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参政”三湘: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
1
作者
王昌
郭若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3,共14页
青年毛泽东对湖南地方政治的参与和分析,构筑起他最初的观念性政治意识。这种构筑方式既是实践性的,也是哲思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毛泽东分析了军阀政治造成政局紧张的现实,试图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实现建设“新湖南”的政治理想;哲思性...
青年毛泽东对湖南地方政治的参与和分析,构筑起他最初的观念性政治意识。这种构筑方式既是实践性的,也是哲思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毛泽东分析了军阀政治造成政局紧张的现实,试图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实现建设“新湖南”的政治理想;哲思性则反映为毛泽东在政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对现实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试图借助地方性的立“国”主张,建构以人民为主体的“湖南共和国”。毛泽东最初的社会治理观念和国家建构观念是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解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应当回归其早期政治实践的历史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早期思想
政治意识
政治实践
湖南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陈
杜世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价值耦合层面,二者在价值主体、价值属性、价值目标、价值功能等维度高度契合。实现路径层面,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性引领作用、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提升、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性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性构建,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优质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和健全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治理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政”三湘: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
1
作者
王昌
郭若平
机构
中共
福建
省委党校
中共党史
教研部
福建农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3,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概念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核心政治概念综合研究”(20ADJ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青年毛泽东对湖南地方政治的参与和分析,构筑起他最初的观念性政治意识。这种构筑方式既是实践性的,也是哲思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毛泽东分析了军阀政治造成政局紧张的现实,试图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实现建设“新湖南”的政治理想;哲思性则反映为毛泽东在政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对现实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试图借助地方性的立“国”主张,建构以人民为主体的“湖南共和国”。毛泽东最初的社会治理观念和国家建构观念是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理解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应当回归其早期政治实践的历史场景。
关键词
毛泽东早期思想
政治意识
政治实践
湖南政局
分类号
A75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陈
杜世雄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FJ2023C001)
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精准扶贫与反返贫研究中心”2022年度开放研究基金课题“后脱贫时代推动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KF03)。
文摘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价值耦合层面,二者在价值主体、价值属性、价值目标、价值功能等维度高度契合。实现路径层面,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性引领作用、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提升、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性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性构建,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优质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和健全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治理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参政”三湘: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
王昌
郭若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彭陈
杜世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