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政策工具与技术创新过程的福建省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津晶 赵慎非 徐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13,共5页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角度引导提升福建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力。方法检索政府部门网站,搜集2010—2020年间发布的涉及福建省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文本,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及医药产业科技创...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角度引导提升福建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力。方法检索政府部门网站,搜集2010—2020年间发布的涉及福建省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文本,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及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过程创建二维分析框架。结果共确定28份福建省医药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本;由X维度,环境型政策工具为目前福建省政府推动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政策工具,占比达63.19%,供给型及需求型政策工具则为辅助性工具,占比分别为25.77%及11.04%;由Y维度,研发、产业化及市场阶段政策占比分别为28.53%,58.28%,13.19%。结论福建省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政策以环境型政策工具及产业化阶段政策为主导,且政策发布主体合力不足。依据存在问题提出平衡政策工具组合结构、充分发挥组合效应、增加政策发布形式的多样性及政策发布主体协同作用、加强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与评价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医药产业 政策工具 技术创新过程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杀菌剂筛选
2
作者 甘林 兰成忠 +3 位作者 占仕发 陈艳辉 代玉立 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0-1288,共9页
【目的】由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侵染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危害猕猴桃生产最重要的病害,明确福建地区Psa生物学特征,筛选防治病害的有效杀菌剂,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由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侵染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危害猕猴桃生产最重要的病害,明确福建地区Psa生物学特征,筛选防治病害的有效杀菌剂,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菌落测定法和叶片针刺接种法分别研究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量和致病力,采用叶面喷药法研究9种杀菌剂(商品推荐浓度)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Psa菌株培养48~72 h,菌量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期,菌株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LBA、NA培养基,用于病菌接种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LBA培养基,病菌70℃处理10 min后,不能存活。猕猴桃和番茄叶片接种结果显示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均存在差异,大多数菌株表现强致病力。此外,有5种杀菌剂对病害表现出较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60亿芽孢·mL-1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200倍液+3%中生菌素水剂1000倍液、52%甲硫·中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中生菌素水剂1000倍液和18%松酯酸铜乳油500倍液对病害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2.99%、79.45%、64.92%、58.39%和43.97%,治疗效果分别为76.33%、65.08%、85.80%、52.65%和74.85%,各杀菌剂处理对猕猴桃叶片安全。【结论】明确了福建Psa的生物学特征,筛选出60亿芽孢·mL-1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3%中生菌素水剂、52%甲硫·中生可湿性粉剂、10%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等对病害表现出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防效介于64.92%~8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 生物学特征 致病力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种新归化菊科药用植物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贵灿 庄怡雪 +3 位作者 朱宏阳 杨成梓 安昌 卢煌辉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报道了福建省2种新归化菊科植物,分别为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 L.)、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L.)Willd.),描述了这2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相应的生境状况,并讨论了这2种植物的应用价值及可能存在的生态入侵风险。凭证标... 报道了福建省2种新归化菊科植物,分别为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 L.)、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L.)Willd.),描述了这2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相应的生境状况,并讨论了这2种植物的应用价值及可能存在的生态入侵风险。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植物标本馆(FJ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新归化 药用植物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大鼠肠道菌群体外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4
作者 罗花彩 刘冬雪 +3 位作者 陈琪 许文 郭素华 林珠灿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大鼠肠道菌群体外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方法分析采用ODS C_(18)、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苦...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大鼠肠道菌群体外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方法分析采用ODS C_(18)、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苦杏碱醇A(M1)、(2R,3S)-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M2)、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M3)、无色飞燕草素(M4)。总黄酮主成分二氢杨梅素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发生了异构化、去羟基化、还原等代谢转化。化合物M1、M2、M4培养24、48、72 h对HepG2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343.64、219.23、129.05μmol/L,496.42、374.85、221.22μmol/L,516.09、383.43、362.24μmol/L。结论化合物M1、M2为首次从藤茶总黄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M1、M2、M4具有体外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分离鉴定 抗肝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赖文芳 江玉婷 +5 位作者 陈景泉 郑雪蕊 吴慧玲 吴青青 陈燕 林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58-2065,共8页
目的 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红景天苷联合洛塞维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Sal+Ros)组,阳性药(Eda)组,给药7 d。mNSS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 目的 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红景天苷联合洛塞维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Sal+Ros)组,阳性药(Eda)组,给药7 d。mNSS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指标,蛋白质组学分析差异蛋白(DEPs),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侧脑室注射STEP受体抑制剂,30 min后MCAO造模,1 h后连续给药7 d,检测凋亡指标。结果 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能降低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抑制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学鉴定脑组织496个DEPs,发现核心蛋白STEP、p38和CRTC1,明确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能够促进STEP、CRTC1,抑制p38蛋白。STEP受体抑制剂作用后,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对p38、CRTC1、Bax、Bcl-2的作用被逆转。结论 红景天苷联合络塞维能够抑制MCAO大鼠细胞凋亡,其与调控STEP/p38/CRTC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络塞维 缺血性脑卒中 STEP/CRTC1 信号通路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栝楼桂枝颗粒对脂多糖活化小胶质细胞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珍 邹小雪 +4 位作者 陈雯婷 冯怡 李亚男 张玉琴 南丽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1-786,共6页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栝楼桂枝颗粒(Gualou Guizhi granule,GLGZG)对脂多糖活化小胶质细胞后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BV2)与神经元共培养构建神经元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otch...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栝楼桂枝颗粒(Gualou Guizhi granule,GLGZG)对脂多糖活化小胶质细胞后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BV2)与神经元共培养构建神经元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otch抑制剂(DAPT)组、GLGZG(50、100、200 mg·L^(-1))组、DAPT+100 mg·L^(-1)GLGZG组。干预后,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性,real-time PCR检测相关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GLGZG干预后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下调IL-6、IL-12、Bax、Notch1、caspase-3、Delta-1、NICD、RBPSUH、HES1等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经DAPT分别作用后,NICD、RBPSUH、HE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与GLGZG无叠加作用。结论GLGZG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与细胞凋亡,抑制Notch信号通路,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桂枝颗粒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HT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的污染调查和N-二甲基亚硝胺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翠英 陈华峰 +4 位作者 黄棋舒 李建文 黄思婷 陈丽娟 傅武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9-336,共8页
目的:调查干制水产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等9种N-亚硝胺的含量,同时基于NDMA的致癌性及较高的检出率,重点聚焦该物质的致癌风险评估。方法:干制水产品经水蒸气蒸馏、二氯甲烷吸收后,利用液液萃取法净化分离,... 目的:调查干制水产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等9种N-亚硝胺的含量,同时基于NDMA的致癌性及较高的检出率,重点聚焦该物质的致癌风险评估。方法:干制水产品经水蒸气蒸馏、二氯甲烷吸收后,利用液液萃取法净化分离,萃取液浓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内标法定量;对全国范围26933名志愿者开展日均干制水产品消费量的调查;结合人群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运用暴露边界比(margin of exposure,MoE)方法科学评估NDMA暴露的致癌风险。结果:试样中NDMA的检出限为0.3μg/kg。在2.0μg/kg加标水平时,NDMA的加标回收率为96.9%~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1.56%(n=4)。对市售干制水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NDMA的检出率为77.8%(154/198),检出值范围为0.51~122μg/kg,平均含量为5.23μg/kg,28.8%的样品NDMA含量超标。采用3d 24 h膳食回顾调查方法,获得我国人群干制水产品的消费量,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消费人群的平均摄入量为4.05~32.43 g/d,高消费量(P97.5)为16.67~66.67 g/d。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全年龄组普通人群(平均消费量)和高消费人群(P97.5)NDMA的暴露量分别为0.46、3.65 ng/(kg mb·d),MoE分别为6.1×10^(4)、7.7×10^(3)。结论:全人群食用干制水产品摄入NDMA的致癌风险低;对于消费人群,全年龄组普通人群(以平均摄入量估计)NDMA的致癌风险同样较低,无需优先关注;然而,对于高消费量人群(P97.5),NDMA摄入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需要优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水产品 N-二甲基亚硝胺 风险评估 致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福建省多花黄精与长梗黄精种质鉴别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惠龙 汪英俊 +4 位作者 陈鸣 范小芳 卓飞英 魏艺聪 范世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624,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19份黄精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根据性状及原植物进行样品鉴别,种质1、6、7、8、9、10、11、12、13、15、16、18、19为多花黄精,种质2、3、4、5、14、17为长梗黄精;(2)从100个引...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19份黄精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根据性状及原植物进行样品鉴别,种质1、6、7、8、9、10、11、12、13、15、16、18、19为多花黄精,种质2、3、4、5、14、17为长梗黄精;(2)从100个引物里筛选出11个能扩增出清晰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70条,片段大小在250~2 000bp,其中多态性条带170条,多态性比例为100%。Popgen 32软件分析显示,供试样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相似系数在0.604 9~0.824 4,遗传距离在0.193 1~0.502 7,霞浦种质与建瓯种质亲缘关系最近,柘荣种质与武夷山1种质亲缘关系最远;(3)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19份样品被分为2大类,4个亚类,多花黄精种质全部聚在第Ⅰ类,长梗黄精种质全部聚在第Ⅱ类;(4)用Popgen 3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黄精属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484 5、0.292 3、0.423 9,4个亚类种水平的基因多样性Ht=0.4132。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适用于多花黄精与长梗黄精的鉴别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成果为野生黄精属植物合理引种、驯化、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长梗黄精 种质资源 ISSR鉴别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降解组学在天然产物靶标鉴定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月影 张智琦 +4 位作者 刘洋 梁静 李华 许文 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但分子靶标和作用机制不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PROTAC)技术和差异定量蛋白组学创立了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新方法,提出并建立了靶向降... 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但分子靶标和作用机制不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PROTAC)技术和差异定量蛋白组学创立了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新方法,提出并建立了靶向降解组学(targeted degradomics,TGDO)新概念和技术体系,可用于弱亲和力靶标的鉴定。该文综述了TGDO技术用于天然产物靶标鉴定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降解组学 天然产物 PROTAC 差异定量蛋白组学 分子探针 靶标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种新分布种子植物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泽豪 陈炳华 +5 位作者 邱梁祯 林青青 李娜 吴保华 陈鸣 林羽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2,共2页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福建普查队在福建省泰宁县采集到黄山龙胆(Gentiana delicata),柘荣县普查队采集到一种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经鉴定为小果十大功劳(Mahonia bodinieri),均为福建省内首次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福建普查队在福建省泰宁县采集到黄山龙胆(Gentiana delicata),柘荣县普查队采集到一种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经鉴定为小果十大功劳(Mahonia bodinieri),均为福建省内首次记录,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龙胆 小果十大功劳 种子植物 新分布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花药发育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育青 黄泽豪 +2 位作者 李秋静 田惠桥 林美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研究金线莲花药发育的结构特征,探索其野生资源物种退化的原因。方法:取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金线莲花药以花粉块的形式发育,在造孢细胞时期确定了花粉块的轮廓;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花... 目的:研究金线莲花药发育的结构特征,探索其野生资源物种退化的原因。方法:取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金线莲花药以花粉块的形式发育,在造孢细胞时期确定了花粉块的轮廓;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花粉块内细胞之间发生细胞器和细胞核穿壁现象,且在花粉块表面形成了胼胝质壁;减数分裂后,花粉块表面形成孢粉素花粉外壁;成熟花粉为二胞型。结论:金线莲花药发育的特殊性能为兰科植物的孢粉学研究提供案例,并阻碍花粉萌发和受精过程而导致物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花药 发育 花粉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抑制氧糖剥夺/复氧HT22细胞凋亡的机制
12
作者 陈子馨 陈志惠 +4 位作者 罗文川 饶凤琳 黄枚 陈亚萍 南丽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dioscin,DIO)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HT22细胞中分别加入0、2.5、5、10、20、40、80、160、320 mg·L^(-1) DIO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选取对HT22...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dioscin,DIO)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HT22细胞中分别加入0、2.5、5、10、20、40、80、160、320 mg·L^(-1) DIO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选取对HT22细胞无毒性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OGD 2 h后HT22细胞随机分为OGD/R组、1.25、2.5、5 mg·L^(-1) DIO组和阳性对照组,另取HT22细胞为Control组,药物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比色法检测LDH释放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ARP-1/AIF通路和Caspase途径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DIO干预后可明显上调OGD/R后HT22细胞线粒体中AIF蛋白表达量及胞核中PAR蛋白表达量,同时明显下调LDH释放量、神经元凋亡率、AIF和PAR总蛋白表达量、胞核中PARP-1、AIF蛋白表达量及线粒体中PAR蛋白表达量,而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OGD/R组无差异。结论DIO可通过调节PARP-1/AIF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转位,减轻OGD/R诱导HT22细胞的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OGD/R HT22 细胞凋亡 PARP-1 A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4种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炳华 黄泽豪 林青青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一类特殊且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植物类群[1],物种数量多、生活型多样且进化水平高,中国分布有兰科植物194属1388余种[2]1,是单子叶植物中种类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同时,野生兰又是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类群之一,全部种... 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一类特殊且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植物类群[1],物种数量多、生活型多样且进化水平高,中国分布有兰科植物194属1388余种[2]1,是单子叶植物中种类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同时,野生兰又是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类群之一,全部种类都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约占该公约涵盖的保护植物数量的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保护植物中的“旗舰冶类群[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兰科 新记录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银纳米粒子可视化检测药材中多菌灵的研究
14
作者 古满磊 熊梅 +2 位作者 尤金坤 余宇燕 张红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66,共7页
该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保护剂合成银纳米粒子(AgNPs),通过将对氨基苯硫酚(PATP)修饰于AgNPs表面,建立了一种基于PATP-AgNPs的多菌灵可视化检测方法,并优化了PATP浓度、缓冲溶液pH值和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建立的可视... 该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保护剂合成银纳米粒子(AgNPs),通过将对氨基苯硫酚(PATP)修饰于AgNPs表面,建立了一种基于PATP-AgNPs的多菌灵可视化检测方法,并优化了PATP浓度、缓冲溶液pH值和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建立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对多菌灵的检出限为0.0527μg/mL,多菌灵在1~3μg/mL、3~5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山药、天麻和太子参3种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1%~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1%~5.7%。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高等优点,适用于药材中多菌灵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银纳米粒子 可视化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保健功能性油脂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污染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
15
作者 李益 傅武胜 +3 位作者 倪蕾 陈锦雄 蔡家铭 唐翠英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对我国保健功能性油脂的市场监管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随机采集3种市售保健功能性油脂(鱼油及其制品、葡萄籽油、红花籽油),按照GB 5009.191—2024测定其氯丙醇酯(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的污染水平,并以点评估法进行慢性暴露评估和致... 为对我国保健功能性油脂的市场监管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随机采集3种市售保健功能性油脂(鱼油及其制品、葡萄籽油、红花籽油),按照GB 5009.191—2024测定其氯丙醇酯(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的污染水平,并以点评估法进行慢性暴露评估和致癌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鱼油及其制品中3-MCPDE、2-MCPDE和GE的检出率分别为98.1%、83.3%和100%,平均含量分别为1.53、0.383、0.472 mg/kg,3-MCPDE和GE总体超标率(欧盟标准)为14.8%;葡萄籽油和红花籽油中3-MCPDE、2-MCPDE和GE的检出率均为100%,平均含量分别为0.998、0.470、0.883 mg/kg,3-MCPDE和GE总体超标率为26.7%;鱼油及其制品、葡萄籽油和红花籽油的3-MCPDE暴露量(成年人)分别为EFSA制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TDI)的3.53%~4.46%、23.0%~29.1%,健康风险较低;采用EFSA(T_(25))和JECFA(BMDL_(10))估计GE的致癌风险,鱼油及其制品暴露边界值(MOE)最小值分别为3.71×10^(5)、0.873×10^(5),大于安全阈值,致癌风险低,而葡萄籽油及红花籽油GE的MOE最大值分别为2.50×10^(4)、5.89×10^(3),均小于安全阈值,存在致癌风险,需要优先关注。综上,3种油脂中普遍存在MCPDE、GE污染,但成年人群3-MCPDE暴露的健康风险低,而长期消费葡萄籽油或红花籽油的人群存在致癌风险,对GE的污染需要优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及其制品 葡萄籽油 红花籽油 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4种兰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文俊 巫苑桢 +3 位作者 陈新艳 陈世品 杨成梓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6,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确定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分别为线瓣玉凤花Habenaria fordii Rolfe、阔蕊兰Peristylus goodyeroides(D.Don)Lindl.、密花鸢尾兰Oberonia seidenfadenii(H.J.Su)Ormerod、深裂沼兰Malaxis purpure...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确定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分别为线瓣玉凤花Habenaria fordii Rolfe、阔蕊兰Peristylus goodyeroides(D.Don)Lindl.、密花鸢尾兰Oberonia seidenfadenii(H.J.Su)Ormerod、深裂沼兰Malaxis purpurea(Lindl.)Kuntze.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F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兰科植物 分布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兰科一新记录属——矮柱兰属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江枫 兰思仁 +2 位作者 彭东辉 翟俊文 梁一池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87,共2页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新记录属矮柱兰属(Thelasis Blume),并提供矮柱兰[Thelasis pygmaea(Griffith)Blume]植株和花部形态描述与照片。
关键词 矮柱兰属 矮柱兰 兰科 新记录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良 陈新艳 +5 位作者 林丽妹 林亦鹏 林青青 林晟 陈世品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3,共5页
报道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5个,分别为隐柱兰属Cryptostylis R.Br.,隐柱兰Cryptostylis arachnites(Bl.)Hassk.、二色卷瓣兰Bulbophyllum bicolor Lindl.、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 Bl.、叉柱兰Cheirostylis ... 报道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5个,分别为隐柱兰属Cryptostylis R.Br.,隐柱兰Cryptostylis arachnites(Bl.)Hassk.、二色卷瓣兰Bulbophyllum bicolor Lindl.、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 Bl.、叉柱兰Cheirostylis clibborndyeri S.Y.Hu&Barretto、四腺翻唇兰Hetaeria biloba(Ridl.)Seidenf.et J.J.Wood.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新记录种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risochroman B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洪小婷 李雪珍 +2 位作者 黄寒 邹小雪 张玉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1-1317,共7页
目的基于PI3K-AKT-Foxo1通路探讨异色满类化合物Asperisochroman B(AB)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元,构建OGD/R模型;将原代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基于PI3K-AKT-Foxo1通路探讨异色满类化合物Asperisochroman B(AB)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元,构建OGD/R模型;将原代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组及AB低、中、高浓度(3、10、30μmol·L^(-1))组,采用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测定AB对原代神经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Foxo1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再造模及AB高浓度(30μmol·L^(-1))干预,Western blot检测PI3K/Fox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OGD/R组相比,AB能够明显提高原代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量,Hoechst 33342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AB减少OGD/R损伤后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可知,与OGD/R组相比,经AB干预后,神经元Bcl-2、Neu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上调p-AKT、PI3K蛋白表达水平,促进Foxo1磷酸化,下调Foxo1的表达;与AB高剂量组相比,LY294002能够抑制上述指标变化,逆转AB对OGD/R损伤原代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论AB可减轻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isochroman B 缺血性脑卒中 PI3K-AKT-Foxo1通路 次级代谢产物 氧糖剥夺/复氧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特征的差异性研究
20
作者 安昌 徐文波 +6 位作者 陆琳 李登麟 姚艺新 林彦翔 杨成梓 秦源 郑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242,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的叶绿体基因组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从细胞器基因组角度揭示珊瑚菜物种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分化,为其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遗传学基础。【方法】对产自福建的珊瑚菜叶绿体基...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的叶绿体基因组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从细胞器基因组角度揭示珊瑚菜物种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分化,为其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遗传学基础。【方法】对产自福建的珊瑚菜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组装和注释,随后对6个来自不同产地样本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基因组结构、重复序列分布、密码子使用偏好、核苷酸多态性、基因组边界特征以及系统发育关系,探讨不同产地珊瑚菜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特征。【结果】6个叶绿体基因组均呈典型的双链环状四分体结构,基因组长度为147445-147552 bp,GC含量为37.51%-37.52%,结构高度保守。均注释出129个基因,包括85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核糖体RNA和36个转运RNA。SSR数量在77-79之间,共包含6种类型,以A/T类型为主。密码子使用分析表明,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中福建和中国台湾产地的珊瑚菜倾向于使用的CGA,而深圳和浙江产地的珊瑚菜更偏好CGT。基因组边界特征基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差异主要位于JLB和JLA边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出24个的多态性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产于韩国的珊瑚菜在演化上独立于其他样本,中国台湾产地与其余地区样本分化最早,显示出独特的遗传特征;福建产地随后分化,深圳和浙江样本形成一个小分支。【结论】不同产地珊瑚菜在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保守,但在密码子使用、基因组边界及核苷酸多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变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反映了其适应性进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菜 叶绿体基因组 不同产地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