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敏麟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1068-1070,共3页
中医的藏象学说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看总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似是而非。中医的藏象学说 ,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众所周知 ,“五藏”绝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肺、肝、脾、肾。多年来 ,对中西医结合的藏象实质展开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驱... 中医的藏象学说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看总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似是而非。中医的藏象学说 ,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众所周知 ,“五藏”绝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肺、肝、脾、肾。多年来 ,对中西医结合的藏象实质展开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驱所取得的成绩 ,使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中医藏象实质的面纱。综合中医藏象的现代研究的成果和相关细胞生物学的新近进展 ,提出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 ,认为中医藏象的实质在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五藏”其实是细胞的“五脏” ,细胞的“五脏”是细胞的五个不同功能系统 ,可以落实为不同的亚细胞结构 ,即线粒体———中医之“脾” ,染色体———中医之“肾” ,配体 -受体 -信号转导系统———中医之“肝” ,细胞膜———中医之“肺” ,离子通道———中医之“心”。因此 ,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 ,实质上是一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学说 ,从它着手 ,中医理论可以和现代医学的最前沿的细胞生物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从而使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上篇介绍“五藏”与五个亚细胞结构的对应关系 ,下篇用这五个亚细胞结构说明“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藏象学说 细胞器 细胞生物学假说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下)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敏麟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7期1235-1236,1291,共3页
中医藏象学说 ,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众所周知 ,“五藏”绝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肺、肝、脾、肾。多年来 ,对中西医结合的藏象实质展开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驱所取得的成绩 ,使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中医藏象实质的面纱。综合中医藏... 中医藏象学说 ,一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众所周知 ,“五藏”绝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肺、肝、脾、肾。多年来 ,对中西医结合的藏象实质展开深入研究的各位先驱所取得的成绩 ,使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中医藏象实质的面纱。综合中医藏象的现代研究的成果和相关细胞生物学的新近进展 ,提出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 ,认为中医藏象的实质在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五藏”其实是细胞的“五脏” ,细胞的“五脏”是细胞的五个不同功能系统 ,可以落实为不同的亚细胞结构 ,即线粒体———中医之“脾” ,染色体———中医之“肾” ,配体 -受体 -信号转导系统———中医之“肝” ,细胞膜———中医之“肺” ,离子通道———中医之“心”。因此 ,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 ,实质上是一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学说 ,从它着手 ,中医理论可以和现代医学的最前沿的细胞生物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从而使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本文上篇介绍“五藏”与 5个亚细胞结构的对应关系 ,下篇用这 5个亚细胞结构说明“五藏”之间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藏象学说 假说 细胞器 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ra细胞分泌蛋白与肺部疾病
3
作者 刘雪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0-352,共3页
关键词 C1ara细胞 炎症 肿瘤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晶体混浊分类系统Ⅲ探讨复方水蛭滴眼液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3 位作者 张松青 陈胜 柯发杰 潘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用晶体混浊分类系统Ⅲ (lensopacitiesclassificationsystemⅢ ,LOCSⅢ )探讨复方水蛭 (shuizhi,SZ)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SZ为主要成分、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复方SZ滴眼液 ,并以进口抗... 目的 :用晶体混浊分类系统Ⅲ (lensopacitiesclassificationsystemⅢ ,LOCSⅢ )探讨复方水蛭 (shuizhi,SZ)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SZ为主要成分、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复方SZ滴眼液 ,并以进口抗白内障药物吡诺克辛钠滴眼液 (吡诺克辛 )为对照组 ,应用LOCSⅢ晶体混浊分类系统观察和比较两种滴眼液对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结果 :复方SZ滴眼液组视力提高率 (76 % )、晶体混浊减低率 (5 9% )、有效率 (6 6 % )均明显优于吡诺克辛滴眼液对照组(2 .0 %、0 %和 2 .0 %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SZ滴眼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白内障药物 ,疗效优于进口抗白内障药物吡诺克辛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中药 水蛭滴眼液 临床研究 维生素C 晶体混浊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祁明信 黄秀榕 +5 位作者 汪朝阳 王勇 郑良朴 林久茂 林薇 叶蕻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06-1208,T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水蛭(SZ)为主要成分 ,配制成SZ滴眼液 ;并在SZ滴眼液的基础上配制成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复方SZ滴眼液。用SD大鼠复制D -半乳糖白内障模型。将实验分成 ... 目的 :探讨复方SZ滴眼液对实验性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民间验方为基础、以水蛭(SZ)为主要成分 ,配制成SZ滴眼液 ;并在SZ滴眼液的基础上配制成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复方SZ滴眼液。用SD大鼠复制D -半乳糖白内障模型。将实验分成 3组 :①生理盐水对照组 ;②SZ组 ;③复方SZ组。用FS - 3V裂隙灯显微镜动态观察各组动物晶体混浊情况 ,并于实验第 15d测定各组晶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谷胱甘肽 (GSH)和可溶性蛋白 (SP)的含量。观察并比较两种滴眼液对半乳糖白内障的防治作用。结果 :复方SZ组和SZ组大鼠晶体混浊的速度均较对照组慢、程度也较轻 ;复方SZ组大鼠晶体混浊的速度较SZ组慢、程度也较SZ组轻。晶体抗氧化指标测定显示 ,复方SZ组和SZ组晶体的SOD、GSH -Px和GS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复方SZ组晶体的SOD和GSH -Px又较SZ组高。各组晶体SP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SZ滴眼液和复方SZ滴眼液均具有较好的延缓和减轻半乳糖白内障的作用 ,复方SZ滴眼液较SZ滴眼液的作用更明显。其机理可能与复方SZ滴眼液较SZ滴眼液更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半乳糖 大鼠 水蛭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2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龙儒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80,58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LECs,培养24 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LECs,培养24 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rhEGF)(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Tri(40、20、10μg/L),再分别作用6、12、24、48、72 h后,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LECs的阳性表达率和增殖抑制率,观察Tri对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Tri均可抑制处于增殖状态的LECs,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72 h增殖抑制率分别达到80.09%、61.29%及39.93%。PCNA表达率在6-72 h内随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下调,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且各浓度Tri组与同一时点增殖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ri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状体上皮细胞 MTT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胞浆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2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龙儒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4代牛LECs,分5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以DMEM培养;增殖对照组:以DMEM+50μg/L rhEGF培养;Tri高、中、低剂量组分别...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4代牛LECs,分5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以DMEM培养;增殖对照组:以DMEM+50μg/L rhEGF培养;Tri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含50μg/L rhEGF和40μg/L、20μg/L、10μg/L Tri的DMEM培养。分组培养6h、12h、24h、48h、72h后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率;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空白对照组、增殖对照组、Tri中剂量组分组培养48h后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Tri对rhEGF诱导的LECs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增大;Tri各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增殖对照组;Tri中剂量组胞内Ca^(2+)浓度高于增殖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Tri对LECs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胞内Ca^(2+)浓度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品状体上皮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胞浆内cAMP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贝宁 龙儒桃 +3 位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胡艳红 马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20-421,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cell,BLECs)增殖及其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用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来测定Tri 20μg/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LECs内c...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cell,BLECs)增殖及其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用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来测定Tri 20μg/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LECs内cAMP浓度。结果:Tri 20μg/L,时间6,12,24,48,72 h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BLECs,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而增殖抑制组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增加。结论:Tri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该作用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cAMP等第二信使物质浓度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状体 上皮细胞 MTT比色法 CAMP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其胞浆内cGMP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龙儒桃 贝宁 +3 位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胡艳红 马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及其细胞内cGMP浓度变化的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以DMEM培养;增殖对照组:以DMEM+50μg/L rh...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及其细胞内cGMP浓度变化的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以DMEM培养;增殖对照组:以DMEM+50μg/L rhEGF培养;雷公藤内酯醇组:增殖对照组+20μg/L雷公藤内酯醇。用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来测定Tri 20μg/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LECs内cGMP浓度。结果:浓度为20μg/L的Tri、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的BLECs时间分别为6,12,24,48,72 h,均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而雷公藤内酯醇组细胞内cGMP含量比增殖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Tri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该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GMP浓度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属 晶体 上皮细胞 比色法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晌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3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吴正正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40,20,10μg/L),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40,20,10μg/L),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于不同时间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的LECs,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防止后囊混浊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体 上皮样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及在细胞增殖中的意义
11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2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及其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用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观察Tri浓度为20μg/L,不同时间(6,12,24,48,72h)对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抑制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及其机制。方法:取第4代BLECs,用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观察Tri浓度为20μg/L,不同时间(6,12,24,48,72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Tri对胞浆内游离Ca2+的影响。结果:同一浓度的Tri,于不同时间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LECs,均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而增殖抑制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结论:Tri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影响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胞浆内游离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2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和对BLECs增殖的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LECs,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B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和对BLECs增殖的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LECs,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rhEGF)(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Tri(40,20,10μg/L),再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LECs的阳性表达率及增殖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Tri(40~10μg/L)抑制处于增殖状态的LECs,PCNA表达率在6~72h内随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下调,10μg/L组6hPCNA表达是(76.74±0.8),与同时间增殖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h(70.32±1.6),24h(61.96±2.1),48h(54.98±2.0),72h(42.15±1.6);20μg/L组6hPCNA表达是(68.58±3.2),12h(55.34±2.6),24h(49.59±1.6),48h(36.61±0.5),72h(30.00±1.1);40μg/L组6hPCNA表达是(60.96±1.2),12h(46.45±1.7),24h(32.10±0.5),48h(27.15±1.1),72h(19.16±1.5),以上各组与同时间增殖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雷公藤内酯醇使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内PCNA的表达率下降,改变细胞周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体 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浮肿53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平 陈萱林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807-807,810,共2页
目的:寻找特发性浮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按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浮肿53例,1-3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单纯西药治疗特发性浮肿疗效不能巩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占9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浮肿,标本兼治,... 目的:寻找特发性浮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按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浮肿53例,1-3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单纯西药治疗特发性浮肿疗效不能巩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占9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浮肿,标本兼治,疗效较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浮肿 水潴留 归脾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组双向凝胶电泳的初步探讨
14
作者 谭耀武 汪世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寻找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质抗原组分分析的一条新途径。方法:以日本血吸虫虫卵为材料,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和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进行蛋白组分析。结果:获得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双向凝胶电泳蛋... 目的:寻找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质抗原组分分析的一条新途径。方法:以日本血吸虫虫卵为材料,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和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进行蛋白组分析。结果:获得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双向凝胶电泳蛋白组分析方法可运用于日本血吸虫虫卵蛋白组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 双向凝胶电泳 血吸虫病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