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商业猪种MUC13、IGF2和RYR1基因主效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阮国荣 肖石军 +3 位作者 徐盼 刘亚轩 陈金雄 江宵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7-1002,共6页
选择决定新生仔猪ETEC F4ac腹泻抗性的黏附素13(MUC13)基因,影响生长速度和背膘厚的IGF2内含子3 g.3072G>A,决定氟烷敏感性的RYR1 c.1843C>T等3个对养猪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的基因位点,采用PCR-RFLP或PCR-SNaPshot方法,对福建省6家... 选择决定新生仔猪ETEC F4ac腹泻抗性的黏附素13(MUC13)基因,影响生长速度和背膘厚的IGF2内含子3 g.3072G>A,决定氟烷敏感性的RYR1 c.1843C>T等3个对养猪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的基因位点,采用PCR-RFLP或PCR-SNaPshot方法,对福建省6家大型种猪场的杜洛克、长白、大白核心育种群进行基因型判定。结果表明:杜洛克、长白、大白的MUC13有利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2、0.643、0.638,IGF2有利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33、0.742、0.826,RYR1有利基因型频率很高,分别为:0.896、0.982、0.968。RYR1、IGF2与MUC13的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在各品种中差异较大,以杜洛克最高(65.4%),大白其次(28.4%),长白最低(19.9%)。因此,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需经过多世代选育才能将此3个主效位点的有利等位基因在受试种群中选育纯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3 IGF2 RYR1 主效突变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景 方桂友 +3 位作者 缪伏荣 叶鼎承 林长光 董志岩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较大幅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平衡必需氨基酸并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杜长大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16 d。Ⅰ组(对照组)饲粮CP... 试验旨在研究较大幅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平衡必需氨基酸并添加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杜长大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16 d。Ⅰ组(对照组)饲粮CP水平为21.16%,Ⅱ组饲粮CP水平为15.97%,补充必需氨基酸(EAA)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缬氨酸(Val)和异亮氨酸(Ile),Ⅲ组为Ⅱ组+谷氨酸(Glu)。结果表明,仔猪平均日增重(ADG)Ⅱ组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Ⅲ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血浆IL-10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上,断奶后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并添加谷氨酸的饲粮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减少腹泻、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生长性能 血液抗氧化 免疫指标 低蛋白质饲粮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育种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步月 曹志平 +4 位作者 张楠楠 狄生伟 王志鹏 王守志 刘亚轩 《猪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1-52,共2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动物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种业振兴、种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该...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动物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种业振兴、种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对于高等农林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育人效果 育人作用 立德树人 高等农业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动物育种学 高等农林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风楼房猪舍热环境及有害气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高云 刁亚萍 +5 位作者 林长光 刘亚轩 郭长明 雷明刚 童宇 黎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9-247,共9页
楼房养猪模式提高了养殖密度,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养殖企业对饲养环境的关注。该文以楼房猪舍为监测对象,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多点部署的方法连续24 h监测不同楼层猪舍的温热环境和有害气体等环境因子参数分布,对比和分析不同楼层... 楼房养猪模式提高了养殖密度,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养殖企业对饲养环境的关注。该文以楼房猪舍为监测对象,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多点部署的方法连续24 h监测不同楼层猪舍的温热环境和有害气体等环境因子参数分布,对比和分析不同楼层间以及同一楼层内不同位置间热环境和有害气体分布的差异性。以每楼层动物所需通风率为基准,将通风情况划分为欠通风、合适通风和过通风3种水平,结果显示中间层(保育猪1960头,10.8±1.9 kg)欠通风造成温湿度指标THI(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平均值达27.9,接近舒适区上限28.06。受顶层辐射和底层保温影响,顶层(生长猪940头,51±4.4 kg)温度最大值比底层(生长猪955头,40±3.6 kg)高2.8℃,顶层昼夜温度最大差值达11.6℃。底层湿度高,相对湿度达85.7%。夏季通风条件下,各楼层内的CO2和NH3浓度远低于最高浓度限值,欠通风猪舍CO2和NH3分布不均,且较难排出,其中NH3浓度受猪舍内尿液排出方式影响。各楼层温热和有害气体环境差异性显著,同一层猪舍不同位置环境存在差异。该研究为优化楼房养猪机械通风设计,提高楼房养猪环境控制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通风 楼房猪舍 热环境 有害气体 THI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氨基酸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董志岩 刘亚轩 +5 位作者 方桂友 缪伏荣 刘景 叶鼎承 李忠荣 林长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8,共8页
本研究旨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探讨不同氨基酸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96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9.01±3.43)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分... 本研究旨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探讨不同氨基酸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96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9.01±3.43)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4种不同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的低蛋白质饲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苏氨酸和可消化色氨酸的值一致。70~100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61%(组1)、0.66%(组2)、0.71%(组3)、0.76%(组4);100~125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55%(组1)、0.60%(组2)、0.65%(组3)、0.70%(组4)。结果表明,增加饲粮DLys水平显著提高血清中赖氨酸(Lys)浓度,对血清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浓度随饲粮DLys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试验组3达到最高值(P>0.05),之后随DLys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试验组3血清INS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1(P<0.05);后备母猪背膘厚和发情率随着饲粮DLys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初情日龄试验组3比试验组4显著提前(P<0.05)。综上表明,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长大后备母猪70~100kg阶段和100~125kg阶段饲粮DLys适宜日摄入量分别为17.82和17.29g·d^(-1),即饲粮DLys水平分别为0.71%和0.65%时,有利于提高后备母猪血清代谢激素INS、IGF-I和生殖激素LH、E_2的浓度,缩短初情期日龄,提高发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低蛋白质饲粮 氨基酸平衡 后备母猪 初情日龄 代谢产物 激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志岩 刘亚轩 +4 位作者 刘景 林金玉 郭长明 缪伏荣 林长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5-61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赖氨酸水平的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5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215;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赖氨酸水平的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5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215;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并按相同的氨基酸平衡模式添加其他4种氨基酸,泌乳期21 d。结果表明:1)0.90%组和0.95%组仔猪断奶窝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0.90%组母猪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断奶发情间隔和下一胎总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间血清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血清雌二醇、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0.90%组和0.95%组血清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1.00%组和1.05%组(P〈0.05)。3)0.90%组和0.95%组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1.05%组(P &lt;0.05),0.90%组和0.95%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由此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条件下,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90%~0.95%时泌乳母猪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赖氨酸 低蛋白质饲粮 氨基酸平衡 生产性能 血清指标 乳成分 泌乳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娟娟 滚双宝 +5 位作者 林长光 刘天宝 余炜 赵芳芳 姜天团 封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3,共5页
选择福建某种猪场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14 466窝二元母猪,分析其繁殖性能,研究不同胎次、选配月份、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配种分娩率显著高于1胎(P〈0.05);5月份配种、9月份分娩的母猪... 选择福建某种猪场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14 466窝二元母猪,分析其繁殖性能,研究不同胎次、选配月份、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配种分娩率显著高于1胎(P〈0.05);5月份配种、9月份分娩的母猪生产性能最低;6-8月份因高温应激导致正常发情率比较低、返情率比较高,11-12月份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胎次 配种月份 分娩月份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赖氨酸水平的低蛋白质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董志岩 林长光 +3 位作者 刘亚轩 刘景 郭长明 缪伏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 为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泌乳期21d。结果表明,0.90%组和0.95%组仔猪窝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但0.90%组和0.95%组间、1.00%组和1.05%组间不显著(P>0.05);0.90%组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和断奶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低于1.00%和1.05%组(P<0.05)。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条件下,泌乳母猪赖氨酸适宜摄入量为50.05g/d,即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5%,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低蛋白质日粮 氨基酸平衡 生产性能 氮排泄量 泌乳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志岩 刘亚轩 +3 位作者 刘景 郭长明 缪伏荣 林长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 本试验旨在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试验1组)、16%(试验2组)、15%(试验3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试验期从妊娠110天到哺乳期21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体重损失、断奶后发情间隔、仔猪哺乳期窝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母猪血清和乳汁游离氨基酸含量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5%蛋白组和16%蛋白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8%蛋白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日粮 氨基酸平衡 生产性能 血清指标 氨基酸含量 泌乳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长光 刘景 +5 位作者 刘亚轩 方桂友 缪伏荣 叶鼎承 李忠荣 董志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91-2897,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90头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均衡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3组母...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血清代谢产物和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90头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均衡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3组母猪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能等氮饲粮,其中组1饲粮含有49.70%淀粉、2.81%粗脂肪(EE)和8.95%中性洗涤纤维(NDF),组2饲粮含有43.52%淀粉、5.68%EE和12.53%NDF,组3饲粮含有37.13%淀粉、8.73%EE和16.02%NDF。预饲5d后开始试验,在猪群第1个个体出现发情后的1个月结束试验,试验期68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后备母猪背膘厚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情日龄以组1最小,但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率组1和组2比组3均提高10百分点,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后备母猪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葡萄糖(GLU)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瘦素(Leptin)、促黄体素(LH)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3(P<0.05),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2和组3(P<0.05)。血清胰岛素(INS)、雌二醇(E2)和促卵泡素(FSH)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过多降低后备母猪饲粮淀粉水平并增加EE、NDF水平,会影响血清中代谢激素IGF-Ⅰ、Leptin和生殖激素GnRH、LH的分泌,不利于初情期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结构 后备母猪 初情日龄 代谢产物 激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添加谷氨酸和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桂友 郭庆 +2 位作者 刘景 林长光 董志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7-1414,共8页
【目的】探讨较大程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后添加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192头(26±2 d)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 【目的】探讨较大程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后添加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192头(26±2 d)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粮CP水平21.16%;Ⅱ组为低CP(15.97%)补充必需氨基酸(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饲粮;Ⅲ组在Ⅱ组基础上添加1.5%谷氨酸,Ⅳ组在Ⅱ组基础上添加1.5%谷氨酸和1.0%精氨酸。试验期16 d,试验结束时,采集断奶仔猪结束体重、耗料量、腹泻天数和血液样品,测定仔猪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及血浆生化和激素指标。【结果】仔猪平均日增重(ADG)Ⅱ组显著低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Ⅲ组、Ⅳ组与Ⅰ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料重比Ⅱ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仔猪腹泻率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均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显著低于Ⅱ组(P<0.05)。仔猪血浆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仔猪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Ⅱ组比Ⅰ组显著升高(P<0.05),Ⅲ组和Ⅳ组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与Ⅰ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尿素氮(PUN)浓度Ⅱ组显著低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血浆CCK浓度Ⅲ组和Ⅳ组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血浆IGF-1浓度Ⅳ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饲粮CP水平降低至15.97%,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受到不利影响,肠道屏障通透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能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血浆PUN浓度;添加谷氨酸后,能够恢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胃肠激素水平。因此,断奶后饲喂低蛋白质饲粮并添加重要必需氨基酸和谷氨酸可减少断奶仔猪腹泻,降低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是一种可行的饲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精氨酸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低蛋白质饲粮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3腹泻抗性纯合杜洛克种群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阮国荣 何晓芳 +7 位作者 黄晶 肖石军 陈金雄 李军山 刘亚轩 孙耀华 陈福珍 林国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4-180,共7页
MUC13是控制仔猪大肠杆菌F4ac易感或抗性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闭锁继代与开放选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250头杜洛克育种核心群实施连续3个世代的基因检测和性能测定,筛选出MUC13抗性纯合基因型种群。经测试,... MUC13是控制仔猪大肠杆菌F4ac易感或抗性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闭锁继代与开放选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250头杜洛克育种核心群实施连续3个世代的基因检测和性能测定,筛选出MUC13抗性纯合基因型种群。经测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哺乳期的同胎次20窝育种群母猪与20窝扩繁群母猪相比,断奶前仔猪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7%和18.4%(P<0.01),但断奶成活率两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育种群3个世代的测定选育结果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三世代间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但活体背膘厚相比减少1.46 mm(P<0.05),同时还发现,3个世代中MUC13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生长速度和活体背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MUC13基因抗性纯合有利于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并能有效降低活体背膘,但对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 MUC13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饲粮添加Glu和Arg对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与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桂友 刘景 +2 位作者 郭庆 林长光 董志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6-1184,共9页
【目的】探讨较大程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后添加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92头、日龄(26±2)d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初始体重... 【目的】探讨较大程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后添加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92头、日龄(26±2)d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初始体重为(6.96±0.29)k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16 d。组I为对照组,饲粮CP水平为21.16%;组II为低CP饲粮组,饲粮CP水平为15.97%,补充必需氨基酸(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组III在组II基础上添加1.50%谷氨酸(Glu);组IV在组II基础上添加1.50%Glu和1.00%精氨酸(Arg)。于正式试验期第11~13 d测定各处理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成分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组II、组III和组IV断奶仔猪粪样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显著低于组I(P<0.05),组II、组III和组IV间差异不显著(P>0.05),尸胺含量组II和组III显著低于组I和组IV(P<0.05),组I显著低于组IV(P<0.05),组II和组III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样乙酸和丙酸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丁酸含量组II、组III和组IV显著高于组I(P<0.05),组II、组III和组IV间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组II、组III和组IV显著高于组I(P<0.05)。仔猪粪样菌群组成在门分类水平上,组II、组III和组IV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组I(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组I(P<0.05)。在科属分类水平上,各组菌群组成亦有较大差异,组II、组III和组IV梭菌目下未明确的科和梭菌目下未明确的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组I(P<0.05),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丁酸球菌属(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组I(P<0.05),组IV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组I(P<0.05),组IV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和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组I(P<0.05)。【结论】将饲粮CP水平从21.16%降低至15.97%,平衡重要必需氨基酸并补充Glu+Arg,能降低断奶仔猪肠道生物胺含量,提高丁酸含量,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影响肠道菌群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谷氨酸 精氨酸 肠道代谢产物 菌群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生长期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志岩 方桂友 +4 位作者 刘亚轩 刘景 缪伏荣 叶鼎承 林长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136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生长期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为(19.00±1.50)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生长期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为(19.00±1.50)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4种不同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4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78%(1组)、0.83%(2组)、0.88%(3组)、0.93%(4组);40~7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68%(1组)、0.73%(2组)、0.78%(3组)、0.83%(4组),并通过添加4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DLys、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色氨酸的比值(100∶60∶65∶18)一致。结果表明,20~40 kg阶段,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569.69 g)达到最大,料重比(2.24)最低;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显著高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血清游离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40~70 kg阶段,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787.43 g)达到最大,料重比(2.55)最低;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试验3组显著低于试验1、2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20~4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83%,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61 g/MJ,40~7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78%、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57 g/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消化赖氨酸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氨基酸浓度 生长期后备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粮赖氨酸水平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桂友 刘亚轩 +4 位作者 林长光 刘景 缪伏荣 叶鼎承 董志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6-221,共6页
为探讨等消化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下,不同日粮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对40~70 kg 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约为40.00 kg 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 为探讨等消化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下,不同日粮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对40~70 kg 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约为40.00 kg 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 DLys 水平为0.68%(试验1组)、0.73%(试验2组)、0.78%(试验3组)、0.83%(试验4组)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ADG)最大(787.43 g),料重比(F/G)最低(2.55);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血清 IGF-Ⅰ、T3和 T4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3组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或明显低于1组、2组和4组。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40~70 kg 阶段适宜日粮 DLys水平为0.78%,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57 g·MJ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消化赖氨酸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生长期后备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杜洛克猪核心群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长光 刘亚轩 +3 位作者 林金玉 李盛霖 吴悌霖 陈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由6个独立血统的6头公猪、30头母猪组成的杜洛克猪核心选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准确的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 由6个独立血统的6头公猪、30头母猪组成的杜洛克猪核心选群。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准确的场内种猪测定、应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44%(P<0.05),背膘厚平均减少18.26%(P<0.01),外貌评分指数显著提高(P<0.05),父系指数平均提高了19.30%(P<0.01),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父系种猪特点、性能优秀的杜洛克种猪核心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场内测定 选育 GBS育种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2基因多态性检测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长光 刘亚轩 +3 位作者 吴悌霖 林金玉 郭长明 朱志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7,共4页
采集395头核心群的种猪耳样,采用PCR-SNaPshot方法检测长白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3的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和大白猪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大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AA>GA>... 采集395头核心群的种猪耳样,采用PCR-SNaPshot方法检测长白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3的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和大白猪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大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AA>GA>GG,长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GA>AA>GG.大白和长白猪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0、0.54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90、0.459.AA基因型个体比GA和GG基因型个体生长速度快,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同时背膘厚变薄.3种基因型个体在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及其估计育种值(EBV)的大小为:GG>GA>AA.因此,在种猪选育过程中,逐代选择带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降低背膘厚,加快种猪的选育进展,建立IGF2有利基因型纯系种猪核心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多态性检测 生长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景 方桂友 +5 位作者 缪伏荣 叶鼎承 李忠荣 林长光 刘亚轩 董志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0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 【目的】探讨不同饲粮能量结构对二元母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90头体貌相近、平均体重为(61.97±4.37)kg的长白×大白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3种不同能量结构的等能等氮饲粮,3个组饲粮能量组成分别为:组1饲粮含有49.70%淀粉、2.81%粗脂肪(EE)和8.95%中性洗涤纤维(NDF);组2饲粮含有43.52%淀粉、5.68%EE和12.53%NDF;组3饲粮含有37.13%淀粉、8.73%EE和16.02%NDF。【结果】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后备母猪日增重(ADG)呈下降趋势(P<0.1),料重比(F/G)呈上升趋势(P<0.1)。组1和组2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淀粉水平的降低和EE、NDF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呈现增加趋势(P<0.1),血清葡萄糖(GLU)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INS)浓度呈现下降趋势(P<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瘦素(Leptin)浓度组1显著高于组3 (P<0.05),组1与组2间、组2与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过多降低后备母猪饲粮淀粉水平并提高EE和NDF用量,会降低后备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激素分泌,影响后备母猪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结构 二元母猪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猪优良性状的测定与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长光 林金玉 +4 位作者 刘亚轩 吴悌霖 郭长明 李盛霖 陈晖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组建6个血统12头公猪、100头母猪的长白猪核心选育群,开展高性能专门化品系选育。通过种猪场内测定,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应用GBS育种软件估计育种值,根据综合指数高低排序选留。经过5年3个世代的选育,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 组建6个血统12头公猪、100头母猪的长白猪核心选育群,开展高性能专门化品系选育。通过种猪场内测定,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应用GBS育种软件估计育种值,根据综合指数高低排序选留。经过5年3个世代的选育,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51d,下降5.20%(P<0.05);达100kg日龄EBV值有显著的缩短(P<0.05);100kg体重的活体平均背膘厚从零世代13.55mm下降到12.16mm,下降了10.26%(P<0.05),活体背膘厚EBV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性状 选育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猪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 MUC13基因型与生长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阮国荣 肖石军 +3 位作者 刘亚轩 陈福珍 林国忠 孙耀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4-5,共2页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断乳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利用分子检测鉴别MUC13基因型,筛选具有腹泻抗性个体是选育抗腹泻猪的基本方法。但是,抗性个体的纯合对其他生产性能是否具有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在两个猪场分别进行了2年的... 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断乳前后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利用分子检测鉴别MUC13基因型,筛选具有腹泻抗性个体是选育抗腹泻猪的基本方法。但是,抗性个体的纯合对其他生产性能是否具有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在两个猪场分别进行了2年的检测、测定,先后检测了杜洛克仔猪525头,其中ETECF4ac抗性纯合个体(GG)437头、易感杂合个体(GA)75头、易感纯合个体(AA)13头;经生产性能测定,发现达100kg体重日龄分别为181.25±12.01d、182.59±12.25d、182.81±15.14d,达100kg体重校正背膘分别为11.50±2.11mm、11.77±1.53mm和11.86±2.88mm,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杜洛克仔猪抗腹泻的选育对生长速度和背膘厚性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MUC13 基因型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