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基清除剂的保护作用与甘蔗的抗旱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少裕 陈如凯 +1 位作者 周可涌 陈启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用半胱氨酸、二苯胺、巯基乙醇、苯甲酸钠和α-生育酚等五种化合物作为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研究自由基清除剂的保护作用与甘蔗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膜透性增加... 用半胱氨酸、二苯胺、巯基乙醇、苯甲酸钠和α-生育酚等五种化合物作为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研究自由基清除剂的保护作用与甘蔗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膜透性增加的程度,并延缓了甘蔗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外源自由基清除剂在减轻或抵御自由基伤害、提高甘蔗的抗旱能力上具有相当明显的保护效果。研究还表明,不同清除剂的保护效果存在差异;清除剂对抗旱性弱的品种的保护效果明显地高于抗旱性强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自由基清除剂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高糖育种中亲本的配合力与野生血缘的利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如凯 林彦铨 +2 位作者 薛其清 陈志坚 张旭玲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以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5个组合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10个甘蔗亲本的锤度及4个产量性状的gca和sea。结果表明,衡量蔗糖分的锤度遗传是亲本的加性效应,而衡量生长势的丛重遗传则取决于父本的加性基因效应。NCo 310作母本能将高糖特... 以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5个组合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10个甘蔗亲本的锤度及4个产量性状的gca和sea。结果表明,衡量蔗糖分的锤度遗传是亲本的加性效应,而衡量生长势的丛重遗传则取决于父本的加性基因效应。NCo 310作母本能将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崖64-389作父本有良好的糖分配合力,大茎野生种F_2杂种无性系崖73-226作父本,性状的配合力普遍良好。从高糖育种角度看,Co 419×崖64-389和NCo310×崖73-226的F_1群体表现最理想。本文还就野生血缘在甘蔗高糖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引进和利用大茎野生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 育种 配合力 野生血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甘蔗新品种的高产与稳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如凯 张木清 +2 位作者 林彦铨 薛其清 龚得明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Eberhart 和 Russell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探讨经多年筛选表现较好的8个甘蔗新品种在福建蔗区4个生态环境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农85-1601、仙糖81-745和福蔗87-10是综合性状优...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Eberhart 和 Russell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探讨经多年筛选表现较好的8个甘蔗新品种在福建蔗区4个生态环境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农85-1601、仙糖81-745和福蔗87-10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可以考虑进一步示范推广;福农83-0706、福农85-6601和福农83-36需进行进一步的多点区试以决定其种植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方差分析 高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配合力探讨新CP甘蔗品种的育种潜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林彦铨 陈如凯 +1 位作者 何启钧 曾献军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探讨新CP甘蔗品种作杂交亲本的遗传特点,采用6×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5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分析表明,5个性状的母本gca极显著,而组合sca只有丛重,株高和茎径显著.V_(gca)∶V_(sca)表明,... 为探讨新CP甘蔗品种作杂交亲本的遗传特点,采用6×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5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分析表明,5个性状的母本gca极显著,而组合sca只有丛重,株高和茎径显著.V_(gca)∶V_(sca)表明,在后代群体性状表达上,加性遗传方差组分占有明显优势,根据配合力效应,侧重评价了新CP甘蔗品种的育种潜力,发现CP72—1210和CP67—412为母本易于将高糖高产基因传递给后代,CP65—357为母本的后代茎径和锤度也较理想,F_1群体育种潜力大的组合有CP72—1210×Ya84—125,CP72—1210×Ya82—96,CP67—×Ya71—374和CP65—357×Ya71—370,可用于今后的甘蔗有性杂交育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育种 配合力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杂交后代锤度的选择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志坚 林彦铨 +1 位作者 陈如凯 张旭玲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对甘蔗22个家系F_1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锤度是高度可遗传的品质性状,对选择有较大的响应.在锤度平均值高、遗传变异系数大的家系中选择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展.根据锤度与株高、茎径、茎数和丛重遗传相关的方向和... 对甘蔗22个家系F_1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锤度是高度可遗传的品质性状,对选择有较大的响应.在锤度平均值高、遗传变异系数大的家系中选择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展.根据锤度与株高、茎径、茎数和丛重遗传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对不同家系高糖高产基因型的选择确定相应的策略,能达到选育高糖高产品种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杂交 锤度 选择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9种稳定性参数在甘蔗品种区试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彦铨 周以飞 陈志坚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利用24个甘蔗品种7点区试的蔗产量数据,比较分析了评价品种稳定性的9种参数方法.S_i^2和 CV_i 2种参数评价的结果相似,不适于用评价受环境影响大的蔗产量的稳定性.4种参数θ_i、θ_(i)、ω_i^2、σ_i^2评价的结果完全一致,其中ω_i^2计... 利用24个甘蔗品种7点区试的蔗产量数据,比较分析了评价品种稳定性的9种参数方法.S_i^2和 CV_i 2种参数评价的结果相似,不适于用评价受环境影响大的蔗产量的稳定性.4种参数θ_i、θ_(i)、ω_i^2、σ_i^2评价的结果完全一致,其中ω_i^2计算简便,σ_i^2为无偏估计值,更适用于评价区试中甘蔗品种的稳定性.回归参数方法中,b_i 只把品种大致分为3种适应类型,类内难以比较.以 b_i 和δ_i^2共同分析品种稳定性,不仅能表示品种的稳定性强弱,还能反映品种随环境变化的反应模式,最适合用在甘蔗品种区试上.B_i 和δ_(?)~2参数方法统计上等价于 b_i 和δ_i^2分析的品种稳定性结果也有相似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区试 稳定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薛其清 陈如凯 +3 位作者 江鹤基 董月容 林彦铨 陈志坚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7-12,共6页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是从国外引进的甘蔗品种中选育出来的,具有早生快发、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高产高糖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本文报道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过程、性状表现和栽培要点。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不同世代性状的变异模式与重演能力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彦铨 何启钧 陈如凯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甘蔗15个家系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模式的分析表明,有性世代除丛有效茎数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无性世代,而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多超过无性世代.显示出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蔗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效应.世代间性状表现... 甘蔗15个家系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模式的分析表明,有性世代除丛有效茎数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无性世代,而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多超过无性世代.显示出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蔗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效应.世代间性状表现的重演能力,以株高和锤度最强,茎径、丛有效茎数和丛重稍弱,锤重最弱.根据2个世代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重演能力,CP72-1210×崖84-153和新台糖1号×崖71-374被认为是理想的高糖组合;崖79-222×崖84-153和粤农73-204×科5是理想的高产组合.针对这些组合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选择策略,有可能筛选出符合甘蔗育咱目标的高产高糖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性状 变异模式 重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离体培养的变异机理及筛选技术——Ⅱ.甘蔗组培苗分化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大仁 周可涌 薛其清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8-23,共6页
比较5个供体的心叶和幼茎愈伤组织在 MS 和 N_6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绿苗过程 RNA,DNA 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绿苗诱导分化的第6—9 d,核酸总量和 RN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第9 d 后两者逐渐下降.DNA 含量从诱导分化开始即呈下... 比较5个供体的心叶和幼茎愈伤组织在 MS 和 N_6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绿苗过程 RNA,DNA 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绿苗诱导分化的第6—9 d,核酸总量和 RN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第9 d 后两者逐渐下降.DNA 含量从诱导分化开始即呈下降趋势,第9d 时DNA 含量最少,然后义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在诱导分化的前3 d 增加显著,第3 d 后呈下降趋势,第9 d 后渐趋减缓.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揭示了在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绿苗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变化的不同阶段与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离体培养 变异机理 筛选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离体培养的变异机理及筛选技术 Ⅳ.茎尖培养技术的筛选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莉萍 陈如凯 薛其清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本文对旨在以脱毒为目的的甘蔗茎尖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茎尖长约2mm,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酚的污染,采用液体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物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能成功地防止酚的污染,并使茎尖成苗率达50%以上。促根率达80%以上,结果还... 本文对旨在以脱毒为目的的甘蔗茎尖培养技术进行了探讨,茎尖长约2mm,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酚的污染,采用液体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将培养物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能成功地防止酚的污染,并使茎尖成苗率达50%以上。促根率达80%以上,结果还表明,细胞分裂素是茎尖成苗所必需的激素,而萘乙酸则不是;侧茎茎尖比主茎茎尖易成苗;适当提高蔗糖的浓度及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均有利于茎尖苗发根,文中还对防止酚污的机理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培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的抗盐育种技术 Ⅰ.盐分胁迫下甘蔗无性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启钧 林彦铨 +1 位作者 陈春花 陈如凯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98-403,共6页
通过10个甘蔗无性系的盆栽处理,分析了O.700%和0.513%土壤Na^+含量对9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0.700%土壤Na^+含量对甘蔗各性状的影响明显,尤其对株高、单茎重、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最大,可将这4个性状作为筛选抗盐品种的... 通过10个甘蔗无性系的盆栽处理,分析了O.700%和0.513%土壤Na^+含量对9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0.700%土壤Na^+含量对甘蔗各性状的影响明显,尤其对株高、单茎重、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最大,可将这4个性状作为筛选抗盐品种的指标,根据这4个性状在盐分胁迫下的表现,将10个甘蔗无性系划分为5种抗感类型,福引83-13、福农83-0706属高抗盐类型,桂糖11号为抗盐类型,可推荐到福建沿海围垦滩涂地裁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盐性 产量 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亲本正反交对经济性状的相对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启钧 陈如凯 +1 位作者 林彦铨 曾献军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以甘蔗6个亲本选配8个正反交组合的F_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亲本品种作母本或作父本对后代7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的相对效应.结果表明母性效应对后代多数性状的表达起了重要作用.高产品种Co419作母本的后代,产量性状普遍优于其作父本的后代... 以甘蔗6个亲本选配8个正反交组合的F_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亲本品种作母本或作父本对后代7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的相对效应.结果表明母性效应对后代多数性状的表达起了重要作用.高产品种Co419作母本的后代,产量性状普遍优于其作父本的后代.高糖品种CP65-357、CP70-1133和CP72-1312作母本的组合,后代分离出高糖个体的频率明显高于作父本的组合.以综合性状好的粤农73-204作母本。后代出现的综合性状好的单株也较多.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甘蔗高产高糖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和组合的选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 正反交 母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寒性的研究——Ⅰ.低温对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木清 陈如凯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14-22,共9页
本文通过砂培试验,探讨种茎0℃低温分别处理0、3、6、9hr对甘蔗种茎、种芽萌发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受低温影响后,种芽逐渐坏死,9hr处理所有种芽均坏死,芽变软呈水渍状,而根点未见明显受害;另一方面,蔗茎内部酸性转化酶活性... 本文通过砂培试验,探讨种茎0℃低温分别处理0、3、6、9hr对甘蔗种茎、种芽萌发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受低温影响后,种芽逐渐坏死,9hr处理所有种芽均坏死,芽变软呈水渍状,而根点未见明显受害;另一方面,蔗茎内部酸性转化酶活性提高,还原糖含量增加,蔗糖含量降低。随种茎低温影响时间延长,甘蔗幼苗素质下降,表现在植株变矮,叶片数减少等;进一步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低温对蔗苗地上部影响较地下部大,苗期根群发达是甘蔗耐寒品种取得高产的基础。多种曲线回归模拟表明:发芽势增加高度符合三次曲线。随种茎低温影响持续时间的延长,发芽减缓,发芽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寒性 幼苗素质 回归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寒性的研究 Ⅱ.种茎低温处理后甘蔗幼苗叶片几种酶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木清 陈如凯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3-27,共5页
研究了转化酶、淀粉酶及过氧化物酶在低温下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种茎蔗苗叶片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提高。且与甘蔗抗寒性有一定关系。但相关不显著,作为甘蔗抗寒性的鉴... 研究了转化酶、淀粉酶及过氧化物酶在低温下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种茎蔗苗叶片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提高。且与甘蔗抗寒性有一定关系。但相关不显著,作为甘蔗抗寒性的鉴定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研究还表明,低温胁迫下甘蔗体内还存在酶促防御系统,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及同工酶谱带数增加可能有利于防止膜脂的过氧化。同工酶谱中 PI-4、PI-5、PⅡ-1和 PⅡ-7的存在或在低温逆境下出现,可能可以作为甘蔗抗寒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寒性 淀粉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组培亚无性系农艺性状及同工酶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其清 郑德森 潘大仁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供试材料为无性繁殖第2代的4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仙游79-83组培亚无性系的性状平均表现为茎变细,茎数/丛增加,株高减少,锤度与供体的无显著差异.新台糖10号组培亚无性系的茎变细,茎数/丛无明显变化,株高增加,锤度比对照有所下降.同... 供试材料为无性繁殖第2代的4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仙游79-83组培亚无性系的性状平均表现为茎变细,茎数/丛增加,株高减少,锤度与供体的无显著差异.新台糖10号组培亚无性系的茎变细,茎数/丛无明显变化,株高增加,锤度比对照有所下降.同一供体在MS和N_6培养基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4个性状变异的平均表现趋剪一致,但变异幅度有所不同.培养基对不同供体及其不同性状变异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同工酶分析表明,不同供体及同一供体在不同培养基下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其POD和Est的变异均有差异.仙游79-83亚无性系的POD变异率较Est的变异率高,但不同培养基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之间差异明显.新台糖10号的亚无性系则表现为POD的变异率比Est的低,而培养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就供体而言,仙游79-83亚无性系POD的变异率高于新台糖lO号亚无性系的变异率,而Est则因培养基而异.供试亚无性系农艺性状的变异与同工酶的变异有一定的联系,并表明组培对甘蔗无性系变异的影响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亚无性系 性状变异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低温胁迫与膜脂过氧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少裕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2-26,共5页
研究甘蔗低温胁迫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蔗叶片脱氢酶活性不断下降;伴随着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甘蔗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增加。质膜透性增大。由此可见,膜... 研究甘蔗低温胁迫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蔗叶片脱氢酶活性不断下降;伴随着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甘蔗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增加。质膜透性增大。由此可见,膜脂过氯化是甘蔗低温胁迫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甘蔗抗寒性强弱与其体内能否维持较高水平的 SOD 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低温胁迫 膜脂过氧化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F_1代高糖无性系的选择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俊芳 陈如凯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对甘蔗 F_1代群体糖分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约束指数研究表明,在甘蔗 F_1代,根据田间锤度和株高来选择高糖无性系是行之有效的.应用约束指数对田间锤度进行选择,而对丛蔗茎重进行约束,可望获得理想的选择效果.从不同遗传相关程度... 对甘蔗 F_1代群体糖分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约束指数研究表明,在甘蔗 F_1代,根据田间锤度和株高来选择高糖无性系是行之有效的.应用约束指数对田间锤度进行选择,而对丛蔗茎重进行约束,可望获得理想的选择效果.从不同遗传相关程度的育种群体中分离选择高产高糖个体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F1代 高糖无性系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抗旱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少裕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从御旱性和耐旱性2个方面综述了甘蔗抗旱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甘蔗抗旱机理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甘蔗 抗旱机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的遗传变异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如凯 李耀平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采用单株追踪的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供体的3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的遗传变异.在单株世代观察到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的变异和数量性状的分离;在单系世代发现某些变异具有高度重演性,某些变异性状的表达与环境有关.同时发现植物学特... 采用单株追踪的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供体的3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的遗传变异.在单株世代观察到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的变异和数量性状的分离;在单系世代发现某些变异具有高度重演性,某些变异性状的表达与环境有关.同时发现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明显变异的10个组培单系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3个酶系的同工酶也发生了变异.认为植物组织培养是在分子或细胞水平上获得遗传变异的新途径,是改良甘蔗商业栽培品种某些不良性状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亚无性系 遗传变异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F_1代糖分性状的遗传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俊芳 陈如凯 林彦铨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研究了甘蔗F_1代群体6个糖分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丛含糖量的表型分布呈现偏向高端的近似正态分布,蔗汁蔗糖分、蔗汁转光度、蔗汁锤度、田间锤度和蔗汁重力纯度的表型分布呈现偏向低端的近似正态分布:丛含糖量的基因型变异系数为33... 研究了甘蔗F_1代群体6个糖分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丛含糖量的表型分布呈现偏向高端的近似正态分布,蔗汁蔗糖分、蔗汁转光度、蔗汁锤度、田间锤度和蔗汁重力纯度的表型分布呈现偏向低端的近似正态分布:丛含糖量的基因型变异系数为33.37%-50.82%。基因型变异范围为0.053-0.298kg;蔗汁蔗糖分的基因型变异系数为4.60%-11.66%,基因型变异范围为8.94%-17.97%;6个糖分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为69.61%-7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糖分性状 糖分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