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方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
1
作者 王秋月 杨正宁 +2 位作者 黄晓峰 黄铭涵 王文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702,共12页
目的:探讨复方胃炎合剂(CGM)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联合分子对接分析和细胞实验验证其潜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CGM的药物活性成分,获取各... 目的:探讨复方胃炎合剂(CGM)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联合分子对接分析和细胞实验验证其潜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CGM的药物活性成分,获取各药物成分相应的靶点。采用GeneCards和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CAG对应的靶点。于Venny2.1. 0网络平台中获取CGM与CAG的共同靶点,采用STRING在线平台对“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Cytoscape 3.9. 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药物核心成分。采用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CGM与CAG的共同靶点,AutoDock分析软件对预测的药物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采用脂多糖(LPS)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构建CAG细胞模型。将GES-1细胞分为空白组(10%血清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g·L^(-1)LPS)和不同浓度CGM组(50、100、200、400、800和1 600 g·L^(-1)CGM+10 mg·L^(-1)LPS),共培育12、24和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增殖活性。将GES-1细胞分为空白组(10%血清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g·L^(-1)LPS)和CGM组(1 600 g·L^(-1)CGM+10 mg·L^(-1)LP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AKT1)、IL-1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表达水平。结果:筛选获得CGM成分198个,与CAG共有的靶点128个。CGM治疗CAG的药物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主要作用于IL-6、TNF、AKT1、IL-1β和EGFR等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排名前15位靶点主要集中于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BP),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表面和大分子复合体等细胞组分(CC),主要发挥蛋白质、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等分子功能(MF)。KEGG信号通路富集共获得158条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相关的通路、TNF信号通路、病毒感染、程度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PD-L1)/程度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通路、细胞凋亡、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EGFR和IL-17信号通路等。关键靶点IL-6、TNF、IL-1β、AKT1和EGFR与药物核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的结合能均<-5 kcal·mol-1。CCK-8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培养24和48 h后,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且48 h后细胞增殖活性抑制更明显,因此选择LPS诱导48 h为造模时间;与模型组比较,800和1 600 g·L^(-1)GCM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1 600 g·L^(-1)GCM组细胞增殖活性促进作用更明显,故选该药物干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RT-qPCR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IL-6、TNF、IL-1β、AKT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GM组细胞中IL-6、IL-1β、AKT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GCM可以通过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等多个药物成分,作用于IL-6、TNF、AKT1、IL-1β和EGFR等多个靶点蛋白,并涉及多种与“炎-癌”有关的通路,起到防治CA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复方胃炎合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藏象学说论治炎症性肠病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耀明 汪洋鹏 柯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75-2377,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和消耗性等特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是北美和欧洲的常见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和消耗性等特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是北美和欧洲的常见病,但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病。IBD属中医脾胃病,UC病位在大肠,治疗基于脾胃,兼顾肺; CD病在小肠,治疗基于脾胃,重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脾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