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薹属植物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李占杰 贾琪 +3 位作者 郑婷婷 王伟 张冲 秦源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3-820,共8页
芸薹属(Brassica)植物包含3个二倍体基本种及由3个基本种两两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复合种,即异源四倍体种,其进化历程一直被用作本科遗传学教学中阐述物种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机制的经典案例。本文以芸薹属植物作为遗传学实验教学材... 芸薹属(Brassica)植物包含3个二倍体基本种及由3个基本种两两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复合种,即异源四倍体种,其进化历程一直被用作本科遗传学教学中阐述物种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机制的经典案例。本文以芸薹属植物作为遗传学实验教学材料进行了实践探索,从形态观察到染色体观察,再到染色体倍性和核型分析,形成一个综合性实验体系,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深入透彻理解染色体倍性与物种形成的关系,领会多倍体形成的理论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植物 农林类专业 遗传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对水稻7组衍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马菊 赵锦祥 +5 位作者 林郑希 谢永波 陈志伟 毛大梅 周彬 官华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4,共6页
采用53对SSR引物对水稻7组衍生品种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标记鉴定效率分析.结果表明,53对SSR引物中47对具有多态性,占88.68%;共检测到135个等位位点,每个标记平均2.8720个等位位点,变幅为2~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4821,变... 采用53对SSR引物对水稻7组衍生品种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标记鉴定效率分析.结果表明,53对SSR引物中47对具有多态性,占88.68%;共检测到135个等位位点,每个标记平均2.8720个等位位点,变幅为2~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4821,变幅为0.2142~0.7891,其中14对引物具有高的PIC值(>0.6).聚类分析表明,7组供试衍生品种能按来源被准确分类.比较24对引物(NY/T 1433-2007)和48对引物(NY/T 1433-2014)的鉴定效率发现,标记数增加能提高鉴定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类作物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秦先超 祁建民 方平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9-595,共7页
概述了国内外红麻等麻类作物快速繁殖、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发生、器官发生等几个方面的组织培养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见解,以期为促进麻类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提... 概述了国内外红麻等麻类作物快速繁殖、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发生、器官发生等几个方面的组织培养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见解,以期为促进麻类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糯稻种质的性状鉴定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4
作者 张玉婷 史夏蕾 +6 位作者 王泓超 凌波 梁莹莹 陈小玲 程祖锌 肖长春 林荔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8-408,共11页
【目的】为有效改良传统糯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等综合性状,满足当前专用型糯稻市场的发展需求。【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方法,构建亲本及20个杂种一代的遗传群体,评价糯稻亲本及杂交组合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育种利用价值,... 【目的】为有效改良传统糯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等综合性状,满足当前专用型糯稻市场的发展需求。【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方法,构建亲本及20个杂种一代的遗传群体,评价糯稻亲本及杂交组合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育种利用价值,鉴定出高产、抗病、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碱消值的糯稻新种质。【结果】7个优良品系的实割产量变幅7744.35~9216.45 kg·hm^(-2),其中X-104实割产量最高,达9216.45 kg·hm^(-2),X-27实割产量达8960.40 kg·hm^(-2),明显优于3个对照;两个株系植株矮壮,且分别携带了Pi-1、Pi-kh和Pi-1、Pi-9、Pi-kh的稻瘟病抗性基因,表现为中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分别为1.71%和1.68%;碱消值(alkali spreading value,ASV)达6.75级和6.13级,育种价值高。在杂种优势利用上,X-27除了株高性状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外,该株系有利提高杂种后代的产量与稻米品质。X-57降低后代的株高和AC,提高后代产量和ASV。X-104虽产量高,品质好,但不利于杂种优势利用。闽糯2S/X-41、闽糯2S/X-107杂交一代在产量、株高、AC及碱消值等性状上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杂交糯稻上应用价值高。【结论】杂交糯稻的产量与品质均为复杂性状,其中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长宽比、单株产量、AC、ASV主要受糯稻恢复系的控制。各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变幅14.72%~53.99%,狭义遗传率(h2N)变幅10.25%~43.07%,遗传率较低,易受环境影响。育种上需大量配组,方可培育出不同用途的专用型糯稻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 直链淀粉含量 稻瘟病抗性 性状鉴定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5
作者 黄梦欣 庄灵玲 +6 位作者 程佩佩 李秦 徐建堂 陶爱芬 方平平 祁建民 张立武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6-1165,共10页
U6启动子是CRISPR/Cas9体系中驱动单向导RNA (single guide RNA, sgRNA)转录的重要元件,内源U6启动子相比外源U6启动子通常具有更高的启动效率。然而,目前黄麻内源U6启动子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拟南芥保守的sgRNA AtU6-26序列... U6启动子是CRISPR/Cas9体系中驱动单向导RNA (single guide RNA, sgRNA)转录的重要元件,内源U6启动子相比外源U6启动子通常具有更高的启动效率。然而,目前黄麻内源U6启动子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拟南芥保守的sgRNA AtU6-26序列,从黄麻“梅峰4号”基因组中克隆到相似性最高的CcU6.1与CcU6.3两个候选启动子。通过构建CcU6.1与CcU6.3分别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分别转染本氏烟草叶片和黄麻毛状根,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同源比对结果显示,CcU6.1与CcU6.3启动子均具有影响U6启动子转录活性的2个必要元件USE和TATAbox。GUS组织化学染色表明,黄麻这2个U6启动子均具有转录活性,但在烟草叶片和黄麻毛状根中CcU6.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均弱于CcU6.3启动子,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考虑到过长的U6启动子可能会削弱其转录活性,于是比较分析CcU6.3与AtU6-26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发现CcU6.3启动子5′端截短后的序列即从转录起始位点至–550bp位置,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其转录活性。本研究率先在黄麻中克隆到具有较高转录活性的U6启动子CcU6.3,为构建黄麻属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提供了应用潜力的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U6启动子 CRISPR/Cas9 本氏烟草 毛状根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品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鹭 祁建民 +3 位作者 方平平 粟建光 徐建堂 陶爱芬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SRAP技术对81份蓖麻品种材料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选用20对SRAP引物组合,在81份蓖麻材料中共扩增出263条带,多态性条带计21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1.37%,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范围在0.32558~0.92973,显示了蓖麻品种的遗传多样... 利用SRAP技术对81份蓖麻品种材料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选用20对SRAP引物组合,在81份蓖麻材料中共扩增出263条带,多态性条带计21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1.37%,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范围在0.32558~0.92973,显示了蓖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从分子聚类结果分析表明,在相异系数0.43为阈值时,可将81份蓖麻材料分为4个类群L1-1、L1-2、L1-3和L1-4;若在相异系数0.287为阈值时,又可将L1-4大类群分为两个亚类群L2-1和L2-2。从聚类图得知,聚在同一亚类群的蓖麻品种大多数所处的地域相近或者是由同一育种单位所选育,其类内的品种基因型遗传相似系数较高,类间的品种遗传差异相对较大,该分子聚类树状图可为蓖麻栽培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在育种的利用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遗传多样性 SRAP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遗传资源产量与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方平平 郑鹭 +3 位作者 陶爱芬 祁建民 林荔辉 吴建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以国内外引进的75份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对株高、果穗长、含油率、单株有效穗、单株蒴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45%.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构... 以国内外引进的75份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对株高、果穗长、含油率、单株有效穗、单株蒴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45%.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为58.41%;第2主成分为含油率构成因子,贡献率为13.87%;第3主成分为株高构成因子,贡献率为11.17%.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当欧氏距离取值D=2.49时,可把75份蓖麻种质资源分成四大类群,在杂交育种上可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轶 周鹏 +5 位作者 涂诗航 林强 游晴如 王鸿飞 黄庭旭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以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水稻25个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结果表明: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显著大于特殊配合力占遗传总... 以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水稻25个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结果表明: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显著大于特殊配合力占遗传总方差的比重;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碱消值和胶稠度等受不育系影响较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受恢复系影响较大;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糙米率>胶稠度;亲本EF14A和福恢2108在改良组合米质方面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效果评价与利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3 位作者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梁康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采用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有利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选育阶段,进行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育成了32个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试图评价衍生系创新的效果及在实用型亚种间杂交稻改良中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过程... 采用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有利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选育阶段,进行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育成了32个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试图评价衍生系创新的效果及在实用型亚种间杂交稻改良中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过程和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鉴定与分析,认识到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创新是一个逐步认识与改良的育种实践.第一,在育种的早期阶段,应聚合多个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并重视分蘖力、千粒重及落粒性状的选择;中期阶段是解决生产实用性问题,改良农艺性状和籽粒充实度;实用阶段是达到推广应用的目标.第二,籼粳交恢复系后代选择技术不同于常规选择法.有效的选择法是用籼粳交恢复系后代与多种类型胞质不育系进行广泛测配.第三,扩大双亲籼粳遗传差异,在恢复系综合性状改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粳稻成分,可提高杂种优势.第四,通过有利基因的不断聚合和累加,优良株型和高产、优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相结合是选育实用型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育种策略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亚种 广亲和基因 恢复基因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份普通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柳 汪斌 +6 位作者 童治军 黄勇兵 曹梅秀 吴海乔 巫升鑫 陈顺辉 兰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利用14对多态明显、条带清晰的烟草SSR引物,对25份烟草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4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9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6.9个.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53-0.815,鉴别能力良好.25份烟草种质... 利用14对多态明显、条带清晰的烟草SSR引物,对25份烟草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4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9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6.9个.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53-0.815,鉴别能力良好.25份烟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01-0.959,平均值为0.787.聚类分析表明,25份普通烟草种质间的遗传差异与其品种特性、调制类型、地理来源的差异没有必然联系,但能较好地反映烟草种质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杂交水稻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轶 杨德卫 +6 位作者 涂诗航 林强 游晴如 周鹏 王鸿飞 黄庭旭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926-933,共8页
水稻是世界1/4人口赖以生存的主食,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作物配合力、遗传力定义,论述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概况,并对水稻配合力、遗传力... 水稻是世界1/4人口赖以生存的主食,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作物配合力、遗传力定义,论述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概况,并对水稻配合力、遗传力相关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LP分子标记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的教学实践探索与体会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雪盈 范凯 +3 位作者 叶炎芳 汪斌 吴为人 兰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6-862,共7页
文章对"水稻SS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作为遗传学实验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了探讨。利用位于水稻两条染色体上的3个SSLP标记,对两亲本及其杂交构建的F2代群体进行单株SSLP标记基因型检测,利用检测所得到的基因型结... 文章对"水稻SS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作为遗传学实验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了探讨。利用位于水稻两条染色体上的3个SSLP标记,对两亲本及其杂交构建的F2代群体进行单株SSLP标记基因型检测,利用检测所得到的基因型结果验证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及连锁交换定律等遗传学三大定律。实践证明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遗传学三大定律的认识,而且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对该实验的适用范围以及尚需完善之处做了讨论。此综合性实验也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遗传学三大定律 分子标记 科研转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长穗大粒RIL群体产量、穗部和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志强 郑燕 +5 位作者 蔡英杰 黄姗 李志勇 沈伟伟 郑秀娟 梁康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为探讨水稻长穗大粒特异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以自育的一个水稻长穗、大粒品系FJCD与偏籼型三系恢复系密阳46通过杂交和单粒传法构建的含有130个品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9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为探讨水稻长穗大粒特异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以自育的一个水稻长穗、大粒品系FJCD与偏籼型三系恢复系密阳46通过杂交和单粒传法构建的含有130个品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9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其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水稻18个产量、穗部和谷粒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谷粒厚和谷粒宽厚比2个性状符合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千粒重性状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谷粒宽性状符合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其他14个性状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包括单株谷重、结实率、每丛有效穗数、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长、二次枝梗总长、谷粒长宽比、谷粒宽;以多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包括谷粒长和谷粒长厚比.其中,千粒重和谷粒宽2个性状可能含有效应较大的主效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数量性状 遗传模型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亲籼型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利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建梅 林荔辉 +2 位作者 吴为人 周元昌 陈志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珍汕97B/秀水13的后代为材料,通过回交转育,育成系列亲籼型不育系.以Ⅱ-32A为对照,按8×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各不育系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评价其育种价值.结果表明:(1)产量主要性状大多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 采用珍汕97B/秀水13的后代为材料,通过回交转育,育成系列亲籼型不育系.以Ⅱ-32A为对照,按8×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各不育系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评价其育种价值.结果表明:(1)产量主要性状大多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单株重是一个复杂性状,受显性效应控制.株高、总粒数、生育期和有效穗与结实率的表型、遗传、加性和显性相关均呈负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育种上应注意上述性状的选择,提高后代结实率.(2)株高、主穗长、粒重及生育期的狭义遗传力较高,早期选择有效;而单株重、有效穗、总粒数及结实率的狭义遗传率低,分离世代长,需高世代鉴定.(3)42个籼粳交F1中有18个组合结实率高于80%,16个组合单株重超过Ⅱ优63,杂种优势表现在单株重、株高、穗粒数等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亲籼型不育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生平 段远霖 +5 位作者 陈志伟 官华忠 王传蕾 郑磊磊 周元昌 吴为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4-1379,共6页
植物中存在许多多效性基因,它们在调控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在籼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著矮化且花器官明显变异的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单基因隐性... 植物中存在许多多效性基因,它们在调控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在籼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著矮化且花器官明显变异的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单基因隐性突变所致,这说明该基因是一个同时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多效性基因,暂命名为DDF1。为了定位该基因,将ddf1杂合体与热带粳稻品种DZ60杂交,建立了F2定位群体,利用水稻RM系列微卫星标记,通过混合分离分析(BSA)和小群体连锁分析,将DDF1初步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RM588和RM587标记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 cM和2.4 cM。进一步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初步定位的区间内开发新的SSR标记,将DDF1定位在165 kb的区间内。该结果为克隆DDF1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效基因 DDF1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RAP标记分析金丝瓜(Cucubita pepo L.)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星 祁建民 +5 位作者 朱忠南 徐建堂 陶爱芬 张立武 林荔辉 方平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2-1178,共7页
本研究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56份金丝瓜和32份南瓜属(包括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285对SRAP引物中共筛选出50对多态性引物对供试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713条清... 本研究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56份金丝瓜和32份南瓜属(包括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285对SRAP引物中共筛选出50对多态性引物对供试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713条清晰可辨的标记,其中多态性条带634条,多态性比率达88.92%,说明南瓜属种间遗传多样性较丰富;(2)在56份金丝瓜品种中,共扩增出586条清晰可辨条带,多态性条带350条,多态性比率为59.73%,说明金丝瓜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3)通过分子聚类分析可将供试金丝瓜品种划分为5个亚类群。金丝瓜与美洲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近,与中国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最远;分子聚类分析结果证实金丝瓜为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属 金丝瓜 SRA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果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的克隆及利用反义载体转化拟南芥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高阳 祁建民 +6 位作者 徐建堂 牛小平 张雨佳 张立武 陶爱芬 方平平 林荔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6-822,共7页
以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179"茎部韧皮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 5′端500 bp序列外的全部cDNA。其序列长度为2529 bp,编码627氨基酸残基,经Blast基因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 以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179"茎部韧皮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 5′端500 bp序列外的全部cDNA。其序列长度为2529 bp,编码627氨基酸残基,经Blast基因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确定是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cCesA1在植株不同部位表达量具组织差异性,依次为茎部韧皮>根>叶>顶芽>麻骨。利用CcCesA1基因部分cDNA序列和3′UTR区,构建黄麻CcCesA1基因反义载体,用测序验证的阳性质粒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以单拷贝方式整合进入基因组,转基因拟南芥生长严重受阻,植株变得矮小且茎部易弯曲倒伏,角果数量变少,长度变短,纤维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所克隆的黄麻CcCesA1基因除了参与植物其他生理代谢过程外,还参与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 纤维素合成酶 SOUTHERN杂交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水稻恢复系N175的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毛大梅 官华忠 +5 位作者 王志赋 陈志伟 潘明 潘润森 周元昌 吴为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以水稻恢复系N175为轮回亲本,与携有稻瘟病抗病基因Pi-1/Pi-9/Pi-kh的恢复系金恢1059进行杂交和3次回交,并利用SSR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跟踪选择,最终得到了16个N175的抗病近等基因系,其遗传背景恢复比例均达96.50%以上。室内接菌和田间... 以水稻恢复系N175为轮回亲本,与携有稻瘟病抗病基因Pi-1/Pi-9/Pi-kh的恢复系金恢1059进行杂交和3次回交,并利用SSR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跟踪选择,最终得到了16个N175的抗病近等基因系,其遗传背景恢复比例均达96.50%以上。室内接菌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表明,N175的抗病近等基因系及其与不育系龙特浦A组配的杂交种的抗性表现均为抗(R),与供体亲本金恢1059相当,而N175和杂种特优175(龙特浦A/N175)分别表现为感(S)和高感(HS)。多数近等基因系与龙特浦A配制的杂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特优175相近,其中8个杂种单株粒重高于特优175,2个杂种比特优175增产10%以上,说明这些新育成的抗病杂种基本上保留了特优175的优良特点,个别杂种的综合性状还明显优于特优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175 稻瘟病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麻纤维作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富成 祁建民 +3 位作者 陶爱芬 徐建堂 陈涛 林荔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棉麻是我国重要天然纤维作物。本文对我国棉麻作物雄性不育的类型、雄性不育的选育及雄性不育的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棉麻作物雄性不育研究发展方向与杂种优势利用有关问题,同时提出了雄性不育系选育的思路。
关键词 棉麻作物 雄性不育 不育机理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新宇 许旭明 +9 位作者 王宗华 梁康迳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陈美莲 杨旺兴 邹文广 杨腾帮 范祖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组成的基因分析体系,对籼型水稻三系不...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组成的基因分析体系,对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进行鉴定分析。接菌试验选用4个致病性稳定的稻瘟病菌系Guy11、FJ2009-66、98013A和98099,并于苗期对不育系广抗13A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的F1、F2群体进行喷雾接种鉴定。抗病性遗传分析表明:不育系广抗13A对4个稻瘟病菌系的抗病性分别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不育系广抗13A对菌系98013A的抗病基因与Pi-2基因呈不等位关系;对菌系Guy11的抗病基因与Pi-4b基因呈现连锁。根据抗病性反应不同,可知不育系广抗13A所携带的对菌系98013A和Guy11的抗病基因不是已知的Pi-1、Pi-4a和Pi-3基因,推断是2个新的抗稻瘟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三系不育系 广抗13A 抗稻瘟病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