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消癥饮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云梅 陈文列 +5 位作者 胡海霞 黄祖芳 林如辉 黄美雅 郑良朴 杜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143-2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分成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空白对照血清和相应剂量的解毒消癥饮大鼠含药血清,培养24h、48h和72h;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分成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空白对照血清和相应剂量的解毒消癥饮大鼠含药血清,培养24h、48h和72h;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Fas及Fas-L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做半定量分析;另行电镜制样、观察。结果:胃癌细胞经解毒消癥饮含药血清干预后,Bax、Fas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随药物浓度增加该趋势更加明显,Fas-L则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表达明显减弱(P<0.05);Bcl-2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电镜见胃癌细胞出现早期凋亡现象,主要为细胞核异染色质边聚;线粒体嵴消失、基质深染。结论:解毒消癥饮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细胞Bax、Fas及Fas-L等基因,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免疫逃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消癥饮 胃癌细胞 凋亡 Bax Bcl-2 FAS FAS-L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水通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谭春江 陈文列 +2 位作者 林久茂 林如辉 谭宁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心水通胶囊(XS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被诊为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XST,每次3粒,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 目的:观察心水通胶囊(XS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利尿剂抵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被诊为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XST,每次3粒,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在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对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血清电介质、肝肾功能,以及日尿量、呼吸困难、体重、心率和血压等进行评价。结果:第1个疗程治疗组在尿量、呼吸困难和心功能改善效率分别为61%、33%和36%,明显优于对照组28%、19%和17%(P<0.05)。综合两个疗程计量指标发现,XST在有效利尿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及体重(P<0.05),对肝肾功能及水电介质未发现不良影响,也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XST对CHF利尿剂抵抗患者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水通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和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良朴 林薇 +2 位作者 叶蕻芝 陈文列 胡海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实验35d后,检测大鼠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实验35d后,检测大鼠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以及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来观察乌龙药茶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液TCHO、TC、LDL-C和ET-1含量,提高HDL-C和NO含量(P<0.05,P<0.01),其中,乌龙药茶作用显著优于药、茶。研究结论,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乌龙药茶表现为药与茶两者协同作用、提高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药茶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对川芎-白芍与其单味药挥发油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春松 叶蕻芝 +1 位作者 刘献祥 林志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白芍、单味药川芎及白芍的红外光谱相似,但配伍后挥发油中某类化学成分的吸收度减小。结论: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谱,直观地揭示川芎-白芍配伍后的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川芎-白芍 挥发油 指纹图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炎组织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云梅 陈文列 +3 位作者 黄美雅 林如辉 吴广文 李钻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5-4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特殊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及补肾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许艺惠 黄露芬 蔡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28-1130,共3页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研究表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有关。近年来,补肾中药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现就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及补肾中药的作用...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研究表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有关。近年来,补肾中药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现就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及补肾中药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帕金森病 补肾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9基因SNPs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柳维林 林云娇 +3 位作者 陶静 彭军 李光谱 陈立典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269-276,共8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易感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基因型和生物学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aploview软件和千人基因组计划提供的遗传...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易感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基因型和生物学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aploview软件和千人基因组计划提供的遗传学数据,对HDAC9基因SNPs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单体域和单体型以及标签SNPs(haplotype tagging SNPs,ht SNPs)进行分析。结果在HDAC9基因Chr7:18930kb-19020kb区域共测定75个SNPs,其中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且MAF P>0.05的SNPs共51个。基于confidence intervals,four Gamete rule和solid spine of LD算法分别构建了11、14和8个单体域,其中rs2717356位点连锁不平衡程度低,且不在单体域内,属于HDAC9基因的重组热点区域。取r2≥0.8,且LOD值≥3.0确定30个SNPs为ht SNPs,且MAF均大于0.10;在ht SNPs中发现rs2526630位点[C/T]位于HDAC9的3'UTR区域,与hsa-mi R-545,hsa-mi R-616等micro RNAs结合。结论 30个标签ht SNPs作为人群HDAC9基因易感SNPs位点筛查和重复验证的依据。HDAC9基因rs2526630位点影响与mi RNA的结合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的发病中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9基因 SNPS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氟康唑对念珠菌药物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善民 陈文列 钟秀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在国产氟康唑注射液作用下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取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菌落暴露于国产氟康唑注射液(200mg/5ml)中30h,并以未经药物作用的同一菌株作对照,应用电镜观... 目的:观察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在国产氟康唑注射液作用下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取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菌落暴露于国产氟康唑注射液(200mg/5ml)中30h,并以未经药物作用的同一菌株作对照,应用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经国产氟康唑注射液作用后的白色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的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破坏、菌体变形,胞质成分流失,胞质内空泡多见;克柔念珠菌药物作用后菌体变化不大。结论:国产氟康唑注射液对白色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而对克柔念珠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注射液 白色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适应骨重建理论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囊变引起的骨密度改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执平 齐振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3,311,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囊变对骨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Weinans-Huiskes骨重建模型,运用有限元分别计算正常股骨头及囊变股骨头骨密度分布。结果 (1)模拟生成了正常股骨上段内侧压缩小梁束M、横向张力小梁束L、粗隆间的斜向小梁束I...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囊变对骨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Weinans-Huiskes骨重建模型,运用有限元分别计算正常股骨头及囊变股骨头骨密度分布。结果 (1)模拟生成了正常股骨上段内侧压缩小梁束M、横向张力小梁束L、粗隆间的斜向小梁束I和Ward三角。(2)如果发生一个原发囊变,则原发囊变区外下方会出现继发囊变区,且继发囊变区骨的密度将随原发囊变区体积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囊变还将改变股骨的承重桁架系统。结论 (1)Wolff定律与现代拓扑优化理论是吻合的;(2)股骨头缺血坏死出现囊变后,应及时治疗以阻止继发新的囊变和股骨头塌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适应性骨重建 骨密度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对接法探讨扶正抑瘤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春松 陈立武 +1 位作者 杜建 叶蕻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扶正抑瘤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Cerius2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4.10),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研究扶正抑瘤方成分及可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同TNF-α、IL-2受体...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扶正抑瘤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Cerius2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4.10),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研究扶正抑瘤方成分及可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同TNF-α、IL-2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扶正抑瘤方的可能抑瘤机制。结果:以TNF-α、IL-2为靶点,以原配体与蛋白各自的DOCKSCORE值为阈值,分别筛出与其结合较好的成分为37个和10个。结论:"扶正抑瘤复方制剂"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肿瘤的复方中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间接起到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植物制剂 分子对接 白细胞介素- 2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对接法探讨清热消癥饮的抑瘤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立武 郑春松 杜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清热消饮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Cerius2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4.10),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研究清热消饮成分及可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同Bcl-xl、TNF-α、CDK2受体的相互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验方清热消饮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Cerius2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4.10),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研究清热消饮成分及可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同Bcl-xl、TNF-α、CDK2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清热消饮的可能抑瘤机制。结果以Bcl-xl、TNF-α和CDK2为靶点,与原配体的打分阈值对比,从复方中分别筛出与其结合较好的成分有15个、30个和23个,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对肿瘤细胞直接的毒性作用和诱导肿瘤凋亡。同时,抑制CDK2而导致肿瘤细胞G1期至S期的移行阻滞。结论分子对接法简单、方便、科学性强,可用于中药复方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中药验方 凋亡 周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EMTP组织处理仪制样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如辉 黄美雅 +1 位作者 陈文列 黄云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组织处理仪 脱水 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尿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薇 郑良朴 +1 位作者 叶蕻芝 陈文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6-199,共4页
观察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尿酸水平调节,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采用高脂并酒精喂养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 观察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尿酸水平调节,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采用高脂并酒精喂养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药、茶和乌龙药茶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含量。结果为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ALT、AST、UA、TCHO、TC、LDL-C、UA、XOD含量,提高HDL-C含量(P<0.05,P<0.01),其中,乌龙药茶作用显著优于药、茶。研究结论,药、茶和乌龙药茶均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和尿酸水平,乌龙药茶表现为药与茶两者协同作用,提示乌龙药茶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药茶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薇 赵锦燕 +3 位作者 郑良朴 曹治云 陈旭征 叶蕻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一氧化氮(NO)的情况。方法用MTT法观察VSMCs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法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一氧化氮(NO)的情况。方法用MTT法观察VSMCs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法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血府逐瘀汤组能显著促进VSMCs的增殖(P<0.05),20%,30%血府逐瘀汤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培养48 h的培养上清液中,血府逐瘀汤组的NO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的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低浓度(<10%)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促进VASMCs增殖和迁移、侵袭的作用,高浓度(>10%)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上清液的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和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薇 郑良朴 +1 位作者 陈文列 叶蕻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分别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山楂降脂汤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ALT、AST、UA、TCHO、TC、LDL-C、ET-1含量(P<0.05,P<0.01),提高HDL-C、NO含量(P<0.05,P<0.01),其中山楂降脂汤的作用随剂量递增。结论山楂降脂汤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降脂汤 高脂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芪黄汤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 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薇 许云禄 +1 位作者 郑良朴 叶蕻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501-1502,共2页
目的:观察龙虎芪黄汤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IL-6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龙虎芪黄汤高、中、低剂量灌胃,检测血清ALT、AST、TNF-α... 目的:观察龙虎芪黄汤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IL-6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龙虎芪黄汤高、中、低剂量灌胃,检测血清ALT、AST、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小鼠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龙虎芪黄汤可显著降低BCG+LPS所致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P<0.01),同时也明显降低TNF-α、IL-6的升高(P<0.05),能明显改善BCG+LPS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龙虎芪黄汤对BCG+LPS所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减少细胞毒因子释放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龙虎芪黄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蛋白-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腰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航涛 林国叶 +4 位作者 李平生 林智军 黄云梅 陈国仙 王万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观察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1/2、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3/4用微量注射器注射OP-1 25μl作为实验椎间盘(OP-1... 目的:观察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1/2、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3/4用微量注射器注射OP-1 25μl作为实验椎间盘(OP-1组),L1/2注射25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椎间盘(Saline组),L2/3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正常组),术后2周、4周、8周、12周分别随机处死8只兔,每只取L1/2、L2/3和L3/4椎间盘,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稀疏、排列有序,细胞可呈岛状分布,纤维环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无扭曲及无分层现象,术后2周、4周、8周、12周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Saline组椎间盘术后2周时髓核部分缺失,胶原排列紊乱,出现大量分布不均匀的无定型颗粒;术后4周髓核组织裂隙形成,出现较多的类软骨细胞,胶原纤维扭曲严重;术后8周髓核组织广泛裂隙,胶原排列极其紊乱,出现介于类软骨细胞及纤维细胞之间的细胞,较明显的分层裂隙,胶原纤维极度扭曲,部分断裂;术后12周凝胶状髓核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髓核内出现较多纤维样细胞,类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纤维环出现巨大分层裂隙,伴有部分纤维环断裂。OP-1组椎间盘术后2周髓核胶原排列尚有序,髓核细胞仍较多,纤维环形态接近正常;术后4周髓核组织轻微裂隙,胶原排列紊乱,髓核细胞减少,出现类软骨细胞,内层纤维环胶原纤维轻度扭曲;术后8周髓核组织较多裂隙,胶原扭曲,类软骨细胞增多,内层纤维环胶原纤维明显扭曲,排列紊乱;术后12周时类软骨细胞仍较多,出现少量介于类软骨细胞与纤维细胞之间的细胞,全层纤维环胶原纤维扭曲,排列紊乱,但外层纤维环仍完整,纤维环无巨大裂隙出现。结论:OP-1能延缓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术后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及纤维环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蛋白-1 纤维环 髓核 组织病理 髓核抽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胃刺激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良朴 高冬 +3 位作者 林久茂 林薇 陈旭征 宋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灌胃刺激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灌胃刺激组和空白组,灌胃刺激组小鼠进行饮用水灌胃,空白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处理8 d后分离骨髓单核细胞并计数,对非贴壁的悬浮细胞进行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及... 目的观察灌胃刺激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灌胃刺激组和空白组,灌胃刺激组小鼠进行饮用水灌胃,空白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处理8 d后分离骨髓单核细胞并计数,对非贴壁的悬浮细胞进行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及造血干细胞表型Sca和CD34的检测,并进行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粒-巨噬细胞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集落形成实验。结果灌胃刺激组与空白组相比,单核细胞和非贴壁细胞数量有上升趋势,在非贴壁细胞中S期有所增多,CD34+细胞比率没有明显差别,Sca+细胞比率为30.49%高于空白组19.75%;在集落数量上,灌胃刺激组BFU-E为84.83±12.19高于空白组46.00±9.94(P>0.05),而CFU-Mix为29.17±4.31明显高于空白组13.33±2.73(P<0.05)。结论灌胃行为对小鼠刺激进而影响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等,所以在相关研究中要设立空白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灌胃 单核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大鼠早期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和关节液NO PGE2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吴广文 褚剑锋 +4 位作者 蔡巧燕 黄云梅 陈采益 李照辉 吴明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48-750,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关节液和血清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和温针组(8只)。模型组和温针组均采用关节腔注射含4%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造模。造模后,正...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关节液和血清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和温针组(8只)。模型组和温针组均采用关节腔注射含4%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治疗;温针组取穴内、外膝眼,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2周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治疗3个疗程后,收集血清和关节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ELISA法测定PGE2含量。结果:治疗后,温针组关节液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均较模型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液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浴坤 陶静 +1 位作者 陈斌 林如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神庭、百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模型组、电针组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神庭、百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模型组、电针组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电针组行电针干预7 d。各组在造模后3 d开始行Morris水迷宫测试。7 d后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变化,逆转录PCR检测Bcl-2、Bax mRNA表达。结果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穿过平台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电针组海马区细胞损伤及Bax mRNA水平降低、Bcl-2 mRNA水平提高(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细胞,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学习记忆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