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共情式理解:教师观课的立场
- 1
-
-
作者
林高明
-
机构
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3,共3页
-
文摘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也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着力点。因此,观课教师进入课堂之后,要扮演双重角色: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角色要求观课教师从授课教师的立场出发,学会欣赏与体谅;学生的角色要求观课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课堂事件。
-
关键词
教师观
课堂教学质量
共情
角色要求
基本着力点
双重角色
授课教师
学生
-
分类号
G62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观课的视点:情、理、智、趣
- 2
-
-
作者
林高明
-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2,共3页
-
文摘
观察课堂是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修炼专业素养、实现专业成长的利器。但现实中观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本文从情、理、智、趣的视点上来探讨观课的方法,使观课者进入课堂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生命成长。
-
关键词
观察课堂
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
教育原则
-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课堂上,你是否在干扰学生的学习?
- 3
-
-
作者
林高明
-
机构
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30,共1页
-
文摘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有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欣赏,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张扬,思想的交流才能真正抵达学生心灵的深处。但是,细细观察一些常见的教学细节,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成了学生学习的干扰者,而不是促进者。
-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
干扰
思维碰撞
价值提升
教学细节
促进者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在思维推理与生命关照之间
- 4
-
-
作者
林高明
-
机构
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0,共2页
-
文摘
2006年暑期,教育部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笔者作为专家团队的成员之一,有幸参加了空前盛大的万人培训工作。在网络研修的平台上,有一位教师在作业讨论时,列举了一个案例,题为《失而复得的“双”》,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生命
推理
思维
培训项目
国家级
新课程
教育部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简单”要以积淀为根基
- 5
-
-
作者
林高明
-
机构
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4,共2页
-
文摘
前一阵子,我被临时抽调去参加莆田市课改基地校的督察评估工作。每到一所学校,我都用节课的时间随机观察一些课堂片段,感受一下课堂生活的风貌。
-
关键词
积淀
课堂生活
莆田市
课改
学校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如何让课堂评价成为撬动阅读教学的支点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王金炼
-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13,共5页
-
文摘
"教学评一体"的"评"应该成为能够撬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实施阅读教学评价,有四点需要注意:其一,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同步构思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和标准,精心谋划何时评、谁来评、如何评,并与其他教学活动整体布局;其二,在实施教学方案时,要将课堂评价与教学活动融合,为学而教,教评一体;其三,在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后,要组织学生对照评价标准,研判学习成果的得失,找到不足的原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其四,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习的改进和完善,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课堂评价
教学评一体
-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