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C-MS和电子鼻技术的武夷岩茶香气分析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鹏杰
张丹丹
+3 位作者
邱晓红
杨国一
王文震
叶乃兴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对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奇兰等4个品种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奇兰中鉴定出香气成分分别为59、55、62、58种,以醇类、...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对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奇兰等4个品种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奇兰中鉴定出香气成分分别为59、55、62、58种,以醇类、烯类、酯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4个岩茶品种挥发性香气组分差异较明显,采用电子鼻技术可以进行有效区分,这一结果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品种岩茶的鉴别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香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MS和电子鼻技术的武夷岩茶香气分析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鹏杰
张丹丹
邱晓红
杨国一
王文震
叶乃兴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武夷山香江
茶
叶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8,共3页
基金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闽教科〔2015〕75号)
福建茶产业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建设(KNJ-151001)
文摘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对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奇兰等4个品种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奇兰中鉴定出香气成分分别为59、55、62、58种,以醇类、烯类、酯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4个岩茶品种挥发性香气组分差异较明显,采用电子鼻技术可以进行有效区分,这一结果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品种岩茶的鉴别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香气分析
分类号
TP212.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C-MS和电子鼻技术的武夷岩茶香气分析
王鹏杰
张丹丹
邱晓红
杨国一
王文震
叶乃兴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