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钢铁矿石高温基础特性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玉山 周文波 +2 位作者 黄建强 刘征建 李思达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为保证烧结高效稳定生产,针对三钢常用的八种铁矿粉的高温基础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种和铁氧化物赋存形态的不同均会影响到矿粉的高温基础性能,A 1矿粉内部褐铁矿含量较高,高温反应性较好,最低同化温度较低;磁铁矿粉的... 为保证烧结高效稳定生产,针对三钢常用的八种铁矿粉的高温基础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种和铁氧化物赋存形态的不同均会影响到矿粉的高温基础性能,A 1矿粉内部褐铁矿含量较高,高温反应性较好,最低同化温度较低;磁铁矿粉的最低同化温度都达到了1300℃以上,液相生成能力和流动能力都较好,尤其B 1液相流动性指数达到了5.59,各铁矿粉之间存在烧结互补特性。研究铁矿石的高温基础特性为优化烧结配矿提供了技术依据,基于检测结果,确定了矿粉配比为外购富矿粉∶国内精矿粉=8∶2,后续可根据性价比对配比进行微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烧结 高温基础特性 同化性能 液相流动性 烧结优化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钢2号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硫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被引量:16
2
作者 江荣才 徐海军 +1 位作者 林春源 赖毅强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对湿法和干法脱硫技术进行比较,以及对循环流化床干法和密相干塔法脱硫工艺进行论证和现场调研,三钢2号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硫最终选定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CFB-FGD)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将明显改善三明地区大气环境。
关键词 烧结烟气 烟气脱硫 CFB干法脱硫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钢2号烧结机烟气干法选择性脱硫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余志杰 李奇勇 +1 位作者 徐海军 林春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概述了烧结机烟气的特点,介绍了干法脱硫技术在福建三钢180m2烧结机烟气处理上的应用。此项目的实施为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提供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 烧结烟气 干法脱硫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钢5号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卢芳颖 陈敬佑 《炼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对三钢5号高炉开炉及达产的生产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三钢5号高炉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通过开炉前的精心准备,制订合理的开炉方案,准确选择开炉料和各种操作参数,适时调整操作制度,优化高炉操作,实现了顺利开炉和快速达产。
关键词 高炉 开炉 达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钢4号高炉开炉及快速达产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芳颖 《炼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三钢 4号高炉开炉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由于在开炉装料过程中炉内焦炭着火,点火开炉前炉顶打水装置被误打开,大量水入炉,打乱了原有开炉计划。经过采取合理的方案,使开炉工作安全顺利,快速达产。
关键词 开炉 高炉 达产 炉顶 装料 焦炭 快速 装置 着火 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钢2^#烧结机烟道废气余热的选择性利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荣才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0,共4页
福建三钢闽光烧结厂利用热管技术有选择性地回收烧结机烟道废气余热,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烧结行业余热利用,节能降耗开拓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余热回收装置 烧结机烟气 热管换热器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钢4号高炉炉底炉缸的设计特点
7
作者 陈培荣 《炼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针对三钢高炉原料含铅锌高、炉壳开裂等的特点,4号高炉设计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如:加厚炉壳、铁口使用铜冷却壁、设置排铅槽、陶瓷杯与炭砖之间采用硅溶胶结合浇注料、铁口区整体浇注等。同时,对炉底炉缸的设计与维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炉 炉底炉缸 炉壳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箔片形状对箔汽化焊接沉积能量的影响
8
作者 苏仰源 汤炜杰 +5 位作者 姚钰杰 范治松 宁汉维 邓将华 叶爱丽 邱容容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4,共9页
提出4种不同形状的铝箔,通过数值模拟与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究箔片形状对电流密度、温度分布、焊缝面积和沉积能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拐角结构的常规过渡型和V字过渡型铝箔,存在峰值温区面积小、尖点先爆的特征;对于存... 提出4种不同形状的铝箔,通过数值模拟与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究箔片形状对电流密度、温度分布、焊缝面积和沉积能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拐角结构的常规过渡型和V字过渡型铝箔,存在峰值温区面积小、尖点先爆的特征;对于存在对称结构的圆弧过渡型铝箔,温区过渡平缓,但焊接过程存在能量损失;在4种不同形状铝箔中,边桥过渡型铝箔峰值电压最高、放电时间最长、沉积能量最多、能量利用率最大,并且接头焊缝面积最大,接头力学性能最好,其最大拉伸剪切力为7726 N,与母材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箔汽化焊接 箔片形状 焊缝面积 沉积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料层烧结水碳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戴玉山 胡文祥 +3 位作者 王义惠 周文波 王耀祖 李思达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4,共5页
为保证料层厚度由600 mm提高至1000 mm后,烧结生产稳定顺行,通过烧结杯实验,研究了料层厚度及水碳结构对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质量的影响。优化后烧结产能及质量得到改善,垂烧速度、转鼓指数和整体利用系数由15.2 mm/min、65.0%和1.23 t/(... 为保证料层厚度由600 mm提高至1000 mm后,烧结生产稳定顺行,通过烧结杯实验,研究了料层厚度及水碳结构对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质量的影响。优化后烧结产能及质量得到改善,垂烧速度、转鼓指数和整体利用系数由15.2 mm/min、65.0%和1.23 t/(m^(2)·h)提高至22.3 mm/min、68.9%和1.54 t/(m^(2)·h)。确认了现场烧结原料结构下的最佳配水量为7.5%,同时不降低固体燃料用量,为超厚料层烧结稳定生产提供了数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烧结 水碳结构 厚料层烧结 烧结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脱硫灰膏体制备流态填筑材料及其机制
10
作者 左泽明康 周文波 +2 位作者 潘国泰 张瀚文 雷国元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0,129,共8页
针对填埋到湖底的脱硫灰含水量较高,脱水干燥后再利用可行性差的问题,本文直接利用填埋半干法脱硫灰膏体制备全固废流态填筑料。研究“半干法脱硫灰-钢渣微粉-粉煤灰”全固废胶凝材料,考察原料配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FT-IR、SE... 针对填埋到湖底的脱硫灰含水量较高,脱水干燥后再利用可行性差的问题,本文直接利用填埋半干法脱硫灰膏体制备全固废流态填筑料。研究“半干法脱硫灰-钢渣微粉-粉煤灰”全固废胶凝材料,考察原料配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FT-IR、SEM等分析手段研究胶凝机制,考察流态填筑料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料最佳配比为脱硫灰∶粉煤灰∶钢渣微粉=40∶20∶40,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3.37 MPa;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除常规的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钙矾石外,还存在少量的C_(3)A-CaSO_(3)-11H_(2)O,其由脱硫灰中的CaSO_(3)·0.5H_(2)O和体系中的水化铝酸钙(C-A-H)反应生成;当固化剂掺量为8%~20%时,所制备的流态填筑料28 d抗压强度为1.18~2.47 MPa;三乙醇胺可以增加流态填筑料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最佳用量为固化剂质量的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 脱硫灰 粉煤灰 复合胶凝材料 流态填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基直接还原工艺研究进展和发展思考 被引量:24
11
作者 朱德庆 薛钰霄 +3 位作者 潘建 唐筑成 杨聪聪 江荣才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86,共10页
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在介绍目前钢铁工业碳排放现状及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基直接还原工艺发展趋势,指出气基竖炉工艺是其大力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实现该工艺设... 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在介绍目前钢铁工业碳排放现状及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基直接还原工艺发展趋势,指出气基竖炉工艺是其大力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实现该工艺设备大型化及促进原料来源多样化的建议,以期为行业碳减排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直接还原 气基直接还原 DRI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氧化球团富氢气基直接还原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潘建 朱德庆 +5 位作者 韩基祥 曹鹏飞 翟勇 陈昭尧 易安南 胡文祥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7,共10页
以DRI为原料的电炉炼钢短流程是冶炼优质钢和特种钢的重要工艺。为制备优质DRI,本文首先以某全铁品位高达71.68%的国产M矿为含铁原料制备了M_(R=0.09)、M_(R=0.4)球团,然后参考HYL法气基直接还原标准,将球团在富氢(H_(2)/CO=2.6)条件下... 以DRI为原料的电炉炼钢短流程是冶炼优质钢和特种钢的重要工艺。为制备优质DRI,本文首先以某全铁品位高达71.68%的国产M矿为含铁原料制备了M_(R=0.09)、M_(R=0.4)球团,然后参考HYL法气基直接还原标准,将球团在富氢(H_(2)/CO=2.6)条件下进行气基直接还原,系统研究了该球团矿的RI、RSI、还原后CCS和物相变化。结果表明:在800~950℃范围内,两种球团矿的RI与还原温度线性相关,且RI均大于4;固定还原温度,两种球团矿的RSI随着还原的进行先急剧增加后逐渐下降,在还原度为50%~80%之间达到峰值,且RSI随还原温度增高而增大;还原过程中,两种球团矿还原后的CCS先大幅度下降,后略微上升,且随着还原温度增加而明显降低。整体来看,M_(R=0.09)球团的RI、RSI及还原后CCS均优于M_(R=0.4)球团。还原过程由球团外层逐渐向内部推进,在Fe_(2)O_(3)转变为Fe_(3)O_(4)和浮士体的过程中,球团矿体积膨胀最为严重,导致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使球团矿抗压强度大幅度下降,之后金属铁晶粒互连聚集,膨胀率逐渐下降,抗压强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位磁铁精矿 气基 富氢 直接还原 还原膨胀 非高炉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粉球团烧结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正启 詹若宁 +3 位作者 朱德庆 吕韬 潘建 洪荣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4,103,共9页
本文针对传统烧结工艺能耗高、强度差等缺点,开发了铁矿粉球团烧结新工艺。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结果表明:普通铁矿烧结时采用新工艺,其转鼓强度可由61.50%提升至75.12%,成品率由67.29%提升至85.03%,固体能源消耗降低43.6%至44.31 kg/t;而... 本文针对传统烧结工艺能耗高、强度差等缺点,开发了铁矿粉球团烧结新工艺。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结果表明:普通铁矿烧结时采用新工艺,其转鼓强度可由61.50%提升至75.12%,成品率由67.29%提升至85.03%,固体能源消耗降低43.6%至44.31 kg/t;而对于红土镍矿烧结,转鼓强度由46.27%提升至58.66%,成品率由64.88%提升至68.16%,利用系数由1.06 t/( m^(2)·h)提升至1.19 t/(m^(2)·h),固体能源消耗降低22.78%至110.36 kg/t。球团烧结工艺能促进复合铁酸钙的生成,所获得的成品烧结矿FeO质量分数低,还原度高,还原粉化率低,具备优良的还原性能。球团烧结新工艺不但能显著改善烧结矿的产、质量指标,降低固体能耗和CO_(2)排放,而且该工艺对矿粉类型适应性强,有助于传统烧结生产的提质降耗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粉、烧结 球团烧结、红土镍矿 常规烧结、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线产品吐丝温度及冷却工艺对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皓 黄标彩 +3 位作者 曹光明 魏勇 严海峰 刘振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以硬线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吐丝温度及冷却速率对硬线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材经过吐丝及冷却过程后得到的氧化铁皮组织主要以Fe_(3)O_(4),FeO和先共析Fe_(3)O_(4)为主,Cr质量分数不同导致界面位置会有Fe_(3)O_(4... 以硬线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吐丝温度及冷却速率对硬线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材经过吐丝及冷却过程后得到的氧化铁皮组织主要以Fe_(3)O_(4),FeO和先共析Fe_(3)O_(4)为主,Cr质量分数不同导致界面位置会有Fe_(3)O_(4)接缝层或Cr富集层生成;吐丝温度能够直接影响Fe_(3)O_(4)的体积分数,冷却工艺则会影响到FeO中形成的先共析Fe_(3)O_(4)的体积与形核率。同时,若基体含有较高质量分数的Cr元素,则在氧化过程中界面位置处会形成Cr的富集层,可以起到与Fe_(3)O_(4)接缝层相同的阻碍离子扩散的作用,加速先共析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线产品 吐丝温度 共析反应 Fe_(3)O_(4)接缝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未燃炭捕收剂在炼铁除尘灰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雨露 周文波 +4 位作者 方宇荣 陈敬佑 魏愈宋 刘真 雷国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磨矿-分级-浮选"工艺回收炼铁除尘灰中的炭、铁和锌。针对-37μm物料中未燃炭的浮选,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捕收剂EA。确定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EA 20 kg/t、硫酸锌与亚硫酸钠锌混合抑制剂8 kg/t、泡沫调整剂聚乙二醇0.3 k... 采用"磨矿-分级-浮选"工艺回收炼铁除尘灰中的炭、铁和锌。针对-37μm物料中未燃炭的浮选,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捕收剂EA。确定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EA 20 kg/t、硫酸锌与亚硫酸钠锌混合抑制剂8 kg/t、泡沫调整剂聚乙二醇0.3 kg/t、炭活化剂聚丙烯酰胺(0.1‰)3 kg/t。闭路试验获得最终精矿炭品位76.82%、回收率75.00%;尾料中Zn、Fe富集比分别为1.30和1.3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EA捕收剂通过氢键吸附在未燃炭表面从而提高其可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炼铁除尘灰 浮选 浮选药剂 未燃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重金属烧结机机头灰的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雨露 魏愈宋 +3 位作者 刘真 方宇荣 周文波 雷国元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0,共6页
针对含重金属烧结机头灰粒度细、疏水性强、矿物间包裹严重,综合利用难度大的问题,在烧结机头灰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级-磨矿-硫化浮选"、"空气分级"和"空气分级-硫化浮选"3种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提... 针对含重金属烧结机头灰粒度细、疏水性强、矿物间包裹严重,综合利用难度大的问题,在烧结机头灰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级-磨矿-硫化浮选"、"空气分级"和"空气分级-硫化浮选"3种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提出了"空气分级"理论模型,用于分选结果预测和工艺参数的设定。结果表明:"空气分级"工艺可行性最好。在适宜工况条件下,"空气分级"后粗粒级部分Fe品位、回收率分别为40.53%和74.92%,细粒级部分Pb品位、回收率分别为8.56%和67.02%,且60%以上K、Na进入细粒级部分,粗粒级部分可返回烧结配料,细粒级部分可计价外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烧结机 机头灰 综合利用 空气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烧结余热回收产能措施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鹏元 李巍 万雪 《冶金能源》 2016年第3期49-52,共4页
我国烧结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余热发电项目的作业率都未达到设计指标,普遍在设计指标的80%以下,个别机组甚至在30%左右运行。对国内某钢铁企业的环冷机进行改造,分析对比改造前后的运行参数,总结出一... 我国烧结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余热发电项目的作业率都未达到设计指标,普遍在设计指标的80%以下,个别机组甚至在30%左右运行。对国内某钢铁企业的环冷机进行改造,分析对比改造前后的运行参数,总结出一种提高烧结余热利用产汽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余热利用 环冷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值化赋范梯度的中厚板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颖 詹光曹 徐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6-341,共6页
目的针对中厚板表面复杂、缺陷识别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有效的候选窗口提取方法,提升中厚板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方法引入视觉选择性注意机制,采用一种基于二值化赋范梯度特征(Binarized Normed Gradients,BING)的一般对象估... 目的针对中厚板表面复杂、缺陷识别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有效的候选窗口提取方法,提升中厚板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方法引入视觉选择性注意机制,采用一种基于二值化赋范梯度特征(Binarized Normed Gradients,BING)的一般对象估计算法来快速准确地提取缺陷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有效缩短搜寻过程。首先将样本归一化到8×8大小,提取规范化梯度特征(Normed Gradients,NG),学习一个测量显著性的线性SVM分类器来预测图像窗口含有缺陷的可能性。然后再通过样本尺度优化显著性评分,学习一个校准显著评分的线性SVM分类器。最后将两个SVM模型级联,用于在线检测,提取缺陷感兴趣区域。结果将训练好的BING模型与Inception-V3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中厚板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BING算法有效减少了ROI数量,在ROI数量为500的情况下,达到了98.2%的召回率。结论在保证缺陷召回率的前提下,BING生成的ROI数量比滑动窗口遍历方式少2个数量级,有效减少了后续识别算法的计算量,有利于引入复杂的分类器提升中厚板表面缺陷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缺陷检测 二值化赋范梯度(BING) ROI提取 规范化梯度(NG) 线性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焙烧机镁质球团制备及高炉应用情况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文祥 陈昭尧 +1 位作者 许宝科 曾金林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58,共6页
针对大幅度提高烧结矿中w(MgO)易导致烧结矿返矿率升高,入炉原料品位降低等问题,采用带式焙烧机配加MgO粉制备镁质球团矿的方法,研究在最佳热工制度和最佳球团矿粒级分布下不同w(MgO)对球团化学成分、冷态强度、冶金性能与高温固结特性... 针对大幅度提高烧结矿中w(MgO)易导致烧结矿返矿率升高,入炉原料品位降低等问题,采用带式焙烧机配加MgO粉制备镁质球团矿的方法,研究在最佳热工制度和最佳球团矿粒级分布下不同w(MgO)对球团化学成分、冷态强度、冶金性能与高温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MgO)的增加,成品球团矿抗压强度明显下降,但成品球团矿的还原度有所提高,还原膨胀率明显降低,软化温度区间与软熔温度区间稍有提高。在预热时间为6 min,预热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9 min,焙烧温度为1 170~1 190℃的热工制度以及进一步提高后的10.0~12.5 mm粒级球团矿占比下,可以得到冶金性能良好的成品球团矿。此时,高炉运行稳定、顺行,高炉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提高,其中焦比降低6.9 kg/t,喷煤比降低2.2 kg/t,焦丁比降低0.4 kg/t,总燃料比降低9.5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焙烧机 镁质球团 冶金性能 高炉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锡青铜中铅、锡、锌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旭晖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23-1224,1238,共3页
锡青铜试样溶于硝酸(1+1)溶液5mL及盐酸(1+1)溶液3mL中,所得试液于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后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对光谱仪的工作条件及分析谱线的选择等分析条件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测得铅、锡、锌三元素的检出... 锡青铜试样溶于硝酸(1+1)溶液5mL及盐酸(1+1)溶液3mL中,所得试液于容量瓶中稀释至100mL后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对光谱仪的工作条件及分析谱线的选择等分析条件作了试验并予以优化,测得铅、锡、锌三元素的检出限(3S)依次为0.069,0.091,0.088mg.L-1。对方法的回收及精密度分别作了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在102.7%~1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锡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