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马华根
池茗
+2 位作者
林芷伊
唐元瑜
丛伟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2-10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出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为脊髓损伤研究提供实用的受试细胞源。无菌提取1月龄家兔脊髓组织,依次经剪碎、牛血清白蛋白密度梯度离心、筛网过滤、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纯净的脊髓微血管段,将其与适量M199完全...
本研究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出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为脊髓损伤研究提供实用的受试细胞源。无菌提取1月龄家兔脊髓组织,依次经剪碎、牛血清白蛋白密度梯度离心、筛网过滤、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纯净的脊髓微血管段,将其与适量M199完全培养基混匀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原代培养;期间持续观察记录细胞的生长状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其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脊髓微血管段接种24 h后,有少量内皮样细胞爬出;36~60 h细胞集落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72 h后细胞铺满皿底,呈“鹅卵石样”单层贴壁生长。免疫组化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99%以上的细胞胞质染成棕红色,为阳性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便捷、稳定的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Ⅷ因子相关抗原
家兔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代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鉴定
被引量:
5
2
作者
唐元瑜
刘海琴
马华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原代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s)培养方法,为探索AECs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工具细胞。方法:取SD大鼠1只,无菌打开胸腹腔,分离出主动脉,剔除血管外结缔组织和脂肪,将主动脉内...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原代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s)培养方法,为探索AECs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工具细胞。方法:取SD大鼠1只,无菌打开胸腹腔,分离出主动脉,剔除血管外结缔组织和脂肪,将主动脉内膜外翻,切成长为1.0~1.5 mm的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瓶中,7 d后去除血管段继续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表现观察和第Ⅷ因子(FⅧ)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目的细胞。结果:接种3 d后,有少量细胞从血管段周围迁移出,形成岛屿状细胞团;10~12 d后,细胞集落逐渐融合成片,铺满瓶底,呈典型的“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FⅧ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的胞核和胞质淡染成棕红色,表达为阳性,阳性细胞率达98%以上。结论:主动脉内膜外翻切段贴壁培养法能够成功分离培养出原代大鼠A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内皮细胞
内膜外翻切段贴壁培养法
原代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大鼠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马华根
池茗
林芷伊
唐元瑜
丛伟红
机构
中国
中医
科
学院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实验室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2-1067,共6页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能力提升项目(No.XYZX0303-02)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项目(第四批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9]1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72714)资助。
文摘
本研究旨在体外分离培养出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为脊髓损伤研究提供实用的受试细胞源。无菌提取1月龄家兔脊髓组织,依次经剪碎、牛血清白蛋白密度梯度离心、筛网过滤、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纯净的脊髓微血管段,将其与适量M199完全培养基混匀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原代培养;期间持续观察记录细胞的生长状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其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脊髓微血管段接种24 h后,有少量内皮样细胞爬出;36~60 h细胞集落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72 h后细胞铺满皿底,呈“鹅卵石样”单层贴壁生长。免疫组化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99%以上的细胞胞质染成棕红色,为阳性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便捷、稳定的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关键词
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Ⅷ因子相关抗原
家兔
脊髓损伤
Keywords
spinal cor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SCMECs)
primary culture
factorⅧ-related antigen
rabbit
spinal cord injury
分类号
Q4-33 [生物学—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代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鉴定
被引量:
5
2
作者
唐元瑜
刘海琴
马华根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学院
北京
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
金匱
教研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8-10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2714)
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545)。
文摘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原代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ECs)培养方法,为探索AECs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工具细胞。方法:取SD大鼠1只,无菌打开胸腹腔,分离出主动脉,剔除血管外结缔组织和脂肪,将主动脉内膜外翻,切成长为1.0~1.5 mm的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瓶中,7 d后去除血管段继续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表现观察和第Ⅷ因子(FⅧ)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目的细胞。结果:接种3 d后,有少量细胞从血管段周围迁移出,形成岛屿状细胞团;10~12 d后,细胞集落逐渐融合成片,铺满瓶底,呈典型的“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FⅧ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的胞核和胞质淡染成棕红色,表达为阳性,阳性细胞率达98%以上。结论:主动脉内膜外翻切段贴壁培养法能够成功分离培养出原代大鼠AECs。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内皮细胞
内膜外翻切段贴壁培养法
原代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大鼠
SD
Keywords
aorta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tima valgus adherent culture method primary culture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rats,SD
分类号
R329.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代家兔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马华根
池茗
林芷伊
唐元瑜
丛伟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代SD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鉴定
唐元瑜
刘海琴
马华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