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排水抢险车抽水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欧阳联格 王杭燕 +1 位作者 周水庭 张功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1-215,共5页
根据现有的固定泵站缺陷,首先对某型供排水抢险车抽水液压系统进行原理分析与选型设计,初步设计出合理、可行的供排水抢险车移动液压系统;然后利用AMESim对设计出的液压系统进行功能数值仿真,最后进行样机试验。此液压系统采用单泵单马... 根据现有的固定泵站缺陷,首先对某型供排水抢险车抽水液压系统进行原理分析与选型设计,初步设计出合理、可行的供排水抢险车移动液压系统;然后利用AMESim对设计出的液压系统进行功能数值仿真,最后进行样机试验。此液压系统采用单泵单马达闭式系统,设计目标为一定的水泵输出流量及扬程。结果表明:经过对某型抢险车液压系统回路的合理匹配设计,仿真结果、试验结果分别与设计目标基本相符,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其能够很好地满足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抢险车 液压系统 水泵 设计 AMESIM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移动式水泵车举升翻转机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勇 耿正阳 +1 位作者 欧阳联格 张功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86,90,共4页
针对某移动式水泵车的举升翻转机构出现了举升油缸上铰点断裂现象,通过多刚体运动学建立举升翻转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油缸最大拉力;以此最大拉力为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举升翻转机构进行强度分析,结果发现油缸... 针对某移动式水泵车的举升翻转机构出现了举升油缸上铰点断裂现象,通过多刚体运动学建立举升翻转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油缸最大拉力;以此最大拉力为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举升翻转机构进行强度分析,结果发现油缸铰点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因此在ADAMS/View中建立举升翻转机构参数化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变量,以油缸拉力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油缸铰点位置进行合理优化。优化后铰点最大拉力减小了18.2%,强度满足材料要求,机构工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升翻转机构 铰点断裂 强度分析 参数化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内花键切削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倩 李延敏 +1 位作者 胡小生 张功元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5,共4页
研究长轴大螺距螺旋内花键成型工艺。探索拉削速度、刀具参数对工件成型及加工精度的影响。基于有限元DEFORM-3D仿真软件,分别研究刀具前角、后角、拉削速度等参数对应力及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改进预制孔和拉削工艺,调整刀具参数,... 研究长轴大螺距螺旋内花键成型工艺。探索拉削速度、刀具参数对工件成型及加工精度的影响。基于有限元DEFORM-3D仿真软件,分别研究刀具前角、后角、拉削速度等参数对应力及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改进预制孔和拉削工艺,调整刀具参数,确定拉刀参数及成型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在拉刀前角为15°、后角为2°、齿升量为0.06mm时,切削应力及切削热比较合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深孔内螺旋花键加工时出现的让刀现象,得到的工件表面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内花键 DEFORM-3D 分块拉削 刀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供排水抢险车整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水庭 张淼 +1 位作者 欧阳联格 阙彬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4,共4页
以某款垂直供排水抢险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整车稳定性的因素,基于CREO和ADAMS建立了抢险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整车受各因素影响下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得出了两个极限工况下左右支腿的受载情况;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支腿进行了... 以某款垂直供排水抢险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整车稳定性的因素,基于CREO和ADAMS建立了抢险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整车受各因素影响下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得出了两个极限工况下左右支腿的受载情况;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支腿进行了刚强度分析,利用ADAMS对极限工况下整车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支腿的振动情况曲线,并基于该曲线分析整车在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款垂直供排水抢险车设计合理,在极限工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整车稳定性 振动分析 ADAMS ANSYS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滑管道壁面减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倩 胡汉桥 +1 位作者 王方 张功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旨在研究不同非光滑管道壁面流体摩擦阻力特性差异。基于仿生学原理和平板边界层理论,设计凹坑型、凸起型和波浪型3种非光滑管道壁面造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不同非光滑管道壁面形态对流体摩擦阻力的影响规律;针对减阻性能最佳的凹坑... 旨在研究不同非光滑管道壁面流体摩擦阻力特性差异。基于仿生学原理和平板边界层理论,设计凹坑型、凸起型和波浪型3种非光滑管道壁面造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不同非光滑管道壁面形态对流体摩擦阻力的影响规律;针对减阻性能最佳的凹坑型非光滑管道壁面,探索不同排列方式与流体减阻性能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凹坑型非光滑管道壁面沿程阻力系数最小,相比基准管道壁面模型其减阻率可提高35.57%;均匀排列方式的管道沿程减阻效果最显著。研究可对管道内壁面基于纹理减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表面 减阻 排列方式 边界层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