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网膜脂肪干细胞旁分泌HGF与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腹膜间皮细胞EMT相关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敏麟 王亚楠 +2 位作者 范文江 詹倩倩 陈锋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I0006,I0007,共10页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的腹膜间皮细胞(PMC)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防治术后腹腔粘连(PAA)的作用,是否主要通过促进大网膜脂肪干细胞(ADSCs)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方法实验1明确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PMC的EMT作用,...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的腹膜间皮细胞(PMC)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防治术后腹腔粘连(PAA)的作用,是否主要通过促进大网膜脂肪干细胞(ADSCs)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方法实验1明确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PMC的EMT作用,是该方对PMC的直接作用,还是通过调控大网膜中的ADSCs旁分泌的间接作用: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与加味补阳还五汤培养ADSCs后制取其条件培养基(以下称“中药培养基”)分别干预EMT模型的PMC,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的蛋白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实验2明确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PMC的EMT作用,是否与大网膜中的ADSCs旁分泌HGF相关:用低表达HGF的ADSCs条件培养基(以下称“低HGF培养基”)、正常ADSCs条件培养基(以下称“普通培养基”)、中药培养基等3种培养基干预PMC,并检测以下指标:(1)用ELISA法检测在干预PMC之前和之后,3种培养基中HGF的含量。(2)Western Blot法、qPCR法、免疫荧光(IF)法检测干预后各组PMC的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各组PMC的迁移能力。结果实验1:加味补阳还五汤与中药培养基对EMT相关指标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加味补阳还五汤组上调E-Cad的蛋白表达(P<0.05),下调α-SMA的蛋白表达(P<0.05);中药培养基组显著上调了E-Cad的蛋白表达(P<0.01),显著下调α-SMA的蛋白表达(P<0.01)。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相比,中药培养基组上调E-Cad的蛋白表达(P<0.05),显著下调α-SMA的蛋白表达(P<0.01)。实验2:(1)作用于PMC前后,3种不同的培养基中HGF含量的比较:作用于PMC前,相比于普通培养基,低HGF培养基中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药培养基中含量显著增加(P<0.01);作用于PMC后,各培养基组含量均显著性下降。(2)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综合Western Blot、qPCR、IF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培养基组均可升高E-Cad表达(P<0.05或P<0.01),降低α-SMA、VIM表达(P<0.05或P<0.01),各培养基组均可抑制PMC的EMT,效果依次为中药培养基组>普通培养基组>低HGF培养基组。(3)发生EMT的细胞迁移能力变化情况:干预24、48 h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组愈合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各组培养基均可降低EMT模型的R的迁移能力,效果依次为中药培养基组>普通培养基组>低HGF培养基组。(4)EMT相关蛋白表达与HGF含量相关性分析:E-Cad蛋白表达量与HGF含量呈正相关性(P<0.05),α-SMA、VIM蛋白表达量与HGF含量呈负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PMC的EMT防治PAA的疗效可能是多靶点的,既有对PMC的直接作用,也有通过增强大网膜中的ADSCs旁分泌HGF的间接作用,而后者更为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术后腹腔粘连 腹膜间皮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防治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敏麟 范文江 +1 位作者 王亚楠 詹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70,共1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术后腹腔粘连(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PAA)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PAA模...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术后腹腔粘连(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PAA)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PAA模型造模,透明质酸钠阳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28天分批处死,在损伤部位进行目视评分,取材并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并进行粘连评级,扫描电镜观察腹膜间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粘连部位的上皮-间充质转换(EMT)相关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PAA的疗效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组Diamod目视粘连积分降低(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粘连等级降低(P<0.05)。②腹膜间皮细胞损伤修复情况:扫描电镜显示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视野内能见到铺路状腹膜间皮细胞,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能改善PAA盲肠浆膜侧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③腹膜间皮细胞EMT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加味补阳还五汤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P<0.05),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及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防治PAA,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减轻腹膜间皮细胞EMT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加味补阳还五汤 上皮间充质转换 E-钙黏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解扶正颗粒促进凋亡和自噬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锦燕 朱晓勤 +3 位作者 蓝紫林 李斐 林明和 林久茂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46-2252,共7页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QFG)对人结直肠癌HCT-8/5-FU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HCT-8细胞及HCT-8/5-FU耐药细胞,计算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I)和QFG的逆转倍数(RF);设立空白对照组(0 mg/mL)和不同浓度(0.25、0.5、1...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QFG)对人结直肠癌HCT-8/5-FU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HCT-8细胞及HCT-8/5-FU耐药细胞,计算不同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I)和QFG的逆转倍数(RF);设立空白对照组(0 mg/mL)和不同浓度(0.25、0.5、1.0 mg/mL)QFG干预组;各组干预48 h后,通过罗丹明-123(Rho123)染色和多柔比星(DOX)染色检测细胞外排泵功能,通过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应用磷脂酰丝氨酸(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应用Cyto-ID染色检测细胞自噬,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gP)、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的蛋白表达。结果:HCT-8/5-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多柔比星(DOX)和顺铂(DDP)均耐药,QFG可有效逆转化疗耐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QFG显著增加Rho123、DOX和Cyto-ID的平均荧光强度(均P<0.05);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率(P<0.05),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和空白对照组比较,QFG抑制P-gP、p62的蛋白表达(P<0.05),降低Bcl-2/Bax比值(P<0.05),促进LC3-Ⅱ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QFG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外排泵功能,从而逆转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扶正颗粒 结直肠癌 多药耐药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克隆形成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胆汁酸在骨质疏松骨代谢紊乱中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宇航 许云腾 +3 位作者 张欣 梁辉强 卓俊宽 王珊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1-767,共7页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广泛且复杂的相互作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胆汁酸水平改变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能通过免疫、内分泌等机制调节骨代谢,亦能代谢生成次级胆汁酸进而重塑胆汁酸池。...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广泛且复杂的相互作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胆汁酸水平改变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能通过免疫、内分泌等机制调节骨代谢,亦能代谢生成次级胆汁酸进而重塑胆汁酸池。胆汁酸作为肠道菌群的一种代谢产物,可通过结合多种胆汁酸受体参与调节骨代谢,亦可逆向影响肠道菌群结构。本文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并详细阐述肠道菌群、胆汁酸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内在联系、肠道菌群和胆汁酸的互作特点以及肠道菌群-胆汁酸失衡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胆汁酸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坏血酸调控氧化铈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检测研究
5
作者 潘蕊 黄伟华 +3 位作者 李佳娜 王丽丽 朱希 许惠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 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有+4价和+3价两种形态,其中Ce^(4+)能与过氧化氢反应,使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溶液显蓝色。由于抗坏血酸(AA)能还原Ce^(4+),抑制其催化活性以及TMB的氧化,从而使溶液的颜色较浅。而抗坏血酸氧化酶可催化氧化AA,阻碍了其对Ce^(4+)的还原,使纳米氧化铈的催化性能恢复。利用这种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定量检测,在12 U/L~400 U/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04),检测限为3.2 U/L。该研究为基于氧化铈纳米酶的比色方法在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检测及相关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抗坏血酸氧化酶 纳米酶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探讨续苓健骨方对快速骨丢失模型大鼠的组方优化研究
6
作者 陈赛楠 李生强 +4 位作者 谢丽华 陈玄 黄景文 叶云金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1组、优化...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1组、优化2组、优化3组、优化4组、优化5组、优化6组、优化7组和优化8组,每组10只,采用OVX制备大鼠快速骨丢失模型,连续灌胃12周后取材备检。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胫骨近端骨密度,micro-CT检测胫骨微观结构,ELISA检测血清骨吸收金指标CTX和骨形成金指标PINP的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OPG、RAN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续苓健骨方组、优化4组、6组和7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优化4和7组Tb.N和BV/TV显著升高(P<0.001),续苓健骨方组和优化1~8组血清CTX、PINP均不同程度降低,续苓健骨方组和优化7组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优化4组、6组和7组是治疗效果较好的组别,可通过调控OPG/RANKL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续断、骨碎补、女贞子、红花和川芎是续苓健骨方取效的主要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续苓健骨方 正交设计 OPG/RANKL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小管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细胞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郑敏麟 詹倩倩 +6 位作者 房小霞 刘广 伞勤 范文江 王亚楠 王建挺 阮诗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73-2686,共14页
目的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角度,探究益肾降浊冲剂对大鼠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CKD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500 mg/kg/d),益肾降浊冲剂低、中、高... 目的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角度,探究益肾降浊冲剂对大鼠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CKD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500 mg/kg/d),益肾降浊冲剂低、中、高剂量组。益肾降浊冲剂治疗8周后,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肾皮质组织病理变化、线粒体形态和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动力学分裂蛋白(Drp1、Fis1)和融合蛋白(Opa1、Mfn1)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C、Bax)的表达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和凋亡相关基因(CytC、Bax)mRNA表达量。结果肾脏损伤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益肾降浊冲剂各组大鼠SCR和BUN水平、肾小管变性坏死、线粒体结构损伤等情况明显减轻;肾小管线粒体动力学蛋白: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降浊冲剂各组大鼠分裂蛋白Drp1和Fis1的表达下调、融合蛋白Opa1和Mfn1的表达上调,透射电镜观察到线粒体碎片化改变较轻微;肾小管细胞凋亡和mtDNA拷贝数: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降浊冲剂各组肾小管上皮Bax蛋白在胞浆中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在线粒体中显著减少(P<0.05),CytC蛋白含量在胞浆中显著减少(P<0.05),而在线粒体中显著增加(P<0.05),mtDNA拷贝数明显升高(P<0.05),SMAC、CytC、Bax mRNA总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管线粒体动力学蛋白与肾小管细胞凋亡相关的相关性:分裂蛋白Drp1、Fis1表达量与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与胞浆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融合蛋白Opa1、Mfn1表达量与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胞浆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性。结论益肾降浊冲剂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从而抑制了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降浊冲剂 慢性肾脏疾病 线粒体动力学 细胞凋亡 培土制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达颗粒通过调控miR-124/STAT3信号轴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巧燕 许瑶瑶 +6 位作者 林雨星 林浩伟 郑俊鹏 张伟祥 赵春雨 林育鹏 张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iR-124/STAT3信号轴的影响。方法6只5周龄WKY大鼠为WKY组,12只5周龄SHR大鼠分为SHR组、SHR+QDG组,6只/组。SHR+QDG组大鼠每天给予QDG灌胃,灌胃剂量为0.9 g/(kg...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iR-124/STAT3信号轴的影响。方法6只5周龄WKY大鼠为WKY组,12只5周龄SHR大鼠分为SHR组、SHR+QDG组,6只/组。SHR+QDG组大鼠每天给予QDG灌胃,灌胃剂量为0.9 g/(kg·d),连续灌胃12周,其余组大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利用鼠尾无创血压仪监测血压,HE染色观察脑皮质区病理,TUNEL染色检测皮质区凋亡,Q-PCR检测miR-124、STAT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euN、STAT3、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利用氧糖剥夺/复氧(OGD/R)构建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模型,分为Control组、QDG组、OGD/R组、OGD/R+QDG组。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Q-PCR检测miR-124、STAT3、Bcl-2、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中,与WKY组比较,SHR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升高(P<0.05),脑皮质区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数量减少,凋亡率升高(P<0.05),NeuN、miR-124、Bcl-2的表达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升高(P<0.05)。与SHR组比较,清达颗粒能降低SHR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P<0.05),改善SHR大鼠脑皮质区的病理损伤,降低皮质区的凋亡率(P<0.05),升高皮质区的NeuN、miR-124、Bcl-2的表达(P<0.05),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体外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OGD/R组凋亡率升高,miR-124、Bcl-2表达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清达颗粒能降低OGD/R诱导的HT22细胞凋亡,升高miR-124、Bcl-2表达,降低STAT3、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结论清达颗粒可能通过调控miR-124/STAT3信号轴,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从而减轻SHR大鼠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达颗粒 高血压 脑损伤 神经元 miR-124/STAT3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Q-TOF-MS/MS法的银黄颗粒主要成分定性与定量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向青 王小花 +2 位作者 林慧 林婧 许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快速鉴定银黄颗粒化学成分和HPLC-DAD法同时定量测定银黄颗粒中15种成分(獐牙菜苷、马钱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快速鉴定银黄颗粒化学成分和HPLC-DAD法同时定量测定银黄颗粒中15种成分(獐牙菜苷、马钱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方法分析采用月旭Ultimate-X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飞行时间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40、276、326 nm。结果 HPLC-Q-TOF-MS/MS法推断鉴定银黄颗粒中的44种成分,HPLC-DAD定量分析银黄颗粒中15种成分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回收率均在97.3%~100.9%范围内,RSD为1.4%~2.8%。结论通过HPLC-Q-TOF-MS/MS法和HPLC-DAD法鉴定银黄颗粒的化学成分优于HPLC法,尤其测定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獐牙菜苷、马钱苷)可为综合评价银黄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HPLC-DAD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油中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体强 吴岩斌 +2 位作者 毛方华 吴建国 王宏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8-50,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灵芝孢子油,在压力30 MPa和温度40℃条件下进行萃取(CO2流量25 L/h,时间2.0 h),在8 MPa和45℃条件下进行分离,灵芝孢子油的平均得率为24.35%,提取率达95.08%。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中的脂溶性维生...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灵芝孢子油,在压力30 MPa和温度40℃条件下进行萃取(CO2流量25 L/h,时间2.0 h),在8 MPa和45℃条件下进行分离,灵芝孢子油的平均得率为24.35%,提取率达95.08%。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中的脂溶性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15.13、14.68、7.15μg/g。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样品质量浓度达8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89.1%和41.3%,较接近于抗氧化剂BHT和芦丁;但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脂溶性维生素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神庭、百会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晓洁 俞坤强 +6 位作者 赵从快 彭洪卫 李春燕 卓沛元 林如辉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9-873,共5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探讨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 目的:研究磷酸化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探讨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分配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神庭、百会穴干预7d。各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TTC染色观察缺血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CA1区p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鼠到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长些(P<0.01),通过平板的次数少些(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潜伏期显著短些(P<0.05),通过平台的次数显著多些(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p-CREB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而BDNF光密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p-CREB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而BDNF光密度也增加(P<0.05),梗死的体积则小些。结论:电针神庭、百会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侧海马CA1区pCREB,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学习记忆 磷酸化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神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蕴 林如辉 +2 位作者 李钻芳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神庭、百会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4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后两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24 h开始电针神庭和百会,共7 d... 目的探讨电针神庭、百会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4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后两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24 h开始电针神庭和百会,共7 d。每天电针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治疗后,取大鼠脑组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区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其磷酸化水平(p-CREB)的表达。结果从第4天开始,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程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海马CA1区CREB、p-CREB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电针神庭、百会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CREB、p-CREB表达量增加,从而保护神经元,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 电针 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磷酸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鳢肠不同部位抗骨质疏松活性及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运喜 易骏 +3 位作者 吴建国 郑淑霞 吴锦忠 吴岩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9-1232,1298,共5页
为了比较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及总皂苷、总黄酮含量,采用MTT法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钠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 为了比较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及总皂苷、总黄酮含量,采用MTT法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钠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鳢肠根和叶提取物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50μg/mL时促增殖作用最强,增值率分别为7.7%和16.9%,茎提取物没有明显的作用;鳢肠根、茎、叶提取物对ALP活性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促增殖作用最强,分别促进18.9%、20.1%和17.0%;鳢肠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3.6%、4.0%和2.2%,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1.4%和3.4%。这些结果表明;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骨质疏松活性,其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UMR106细胞 骨质疏松 总皂苷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家族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廖乃顺 陈文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多种中药能抑制或诱导CYP3A,CYP2C等亚型活性,而影响中药代谢,其中抑制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CYP1A2和CYP2E1等参与了中药前毒物的活化引起毒性反应。CYP参与中药代谢性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多种中药能抑制或诱导CYP3A,CYP2C等亚型活性,而影响中药代谢,其中抑制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CYP1A2和CYP2E1等参与了中药前毒物的活化引起毒性反应。CYP参与中药代谢性相互作用,故可通过对CYP抑制或诱导作用的分析,研究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或配伍禁忌的毒性(增毒)作用;应重视研究中西药合用引起不良反应的CYP作用。本文综述了CYP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一步展望CYP的应用前景,以期对中药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中草药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及补肾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艺惠 黄露芬 蔡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28-1130,共3页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研究表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有关。近年来,补肾中药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现就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及补肾中药的作用...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研究表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有关。近年来,补肾中药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现就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及补肾中药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帕金森病 补肾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关于研究规程的审议要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敬洁 沈永新 +3 位作者 池田博昭 龟田美保 粟屋智一 川上由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70-672,共3页
随着临床试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合作临床试验逐渐增多。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维护受试者的权益,需要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管理。介绍日本伦理委员会审查研究规程的视点,旨在使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了解国外的伦理审... 随着临床试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合作临床试验逐渐增多。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维护受试者的权益,需要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管理。介绍日本伦理委员会审查研究规程的视点,旨在使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了解国外的伦理审查工作,以期对提高国内的临床试验水平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规程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红茶对胃生物节律的影响
17
作者 李加鹏 丁启航 +1 位作者 和书宇 沈志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9-266,共8页
该研究主要探讨红茶干预小鼠胃组织和胃内容物代谢的差异变化,分析其对饱、空腹小鼠胃生物节律的影响。采用红茶对6周龄C57BL/6饱、空腹小鼠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和红茶提取物灌胃(450 mg/kg),30 min后取小鼠胃组织和胃内容物进行RNA测序和... 该研究主要探讨红茶干预小鼠胃组织和胃内容物代谢的差异变化,分析其对饱、空腹小鼠胃生物节律的影响。采用红茶对6周龄C57BL/6饱、空腹小鼠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和红茶提取物灌胃(450 mg/kg),30 min后取小鼠胃组织和胃内容物进行RNA测序和代谢物检测,检测红茶干预不同状态下小鼠胃组织在转录组和代谢组层面的差异变化。结果发现,饱腹组红茶干预后,有907个基因表达上调,810个基因表达下调;空腹组红茶干预后,有748个基因表达上调,864个基因表达下调;对2组差异基因分别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生物节律、脂代谢、糖代谢等相关通路都存在显著差异,对生物节律通路相关核心基因进行检测发现饱腹组或空腹组红茶干预后生物钟基因Nr1d2、Per2、Per3表达显著上调,Arntl表达显著下调;胃内容物代谢:红茶干预后,饱腹组小鼠中的上调代谢物有1355种,下调代谢物有1393种,空腹组小鼠胃中的上调代谢物1324种,下调代谢物1378种,差异代谢物均被显著富集在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嘌呤途径等。上述结果表明,红茶干预可能通过调控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影响小鼠的生物节律,进而调控小鼠胃节律运动、代谢等生物进程,最终起到胃助消化等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RNA测序 胃功能 代谢 生物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析骏眉红茶对血清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和书宇 谢秋容 李加鹏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探析骏眉红茶提取物对小鼠机体血清代谢的影响,并分析骏眉红茶干预的作用功效。【方法】采用水提冷冻干燥法提取骏眉红茶茶溶物,6周龄C57BL/6 SPF级雄性小鼠,分对照组和骏眉红茶组(n=5),按450 mg·kg^(-1...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探析骏眉红茶提取物对小鼠机体血清代谢的影响,并分析骏眉红茶干预的作用功效。【方法】采用水提冷冻干燥法提取骏眉红茶茶溶物,6周龄C57BL/6 SPF级雄性小鼠,分对照组和骏眉红茶组(n=5),按450 mg·kg^(-1)·d^(-1)的剂量进行灌胃,连续干预8周,试验结束后取血离心获得血清并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骏眉红茶干预对血清代谢物主成分、物质聚类、差异代谢产物及KEGG和MSEA富集分析。【结果】骏眉红茶干预后小鼠血清代谢产物中共测出3 59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576个具有差异显著(P<0.05),组间主成分和聚类统计区分显著,KEGG富集统计149条信号通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前20位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差异信号通路进行重点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骏眉红茶干预后,血清代谢产物和KEGG富集通路与机体脂代谢、神经兴奋调节、抗疲劳调节、炎症调节、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结论】骏眉红茶灌胃干预可显著影响机体血清代谢产物,其中通过影响血清代谢产物参与调控机体的脂代谢、神经、抗疲劳、炎症免疫及心血管疾病等信号通路,可能是骏眉红茶干预的重要作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眉红茶 代谢组学 茶溶物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毛花猕猴桃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水花 吴建国 +3 位作者 郑燕枝 吴岩斌 邹秀红 吴锦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 以毛花猕猴桃根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考察从毛花猕猴桃根中提取总三萜的最佳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因素的水平,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进行预测和分析,获得最佳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2%,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400 W,提取时间45 min,验证实验结果为12.65 mg/g,理论值与实际值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较好的对毛花猕猴桃根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三萜类化合物 超声波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补益类中药在原发性肝癌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心宇 胡娟 陈立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31-2236,2242,共7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西医对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切除、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射频毁损治疗等,然而晚期肝癌往往伴有血管侵犯甚至远处转移,无手术切除等适应证... 原发性肝癌(PL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西医对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切除、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射频毁损治疗等,然而晚期肝癌往往伴有血管侵犯甚至远处转移,无手术切除等适应证,选择合适有效的全身治疗可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PLC病机是本虚标实,正气亏虚是根本,癌毒入侵是关键。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对肝癌微环境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的调节,其中扶正补益类方药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凸显了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机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延缓肿瘤的侵袭与迁移、缓解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等发挥作用。现对近年来开展的扶正补益类方药抗肝癌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 本虚标实 补益 中药 原发性肝癌 免疫功能 中西医治疗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