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蔗Hsp90基因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生 潘大仁 +3 位作者 周以飞 陈观水 张绪璋 张燕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2期1824-1830,共7页
以克隆到的果蔗HSP90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和序列拼接方法获得一个全长为2097bp的cDNA序列。通过ORF软件分析,预测得到的蛋白质具有698个氨基酸。应用生物信息学对果蔗HSP90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 以克隆到的果蔗HSP90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和序列拼接方法获得一个全长为2097bp的cDNA序列。通过ORF软件分析,预测得到的蛋白质具有698个氨基酸。应用生物信息学对果蔗HSP90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信号肽、功能结构域分析及其蛋白功能、高级结构和同源性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0.2ku,在N端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具有内源ATPase活性。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能具有信号转导、转录调控、胁迫应答、生长因子等功能。利用梢腐病病原Gibberella fujikuroi接种果蔗福安叶片,检测到HSP90基因的转录水平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HSP90基因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凯氏带形成分子机制及功能特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翁群清 郑秀娟 +1 位作者 解慧芳 孙新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0-1456,共7页
凯氏带位于被子植物初生根内皮层细胞,环绕细胞1周,是与质膜紧密结合的非极性带状增厚结构。凯氏带作为植物根中离子径向运输障碍,调节离子的质外体吸收途径,迫使土壤中的离子通过内皮层细胞膜,选择性地进入中柱。凯氏带发现于1865年,... 凯氏带位于被子植物初生根内皮层细胞,环绕细胞1周,是与质膜紧密结合的非极性带状增厚结构。凯氏带作为植物根中离子径向运输障碍,调节离子的质外体吸收途径,迫使土壤中的离子通过内皮层细胞膜,选择性地进入中柱。凯氏带发现于1865年,但直至拟南芥凯氏带蛋白的发现和凯氏带阻滞作用物质基础被揭示,凯氏带的形成机理和功能才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凯氏带的物质基础为木质素,其形成需要由凯氏带蛋白和受体激酶组成的合成平台。细胞内部的木质素单体经ABCG载体运输到凯氏带的形成区,经ESB1dirigent蛋白、RBOHF氧化酶和PER64过氧化物酶等催化,合成木质素。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凯氏带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功能特点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理解和解析凯氏带的形成机理和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氏带 木质素 木栓质 内皮层 凯氏带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