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白茶的风味特征及特征组分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戴浩民 张灵枝 +6 位作者 梁轶琳 王治会 汪莹 曹士先 荣杰峰 孙威江 陈志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统白茶暗,观感欠佳;而滋味和香气优于传统白茶。生化成分检测分析发现电导率、pH值、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滋味迥异的重要因素。挥发性物质检测表明:反式-2-壬醛、顺-3-壬烯-1-醇、棕榈酸甲酯、芳樟醇、亚油酸甲酯、柏木脑、甲酸香叶酯、苯乙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植酮是影响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香型呈现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本研究揭示了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间的风味品质差异,证明了乌龙茶品种具有开发花香型白茶的潜力,可为白茶风味进一步多元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茶树品种 白茶 适制性 挥发性物质 品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组成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玉叶 陈志丹 +2 位作者 孙威江 曹士先 陈家雅 《茶叶通讯》 2021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对茶树危害极大且化学防治效果差,因此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了茶树抗小贯小绿叶蝉种质资源的鉴定、茶树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成分等与抗小贯小绿叶蝉的相关性研...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对茶树危害极大且化学防治效果差,因此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了茶树抗小贯小绿叶蝉种质资源的鉴定、茶树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成分等与抗小贯小绿叶蝉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望了茶树与小贯小绿叶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科学开展小贯小绿叶蝉抗性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小贯小绿叶蝉 抗性 形态学 生化成分 挥发性成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