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晨劼 《城市建筑》 2021年第35期142-144,共3页
有效保证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讲述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的设计规划和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背景与特征,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最... 有效保证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讲述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的设计规划和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背景与特征,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设计方法,针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设计、交通设计、绿化设计等建筑空间的规划设计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综合体 建筑空间 空间设计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设计之巧思路
2
作者 陈克用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如今建筑方案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由此也造就了今天的建筑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这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果再继续遵循传统结构设计方法,可能无法实现建筑需求,因此,结构工程师必须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以适... 如今建筑方案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由此也造就了今天的建筑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这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果再继续遵循传统结构设计方法,可能无法实现建筑需求,因此,结构工程师必须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并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更让人满意的建筑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力路径 悬挑 施工次序 支座位移 万字型平面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的公共建筑创作与实践--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新院设计为例
3
作者 唐家悠 《福建建设科技》 2023年第3期14-17,共4页
本文以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建筑设计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新院项目的规划设计创作过程与理论实践,探索公共建筑在整体性规划、呼应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与实践尝试,希望对国内公共建筑设... 本文以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建筑设计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新院项目的规划设计创作过程与理论实践,探索公共建筑在整体性规划、呼应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与实践尝试,希望对国内公共建筑设计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观三性 地域性设计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大直径后注浆冲孔灌注桩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雪 《福建建设科技》 2014年第1期18-19,37,共3页
本文阐述了大直径后注浆冲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及作用机理,以工程实例总结了灌注桩后注浆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点和质量检测与控制。通过灌注桩后注浆的技术经济比较,说明了该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应用中的价值。
关键词 冲孔灌注桩后注浆 单桩承载力 沉降量 注浆量 注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落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演绎和拓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包靖 《福建建设科技》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对影响福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阐述福州聚落民居演化过程,结合永泰温泉度假村的设计尝试,从文化特质、空间形态、材料技术、景观层面传承地域文化精神,形成整体的地域主义的建筑观。
关键词 聚落 地域 传统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场所精神演绎——以永泰梧桐君澜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6
作者 唐丹明 《福建建设科技》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以永泰梧桐君澜度假酒店的设计、建造过程为背景,基于对永泰民居建筑"场所精神"的充分解读,深入剖析建筑场所精神的传递与演绎,从"布局"至"造屋"乃至"造空间"的过渡中,分析建筑场所精神由外而... 以永泰梧桐君澜度假酒店的设计、建造过程为背景,基于对永泰民居建筑"场所精神"的充分解读,深入剖析建筑场所精神的传递与演绎,从"布局"至"造屋"乃至"造空间"的过渡中,分析建筑场所精神由外而内的深刻转变。本文从场所精神的六个重要呈现要素:宏观地理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布局规制、建筑空间序列的基本结构、建筑空间序列的情景转换、建筑空间尺度的抑扬顿挫、建筑外在风貌与形式,逐一展开分析,充分论证并研究建筑场所精神的演绎方法。实践证明:传承传统地域文化与建筑空间布局手法的设计策略,能够在新建建筑的空间氛围塑造中,充分达成场所精神的传递与共鸣,可为类似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宏观地理 布局规制 空间序列 空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层建筑的结构加层加固设计
7
作者 陈学秉 《福建建设科技》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文结合福州某大厦加层实例,详细介绍了加层改造设计的方法。强调了加层改造设计中应注意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并对原有基础、剪力墙、框架柱和梁的加固采取了相应的有效方式,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性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加层 增大截面加固法 植筋 锚杆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部分条文的讨论
8
作者 陈天铭 《福建建设科技》 2009年第2期62-63,共2页
文章列举《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和现行国家标准防火规范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的规定,针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条文进行讨论,提出个人看法。
关键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 现行国家标准防火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线条艺术驱动的现代教育建筑实践——记南平市庐峰实验学校创作历程
9
作者 池甜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近现代建筑大师的理论、美术学院派体系对线条艺术的贡献以及现代主义艺术与建筑流派的影响,揭示了由线条艺术驱动的建筑设计手法在教育空间创造中的重要性,并以一个具体的曲线编织状学校建筑项目-南平市庐峰实验学校的设... 本文通过分析近现代建筑大师的理论、美术学院派体系对线条艺术的贡献以及现代主义艺术与建筑流派的影响,揭示了由线条艺术驱动的建筑设计手法在教育空间创造中的重要性,并以一个具体的曲线编织状学校建筑项目-南平市庐峰实验学校的设计、建造过程为背景,展示了如何将理论融入实践,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教育环境。从线条艺术驱动的六个重要呈现因素逐一展开分析:线条生成设计理念与目标、线条组织场地与环境关系、线条展开流线规划与功能布局、线条立体生成空间结构与材料创新应用、线条编织形成生态与可持续性考量、线条交错达成空间多样性与功能性目的。实践证明:线条在教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和功能作用,能够在现代教育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可为类似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条的艺术 现代建筑理论 美术学院派 建筑美学 教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某仿古塔式建筑搭接转换结构分析
10
作者 林建荣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延福塔是一栋仿古塔式建筑,建筑外立面层层收进,每层框架柱均不连续。每层各柱均较下层内退160mm。结构上采用环状梁衔接上下层柱,上下层柱在转换梁高范围内形成搭接转换。采用YJK及Midas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重点进行了结构抗震... 延福塔是一栋仿古塔式建筑,建筑外立面层层收进,每层框架柱均不连续。每层各柱均较下层内退160mm。结构上采用环状梁衔接上下层柱,上下层柱在转换梁高范围内形成搭接转换。采用YJK及Midas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重点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和搭接块节点分析。结果表明,搭接转换形式力学性能安全可靠,合理地解决了建筑立面的收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塔式建筑 搭接柱转换 抗震性能设计 搭接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地源热泵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仕泉 黄夏东 赵士怀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79,34,共4页
为了使该省地源热泵系统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对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浅层土壤热能源等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这一地区较适宜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不适宜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提出... 为了使该省地源热泵系统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对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浅层土壤热能源等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这一地区较适宜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不适宜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提出了地下水地源热泵的适宜性分区,可供该地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水文地质条件 环境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门式刚架厂房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敏 《福建建设科技》 2009年第1期46-47,共2页
本文讨论门式刚架轻钢厂房设计中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
关键词 锚栓 锚固长度 高强螺栓 节点 砼短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层建筑的剪重比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雪 《福建建设科技》 2013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阐述了剪重比的概念、来源,通过工程实例对其相关参数的调整比较,使结构设计能更合理控制剪重比指标。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剪重比 振型分解反应谱 地震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闽侯)气象雷达基站的建筑生态技术运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文凯 《福建建设科技》 2022年第5期123-127,共5页
建筑生态技术的运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探讨在现代科技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尝试运用外遮阳、空气自循环、屋顶绿化、雨水自然渗透、循环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原有植被保护及冬季自然避风等生态技术,在完善绿色建筑... 建筑生态技术的运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探讨在现代科技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尝试运用外遮阳、空气自循环、屋顶绿化、雨水自然渗透、循环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原有植被保护及冬季自然避风等生态技术,在完善绿色建筑建造标准的同时,演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健康美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 绿色建筑 环境 传统建筑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荣·润城自动喷水泡沫喷淋系统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勇 《福建建设科技》 2012年第6期83-84,63,共3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车库建设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城市建设用地,但是在消防方面传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地下车库的需求,因此本篇论文介绍了一种抗溶性水成膜泡沫喷淋系统的设计,以满足当前地下大型车库库和...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车库建设缓解了日益紧张的城市建设用地,但是在消防方面传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地下车库的需求,因此本篇论文介绍了一种抗溶性水成膜泡沫喷淋系统的设计,以满足当前地下大型车库库和发电机房消防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溶性水成膜泡沫喷淋系统 地下车库 柴油发电机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复杂商业裙房结构设计
16
作者 苏恒 《广东建材》 2023年第8期67-72,共6页
福州某商业裙房为大体量超长复杂结构,结构的不规则性较为显著,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构件间断等多项不规则项,属于A级高度超限建筑。工程左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右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YJK、SATWE和Midas... 福州某商业裙房为大体量超长复杂结构,结构的不规则性较为显著,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构件间断等多项不规则项,属于A级高度超限建筑。工程左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右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YJK、SATWE和Midas Building等多种计算软件对结构整体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和各专项分析。采取了多种方法,如预应力混凝土梁、转换框架、结构分缝等,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完成了本工程结构设计。设计结果和实际使用情况表明,结构整体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结构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裙房 超长结构 抗震性能目标 整体计算 楼板应力分析 大跨度和长悬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电压的配电设计
17
作者 曾碧阳 《福建建设科技》 2011年第6期52-53,共2页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安全电压配电线路的保护要求特点,讨论安全隔离变压器一、二次侧保护电器的选择及整定设计。
关键词 安全电压 脱扣特性 断路器 选择性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集成热水系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仕泉 黄夏东 +1 位作者 谢竹雯 赵士怀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120,共7页
调查了太阳能热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保持系统热水量和热水温度稳定的措施以及合理确定贮热水箱和恒温水箱容量的方法。阐述了几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
关键词 热水系统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集热器 节能 贮热水箱 恒温水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芯电缆工频磁场对配电线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碧阳 《福建建设科技》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本文结合配电线路设计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单芯电缆工频磁场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探讨其对于并联电缆排列方式、载流量、电动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以利于更好地理解执行规范。补充设计手册中单芯电缆电压损失计算数据的不足。
关键词 单芯电缆 磁场 排列方式 载流量 电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结构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抗震分析与应用研究
20
作者 林雪 《福建建设科技》 2018年第1期43-48,共6页
剪力墙拉应力过大导致墙身抗剪承载力大幅下降而出现裂缝,抗侧刚度急剧退化形成脆性破坏,该问题在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剪力墙体系的简化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影响结构底部是否受拉及拉力大小的因素,通过... 剪力墙拉应力过大导致墙身抗剪承载力大幅下降而出现裂缝,抗侧刚度急剧退化形成脆性破坏,该问题在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剪力墙体系的简化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影响结构底部是否受拉及拉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对典型高层结构若干剪力墙分析,得到了影响剪力墙构件拉应力大小的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受拉剪力墙构件在单调加载和滞回加载的受力过程可知,拉力将大幅减少普通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设置型钢可大幅提高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但当拉应力比过大时,增设型钢的效果也较有限;设置型钢可大大增加剪力墙的滞回耗能能力;增设型钢可使得剪力墙混凝土应变分布较为均匀连续,且有较好的受力形态。对设计规范中偏心受拉剪力墙的计算公式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得出受拉墙肢拉应力比的控制指标,给出了剪力墙受拉状态的调整方法及对受拉剪力墙增设型钢的量化建议,可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偏心受拉 拉应力 抗震 组合截面 型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