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42所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3
1
作者 蚁少华 王美容 +3 位作者 陈碧贞 瞿美金 王安阳 贾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方法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设计问卷,2016年3—4月对福建省8个市42所二级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分...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方法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设计问卷,2016年3—4月对福建省8个市42所二级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数据情况。结果共调查全省42所医院,其中中医院占92.86%,中西医院结合医院占7.14%;被调查医院均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共100名,其中专职66名,兼职34名,护理人员占63.00%,大专及本科人员占84.00%,中级和高级人员占79.00%。二级和三级医院医院管理人员在学科专业、学历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院均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仅2.38%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软件监测,83.33%的医院开展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手术部位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目标性监测分别占42.86%、71.43%、80.95%。结论福建省多数中医院环境明显改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较合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配备及素质不均衡,医院感染监测尚停留在初期阶段,缺乏信息化管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不容乐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医院感染 管理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362
2
作者 葛继荣 +12 位作者 王和鸣 郑洪新 罗毅文 王金榜 赵咏芳 万小明 卢敏 何承建 董忠 周红军 李刚 孙善斌 林晓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2020版共识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诊断、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则、辨证施治、临床推荐意见、临床疗效评价和监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增加了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骨密度测量临床指征、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病因、针灸治疗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等内容。本共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旨在为临床医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施治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医系统论视阈下循经刮痧的辨治内涵
3
作者 唐青 汤文政 +5 位作者 郭啸南 祝紫瑞 林淑惠 林丽丽 黄千涵 林丽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9-993,共5页
循经刮痧是中医学外治技术之一,是传统刮痧疗法与经络理论的结合,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与养生保健中。中医系统论是以系统科学为主导,基于中医经典思想对人的复杂性的认识,与系统科学原理相结合提出对人的复杂性进行调理的原理和方法。... 循经刮痧是中医学外治技术之一,是传统刮痧疗法与经络理论的结合,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与养生保健中。中医系统论是以系统科学为主导,基于中医经典思想对人的复杂性的认识,与系统科学原理相结合提出对人的复杂性进行调理的原理和方法。现从中医系统论的元整体原理、功能性原理、自主性原理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痧象”的辨证意义、循经刮痧的施治机制以及其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系统科学理论视阈下循经刮痧的辨治内涵,以帮助我们用现代科学理论更好地与传统医学对话交流,从而进一步探索循经刮痧疗法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刮痧 刮痧 中医学 体表干预 经络理论 中医系统论 系统科学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大义》象数模型节律下中医学体性与体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炜圣 周莹洁 +1 位作者 江晓灵 黄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1168,共8页
《五行大义》是我国中古时期阴阳五行理论集大成者,阴阳五行象数模型是其阐明世界及其存在意义的基本范式。体性与体用是古代用以描述本体之秉性与功用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五行大义》基于象数模型构筑的河洛天地五行观、九宫八风... 《五行大义》是我国中古时期阴阳五行理论集大成者,阴阳五行象数模型是其阐明世界及其存在意义的基本范式。体性与体用是古代用以描述本体之秉性与功用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五行大义》基于象数模型构筑的河洛天地五行观、九宫八风时空观两种时空节律,解释传统医学体性与体用的内涵与特点,以阐明体性与体用的病机演变过程、指导体性与体用的辨证思路,并灵活选择药物性味配伍以调和人体性用,从中管窥先秦至隋唐之际传统医学逐层变易思维方式,为中医学体性与体用的概念与内涵提供了独特的解释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大义 象数模型 体性 体用 时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凤云 陆芳 +29 位作者 肖英莲 王捷虹 穆恒 张志杰 丁少华 朱莹 徐寅 符佳 任顺平 李宝乐 李娜 贺涛 陈伟红 李延萍 杨小军 杨倩 白海燕 徐进康 张昕琰 钱陈洁 周正华 冀建斌 高会斌 王晓静 梁丹红 袁瑞兴 柯晓 黄铭涵 陈旻湖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2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2个平行中心进行观察,将2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模拟剂,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PDS症状改善率、FD其他单项症状评分、总体评价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及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采用全分析(full analysis set,FAS)集及符合方案(per protocol set,PPS)集分析,安全性指标以安全性(safety set,SS)集分析。结果237例患者进入FAS集(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9例);220例进入PPS集(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8例);239例进入SS集(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19例)。FAS和PPS分析均显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总体评价量表(overall treatment evaluation scale,OTE)症状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FAS分析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胃部烧灼感、反酸、排便不畅快症状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胃部烧灼感症状VAS评分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PPS分析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胃部烧灼感、排便不畅快症状的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胃部疼痛、胃部烧灼感、排便不畅快症状VAS评分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2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素原理构建高危肺结节预测模型
6
作者 叶金连 高心宇 +2 位作者 苏泳鑫 谭钟 李灿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38,647,共7页
目的:构建高危肺结节的预测模型,为肺结节风险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CT发现的非高危肺结节患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和6个月至1年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和影... 目的:构建高危肺结节的预测模型,为肺结节风险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CT发现的非高危肺结节患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和6个月至1年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和影像CT复查,观察进展组和稳定组影响因素,建立结节进展的预测模型。结果:460例患者中进展组22例,稳定组438例,结节进展为高危结节的预测模型,Logit(P)=-5.992+2.113*(老年段)+1.430*(证素肺)+1.674*(证素阳虚)+1.871*(证素热)+2.127*(部分实性结节)+1.941*(肿瘤家族史)+1.609*(糖尿病)。结论:非高危肺结节是否进展成高危结节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段、肿瘤家族史、糖尿病、部分实性结节、肺、阳虚、热,可作为临床判定结节是否进展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高危 证素辨证 预测模型 临床研究 进展 糖尿病 肿瘤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肺炎患者口咽标本代谢组学研究
7
作者 陈碧贞 李紫梦 +3 位作者 蒋雅昕 魏婷妤 贾锐 史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80,共9页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胃癌术后肺炎(POP)与非POP患者口咽代谢物特征,为揭示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口咽拭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最终纳入...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胃癌术后肺炎(POP)与非POP患者口咽代谢物特征,为揭示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口咽拭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最终纳入胃癌POP组和非POP组各30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HPLC-MS/MS)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果POP组与非POP组术前与术后、POP组术前与术后、非POP组术前与术后的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图上未显示出明显的分离趋势,但差异代谢物筛选发现,POP组术前抗坏血酸、硫辛酸相对丰度较非POP组术前低;POP组术前5’-腺嘌呤核苷酸等相对丰度较术后低,丁二酸、苯乙醛等相对丰度高;苯丙氨酸等代谢通路存在差异。结论胃癌POP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具体代谢通路异常所致的代谢物含量改变,可能与POP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肺炎 口咽代谢物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方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
8
作者 王秋月 杨正宁 +2 位作者 黄晓峰 黄铭涵 王文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702,共12页
目的:探讨复方胃炎合剂(CGM)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联合分子对接分析和细胞实验验证其潜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CGM的药物活性成分,获取各... 目的:探讨复方胃炎合剂(CGM)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联合分子对接分析和细胞实验验证其潜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CGM的药物活性成分,获取各药物成分相应的靶点。采用GeneCards和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CAG对应的靶点。于Venny2.1. 0网络平台中获取CGM与CAG的共同靶点,采用STRING在线平台对“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Cytoscape 3.9. 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药物核心成分。采用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CGM与CAG的共同靶点,AutoDock分析软件对预测的药物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采用脂多糖(LPS)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构建CAG细胞模型。将GES-1细胞分为空白组(10%血清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g·L^(-1)LPS)和不同浓度CGM组(50、100、200、400、800和1 600 g·L^(-1)CGM+10 mg·L^(-1)LPS),共培育12、24和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增殖活性。将GES-1细胞分为空白组(10%血清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g·L^(-1)LPS)和CGM组(1 600 g·L^(-1)CGM+10 mg·L^(-1)LP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AKT1)、IL-1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表达水平。结果:筛选获得CGM成分198个,与CAG共有的靶点128个。CGM治疗CAG的药物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主要作用于IL-6、TNF、AKT1、IL-1β和EGFR等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排名前15位靶点主要集中于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BP),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表面和大分子复合体等细胞组分(CC),主要发挥蛋白质、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等分子功能(MF)。KEGG信号通路富集共获得158条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相关的通路、TNF信号通路、病毒感染、程度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PD-L1)/程度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通路、细胞凋亡、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EGFR和IL-17信号通路等。关键靶点IL-6、TNF、IL-1β、AKT1和EGFR与药物核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的结合能均<-5 kcal·mol-1。CCK-8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培养24和48 h后,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且48 h后细胞增殖活性抑制更明显,因此选择LPS诱导48 h为造模时间;与模型组比较,800和1 600 g·L^(-1)GCM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1 600 g·L^(-1)GCM组细胞增殖活性促进作用更明显,故选该药物干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RT-qPCR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IL-6、TNF、IL-1β、AKT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GM组细胞中IL-6、IL-1β、AKT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GCM可以通过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等多个药物成分,作用于IL-6、TNF、AKT1、IL-1β和EGFR等多个靶点蛋白,并涉及多种与“炎-癌”有关的通路,起到防治CA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复方胃炎合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孕妇妊娠中期中医体质辨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葛莉 张素英 +4 位作者 陈锦秀 杨雪梅 郑晓云 姚立群 Bjrn Albin 《中国全科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20-1922,共3页
目的了解福州孕中期孕妇体质,为其孕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以横断面分层抽样,调查1 000例孕中期孕妇。剔除逻辑错误量表,获有效量表989份。采用构成比描述孕中期孕妇体质分布。结果福州孕中期孕妇总体体质... 目的了解福州孕中期孕妇体质,为其孕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以横断面分层抽样,调查1 000例孕中期孕妇。剔除逻辑错误量表,获有效量表989份。采用构成比描述孕中期孕妇体质分布。结果福州孕中期孕妇总体体质分布为:平和质200例(占20.2%),其余789例均为偏颇混杂体质(占79.8%),依次为:阳虚质28.5%(282/989),湿热质25.5%(252/989),阴虚质25.2%(249/989),气郁质23.1%(228/989),气虚质23.1%(228/989),血瘀质19.1%(189/989),痰湿质10.9%(108/989),特禀质7.0%(69/989)。20~岁组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组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组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中专组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组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孕妇孕中期体质特点为多虚、多湿热、多气郁。产前保健人员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依据孕妇体质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孕期保健,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中期 中医体质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彦 王文荣 +11 位作者 林瑜 朱子奇 周文博 邱健 邓高振 柯晓 黄恒青 陈熹 骆云丰 叶凡 张东升 黄泽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81-2484,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6个临床中心144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轻症予口服美沙拉嗪和(或)灌肠治疗,中度U...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6个临床中心144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轻症予口服美沙拉嗪和(或)灌肠治疗,中度UC加用激素治疗。结果:中医治疗对UC主要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轻度UC的症状总积分改善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度UC组中西医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UC主要症状,对轻症UC的疗效较西医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医体质与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尹莲花 黄守清 许艺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医体质与动脉硬化程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正常血压者各30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测评和动脉硬化检测,观察不同体质类型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动脉硬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医体质与动脉硬化程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正常血压者各30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测评和动脉硬化检测,观察不同体质类型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动脉硬化程度的改变。结果:双侧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与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前期组比正常血压组高(P<0.05),与高血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动脉硬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动脉轻度硬化及动脉硬化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阴虚质、痰湿质及瘀血质为高血压前期人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Ba PWV明显升高,提示有早期动脉硬度改变;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与阴虚质、痰湿质及瘀血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中医体质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高血压伴发焦虑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谨敏 周小炫 +1 位作者 吴成翰 谢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2,共4页
《中医治未病·高血压伴发焦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情志调理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 《中医治未病·高血压伴发焦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情志调理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共识》内容主要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结合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等,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编写。《共识》提出了高血压伴发焦虑的术语和定义、临床特征、判断依据及适用期、辨体质偏颇类型、中医药干预和推荐方案等,供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 中医治未病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艺婧 刘兰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12-2114,共3页
各种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早有报道,便秘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之一。对于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西医的传统治疗疗效有限,推动了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医药的疗法,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就近年来的中医学研究... 各种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早有报道,便秘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之一。对于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西医的传统治疗疗效有限,推动了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医药的疗法,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就近年来的中医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中医 便秘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优化路径研究
14
作者 陈亨强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2-128,共7页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要求。文章以F三级公立中医院(以下简称“F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F医院关于绩效考核的指标变化以及绩效考...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要求。文章以F三级公立中医院(以下简称“F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F医院关于绩效考核的指标变化以及绩效考核优化具体实施路径。研究发现,F医院根据自身与同级中医院平均水平的差距,建立了绩效管理机构,制定绩效考核中长期计划目标,优化了每项指标目标进度并据此解剖指标影响因子,最终使得相关指标改善明显,多项指标超过平均水平,原有不足或差距较大的指标呈逐步改善态势,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得到了有效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绩效考核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欣 高丽丽 +3 位作者 洪秀娥 张霖云 朱定钰 李文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2 d治疗1次,持续治疗15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抑郁程度、生命质量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5-HT水平、粪便标本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粪便标本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调节血清5-HT水平及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郁脾虚型 肠道菌群 针刺 俞募配穴 疗效 5-羟色胺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心颗粒通过调控Apelin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动脉偶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秋芳 游涛 +5 位作者 许荣 林晴 严锦贤 陈永忠 李滨 郭进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心室-动脉偶联(VAC)、胸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心颗粒组(3.2 g/kg)、Apelin组(200μg/kg[Pyr^(1)]-Apelin-13)、健心颗粒+F13A组(3.2 g/kg+200...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心室-动脉偶联(VAC)、胸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心颗粒组(3.2 g/kg)、Apelin组(200μg/kg[Pyr^(1)]-Apelin-13)、健心颗粒+F13A组(3.2 g/kg+200μg/kg),另设假手术组,前降支结扎建立心力衰竭模型。给药干预12周后,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超声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压力-容积曲线分析VAC,动脉环压力分析胸主动脉舒缩功能,Masson染色和Verhoeff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和弹力纤维构建,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WV、心脏指数、VAC指数、胸主动脉胶原含量升高(P<0.05),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心颗粒组大鼠左室功能改善,VAC指数、PWV、胸主动脉胶原含量降低(P<0.05),Apelin、APJ蛋白表达升高(P<0.05)。健心颗粒与外源性补充Apelin作用类似,APJ拮抗剂能部分逆转健心颗粒的抗心力衰竭作用。结论健心颗粒通过增加Apelin、APJ表达,调节大动脉结构与功能,改进VAC关系,从而改善心功能,可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心颗粒 心力衰竭 心室-动脉偶联 动脉结构与功能 APELIN AP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德聪治疗妇科痛证临证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冬梅 龚婷婷 +1 位作者 陈倩 翁佳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妇科痛证发生在少腹,以胞宫为中心,为厥阴、少阴、冲任二脉循行部位,责之“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病因多端,虚实错杂,属于妇科疑难杂症。谢德聪认为治疗妇科痛证,注重病机,明辨虚实,临证重视调肝,养血柔肝,理气止痛,调理冲任。并遵月经... 妇科痛证发生在少腹,以胞宫为中心,为厥阴、少阴、冲任二脉循行部位,责之“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病因多端,虚实错杂,属于妇科疑难杂症。谢德聪认为治疗妇科痛证,注重病机,明辨虚实,临证重视调肝,养血柔肝,理气止痛,调理冲任。并遵月经生理特点与气血阴阳消长转化分期调治,经前治实,经后补虚,临床疗效显著。其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颇具特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痛证 中医药 名医经验 谢德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评价
18
作者 张宽 欧余航 +3 位作者 罗春燕 翁一玲 谢玉和 严锦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4-2139,共6页
目的对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ThermoScientificAccucoreTMXLC18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nm,测定天麻素、丹参素、槲皮素-3-O-... 目的对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ThermoScientificAccucoreTMXLC18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nm,测定天麻素、丹参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芍药苷、大豆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异槲皮苷、芒柄花苷、大豆苷元、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相似度。结果1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87.4%~103.9%,RSD0.54%~3.10%。在230nm处,1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54~0.999,而在280nm处其差异较明显。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苷、大豆苷、大豆苷元是主要差异成分,芍药苷、异槲皮苷含量在各批样品中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畅脉乐胶囊(Ⅰ)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脉乐胶囊(Ⅰ) 质量评价 含量测定 HPLC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胃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9
作者 赵迎盼 张北华 +14 位作者 李军祥 温艳东 李延萍 杨倩 刘力 赵文霞 刘凤斌 杨晋翔 柯晓 张英羽 付万发 杨祖福 徐陆周 张志杰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258,共7页
快胃片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共识基于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和系统文献检索,由42位国内中西医临床、方法学、药学等专家共同研制。证据考虑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患者可接受性及其他等方... 快胃片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共识基于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和系统文献检索,由42位国内中西医临床、方法学、药学等专家共同研制。证据考虑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患者可接受性及其他等方面,推荐标准采用GRADE分级系统,采用名义组法形成共识意见。针对快胃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应用,共识就其疗效、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疗程、安全性等进行了推荐或建议。此外,组织专家会议进行集中讨论,并使用函审方式广泛征求全国同行意见,力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胃片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成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春波国医大师“脾胃湿热理论体系”的构建
20
作者 骆云丰 陈锦团 +1 位作者 杨正宁 杨春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04-3007,共4页
杨春波国医大师擅长诊治脾胃病,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尤为深入,经过70余年的临证积淀,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杨氏脾胃湿热体系”。对于杨氏脾胃湿热体系的构建,笔者从湿热初涉缘起、脾胃湿热形成、脾胃湿热理论核心、脾胃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传... 杨春波国医大师擅长诊治脾胃病,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尤为深入,经过70余年的临证积淀,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杨氏脾胃湿热体系”。对于杨氏脾胃湿热体系的构建,笔者从湿热初涉缘起、脾胃湿热形成、脾胃湿热理论核心、脾胃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传承等方面阐述了杨老脾胃湿热体系构建的过程及内容,重点介绍了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特点、诊断标准的设立及确定、特色治疗方药等理论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杨春波 脾胃湿热 理论 临证经验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