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抗病杂交晚稻秝两优5816高产制种技术
1
作者 林年卯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秝两优581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系不育系秝S和恢复系福恢5816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品种,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产量高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2 a的制种试验研究,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确定最... 秝两优581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系不育系秝S和恢复系福恢5816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品种,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产量高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2 a的制种试验研究,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及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肥水管理、人工授粉、去杂保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抗病 秝两优5816 高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晓波 饶鸣钿 +1 位作者 雷伏贵 乐开富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鉴定评价福建省三明市水稻联合体成员新选育的中籼迟熟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米质及其它重要性状表现,2019年三明市水稻联合体开展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3个,其中续试... 为鉴定评价福建省三明市水稻联合体成员新选育的中籼迟熟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米质及其它重要性状表现,2019年三明市水稻联合体开展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3个,其中续试并生产试验品种2个,续试品种2个,新参试品种9个。试验结果表明,遂两优164可以申报审定,两优8699、创优9708生产试验,鸿两优6363、两优1899、智两优6522续试并生产试验,禾两优6868、广两优366续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 抗逆性 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香稻泸优明占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密度、氮肥、钾肥选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邓则勤 黄显波 +4 位作者 饶鸣钿 林成豹 唐江霞 林美娟 梁水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5,共7页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香稻泸优明占进行插植密度、施K量、施N量3项栽培措施的研究。通过建立产量和稻米品质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项措施对产量和稻米品质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并经...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香稻泸优明占进行插植密度、施K量、施N量3项栽培措施的研究。通过建立产量和稻米品质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项措施对产量和稻米品质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并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高产、低垩白粒率的优化措施:平均21.45万丛/hm2,施K2O 140.2 kg/hm2,施纯N 136.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香稻 泸优明占 最优设计 效应分析 模拟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栽插密度、施钾量、施氮量对优质感光杂交稻金泰优明占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雷伏贵 陈家银 +5 位作者 陈建辉 饶鸣钿 乐开富 周元伟 曾德燎 傅文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43-51,共9页
对不同播种期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播种期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对栽插密度、施钾量和施氮量3因素栽培试验采用了最优回归设计,选用“311A”方案,建立了3项栽培因素与产量和稻米品质指标的回归模型,分析了3项栽培因素对... 对不同播种期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播种期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对栽插密度、施钾量和施氮量3因素栽培试验采用了最优回归设计,选用“311A”方案,建立了3项栽培因素与产量和稻米品质指标的回归模型,分析了3项栽培因素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早播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度偏高;迟播种的整精米率低;适期播种的整精米率高,垩白度低,米质等级达部颁优质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2)在海拔300 m以下地区作烟后稻种植,产量较高、品质优质的播种期为最迟安全齐穗播种期(5月28日)的5 d之内播种。(3)要保证稻米高产必须有适宜的栽插密度、施钾量、施氮量取值水平,取值偏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高产,提高栽插密度和施氮量会降低整精米率;提高施钾量会提高垩白度;提高施氮量会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栽插密度和施氮量会降低胶稠度。综上所述,在海拔300 m以下地区作烟后稻种植,在最迟安全齐穗播种期(5月28日)的5 d之内播种产量较高、稻米品质最优,米质可达部颁优质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经模拟选优,栽插密度、施钾量、施氮量的取值范围分别为:栽插密度20.09万~27.90万丛/hm^(2),施K2O 96.80~155.79 kg/hm^(2),施纯氮106.92~155.72 kg/hm^(2),预测产量9180.30~9600.13 kg/hm^(2),米质达部颁优质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金泰优明占 播种期 栽插密度 施钾量 施氮量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光身恢复系和4个籼型不育系的配合力及竞争优势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建新 黄建鸿 +1 位作者 曾跃辉 魏美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4个籼型不育系和6个光身恢复系配成24个组合的株高等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光身恢复系的单株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光恢1242>光恢039>明恢259>光恢1240>光恢1243>明恢90,不育...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4个籼型不育系和6个光身恢复系配成24个组合的株高等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光身恢复系的单株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光恢1242>光恢039>明恢259>光恢1240>光恢1243>明恢90,不育系的单株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广抗13A>钱江A>Ⅱ-32A>谷丰A.综合比较其他性状,光恢1242和光恢039是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的父本;广抗13A是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的母本.籼光交组合谷丰A和光恢039、钱江A和光恢1242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效应值较大,组合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表现突出,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光身恢复系配组的约4/5组合的单株产量大于对照Ⅱ优明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身恢复系 籼稻 不育系 配合力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青贮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齐向 张小中 +3 位作者 涂前程 雷富贵 纪平 陈由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为对照,对65份青贮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3对引物在研究材料中共检测到67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片段为2.9个,每个SSR位点可以检测到的等位...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为对照,对65份青贮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3对引物在研究材料中共检测到67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片段为2.9个,每个SSR位点可以检测到的等位基因2~5个不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5份青贮玉米自交系可划分为4个类群,较好地反映了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青贮玉米 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谷优明占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江霞 饶鸣钿 +2 位作者 黄显波 邓则勤 林成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224-1228,共5页
运用均匀设计,以杂交水稻谷优明占为材料,分析不同秧龄、密度和纯N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项措施均对谷优明占的产量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秧龄25.4~29.7 d、插植密度30.1万~33.2万丛&#1... 运用均匀设计,以杂交水稻谷优明占为材料,分析不同秧龄、密度和纯N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项措施均对谷优明占的产量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秧龄25.4~29.7 d、插植密度30.1万~33.2万丛&#183; hm -2、施纯 N量183.8~210.0 kg &#183; hm -2是谷优明占产量达到8250 kg &#183; hm -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谷优明占 均匀设计 效应分析 模拟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光交组合谷优259的选育与应用
8
作者 张建新 黄建鸿 +4 位作者 张以华 饶鸣甸 苏荣理 邓才生 曾跃辉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谷优259是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用不育系谷丰A与光身恢复系光恢259配组而成的抗病、丰产、中迟熟籼光交杂优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2018)... 谷优259是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用不育系谷丰A与光身恢复系光恢259配组而成的抗病、丰产、中迟熟籼光交杂优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2018)。介绍了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光交杂交稻 谷优259 选育 丰产 抗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鸿邦两优6363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年卯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鸿邦两优6363是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两系不育系鸿邦63S与自育恢复系茂恢6363配组育成的中籼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矮壮坚韧,抗倒性较强,分蘖力较好,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米... 鸿邦两优6363是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两系不育系鸿邦63S与自育恢复系茂恢6363配组育成的中籼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矮壮坚韧,抗倒性较强,分蘖力较好,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介绍了鸿两优6363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鸿邦两优6363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新品种B两优164烟后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德燎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B两优164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恢复系明恢164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两系不育系Bph68S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2020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B两优164属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群体整齐,株... B两优164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恢复系明恢164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两系不育系Bph68S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2020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B两优164属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群体整齐,株型适中,中抗稻瘟病,中抗褐飞虱;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介绍了B优164亲本特征特性及烟后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B两优164 烟后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型香软米杂交稻“泸优明占”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年卯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27-28,共2页
泸优明占具有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等特点。介绍该组合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泸优明占 专用型 香软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品种赣优明占烟后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荣理 周元伟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1期8-9,共2页
赣优明占是以不育系赣香A和恢复系双抗明占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已通过福建、海南、云南等省级审定,2013年进入贵州省、重庆市生产试验。介绍了赣优明占亲本的特征特性,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其烟后制种高产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赣优明占 烟后制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2优明占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张小中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第2期47-48,共2页
明2优明占是用三系不育系明2A和三系恢复系双抗明占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产量高、后期转色好等特点。总结了明2优明占的特征特性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明2优明占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新组合筛选试验
14
作者 乐开富 饶鸣钿 廖朝阳 《中国种业》 2010年第S1期71-73,共3页
2006年进行杂交早稻新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G98A/明恢07、G98A/明恢2155、中21A/明恢2155、K18A/明恢2155、K17eA/明恢2155、K17A/明恢2155、中9A/明恢2155等7个组合产量较高、抗性较好,建议参加区试。
关键词 杂交早稻 新组合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品种宜优3009高产制种技术
15
作者 傅文婷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第3期11-13,共3页
宜优3009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用宜香1A与明恢3009配组选育的中籼迟熟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结合多年在福建省建宁县的制种经验,总结出提高其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宜优3009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