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农业大学老年知识分子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海红 林浪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98-501,共4页
作者对福建农业大学60岁以上(含60岁) 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1)每人每日热量和VB2摄入量基本达到供给量标准要求(分别达到91.2% 和98.3% );Ca 和VB1摄入不足(分别为66.5% 和8... 作者对福建农业大学60岁以上(含60岁) 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1)每人每日热量和VB2摄入量基本达到供给量标准要求(分别达到91.2% 和98.3% );Ca 和VB1摄入不足(分别为66.5% 和87.5% );蛋白质、Fe、VC、视黄醇摄入量均超过供给量标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的热量构成比例为18.7% 、23.6% 、57.7% .(2) 体格及生化检查表明仅61% 的男性和57% 女性在正常体重范围内,高脂血症患者36.8% 、高血压26.5% ,常见病为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和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老年知识分子 农业大学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科教兴村计划 发展农村经济——以福建农业大学莆田科教基点为例
2
作者 刘伟 魏日凤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S1期31-32,共2页
通过建立大学——地方政、技——农民科技示范户模式 ,把科教兴村计划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农民中去 ,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 。
关键词 科教兴村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文熙 张性雄 朱亨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20,共5页
分析了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借鉴日本国、台湾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成功经验,进而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现状 制约因素 发展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宏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志强 林文雄 +3 位作者 郑世庆 王松良 林群慧 梁义元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58-362,共5页
以人均收入为线索,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从中归纳出城郊“贸工农”型、产业开发型、资源利用型和传统农业型等4种农业生态类型.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方法,研究40多年来全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 以人均收入为线索,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从中归纳出城郊“贸工农”型、产业开发型、资源利用型和传统农业型等4种农业生态类型.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方法,研究40多年来全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提供背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农业生态 类型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福建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珍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211-214,共4页
分析了我国加入 WTO对福建农业所产生的有利作用和不利影响。加入 WTO既给福建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 ,也使福建农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提出了福建农业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即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结构调整、规模效益。
关键词 WTO 福建农业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农业──兼谈发展福建绿色产品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卿 《生态经济》 1995年第3期43-46,共4页
福建省人多地少,常规的传统农业已不能使农业持续地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利用广阔的山地、海洋、滩涂、草地资源,生产各种品质优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这是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农业,前景广阔。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绿色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Ⅱ.村级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分析
7
作者 林文雄 吴志强 +3 位作者 郑世庆 王松良 林群慧 梁义元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84-489,共6页
运用聚类分析及农业系统熵等方法,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村农业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得到11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结构.按人均资源占有量将11种类型归纳为资源短缺型、资源贫乏型、资源约束型、资源适中型、资源偏富型和资源丰富型6大... 运用聚类分析及农业系统熵等方法,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村农业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得到11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结构.按人均资源占有量将11种类型归纳为资源短缺型、资源贫乏型、资源约束型、资源适中型、资源偏富型和资源丰富型6大类.主要分布在城郊、远郊和山区地带,构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的生产格局,反映了全区发展的不平衡性.3种地理分布型对应3种经济循环形式,即城郊型的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外向型循环、远郊型的以商品性生产和自给性生产并存的二元循环以及以自给生产为主的内向型循环,体现了3个不同的生产阶段即商品生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农村 生态经济类型 农业系统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兴农是振兴福建农业的百年大计
8
作者 林俊扬 林俊芳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70-70,共1页
从科技和教育与农业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方面阐述了我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伟大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 科教兴农战略 福建农业 战略决策 福建农业大学 科教人员 政策引导 领导重视 百年大计 莆田市 深远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9
作者 张巨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农业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福建省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对策探讨
10
作者 张性雄 方文熙 朱亨银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S1期56-58,共3页
分析了福建农机化的现状,概括为:有基础、有差距、有机遇.鉴于现状,着眼未来,提出以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归口农业部门管辖;制定扶持政策与法规;制定近、远期目标、规划;设立专项补贴制度;健全研究开发体系、培训体系;强化宣传意识和科... 分析了福建农机化的现状,概括为:有基础、有差距、有机遇.鉴于现状,着眼未来,提出以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归口农业部门管辖;制定扶持政策与法规;制定近、远期目标、规划;设立专项补贴制度;健全研究开发体系、培训体系;强化宣传意识和科普力度为主要内容的若干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沿海赤红壤区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志强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4期59-61,共3页
通过种草、营林、治水和保土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高效种植业,提高耕地持久生产力,保护农业生物生产机能,开发果树生产,增强畜牧业,加工利用农副产品,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发展庭院生态经济等,探讨建设持续高... 通过种草、营林、治水和保土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高效种植业,提高耕地持久生产力,保护农业生物生产机能,开发果树生产,增强畜牧业,加工利用农副产品,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发展庭院生态经济等,探讨建设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使沿海旱地农业得到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壤区 生态农业 建设 综合研究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建设农业重点学科 促进福建农村科技发展──福建农业重点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
12
作者 刘述龙 吴声怡 游建章 《技术经济》 1997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农业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 福建农业 学科发展 农业学科 农村科技 农村发展 农业科技 持续农业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13
作者 黄锦城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72-72,共1页
现阶段,福建省面临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尤其经济发达。
关键词 农业持续发展 福建沿海地区 环境问题 土壤生态环境 资源和环境 持续农业 闽东南沿海 资源利用 生态因素 人口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黄牛生长模型研究
14
作者 梁学武 邹霞青 徐学荣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75-75,共1页
对1212头福建闽南和山区黄牛体尺、体重生长资料进行Brody、Logistic、Bertalanffy和Gompertz四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母牛的体重、体高及闽南母牛胸围生长曲线采用Bertalanffy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
关键词 生长模型 福建黄牛 生长曲线 体重生长 福建农业大学 LOGISTIC 生长拐点 GOMPERTZ 拟合效果 模型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一:省工经营技术安全开发坡地
15
作者 黄炎和 卢程隆 +2 位作者 杨人群 陈可菁 徐明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S1期79-79,共1页
针对梯田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3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坡地开发利用方面的省工经营技术,即在原坡等高种植中结合山边沟覆盖草的省工经营新技术措施,它比修梯田具有如下优点:①土地利用率高20%~30%(15°~20°为例)... 针对梯田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3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坡地开发利用方面的省工经营技术,即在原坡等高种植中结合山边沟覆盖草的省工经营新技术措施,它比修梯田具有如下优点:①土地利用率高20%~30%(15°~20°为例).②投工少2/3~1/2.③田间小气候得到改善,不但控制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也提高.④田间交通运输方便,减低成本.⑤作业行动因空间广阔行动方便不受障碍.⑤不但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也改善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一新技术的执行,创造了良好的坡地生态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 发展战略 技术安全 福建农业大学 作物生长环境 技术措施 生态农业 田间小气候 经营技术 梯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福建粮食稳定增长的对策
16
作者 李玲 留华峰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54-55,共2页
福建是全国耕地资源最为紧缺的省份之一,以占全国1.3%的耕地养活全国2.6%的人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的增长,耕地的承载率日益加重.因此,要把粮食稳定增长,实现我省粮食基本自给,作为我省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摆... 福建是全国耕地资源最为紧缺的省份之一,以占全国1.3%的耕地养活全国2.6%的人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的增长,耕地的承载率日益加重.因此,要把粮食稳定增长,实现我省粮食基本自给,作为我省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摆上突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增长 粮食增产 适度规模经营 耕地资源 宏观经济政策 制度创新 社会化服务 城镇化 福建农业大学 农业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烟区土壤氮磷钾的吸附固定特性及淋失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熊德中 刘淑欣 +2 位作者 唐莉娜 李春英 吴正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吸附固定 福建烟区 土壤氮 粘土矿物 养分淋失 土壤固钾能力 黄泥田 淋失量 渗漏液 成土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烟区土壤镁营养状况及其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春英 高伟民 +1 位作者 陈腊梅 熊德中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3-66,共4页
通过对福建烟区 117个代表性土壤及相应的烟叶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烟区平均土壤交换性Mg含量为 31.78mg·kg-1,土壤有 80 %以上交换性Mg含量低于临界值 ,有 5 0 %以上烟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Mg现象 ,烟叶Mg含量大部分在0 15 %~... 通过对福建烟区 117个代表性土壤及相应的烟叶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烟区平均土壤交换性Mg含量为 31.78mg·kg-1,土壤有 80 %以上交换性Mg含量低于临界值 ,有 5 0 %以上烟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Mg现象 ,烟叶Mg含量大部分在0 15 %~ 0 .2 5 % 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Mg含量顺序是 :紫泥田 >潮沙田 >黄泥田 >灰泥田 >沙质田 >乌泥田 不同品种烟叶中Mg含量不同 ,外引品种K32 6 ,G80烟叶中Mg含量高于当地品种翠碧一号和岩烟 97 通过施用 2 2 5kg hm-1MgSO4 ·7H2 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营养 施肥 烤烟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石灰对福建低pH植烟土壤的效应 被引量:26
19
作者 熊德中 李春英 +1 位作者 黄光伟 曾文龙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8-29,32,共3页
福建烟区土壤酸度较强,土壤pH平均值为5.07。各类土壤pH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潮沙田>紫泥田>乌泥田>灰泥田>黄泥田。每公顷石灰施用量在0~3150kg(土壤pH从5.5调节至6.83),可促进土壤中的NH4-N转... 福建烟区土壤酸度较强,土壤pH平均值为5.07。各类土壤pH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潮沙田>紫泥田>乌泥田>灰泥田>黄泥田。每公顷石灰施用量在0~3150kg(土壤pH从5.5调节至6.83),可促进土壤中的NH4-N转化为NO3-N。石灰用量与土壤中交换性铁、铝、有效锰、铜、锌、硼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交换钙呈极显著正相关。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使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亚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脲酶、蛋白酶活性明显增强,蔗糖酶活性降低。施用石灰量在1350kg/hm2(pH从5.05调节至5.83)的处理,产值比其他处理的增加106.74~2164.23元/hm2,上等烟比例提高3.4~8.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酸度 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烟草线虫种类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绍升 张玉珍 +1 位作者 张章华 刘国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32,共5页
从烟草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植物线虫10属17种,较具经济重要性和分布较广的有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双宫螺旋线虫、饰环矮化线虫、针线虫。用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jauanica)和青枯病细胞(Pseudomonassolanacearum... 从烟草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植物线虫10属17种,较具经济重要性和分布较广的有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双宫螺旋线虫、饰环矮化线虫、针线虫。用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jauanica)和青枯病细胞(Pseudomonassolanacearum)接种烟草证实,根结线虫能加剧烟草青枯病发生。田间在烟草伸根期施用杀线虫剂呋喃丹和呋喃丹与硼砂混合剂,能明显减轻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增加烟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线虫 青枯病 杀线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