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共晶糖醇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降温材料在传统卷烟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凯 刘雯 +3 位作者 徐建荣 黄朝章 王道铨 王夺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拓宽传统卷烟用降温材料的筛选范围,利用木糖醇和赤藓糖醇的二元相图计算糖醇共晶点温度,通过熔融法制备木糖醇与赤藓糖醇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将其作为降温材料应用于传统卷烟中,并评价其吸热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二元共晶糖醇共晶点处... 为拓宽传统卷烟用降温材料的筛选范围,利用木糖醇和赤藓糖醇的二元相图计算糖醇共晶点温度,通过熔融法制备木糖醇与赤藓糖醇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将其作为降温材料应用于传统卷烟中,并评价其吸热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二元共晶糖醇共晶点处的木糖醇与赤藓糖醇物质的量之比为7.6∶2.4,命名为木7.6赤2.4共晶糖醇颗粒,共晶点温度约为89℃;该共晶糖醇颗粒的制备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其形貌特征与木糖醇颗粒相似,表面较为光滑,将其应用于中短支卷烟时,较空白卷烟的主流烟气温度降低了6.8℃;木糖醇颗粒可有效截留主流烟气中的水分,所添加二元共晶糖醇颗粒中的木糖醇含量越多,卷烟出口处所捕集到的水分越少;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可截留部分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其中木7.6赤2.4共晶糖醇颗粒卷烟出口端捕集到的焦油量最少,但二元共晶糖醇颗粒对主流烟气中的烟碱含量和CO含量均未产生明显影响;添加木7.6赤2.4共晶糖醇颗粒的卷烟其烟气的甜感有所提升,但吸阻略有增加,且卷烟的烟气热感有所下降,感官品质整体评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共晶糖醇颗粒 传统卷烟 主流烟气温度 降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工业分级现状及质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超 李菁菁 +4 位作者 赵羡波 齐凌峰 马显滔 沈海庆 季舜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31-35,共5页
烟叶工业分级对提升原料纯净化水平、烟叶使用质量、加工均质化水平以及模块配方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业分级的标准依据和操作模式,探究了主要控制点、控制方式及发展趋势,针对工业分级质量要求,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为烟... 烟叶工业分级对提升原料纯净化水平、烟叶使用质量、加工均质化水平以及模块配方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业分级的标准依据和操作模式,探究了主要控制点、控制方式及发展趋势,针对工业分级质量要求,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为烟叶工业分级技术在卷烟产品原料均质化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工业分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烟丝掺配比例检测研究
3
作者 杨天卓 何晋 +5 位作者 吴恋恋 戴永生 易斌 李华杰 张二强 堵劲松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针对目前卷烟生产线缺乏快速检测烟丝掺配比例方法的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采集不同掺配比例的混合烟丝光谱数据,探讨单一及组合预处理方法对模型构建效果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 针对目前卷烟生产线缺乏快速检测烟丝掺配比例方法的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采集不同掺配比例的混合烟丝光谱数据,探讨单一及组合预处理方法对模型构建效果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回归模型,并利用最小角回归(LARS)、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采样(CARS)及遗传算法(GA)进行特征波段选择,建立简化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单一或组合使用均会影响回归模型的精度,其中小波变换与SG滤波联用(Wave+SG)方法相比原始数据将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降低了1.2%;基于Wave+SG-GA-PLSR建立的回归模型表现最佳,其在两组分掺配中的训练集和测试集MAPE分别为1.415%和1.531%;基于两组分掺配建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多组分掺配,在三组分和四组分的预测集中,MAPE均低于8.3615%。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混合烟丝中各组分的掺配比例,可为烟丝掺配均匀性的在线监测及卷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掺配比例 波段选择 机器学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薄片中瓜尔胶含量的研究
4
作者 邓其馨 张廷贵 +5 位作者 邓宏博 张建平 刘秀彩 鹿洪亮 黄华发 张颖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2,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薄片中瓜尔胶含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采用水浸泡烟草薄片并振荡的方式,萃取其中的瓜尔胶;将萃取液蒸干后,采用酸解法将瓜尔胶分解为半乳糖、甘露糖;然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半乳糖、甘露糖含量,通过公... 本研究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薄片中瓜尔胶含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采用水浸泡烟草薄片并振荡的方式,萃取其中的瓜尔胶;将萃取液蒸干后,采用酸解法将瓜尔胶分解为半乳糖、甘露糖;然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半乳糖、甘露糖含量,通过公式换算得到样品中的瓜尔胶含量。结果表明,半乳糖和甘露糖在浓度0.1~10 mg/L范围内,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96,检出限分别为0.0036和0.0022 mg/L,瓜尔胶回收率均≥95.8%,相对标准偏差为1.58%。因此,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烟草薄片中瓜尔胶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烟草薄片 瓜尔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分析的再造烟叶热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叶仲力 李茂毅 +8 位作者 梁晖 陈昆焱 顾茜 蔡国华 林艳 苏明亮 刘泽春 马鹏飞 李巧灵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批次间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建立一种基于热重分析法判定不同批次再造烟叶热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样品形态、进样量、取样重量及升温速率、环境气氛、气体流速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参照再造烟叶... 【目的】准确评价批次间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建立一种基于热重分析法判定不同批次再造烟叶热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样品形态、进样量、取样重量及升温速率、环境气氛、气体流速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参照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热分析测试,定义DTG曲线的差异度阈值(RTH)及各温度段DTG曲线的差异度阈值。【结果】(1)方法的优化结果为:再造烟叶样品质量大于35 g,研磨成小于60目,进样量为(15±1)mg,升温速率20 K/min,环境气氛为氮气,其流速为40 mL/min。(2)各温度段的差异度阈值可作为再造烟叶热稳定性的评价依据并揭示质量波动原因。【结论】该方法可有效监测不同批次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且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相同规格批次间再造烟叶热稳定性波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法 DTG曲线 再造烟叶 热稳定性 差异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醇化烟叶仓库空气中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善义 李菁菁 +8 位作者 刘景川 张瑞强 王雨晴 何伟 简少平 詹仁锋 方璟 龙腾 姜振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研究烟叶醇化仓库空气中真菌的多样性,选取龙岩东肖、龙岩红炭山、厦门东孚3座烟叶仓库1~5楼层的空气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利用空气采样法对仓库各楼层空气中真菌进行月度采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3座仓库各楼层空气中真... 为研究烟叶醇化仓库空气中真菌的多样性,选取龙岩东肖、龙岩红炭山、厦门东孚3座烟叶仓库1~5楼层的空气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利用空气采样法对仓库各楼层空气中真菌进行月度采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3座仓库各楼层空气中真菌的含量均呈现夏季多而其他季节少的规律,东肖、红炭山仓库空气中真菌的含量高于东孚仓库,其最高值分别是东孚仓库的10.9倍和9.4倍。(2)3座仓库空气中共分离获得835株真菌,归属于3个门、10个纲、54个属、158个种,且优势菌属为Penicillium、Cladosporium和Aspergillus,菌株数量占仓库空气中分离所得总菌株数比例大于10%的菌种为P.citrinum、P.corylophilum、C.halotolerans、C.cladosporioides和C.tenuissimum。韦恩图分析结果表明,东肖、红炭山、东孚仓库空气中分离获得的真菌种类数分别为68、92、68。其中,3座仓库共有的真菌为20种,东肖、红炭山、东孚仓库特有的真菌种类数分别为26、45、37。(3)一年中,仓库空气中真菌种类在冬季相对较多,而在春末夏初相对较少。C.cladosporioides、C.tenuissimum和P.citrinum是仓库空气中较为稳定存在的真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养护 空气微生物采样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HPLC法分析烟叶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
7
作者 赵妍 黄延俊 +7 位作者 刘秀彩 黄华发 刘江生 叶仲力 张廷贵 刘泽春 谢卫 李耀群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9,共8页
建立了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水溶性多糖单糖组成及含量的方法,采用完全酸水解法水解烟叶水溶性多糖,水解产物经PMP衍生化反应,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水溶性多糖经酸解后的单糖衍生物... 建立了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水溶性多糖单糖组成及含量的方法,采用完全酸水解法水解烟叶水溶性多糖,水解产物经PMP衍生化反应,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水溶性多糖经酸解后的单糖衍生物信号,并将其方法用于探究不同产地及类型烟叶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经优化后的检测条件如下: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0.05 mol/L磷酸盐(KH_(2)PO_4-NaOH,pH 7.0)缓冲液为A流动相,乙腈为B流动相,洗脱条件为84∶16等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表明,9种单糖在20.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2 7,检出限(LOD)为0.07~0.17μg/mL,定量限(LOQ)为0.22~0.56μg/mL,平均回收率为82.3%~104.0%,经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烟叶水溶性多糖由甘露糖(Man)、鼠李糖(Rha)、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葡萄糖(Glc)、葡萄糖醛酸(GlcUA)、半乳糖醛酸(GalUA)等组成,其中Glc和GalUA占较高比例,不同产地和类型烟叶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烟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烟叶多糖的结构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水溶性多糖 柱前衍生化 液相色谱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粘连烟叶松散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抗抗 洪杰 +5 位作者 张殿兴 齐海涛 王超超 李辉 杨江涛 董训伟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目的】为提高烟叶分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粘连烟叶的离散化方法。【方法】设计粘连烟叶离散化方法和装置,通过烟叶自身翻滚、碰撞和弯曲剪切破坏烟叶间粘附状态,按照1000 kg/h生产能力对粘连烟叶的离散化效果进行测试。【结果... 【目的】为提高烟叶分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粘连烟叶的离散化方法。【方法】设计粘连烟叶离散化方法和装置,通过烟叶自身翻滚、碰撞和弯曲剪切破坏烟叶间粘附状态,按照1000 kg/h生产能力对粘连烟叶的离散化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设备单片离散化率超过96%,烟叶造碎率小于1%,该装置对粘连烟叶具有良好的离散化效果,可为烟叶智能分级提供离散的烟叶物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定级 分片 离散元方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茶香烟用香料分离、浓缩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伊勇涛 谢金栋 +3 位作者 向晨 李斌 操晓亮 蓝洪桥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以制备的茶提取液为样品,分别经过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分离处理,对各分离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与感官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提取液中的茶多酚,主要在微滤及大分子量超滤时具有截留作用,而对于咖啡因各级膜截留效果不明显,膜技术的... 以制备的茶提取液为样品,分别经过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分离处理,对各分离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与感官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提取液中的茶多酚,主要在微滤及大分子量超滤时具有截留作用,而对于咖啡因各级膜截留效果不明显,膜技术的分离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茶香烟用香料使用品质,最佳分离条件为100 k D超滤,反渗透浓缩样品则可较好地保留香气成分,增加头香,解决常规浓缩过程香味成分损失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浓缩 茶提取物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甲虫害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聂立璇 许亚龙 +5 位作者 陈善义 丁宁 周康熙 詹仁锋 陈禹舟 李林炜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73-77,共5页
烟草甲是烟叶加工和卷烟生产上常见的害虫,为掌握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性,针对不同的场景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本文综述了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性、监测手段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烟草甲在不同地区的繁殖代数和活跃高峰期... 烟草甲是烟叶加工和卷烟生产上常见的害虫,为掌握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性,针对不同的场景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本文综述了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性、监测手段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烟草甲在不同地区的繁殖代数和活跃高峰期有所不同,南方地区为害程度高于北方地区,上等烟为害程度高于下等烟;虫情监测方法有基于诱捕器的人工统计、图像识别以及电子鼻监测;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种,其中物理防治包括低温杀虫、高温杀虫、真空回潮、气调防治、微波杀虫和紫光诱捕等;化学防治包括熏蒸、激素、化学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和植物精油等;生物防治包括细菌防治、真菌防治、寄生天敌防治、RNA干扰技术和引诱剂等手段。本文为烟草甲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生物学特性 虫情监测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珠技术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11
作者 章雪锋 刘加增 +3 位作者 陈小明 伊勇涛 洪祖灿 谢金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174-178,共5页
香精在卷烟产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香精微胶囊化,可有效阻止香精的挥发及反应,保证卷烟产品的风格特征。本文介绍了微胶囊常用的壁材及其制备方法,进一步介绍了商业化的香精爆珠制备工艺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关键词 爆珠 微胶囊化 微胶囊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中果胶的检测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于德德 林志平 +4 位作者 李茂毅 林凯 马鹏飞 李易非 赵圆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05-309,共5页
烟草原料中果胶的含量相当丰富,造纸法再造烟叶作为一种烟草原料的重组加工产品,保留了烟草原料中的大部分果胶。果胶与再造烟叶产品的燃烧性、烟气成分、抽吸品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控果胶含量来改善产品品质成了一种可行手段。... 烟草原料中果胶的含量相当丰富,造纸法再造烟叶作为一种烟草原料的重组加工产品,保留了烟草原料中的大部分果胶。果胶与再造烟叶产品的燃烧性、烟气成分、抽吸品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控果胶含量来改善产品品质成了一种可行手段。文章归纳了研究中常用的果胶含量的检测方法,针对再造烟叶的生产加工特点,分工序介绍了再造烟叶中果胶的调控方法,并对未来再造烟叶果胶的调控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果胶 检测方法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干燥滚筒筒内结垢问题分析及治理展望
13
作者 骆永昌 阙思华 +6 位作者 冀文泽 林欣欣 薛方晨 杨金英 邓铠彰 蔡克印 陈士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163-169,共7页
为进一步阐明烟草干燥滚筒筒内结垢问题,探讨治理策略,采用数据统计和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2台不同结垢程度的设备干燥脱水能力、热风控制稳定性、料尾延迟特性、蒸汽消耗量差异,考察了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展望了干燥机阻垢分类治理。结... 为进一步阐明烟草干燥滚筒筒内结垢问题,探讨治理策略,采用数据统计和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2台不同结垢程度的设备干燥脱水能力、热风控制稳定性、料尾延迟特性、蒸汽消耗量差异,考察了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展望了干燥机阻垢分类治理。结果表明:不同结垢程度的干燥机,批间物料流量和工艺热风流量运行区间存在差异,干燥脱水流量差值约20 kg/h;随着壁面结垢严重程度的加剧,工艺热风流量波动和工艺热风温度的扰动增大,料尾延迟时间增加了30 s,蒸汽消耗量增加了65 kg/h。此外,壁面颗粒污垢的附着与积聚,影响了筒壁温度分布均匀性,局部温度极差为8℃;结垢时长与除垢后产品质量阶跃风险存在交互效应,应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和治理成本,采取分类治理、精准施策的阻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机 筒内结垢 治理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导向的铁观音茶叶特征香气的分析、重构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操晓亮 张峰 +9 位作者 柴国璧 刘加增 洪祖灿 周培琛 孙世豪 胡军 茅中一 姬凌波 付英杰 席辉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9,共10页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香气组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三点选配法测定特征香气成分在乙醇中的嗅觉阈值,结合其在茶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特征,计算各香气成分的香气活性值(OAV)并确定贡献度及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通过茶叶提取物特征香气关键贡献成分的重组、香气轮廓法对比评价及香气特征强化,验证基于OAV的感官关键贡献成分加香效果。【结果】(1)感官导向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到117个流份,其中分离富集到铁观音茶叶香气特征流份28份;(2)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中含有41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芳樟醇、橙花叔醇、苯乙醇、香叶醇、柠檬醛、吲哚和茉莉酸甲酯、己酸乙酯等22种香气成分对感官作用贡献最大;(3)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重组物与铁观音茶叶提取物香气轮廓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重现茶叶的香气特征风格;(4)茶叶香气重组物与茶叶提取物复配后能够较好地强化卷烟的茶香风格特征,且花香、清香、果香香韵明显增强,香势强度明显增加,可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 感官导向分离 香气活性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滤嘴通风中细支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规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邓其馨 苏明亮 +7 位作者 黄延俊 林艳 谢卫 刘泽春 谢复炜 聂聪 刘惠民 谢剑平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考察不同滤嘴通风中细支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规律,分析17 mm和20 mm圆周卷烟在0%、25%和50%滤嘴通风度下主流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比较相同滤嘴通风、不同圆周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 为考察不同滤嘴通风中细支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规律,分析17 mm和20 mm圆周卷烟在0%、25%和50%滤嘴通风度下主流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比较相同滤嘴通风、不同圆周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的差异性,考察滤嘴通风对中细支卷烟烟气主要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滤嘴通风中细支卷烟主流烟气大部分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最小值出现在第1口。②当滤嘴通风相同时,17 mm和20 mm两种圆周卷烟主流烟气苯甲醛,糠醛,3-戊烯-2-酮,苯乙烯等4种成分逐口释放存在显著性差异,细支卷烟这4种成分逐口释放量均值高于中支卷烟。③不同滤嘴通风度下中细支卷烟烟气中柠檬烯,3-戊烯-2-酮,2-甲基吡嗪,2,4-二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啶逐口波动较大。④大部分中性和碱性成分逐口释放量均值随着滤嘴通风增加逐渐降低,降幅与分子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细支卷烟 滤嘴通风 中性和碱性成分 逐口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卷烟中5种树苔香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延俊 苏明亮 +7 位作者 张建平 许寒春 刘泽春 王晓瑜 孙培健 聂聪 谢卫 黄朝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为了评价细支卷烟中树苔香味物质从烟丝向烟气的迁移情况,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法测定卷烟烟丝和烟气中苔黑酚单甲醚、苔黑酚、β-苔黑酚羧酸甲酯、苔黑酚羧酸乙酯和十六酸乙酯的检测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 为了评价细支卷烟中树苔香味物质从烟丝向烟气的迁移情况,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法测定卷烟烟丝和烟气中苔黑酚单甲醚、苔黑酚、β-苔黑酚羧酸甲酯、苔黑酚羧酸乙酯和十六酸乙酯的检测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和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以乙酸乙酯作为萃取溶剂,并使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法定量。5个目标物在0. 02~2. 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 996)。在烟丝中,检出限(S/N=3)和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 79~3. 0 ng/m L和2. 6~10. 0 n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 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n=6)为2. 3%~12%;在烟气中,检出限(S/N=3)和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 60~2. 9 ng/m L和2. 0~9. 6 n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 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 6%~9. 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线性关系好,能满足卷烟烟丝和烟气中5种目标物质的测定要求。运用该方法对烟丝和烟气中5种树苔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了其由细支卷烟的烟丝向烟气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卷烟 树苔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基质效应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用香精香料中芝麻酚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颖璞 吴清辉 马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64-67,共4页
建立了烟用香精香料中芝麻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芝麻酚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 建立了烟用香精香料中芝麻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超声波提取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芝麻酚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27μg/g,定量限为0.82μg/g,加标回收率为93.6.4%~103.7%,RSD〈6%(n=5)。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易等优点,适用于烟用香精香料中芝麻酚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酚 烟用香精香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烟四段式气调绿色醇化技术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伟 范坚强 +8 位作者 牟文君 陈义强 包可翔 林俭 张明乾 张瑞强 刘景川 宋纪真 王春录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44,共13页
【背景和目的】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品质、提升烟叶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自然醇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仓储醇化方式,但该方式仍存在片烟到达质量高点后质量下降较快、易发生霉变虫害、使用化学农药熏蒸等问题。【方法】以福建、云南、... 【背景和目的】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品质、提升烟叶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自然醇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仓储醇化方式,但该方式仍存在片烟到达质量高点后质量下降较快、易发生霉变虫害、使用化学农药熏蒸等问题。【方法】以福建、云南、阿根廷等国内外主产烟区片烟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气调杀虫防霉、气调醇化、气调保质技术的最优氧气浓度,比较分析了不同醇化条件下片烟的感官质量、外观质量及pH值等品质因素。【结果】(1)气调杀虫防霉过程,将氧气浓度设置为2%以下,密封封存90天,可以有效抑制不同虫态的烟草甲及霉变的发生。(2)气调醇化过程,7%~9%氧气浓度气调醇化120天以上,可明显提升片烟感官质量,延缓片烟颜色过度转深。(3)气调保质过程,将氧气浓度调至2%以下并保持到片烟开垛,可有效保持片烟品质。(4)四段式气调醇化法较大程度延长了片烟质量周期,其适宜使用期比自然醇化至少延长15个月,延缓了片烟pH值的下降速率。(5)四段式气调醇化过程垛内相对湿度保持相对平稳,垛内氧气浓度可人工调节,垛内二氧化碳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四段式气调醇化技术体系,既不使用剧毒化学农药熏蒸杀虫,又提高了片烟醇化质量,延长了片烟的适宜使用期和最佳使用期,并明确了不同产区片烟的科学使用策略,为片烟贮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醇化 仓储虫害 烟叶霉变 醇化质量 醇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嘴通风对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中七种有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连芬燕 李斌 黄朝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074-4078,共5页
利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不同滤嘴通风度对卷烟燃烧锥温度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通风度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吸时随着滤嘴通风度0~31.04%范围内,烟支燃烧高温区体积呈下降趋势;随着卷烟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卷烟... 利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不同滤嘴通风度对卷烟燃烧锥温度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通风度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吸时随着滤嘴通风度0~31.04%范围内,烟支燃烧高温区体积呈下降趋势;随着卷烟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滤嘴通风度呈线性负相关;通过增加卷烟的滤嘴通风度可减少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绝对释放量,但不能起到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嘴通风 燃烧温度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尤溪烟叶香韵风格的感官辅助凝胶色谱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茅中一 周培琛 +4 位作者 章雪锋 张峰 洪祖灿 张晓兵 谢金栋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福建尤溪烟叶香韵风格、重要致香成分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感官辅助凝胶色谱法(GPC)分离烟叶浸膏,筛选出其关键香韵特征组分,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GC×GC-TOF MS)分析各关键组分的重要致香成... 【目的】分析福建尤溪烟叶香韵风格、重要致香成分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感官辅助凝胶色谱法(GPC)分离烟叶浸膏,筛选出其关键香韵特征组分,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GC×GC-TOF MS)分析各关键组分的重要致香成分。【结果】①烟叶浸膏可筛选出4个对香韵风格贡献度大的关键组分,各组分能按清甜香、干草香和焦甜香等香韵区分开,较好的反映出福建尤溪烟叶的香韵风格;②各组分重要致香成分及含量分布与感官评价结果吻合。【结论】香韵风格的感官评价辅助凝胶色谱分析可用于香韵风格与致香成分的内在关系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辅助 凝胶色谱法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