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福建烟叶质量现状的认识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亚刚 张永安 +1 位作者 范建立 郑湖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95-9596,9695,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福建烟叶生产技术跟踪和质量分析,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和感官评吸等方面对福建烟叶质量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根据分析结果从烟叶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福建烤烟 质量现状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混合研究现状及在烟草加工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栋 罗登炎 +3 位作者 李华杰 刘泽春 堵劲松 罗登山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从混合机理、混合设备、混合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固体混合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烟草加工过程物料混合的研究进展,结合烟草加工的特点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混合机理 混合影响因素 混合模型 混合效果评价 烟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烤烟半挥发性中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8
3
作者 鹿洪亮 赵明月 +4 位作者 刘惠民 何阳明 吴正举 梁俐俐 吴江春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和GC-MS分析了同时蒸馏萃取得到的烤烟中性组分,建立了烟草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化学成分分析的GC×GC-TOFMS方法。以云南楚雄产云烟85C3F烟叶为例,进行了GC×GC-TOFMS与GC-MS...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和GC-MS分析了同时蒸馏萃取得到的烤烟中性组分,建立了烟草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化学成分分析的GC×GC-TOFMS方法。以云南楚雄产云烟85C3F烟叶为例,进行了GC×GC-TOFMS与GC-MS在分离能力、灵敏度和族分离方面的对比,结果显示:①GC×GC-TOFMS的灵敏度提高了10-82倍;②GC×GC-TOFMS的分离能力大大提高,在1DGC-MS上峰形很好的一个峰,被GC×GC-TOFMS分离出8种成分,因此定量更加准确;③C1、C2、C3、C4取代萘因性质不同而在全二维谱图上明显地分为不同的族。可见,GC×GC-TOFMS在分离、定性定量和族分离方面与GC-MS相比有明显的优势;④比较了国内6个主要烟叶产地云烟85的部分半挥发性中性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烟草中性化学成分的含量与各产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以湖北恩施最高,其次是云南楚雄、贵州遵义、河南内乡、福建连城、山东安丘,但总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烟草 中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少滨 陈少滨 +4 位作者 孙建峰 吴正举 刘奕平 王胜雷 宫长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95-1896,1935,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烤烟 部位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用丝束中TiO_2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秀彩 张建平 +6 位作者 黄华发 李雪 边照阳 张鼎方 黄惠贞 方钲中 刘泽春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5,共7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用丝束中二氧化钛(TiO2)含量的方法,对试样的消解条件及干扰消除方法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0.2g试样中加入6 mL硝酸、2 mL过氧化氢及1 mL氢氟酸进行程序升温微波消解,可以得到...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用丝束中二氧化钛(TiO2)含量的方法,对试样的消解条件及干扰消除方法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0.2g试样中加入6 mL硝酸、2 mL过氧化氢及1 mL氢氟酸进行程序升温微波消解,可以得到澄清、透明的消解液;(2)采用在线加入钪(^45Sc)内标,测定同位素为^47Ti,在碰撞池气体流速为1.9~2.1 mL/min条件下,能有效消除基体干扰和基线漂移;(3)Ti的检出限0.0013μg/mL,重复性RSD≤5%,回收率97.3%~101.5%;(4)采用t检验对所建立方法与行业标准方法(YC/T 169.11-2009)测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无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MS 烟用丝束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香精中As、Pb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彩 张鼎方 +6 位作者 黄慧贞 李雪 朱凤鹏 刘泽春 黄华发 邓其馨 许寒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40-43,共4页
为了评定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香精中As、Pb的不确定度,建立了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和因果关系图,确定了其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结果表明:该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样品的重复性和测定的样品浓度;As、Pb测量结果的标... 为了评定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香精中As、Pb的不确定度,建立了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和因果关系图,确定了其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结果表明:该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样品的重复性和测定的样品浓度;As、Pb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4、0.02 mg/kg;取包含因子k=2,在95%的置信水平下,As、Pb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8、0.04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烟用香精 不确定度 评定 As 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打顶后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安 李卓璘 +2 位作者 王超超 王瑞强 周冀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489-4491,共3页
[目的]为烤烟生产中打顶措施对烟叶质量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研究材料,对打顶后烤烟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烤烟打顶后,烟碱含量急剧上升,其中上部叶累积高峰在打顶后第45天,中部叶在第30天;总氮含... [目的]为烤烟生产中打顶措施对烟叶质量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研究材料,对打顶后烤烟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烤烟打顶后,烟碱含量急剧上升,其中上部叶累积高峰在打顶后第45天,中部叶在第30天;总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上部叶下降趋势快于中部烟叶;上部叶淀粉含量不断增加,而中部叶由于成熟而逐渐分解;总糖和还原糖一直处于升高趋势;钾素随着打顶进程降低;多酚和石油醚提物均增加。[结论]打顶能够影响烟叶中化学成分的积累,选择适宜的时机打顶可以使烟株体内的养分分配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 中上部烟叶 化学成分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中砷、铅、铬、镉、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秀彩 陈昱 +2 位作者 郑捷琼 黄惠贞 梁晖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79,共5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卷烟中重金属元素As、Pb、Cr、Cd、Ni的方法,检测了全国10种不同牌号卷烟中的上述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As、Pb、Cr、Cd、Ni的较适宜的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1 400、700、1 300、600、1 ... 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卷烟中重金属元素As、Pb、Cr、Cd、Ni的方法,检测了全国10种不同牌号卷烟中的上述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As、Pb、Cr、Cd、Ni的较适宜的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1 400、700、1 300、600、1 000℃和2 100、1 750、2 000、1 300、2 150℃;As、Pb、Cr、Cd、Ni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98.9%、101.2%、100.1%、102.6%;RSD分别为4.6%、3.0%、3.6%、2.2%、3.3%;检出限分别为0.147、0.265、0.146、0.026、0.172μg/L。所测卷烟样品中的5种元素含量分别为As:0.101~0.900μg/支,Pb:1.258~2.119μg/支,Cr:0.129~0.680μg/支,Cd:0.616~2.012μg/支,Ni:0.380~0.801μg/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石墨炉原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用于烟用香精的品质控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峰 刘江生 +1 位作者 刘泽春 谢卫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使用近红外透射光谱(near-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NITS)结合马氏距离法考察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烟用香精样品变化的敏感度,通过稀释试验、放置时间试验及与色谱指纹图谱的比对试验验证了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用于烟用香精... 使用近红外透射光谱(near-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NITS)结合马氏距离法考察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烟用香精样品变化的敏感度,通过稀释试验、放置时间试验及与色谱指纹图谱的比对试验验证了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用于烟用香精品质控制的可行性。通过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建立了烟用香精的品质控制模型,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鉴别出不良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烟用香精 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类爆珠卷烟中薄荷醇的分布与转移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秀彩 蓝洪桥 +6 位作者 林艳 李巧灵 连芬燕 郑泉兴 叶仲力 张廷贵 苏明亮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1,共7页
为考察薄荷醇在薄荷类爆珠卷烟中的分布及转移,剖析了薄荷醇在3个卷烟样品的烟支滤嘴、爆珠、烟丝、卷烟纸中的含量分布、主流烟气转移、逐口抽吸转移及不同放置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烟支中薄荷醇的含量分布为:卷烟纸<<烟... 为考察薄荷醇在薄荷类爆珠卷烟中的分布及转移,剖析了薄荷醇在3个卷烟样品的烟支滤嘴、爆珠、烟丝、卷烟纸中的含量分布、主流烟气转移、逐口抽吸转移及不同放置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烟支中薄荷醇的含量分布为:卷烟纸<<烟丝<滤嘴<爆珠,说明烟支近嘴端高比例分布有利于薄荷醇在主流烟气中的迁移;②主流烟气薄荷醇转移率8.90%~10.25%,滤嘴截留率67.18%~73.07%,说明大部分薄荷醇在抽吸过程中被截留在滤嘴中,薄荷醇的有效利用率较低;③随着卷烟的抽吸,主流烟气逐口薄荷醇的转移量也随之增加,前3口薄荷醇转移量增加较快,第4口开始呈稳步增加趋势,最后1口或倒数第2口达最大值,这与烟支抽吸过程凉感由弱到强一致;④爆珠中薄荷醇在放置12个月内未呈明显变化;滤嘴、烟丝、主流烟气薄荷醇放置前6个月内未呈明显变化,但放置9个月后呈减少趋势,12个月后呈明显加速减少趋势,即薄荷类卷烟的市场货架期最好控制在1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爆珠 烟丝 滤嘴 逐口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白雪平 黄朝章 +3 位作者 张建平 苏明亮 赵艺强 吴清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0,共4页
研究了卷烟纸透气度、定量、亚麻浆配比、助燃剂类型及含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卷烟纸助燃剂类型及含量和卷烟纸透气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线性规律。提高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和钾... 研究了卷烟纸透气度、定量、亚麻浆配比、助燃剂类型及含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卷烟纸助燃剂类型及含量和卷烟纸透气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线性规律。提高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和钾盐的比例,均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含量;卷烟纸定量和亚麻浆配比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透气度 亚麻浆配比 助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建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建立了超声波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样品采用正己烷-丙酮超声提取,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9种有机氯农药加标回收率均在72%以上... 建立了超声波溶剂提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样品采用正己烷-丙酮超声提取,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9种有机氯农药加标回收率均在72%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9.0%,能满足当前烟草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同时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有机氯 超声波溶剂提取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04-106,10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番木瓜叶中挥发性成分,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化学成分383种,包括37种醇、53种醛、21种酸、49种烷烃、20种烯烃、82种酮和31种酯等。感官评吸结果表...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番木瓜叶中挥发性成分,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化学成分383种,包括37种醇、53种醛、21种酸、49种烷烃、20种烯烃、82种酮和31种酯等。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番木瓜叶挥发油无论是直接加入卷烟中还是以涂布液的方式加入烟草薄片中,均能与烟香协调、提高香气质、丰富烟香,使香气清晰、烟气绵柔细腻、绵长感好,提高抽吸的满足感、明显减小刺激性、提高抽吸舒适度,浓度劲头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挥发油 卷烟 再造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中As、Cd、Pb的滤嘴截留效率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秀彩 徐建荣 +5 位作者 余玉梅 张建平 黄华发 黄惠贞 林艳 张鼎方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24,共6页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醋酸纤维滤嘴、活性碳复合滤嘴、波纹滤嘴和纸质复合滤嘴对主流烟气中As、Cd、Pb的截留效率(FE)。结果表明:滤嘴长度的增加,截留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类型滤嘴对3种不同元素的截留效率具有选择性,截留...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醋酸纤维滤嘴、活性碳复合滤嘴、波纹滤嘴和纸质复合滤嘴对主流烟气中As、Cd、Pb的截留效率(FE)。结果表明:滤嘴长度的增加,截留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类型滤嘴对3种不同元素的截留效率具有选择性,截留效率大小顺序为As:FE纸质>FE波纹>FE醋纤>FE活性碳,Cd:FE活性碳>FE纸质>FE波纹>FE醋纤,Pb:FE纸质>FE醋纤>FE波纹>FE活性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嘴 截留效率 主流烟气 AS CD 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朝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81-83,共3页
研究了卷烟纸透气度、克重、亚麻配比、助燃剂类型及助燃剂含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结果发现:5个因素的变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线性规律。提高卷烟纸透气度、助燃剂含量、克重、钾盐的比例和亚麻配比,均有利... 研究了卷烟纸透气度、克重、亚麻配比、助燃剂类型及助燃剂含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结果发现:5个因素的变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线性规律。提高卷烟纸透气度、助燃剂含量、克重、钾盐的比例和亚麻配比,均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酚含量;5个因素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影响的次序为:助燃剂含量>亚麻配比>透气度>克重>助燃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卷烟主流烟气 苯酚含量 助燃剂含量 透气度 亚麻 线性规律 释放量 结果 钾盐 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艺强 连芬燕 +3 位作者 吴清辉 白雪平 苏明亮 黄朝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813-17815,共3页
[目的]探讨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卷制卷烟,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其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含量。[结果]卷烟纸助燃剂含量、透气度和亚麻配比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线性规... [目的]探讨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卷制卷烟,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其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含量。[结果]卷烟纸助燃剂含量、透气度和亚麻配比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线性规律;卷烟纸克重、卷烟纸助燃剂类型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的影响无显著的线性规律。[结论]提高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和透气度或降低卷烟纸亚麻配比,均有利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氰酸 透气度 亚麻配比 助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纤维在卷烟工业用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桂珍 龚安达 +1 位作者 刘润昌 张国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详细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麻类纤维和烟草纤维制浆研究现状及其在卷烟工业用纸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的重点开发方向以及实现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麻类纤维 制浆 卷烟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茄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64-166,共3页
试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野茄子叶中挥发性成分,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化学成分322种,包括40种醇、41种醛、5种酸、2种内酯、87种烷烃、21种烯烃、67种酮和10种酯等。感... 试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野茄子叶中挥发性成分,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化学成分322种,包括40种醇、41种醛、5种酸、2种内酯、87种烷烃、21种烯烃、67种酮和10种酯等。感官评吸结果表明:野茄子叶挥发油无论是直接加入卷烟中还是以涂布液的方式加入烟草薄片中,均能与烟香协调,提高香气量、降低刺激和热辣感,提高舒适性,烟气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茄子 挥发油 卷烟 再造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捕集法测定主流烟气粒相中铅和镉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秀彩 郑捷琼 +4 位作者 陈昱 黄惠贞 连芬燕 林艳 黄朝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478-9479,9535,共3页
[目的]准确测定烟气中铅和镉的含量,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方法]考察了采用静电捕集方式,乙醇为洗脱溶剂,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主流烟气粒相中的铅和镉含量的方法。[结果]铅和镉的检出限为0.274和0.032μg/L,回收率为98.2%~101.6%和95... [目的]准确测定烟气中铅和镉的含量,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方法]考察了采用静电捕集方式,乙醇为洗脱溶剂,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主流烟气粒相中的铅和镉含量的方法。[结果]铅和镉的检出限为0.274和0.032μg/L,回收率为98.2%~101.6%和95.8%~98.7%,RSD≤5%。[结论]试验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等特点,适合卷烟主流烟气粒相中铅和镉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捕集 基体改进剂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结构与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申晓锋 李华杰 +3 位作者 王锐亮 常明彬 李跃锋 堵劲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 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 mm烟丝比例的增加...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 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 mm烟丝比例的增加,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性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 mm烟丝的影响较小,2.80~4.75 mm烟丝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