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126
1
作者 林晨 杨敏敏 郑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开发一个中文版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经官方授权后,按照量表翻译的步骤翻译英文版"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为中文版COSDI。设置干眼组90人和对... 目的开发一个中文版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经官方授权后,按照量表翻译的步骤翻译英文版"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为中文版COSDI。设置干眼组90人和对照组92人,均进行翻译后的问卷评估,抽取干眼组中28名志愿者2周后再次进行问卷评估,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经过系统的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步骤后所得的COSDI量表运用于干眼症患者中,其克朗巴赫α系数在0.78~0.89之间,分半信度在0.66~0.86之间,重测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在0.75~0.91之间;经因子分析认为其结构效度良好;t检验认为其与对照组的判别效度良好。结论 COSDI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其信度、效度均高,适用于干眼症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生活质量 量表 眼表疾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明芳 江蕊 +2 位作者 张文贤 李婧 吴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5-617,625,共4页
目的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 目的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变化。方法取BN大鼠1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以100 g·L^(-1)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双眼散瞳,倍诺喜行眼表麻醉,在全视网膜镜下用532 nm激光于视盘周围做视网膜光凝建立CNV模型。每周行FFA、OCT检查眼底,观察CNV生成情况。5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视网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内NF-κB p65、VEGF、b FGF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结果造模5周后FFA及OCT检查可见模型组CNV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上NF-κB p65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为9264.33±1479.49,模型组的积分光密度为34 815.83±387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95,P<0.01);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上VEGF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为1994.93±309.00,模型组为13 318.54±195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92,P<0.01);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上b FGF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为1608.74±235.55,模型组为15 963.14±203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71,P<0.01)。结论 532 nm激光光凝可诱导大鼠视网膜上NF-κB p65的表达,NF-κB p65在CNV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2 nm激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 核转录因子-ΚB P65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1 位作者 张可丽 郭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情况及中药植物雌激素异补骨脂素(ISR)对ER表达的影响,为中药植物雌激素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将ISR与HLEC共同孵育,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 目的: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情况及中药植物雌激素异补骨脂素(ISR)对ER表达的影响,为中药植物雌激素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将ISR与HLEC共同孵育,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ECs造成氧化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ISR对E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HLECs存在ERα、β的表达;H2O2组HLECsERα、β表达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E2和ISR高、中、低浓度组HLECs的ERα、β表达明显升高,与H2O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随ISR浓度的增高ERα、β表达逐渐升高,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结论:E2、ISR能上调经H2O2处理的HLECs的ERα、ERβ表达,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ERα、ERβ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受体 雌激素 异补骨脂素 氧化性损伤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光辉 孟春 +3 位作者 徐朝阳 刘安 黄以鹏 黄陈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背景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因组织材料来源受限及细胞分离纯化不易,RMPs体外研究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目的建立简便的大鼠R... 背景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因组织材料来源受限及细胞分离纯化不易,RMPs体外研究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目的建立简便的大鼠RMPs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摘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的眼球,置于体积分数75%乙醇中浸泡1min,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分离获取视网膜并将其剪成碎片,依次用2.5g/L胰蛋白酶和2g/LⅠ型胶原酶各消化15min,消化后分别过直径100μm和55μm滤网,收集视网膜消化后的微血管片段,用含有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接种于6孔板,至培养14~16d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进行消化传代,培养和传代期间通过换液法及差异消化法去除杂质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von Willebrand因子(vW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鉴定RMPs。结果RMPs在接种后24—48h自微血管片段中迁移出,7d后形成中等大的细胞集落,14~16d后达到80%-90%融合状态。RMPs传代后生长速度加快,至12—14d达到融合。形态学鉴定显示,培养的细胞呈宽大、扁平、不规则形并伴多个突起的典型周细胞形态特征,且传代至第9代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所培养的细胞均不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vWF,约96%的细胞对周细胞标志物α—SMA或PDGFR—β抗体呈阳性反应,极少量细胞对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抗体呈阳性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大鼠RMPs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高纯度R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微血管 周细胞 分离 纯化 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过程中蛋白激酶通路的信号转导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艳红 黄秀榕 +3 位作者 祁明信 陈胜 冯春燕 柯发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7-511,共5页
背景我们先前的研究证实姜黄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并影响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鸟嘌呤核苷(cGMP)的信号转导过程,但实际上体内LE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体外培养... 背景我们先前的研究证实姜黄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并影响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鸟嘌呤核苷(cGMP)的信号转导过程,但实际上体内LE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体外培养的HLE-B3细胞增生过程中蛋白激酶(PK)通路的信号转导变化。方法HLE-B3经培养和传代后分为空白对照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组和rhbFGF+姜黄素组。rhbFGF组在培养液中添加10ng/mlrhbFGF,rhbFGF+姜黄素组在rhbFGF培养的基础上添加20mg/L姜黄素作用于细胞24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PKA、PKC、PKG和钙调蛋白(CaM)的表达率。结果空白对照组、rhbFGF组和rhbFGF+姜黄素组HLE-B3细胞中PKA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6.8474±1.673)%、(33.250±2.242)%和(71.645±2.432)%,rhbFGF组较空白对照组PKA蛋白的表达率明显下降,而rhbFGF+姜黄素组较rhbFGF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04、28.430,均P〈0.01)。空白对照组、rhbFGF组和rhbFGF+姜黄素组细胞中PKC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5754-1.937)%、(50.652±2.068)%和(27.662±4.481)%,PKG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3.838±0.486)%,(86.562±1.325)%和(40.733±2.175)%,CaM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7.408±1.391)%、(83.887±3.499)%和(53.785±1.942)%,其中rhbFGF组细胞中PKC、PKG和CaM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rhbFGF+姜黄素组细胞中PKC、PKG和CaM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rhbF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姜黄素对HLE-B3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细胞中PKA的表达和下调PKC、PKG和CaM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SZ滴眼液和阿魏酸钠对紫外线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严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904-907,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SZ滴眼液(Compound shui zhi eye drop,SZ)和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紫外线(Ultraviolet,UV)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UV照射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 目的:研究复方SZ滴眼液(Compound shui zhi eye drop,SZ)和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紫外线(Ultraviolet,UV)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UV照射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同时用SZ、SF和吡喏克辛钠滴眼液(Pirenoxine sodium,PS)与HLEC共同孵育,并检测HLE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和SODmRNA、GSH-pxmRNA和CAT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UV组的HLEC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SZ、SF和PS组的SOD、GSH-px和CAT的活性显著高于UV组(P<0.01,P<0.05);SODmRNA、GSH-pxmRNA和CATmRNA的表达也显著高于UV组(P<0.01)。结论:SZ、SF和PS均能防护UV照射引起的HLEC氧化损伤,SZ和SF的作用优于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紫外线 氧化损伤 基因表达 复方SZ滴眼液 阿魏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TLR4和CD1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王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Toll样受体4(TLR4)和CD1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PS与体外培养的牛LECs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再用一步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LECs中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结果:50μg/LLP...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Toll样受体4(TLR4)和CD1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PS与体外培养的牛LECs共同孵育不同时间,再用一步法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LECs中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结果:50μg/LLPS组、100μg/LLPS组、200μg/LLPS组、500μg/LLPS组、1000μg/LLPS组的LECs中TLR4mRNA的表达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0μg/LLPS作用24h、48h、72h后LECs的TLR4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0μg/LLPS作用24h后LECs的CD14mRNA表达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PS可促进LECs中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提示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细胞反应和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LR4和CD14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Toll样 CD14 脂多糖类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那白滞素在治疗大鼠前节内眼模拟手术诱发的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永征 谢茂松 +1 位作者 刘光辉 潘铭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阿那白滞素在治疗前节内眼模拟手术诱发的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破坏中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局部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每组36只。造模后4 h、1 d、2 d、3 d、5 d和7 d,采用ELISA法检... 目的探讨阿那白滞素在治疗前节内眼模拟手术诱发的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破坏中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局部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每组36只。造模后4 h、1 d、2 d、3 d、5 d和7 d,采用ELISA法检测房水和玻璃体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浓度。采用Evans蓝作为示踪检测BRB的完整性。结果造模后1 d、2 d、3 d、5 d四组间房水和玻璃体内IL-1β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局部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房水和玻璃体内IL-1β浓度在造模后4 h略有增加(均为P>0.05),造模后1 d显著增加(均为P<0.05),造模后2 d达到峰值(均为P<0.05),造模后3 d、5 d均下降(均为P<0.05),造模后7 d接近对照组水平(均为P>0.05)。局部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房水和玻璃体内IL-1β浓度在造模后1 d、2 d、3 d、5 d均低于模型组(均为P<0.05)。局部治疗组房水和玻璃体内IL-1β浓度在造模后1 d、2 d均低于全身治疗组,但造模后3 d高于全身治疗组(均为P<0.05)。造模后1 d、2 d、3 d、5 d四组间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在造模后1 d局部治疗组低于全身治疗组(均为P<0.05),但在造模后2 d和3 d局部治疗组均高于全身治疗组(均为P<0.05)。局部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在造模后1 d、2 d、3 d、5 d均低于模型组,但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IL-1β在前节内眼模拟手术诱发的BRB破坏中起重要作用,阿那白滞素可以减轻BRB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那白滞素 白细胞介素1Β 血-视网膜屏障 眼前节 手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孵法纯化培养小鼠原代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
9
作者 刘光辉 林翠红 +5 位作者 杨田野 徐朝阳 郑永征 赵利 孟春 潘铭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4-778,共5页
目的建立简便的小鼠原代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Ps)分离、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在体视显微镜下机械分离获取小鼠视网膜,并碎化、胶原酶消化、过滤处理,收集视网膜碎片,预孵24h后用接种于含有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6孔板进行培养... 目的建立简便的小鼠原代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Ps)分离、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在体视显微镜下机械分离获取小鼠视网膜,并碎化、胶原酶消化、过滤处理,收集视网膜碎片,预孵24h后用接种于含有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6孔板进行培养,并采用差异消化法纯化原代RMPs.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鉴定周细胞标志物,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系统鉴定周细胞的功能.结果经预孵的视网膜碎片再次孵育24h后,细胞开始从视网膜碎片中迁移出,逐渐增生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集落.原代或子代细胞胞体呈不规则三角形,多个长突触,无接触性抑制.免疫荧光显示第3代细胞绝大部分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表达阳性,极少部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vonWillebrand因子(vWF)表达阴性,RMPs纯度达97%以上.体外培养的小鼠RMPs能被血管内皮细胞所募集,共同形成微血管样条索.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简便的小鼠原代RMPs分离、纯化、培养方法,所培养的小鼠原代RMPs为功能性R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 预孵 分离 纯化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CCR3的表达
10
作者 胡艳红 祁明信 +2 位作者 郭娜 陈胜 柯发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7-1038,1049,共3页
目的比较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chemokine receptor3,CCR3)的表达,探讨渗出型AM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与外周血T淋巴细... 目的比较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chemokine receptor3,CCR3)的表达,探讨渗出型AM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表达的关系。方法以32例渗出型AMD患者及50位健康人为观察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的表达。结果渗出型AM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CR3表达为(4.21±0.32)%,较健康对照组(2.89±0.36)%明显偏高(P<0.01);渗出型AM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表达为(3.03±0.46)%,较健康对照组(1.21±0.22)%也明显偏高(P<0.01)。结论渗出型A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趋化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磁铁吸取玻璃体内金属异物的效果
11
作者 郑永征 谢茂松 罗大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评价强力磁铁吸取玻璃体内金属异物的效果。方法 70例患者(73眼)玻璃体内金属异物分为球壁异物、前段玻璃体异物和后段玻璃体异物,每类异物分别随机采用电磁铁仪(电磁铁组)或强力磁铁(强力磁铁组)吸取。电磁铁组球壁异物5眼,前段玻... 目的评价强力磁铁吸取玻璃体内金属异物的效果。方法 70例患者(73眼)玻璃体内金属异物分为球壁异物、前段玻璃体异物和后段玻璃体异物,每类异物分别随机采用电磁铁仪(电磁铁组)或强力磁铁(强力磁铁组)吸取。电磁铁组球壁异物5眼,前段玻璃体异物18眼,后段玻璃体异物15眼;强力磁铁组球壁异物4眼,前段玻璃体异物17眼,后段玻璃体异物14眼。特斯拉计测量电磁铁仪和强力磁铁的磁通密度,比较两组各类异物取出率、取出所需时间以及取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电磁铁仪和强力磁铁在0~5 cm距离内磁通密度相近。两组各类异物取出率和取出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类异物取出术后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和眼内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磁铁吸取玻璃体内金属异物的效果与电磁铁相当,但其更为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内异物 手术 强力磁铁 电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子扬 胡艳红 +3 位作者 胡俊 柯发杰 陈胜 冯春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2例(144眼)屈...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2例(144眼)屈光度在-6.50^-9.00 D均接受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中用药情况分为5-Fu组(浓度为25 g·L^-1)和MMC组(浓度为0.2 g·L^-1)。5-Fu组32例,MMC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haze出现和消退时间及haze的分级、最佳矫正视力等。结果 5-Fu组患者上皮愈合时间为(5.26±1.12)d,MMC组为(4.66±1.2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上皮延迟愈合。术后haze出现时间,5-Fu组与MM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MC组haze消退时间为(62.46±12.83)d,5-Fu组为(88.45±15.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ze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haze分级比较,MMC组均优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MMC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术中局部应用抗代谢药物5-Fu和MMC均能提高手术疗效,术后3个月haze基本消退,视力恢复到最佳矫正视力,在目前MMC缺乏的情况下可考虑替代使用5-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5-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颖 陈子扬 +3 位作者 陈凯铭 胡艳红 胡俊 陈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8-862,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DR自噬调控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HRCECs随机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补阳还五汤组、miR-21 mimic组、miR-21 mimic+补阳还五...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DR自噬调控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HRCECs随机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补阳还五汤组、miR-21 mimic组、miR-21 mimic+补阳还五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于25.0 g·L^(-1)葡萄糖环境中培养,建立高糖损伤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加用5 g·L^(-1)补阳还五汤水提液干预;miR-21 mimic组孵育转染miR-21 mimic的HRCECs;miR-21 mimic+补阳还五汤组用5 g·L^(-1)补阳还五汤水提液干预转染miR-21 mimic的HRCE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LC3蛋白表达。结果经转染miR-21 mimic后,大部分HRCECs呈绿色荧光,荧光强度为32.708±1.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iR-21 mimic组HRCECs的miR-21相对表达量为106.677±5.787,明显高于高糖组(5.892±0.341)和正常对照组(0.993±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组和miR-21 mimic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miR-21 mimic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高糖组(P=0.001)。补阳还五汤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高糖组和miR-21 mimic组(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miR-21 mimic+补阳还五汤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iR-21 mimic组,但高于补阳还五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HRCECs的自噬,补阳还五汤可以下调HRCECs的miR-21表达,进而减少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MIR-21 自噬 高糖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