菌株10株,对同翅目有效的菌株4株,但所有测试菌株均对茶橙瘿螨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苏云金芽孢杆菌 茶树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室内简易栽培和田间大规模种植的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爱荣 刘丽 +2 位作者 周洁 鲁国东 王宗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254,共3页
采用菜园土、草木灰、锯木屑体积比为4∶2∶1的培养基质,用1g·L-1琼脂水悬浮种子直播培养拟南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光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管理,培养出生长健壮、充分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植... 采用菜园土、草木灰、锯木屑体积比为4∶2∶1的培养基质,用1g·L-1琼脂水悬浮种子直播培养拟南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光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管理,培养出生长健壮、充分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植株.用同样基质,适当遮荫,可以在田间大规模种植拟南芥.在月均温为11-14℃,日最低气温为2.1-4.7℃的自然条件下,夜间覆盖塑料薄膜,拟南芥仍能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种植 拟南芥 简易栽培 田间 室内 空气相对湿度 生物学特性 病虫害防治 日最低气温 培养基质 种子直播 实验要求 自然条件 塑料薄膜 菜园土 草木灰 体积比 锯木屑 水悬浮 生长 水分 土壤 植株 遮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软体动物概述 被引量:32
11
作者 周卫川 佘书生 +3 位作者 陈德牛 林晶 郭云海 陈寿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1-408,共8页
目的自陈心陶教授首次在野鼠心、肺脏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Chen,1935)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巳知世界上有78种软体动物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隶属于21科44属和亚属,其中陆生软体动物计37种,其余为... 目的自陈心陶教授首次在野鼠心、肺脏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Chen,1935)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巳知世界上有78种软体动物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隶属于21科44属和亚属,其中陆生软体动物计37种,其余为淡水螺类。在这78种软体动物物中,自然感染的有36种,占总数的47%。文献和田间调查证实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包括陆生、淡水软体动物共计13种,隶属于8科,12属和亚属,其中有3种系淡水螺类,即亚马逊瓶螺、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陆生和淡水软体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对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琼 吴珍泉 +2 位作者 李忠荣 刘景 王长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 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中、高剂量虫粉组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比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美洲大蠊虫粉能提高低免疫力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免疫功能 吞噬指数 血清溶血素 外周血CD4/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肠道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琼 吴珍泉 +2 位作者 李忠荣 刘景 王长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观察肠黏膜及绒毛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40g·kg-1虫粉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SOD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二者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5.40g·kg-1虫粉处理组的T-AOC比自然恢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高15.47%和13.94%,差异显著(P<0.05);3个虫粉处理组的MDA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光镜与电镜下,3个虫粉处理组受损的肠绒毛和微绒毛均有恢复,以5.40g·kg-1虫粉处理组恢复最好。3个虫粉处理组的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从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美洲大蠊粉不仅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使发生病理变化的肠黏膜及绒毛修复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粉 免疫功能 肠道功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拟南芥转化效率和激活标签丢失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爱荣 吴智芳 +5 位作者 张丽丽 张春华 张冬梅 鲁国东 周洁 王宗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用激活标签载体pSK I015和农杆菌介导的浸花转化法创建拟南芥激活标签突变体,优化了浸花法转化方案,采取原地转化的措施,减少了工作量,又保证了植株在转化期间的正常生长,转化效率高达1.434%.突变体分析表明,57.5%含单拷贝T-DNA插入,100... 用激活标签载体pSK I015和农杆菌介导的浸花转化法创建拟南芥激活标签突变体,优化了浸花法转化方案,采取原地转化的措施,减少了工作量,又保证了植株在转化期间的正常生长,转化效率高达1.434%.突变体分析表明,57.5%含单拷贝T-DNA插入,100%整合了Bar基因,87%含有CaMV 35S增强子,进一步分析发现CaMV 35S增强子丢失机率与农杆菌继代次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农杆菌 激活标签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新抗病基因aiiA的克隆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天培 姚帆 +4 位作者 潘洁茹 邱思鑫 杨梅 黄必旺 黄志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内生亚种BS-1aii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GenBank登录号DQ000640)由753个碱基组成,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与10个已报道的具有减弱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致病力的AiiA蛋白酶氨基酸序列总的相似性为82%.它们均含... 枯草芽孢杆菌内生亚种BS-1aii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GenBank登录号DQ000640)由753个碱基组成,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与10个已报道的具有减弱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致病力的AiiA蛋白酶氨基酸序列总的相似性为82%.它们均含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保守区.Signal P分析结果显示,BS-1 AiiA没有信号肽序列,并利用Swiss-model预测、分析了BS-1 AiiA蛋白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群体密度感应 AIIA基因 同源关系树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型生长调节剂TA-BR制备液的研制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灵玲 姚凤銮 +4 位作者 黄天恩 吴光远 王庆森 黄志鹏 关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2,共3页
茶树喷施1.5、1.0、0.5μL·L-1TA BR制备液后,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发芽密度明显增大,平均增幅分别为23.01%、15.90%、7.11%,百芽重明显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3.70%、21.50%、16.20%.TA BR对茶叶内含物也有影响,喷施TA BR制备液后,游... 茶树喷施1.5、1.0、0.5μL·L-1TA BR制备液后,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发芽密度明显增大,平均增幅分别为23.01%、15.90%、7.11%,百芽重明显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3.70%、21.50%、16.20%.TA BR对茶叶内含物也有影响,喷施TA BR制备液后,游离氨基酸和水溶性糖的总量有所升高,而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TA-BR 茶叶 茶树 游离氨基酸 水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及基因枪转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德书 王艳丽 +3 位作者 庄振宏 鲁国东 叶兴国 王宗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以小麦品种晋麦214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消毒后用解剖刀刨碎,接种于MS+VB5+11.2g·L-1葡萄糖+2mg·L-12,4D+8g·L-1琼脂糖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将诱导3周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接种到胚状体成熟培养基(MS+VB5+11.2g·L-1葡... 以小麦品种晋麦214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消毒后用解剖刀刨碎,接种于MS+VB5+11.2g·L-1葡萄糖+2mg·L-12,4D+8g·L-1琼脂糖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将诱导3周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接种到胚状体成熟培养基(MS+VB5+11.2g·L-1葡萄糖+0.2mg·L-1IAA+8g·L-1琼脂糖)中培养4-8周,然后转接到再生培养基(1/2MS+VB5+30g·L-1蔗糖+8g·L-1琼脂糖)中进行再生成苗.接种1200块成熟胚,得到1123块愈伤组织,最终形成258株再生苗,再生率为21.5%.在建立了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用基因枪介导法将GUS基因导入成熟胚愈伤组织,Xgluc染色表明,GUS基因已经在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中表达.将100块愈伤组织用Xgluc染色,29块愈伤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蓝色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体系 成熟胚 基因枪转化 愈伤组织 再生培养基 GUS基因 琼脂糖 小麦品种 基因导入 葡萄糖 外植体 接种 体成熟 再生苗 再生率 介导法 2g 诱导 成苗 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质粒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赠玲 黄天培 +2 位作者 邱君志 李训波 关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0-201,共2页
以Sambrook的碱裂解法为基础,通过控制菌体培养时间,适当调整提取过程中3种溶液的比例及作用时间,摸索出一种适合于提取苏云金芽孢杆菌质粒DNA的方法.该法与常规碱裂解法相比具有重复性好、质粒DNA质量高等优点.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质粒DNA 提取 碱裂解法 菌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天培 刘晶晶 +1 位作者 关雄 张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和许多毒力因子可能是紧密联系的。由于转座因子的特殊性质,使它们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主要针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转...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和许多毒力因子可能是紧密联系的。由于转座因子的特殊性质,使它们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主要针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座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转座因子 转座子 插入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峥 郭琼霞 +1 位作者 黄可辉 吴珍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80-82,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挥发性成分。从加拿大一枝黄花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36种物质,其中烯烃30种,占总含量的74.993%,酚类1种,占总含量的18.948%,其他占6.059%。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