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状态的肠道微生态微观参数在中医证研究中的价值
1
作者 李晗婧 李灿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0,506,共6页
肠道菌群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含有丰富的信息。肠道微生态可以作为微观参数反映整体健康状态。在中医状态理论指导下,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肠道微生态携带信息,并将其... 肠道菌群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含有丰富的信息。肠道微生态可以作为微观参数反映整体健康状态。在中医状态理论指导下,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肠道微生态携带信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而纳入客观指标可以推动中医辨证客观化。目前,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现代技术和中医整体观念找到解决策略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微观辨证 健康状态 微观参数 客观指标 整体观念 局限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状态理论探讨抑郁症的精准辨识
2
作者 陈启亮 李灿东 +2 位作者 陈文婷 彭伟 黎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65,共3页
抑郁症作为已病状态,其形成必然要经历未病态到欲病态,欲病态再到已病态两个关键节点。其中,阴平阳秘向阴的一面倾斜是未病态向抑郁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五脏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抑郁状态向抑郁症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医状态理论,... 抑郁症作为已病状态,其形成必然要经历未病态到欲病态,欲病态再到已病态两个关键节点。其中,阴平阳秘向阴的一面倾斜是未病态向抑郁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五脏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抑郁状态向抑郁症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医状态理论,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维度筛选两个关键节点的辨识指标,有利于实现未病态、抑郁状态、抑郁症状态的精准量化辨识,进而为抑郁症风险预警与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 抑郁症 辨证 风险预警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异常大鼠模型的旷场行为实验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鹏横 阮璐薇 +2 位作者 卓泽伟 胡柳 梁文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3,共4页
大鼠是较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旷场行为实验是检测动物情绪行为的一种常用的经典实验方法。涉及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研究是这些年的热点,并呈上升趋势。旷场行为实验的条件会引起大鼠生理心理状态改变,影响大鼠行为的解读,从而影响疾病模型... 大鼠是较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旷场行为实验是检测动物情绪行为的一种常用的经典实验方法。涉及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研究是这些年的热点,并呈上升趋势。旷场行为实验的条件会引起大鼠生理心理状态改变,影响大鼠行为的解读,从而影响疾病模型的判定。文章通过梳理近5年涉及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研究文献,为选择较为合适大鼠旷场行为实验的条件以及合理的行为解读和模型判定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旷场 行为实验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IL-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小华 洪敏俐 +5 位作者 李灿东 杨朝阳 刘燕鸿 洪春霖 陈慧暖 刘朝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COPD病性证素气虚、阳虚,同时对COPD患者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测定诱导痰上清液细胞因子IL-8水平...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COPD病性证素气虚、阳虚,同时对COPD患者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测定诱导痰上清液细胞因子IL-8水平,并探讨COPD中医证素气虚、阳虚与诱导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细胞因子IL-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气虚、阳虚积分分别为187.2±98.4,188.8±112.6,均为3级,提示存在严重的病理变化,气虚、阳虚证素积分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浓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气虚、阳虚是COPD主要的病理因素,这些病理因素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因虚致实,虚实错杂,使COPD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是COPD主要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证素 诱导痰细胞学 白细胞介素一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素原理构建高危肺结节预测模型
5
作者 叶金连 高心宇 +2 位作者 苏泳鑫 谭钟 李灿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38,647,共7页
目的:构建高危肺结节的预测模型,为肺结节风险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CT发现的非高危肺结节患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和6个月至1年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和影... 目的:构建高危肺结节的预测模型,为肺结节风险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CT发现的非高危肺结节患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和6个月至1年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和影像CT复查,观察进展组和稳定组影响因素,建立结节进展的预测模型。结果:460例患者中进展组22例,稳定组438例,结节进展为高危结节的预测模型,Logit(P)=-5.992+2.113*(老年段)+1.430*(证素肺)+1.674*(证素阳虚)+1.871*(证素热)+2.127*(部分实性结节)+1.941*(肿瘤家族史)+1.609*(糖尿病)。结论:非高危肺结节是否进展成高危结节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段、肿瘤家族史、糖尿病、部分实性结节、肺、阳虚、热,可作为临床判定结节是否进展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高危 证素辨证 预测模型 临床研究 进展 糖尿病 肿瘤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中医电子鼻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林雪娟 吴青海 +2 位作者 李灿东 郑哲洲 郑剑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92-1995,共4页
基于第3代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中医电子鼻(WES-ENO11103-A)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吴青海自主研发的新型嗅诊仪。本文对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医用电子鼻技术的发展概况、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特点、自主研发的... 基于第3代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中医电子鼻(WES-ENO11103-A)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吴青海自主研发的新型嗅诊仪。本文对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医用电子鼻技术的发展概况、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特点、自主研发的中医电子鼻简况及前期实验结果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无创、科学、简便、快捷的嗅诊仪器,推动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 中医电子鼻 嗅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柴芍六君汤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文谦 齐景馨 +2 位作者 黄凯悦 洪银洁 甘慧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8,共8页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对柴芍六君汤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28只,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替普瑞酮组、柴芍六君汤组,每组8只,正常...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对柴芍六君汤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28只,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替普瑞酮组、柴芍六君汤组,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灭菌饮用水灌胃,其余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持续4周。观察大鼠宏观指标、胃黏膜组织形态,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IL-32、胃泌素-17(GAS-17)含量,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三叶因子2(TFF2)、前列腺素E_(2)(PGE_(2))mRNA表达水平,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并分析菌群和屏障保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芍六君汤组和替普瑞酮组大鼠宏观指标、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果改善,IL-1β、IL-18、IL-32、GAS-17含量及PGE_(2)mRNA表达降低(P<0.01,P<0.001),NO、eNos、TFF2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替普瑞酮组异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等和柴芍六君汤组乳酸杆菌属、帕拉普氏菌属等丰度降低(P<0.05,P<0.01,P<0.001)。乳酸杆菌属、异杆菌属等与NO、eNos、TFF2 mRNA水平负相关,与PGE_(2)mRNA水平正相关,脱硫弧菌属、阿氏菌属等与NO、eNos、TFF2 mRNA水平正相关,与PGE_(2)mRNA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柴芍六君汤可能通过调节菌群丰度来恢复菌群的稳态,从而降低胃黏膜炎症反应,达到保护胃黏膜屏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柴芍六君汤 肝郁脾虚证 肠道菌群 黏膜屏障 炎症介质 中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体重过高者中痰证与非痰证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 被引量:3
8
作者 廖凌虹 游建勇 +2 位作者 许珈齐 陈继承 高碧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5-877,共3页
目的:研究体重过高(BMI≥24)人群痰证与非痰证者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差异。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法,采集214例体重过高人员的四诊资料信息,进行证素辨证。其中108例痰证积分≥100归为痰证组;106例痰证积分<70,且年龄性别与痰证组匹配的人... 目的:研究体重过高(BMI≥24)人群痰证与非痰证者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差异。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法,采集214例体重过高人员的四诊资料信息,进行证素辨证。其中108例痰证积分≥100归为痰证组;106例痰证积分<70,且年龄性别与痰证组匹配的人员归为非痰证组。对体重过高者的50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观察,采用相关系数来描述网络中两组指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强弱,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某个指标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分析,采用Gephi进行网络结构的可视化操作。结果:在痰证组中白细胞计数对50种指标网络的影响最大,在非痰证组中血红蛋白影响力最大。结论:慢性炎症可能是体重过高痰证人群的重要病理反应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过高 痰证 社会网络分析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 被引量:9
9
作者 万信 梁丽丽 +1 位作者 郭森仁 林雪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Hp阳性组161例,Hp阴性组247例,采用证素辨证法对其证候进行分...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Hp阳性组161例,Hp阴性组247例,采用证素辨证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比较2组中常见的病位病性,探讨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特点。结果:1)Hp阳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气滞、热、湿、阴虚、痰、阳虚、气虚。Hp阴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热、气滞、湿、阴虚、痰、气虚、阳虚。2)2组证素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湿证素积分高于Hp阳性组(P=0.036<0.05),其余各证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位主要在胃、脾、肝;病性上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主,病性气滞与湿热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因素。2)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证素分布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对抗栓疗效的影响
10
作者 张娅 陈慧 +2 位作者 李灿东 吴红霞 林云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61-176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气虚血瘀证对抗栓疗效的影响。方法:123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后规范抗栓治疗,根据术后1周是否有气虚血瘀证表型分为气虚血瘀组(49例)和非气虚血瘀组(74例),同时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气虚血瘀证对抗栓疗效的影响。方法:123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后规范抗栓治疗,根据术后1周是否有气虚血瘀证表型分为气虚血瘀组(49例)和非气虚血瘀组(74例),同时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PCI术后气虚血瘀组MPA、vWF、GPⅡb/Ⅲa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而PLT、F(1+2)和F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后强化抗栓治疗的基础上,气虚血瘀证仍然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但不影响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气虚血瘀证 抗栓治疗 血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视域下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李晗婧 李书楠 +2 位作者 刘丽敏 王顺永 付海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76-1982,共7页
肠道微生物群是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多样性和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调节、代谢平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尤... 肠道微生物群是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多样性和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调节、代谢平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肠道菌群在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治疗抵抗以及疾病复发中的潜在作用,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提出肠道菌群与淋巴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既包括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动态互动,也涵盖了肠道微生态在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将肠道菌群作为“微生物群-肠道-淋巴瘤轴”的核心要素,探索其在淋巴瘤诊断中的独特价值。通过系统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特征的淋巴瘤独特诊断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提供新的非侵入性方法,也为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通过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淋巴瘤发生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肠道菌群 微观参数 状态辨识 系统科学 诊断模型 中医整体观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景茹 洪银洁 +4 位作者 黄婉仪 黄安闻 林泽豪 杨宗保 甘慧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72-2680,共9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柴芍六君汤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证大鼠代谢紊乱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22只。造模组采用化学诱导、饥饱失常和夹尾刺激法建立CAG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柴芍六君汤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证大鼠代谢紊乱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22只。造模组采用化学诱导、饥饱失常和夹尾刺激法建立CAG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进行模型评价。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柴芍六君汤组,每组10只。柴芍六君汤组予浓度为0.51 g·mL^(-1)柴芍六君汤10 mL·kg^(-1)·天^(-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灭菌饮用水灌胃,共给药4周。一般行为学观察,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识别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变化,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造模组大鼠神态疲惫,行为抑郁,大便溏结不调,胃黏膜固有腺体明显萎缩、炎性细胞浸润,符合CAG肝郁脾虚证表现。经柴芍六君汤给药后,模型大鼠一般行为学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善。^(1)H-NMR代谢组学检测出15个与CAG肝郁脾虚证密切相关的胃黏膜组织代谢物,柴芍六君汤干预后回调泛酸、2-羟基丁酸、甲基丙二酸、甲硫醇、乳酸、N-甲基-α-氨基异丁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谷氨酸、N-乙酰基天冬氨酸、顺式5-四氢十六烷基肉碱、腺苷、脂质含量(P>0.05或P>0.01),共得到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这3条关键代谢调节通路。结论柴芍六君汤能够保护和修复CAG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回调差异代谢物的紊乱,其主要治疗机制可能与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郁脾虚证 柴芍六君汤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俊杰 杨文娟 +3 位作者 梁丽丽 万信 冯秀君 林雪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51-753,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筛选出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探讨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的常见的病位证素...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筛选出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探讨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的常见的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从高往低的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肺=胆;湿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肝>肾>胆>肺。结果表明湿与脾、胃、肝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与肾、胆、肺不存在相关性(P>0.005)。热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胆>胃>脾>肺>肾。结果表明热与肝、胆、胃、脾存在相关性(P<0.005),与肺、肾不存在相关性(P>0.005)。结论: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证型,病性证素湿与热均与胃、脾、肝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热证 病性 病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辨证的数据挖掘与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瑞芳 陈启亮 +1 位作者 张斐 廖凌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分析国内建国以来发表的经络辨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经络辨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 目的分析国内建国以来发表的经络辨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经络辨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到2018年11月2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在2004年以前增长平缓,从2004年以后增长较快;发表文献5篇以上期刊单位有20家,其中最多的发表了57篇;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33人,其中王居易发表论文数量最多(25篇);发表文献5篇以上的单位共36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了59篇,数量最多;文献以临床研究为主,占66.52%;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50篇,占5.62%,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文献有37篇;文献被引用频次57.08%,总体偏高。结论经络辨证相关研究近20年来不断受到关注,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质量也不断提高;侧重临床应用的研究,学科应用稍显集中,经络辨证用于诊断方面理论内涵方面研究不足,有待形成系统而深入的辨证体系。采用经络辨证能够指导循经用药或者采用相应治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准确辨证,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辨证 经络诊察 中医诊断 循经用药 CNKI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素英 闵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60-4469,共10页
目的通过建立三种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模型,分析并评价模型间差异,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索合适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动物模型。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内因模型组(M组)、内外因模型A组(A组)、内外因模型... 目的通过建立三种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模型,分析并评价模型间差异,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探索合适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动物模型。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内因模型组(M组)、内外因模型A组(A组)、内外因模型B组(B组)。K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并给予正常饮用水;M组采用高脂高胆固醇致石饲料喂养,给予20%蔗糖水饮用;A、B组给予高脂高胆固醇致石饲料和20%蔗糖水并置于湿热环境中,造模周期为12周,其中A组全程处于湿热环境,B组造模后4周置于湿热环境。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造模前后的一般状态,进行旷场实验;造模结束后取材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K组相比,M、A、B三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湿热证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体视镜下小鼠胆囊可见不同程度浑浊,HE染色表明肝脏、小肠、舌组织出现胆结石和湿热证相关的病理性改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也不同程度的增高,胆汁中胆固醇(TC)、胆汁酸(TBA)含量升高;综合评价以上结果,B组更显著地体现了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候。结论给予高脂高胆固醇致石饲料和20%蔗糖水12周加湿热环境4周的综合造模方法,可复制质量良好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胆固醇结石 湿热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CLAHE图像增强算法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立芃 杨朝阳 +2 位作者 伍明诚 王仁平 阴亚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为解决CLAHE算法硬件资源消耗量大的问题,从硬件实现的角度对算法进行两方面改进。针对裁剪阈值,提出了一种普适性裁剪阈值确定方法,基于信息熵和结构相似性构造了品质因数,以品质因数最佳作为评判标准确定硬件实现中的裁剪阈值,在平衡... 为解决CLAHE算法硬件资源消耗量大的问题,从硬件实现的角度对算法进行两方面改进。针对裁剪阈值,提出了一种普适性裁剪阈值确定方法,基于信息熵和结构相似性构造了品质因数,以品质因数最佳作为评判标准确定硬件实现中的裁剪阈值,在平衡图像增强对比度和失真度的同时,避免消耗硬件资源对图像数据本身进行大量计算。针对超阈值像素再分配,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分配方法,将超阈值像素仅均分给未超阈值的灰度级,且若其再次超阈值则停止分配,在降低图像失真度的同时,避免反复像素分配带来的硬件开销。在改进型CLAHE算法的基础上,完成基于FPGA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系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普适性裁剪阈值下,增强后的图像能够普遍获得更高的品质因数,具有更佳的综合效果;改进型像素再分配方法对比常规方法,图像在信息熵平均损失3.28%的代价下结构相似性可平均提升8.88%;低照度图像增强系统可实现640×480@60 fps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本设计可为图像增强算法的硬件实现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CLAHE改进算法 裁剪阈值 像素再分配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癸盛衰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物质本源的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文娜 李灿东 +3 位作者 高碧珍 沈建英 廖凌虹 张凌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43-1745,共3页
目的:探讨天癸盛衰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物质本源。方法: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出发点,认识天癸的性质;从中医发展的线索中,剖析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论证了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是人体重要的组... 目的:探讨天癸盛衰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物质本源。方法: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出发点,认识天癸的性质;从中医发展的线索中,剖析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论证了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结果:从实际现象中得出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的现代医学佐证。结论:天癸的物质本源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密切相关,但二者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程中的内在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仍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探讨其机理,并进行相关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予以印证,从而为如何有效调控天癸的盛衰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癸 肾虚 骨质疏松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娅 陈慧 +4 位作者 李灿东 吴红霞 林云钗 洪丹丹 王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371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可能影响PCI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371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可能影响PCI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虚血瘀证、MPA(≥70%)、血浆vWF水平和CYP2C19*2基因突变是影响PCI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气虚血瘀证、血浆vWF水平、MPA70%切割点和CYP2C19*2基因突变对评价PCI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危险因素 主要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Notch1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与甲基化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建英 梁文娜 +8 位作者 陈惠芳 张凌媛 庄垸荧 陈晓阳 陈雅茹 肖琼琼 杨敏 闵莉 龚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 从表观遗传学之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角度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大鼠海马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将12月龄雌性围绝经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焦虑... 目的 从表观遗传学之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角度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大鼠海马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将12月龄雌性围绝经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焦虑样及抑郁样的行为学评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大鼠海马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运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法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水平。结果 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及糖水消耗率均显著下降;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Jagged1、Notch1和Hes5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或P<0.05);其中Hes5基因的部分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率均显著增加,而Jagged1和Notch1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及其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海马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其中Hes5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其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海马 Notch1信号通路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癸盛衰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物质本源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文娜 李灿东 +3 位作者 高碧珍 沈建英 廖凌虹 张凌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天癸盛衰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物质本源。方法: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出发点,认识天癸的性质;从中医发展的线索中,剖析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论证了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是人体重要的组... 目的:探讨天癸盛衰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物质本源。方法: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出发点,认识天癸的性质;从中医发展的线索中,剖析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论证了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结果:从实际现象中得出天癸的物质性和时间性的现代医学佐证。结论:天癸的物质本源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密切相关,但二者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程中的内在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仍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探讨其机理,并进行相关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予以印证,从而为如何有效调控天癸的盛衰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癸 骨质疏松 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