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增温调节中亚热带森林更新初期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晓杰
刘小飞
+6 位作者
林成芳
陈仕东
熊德成
林伟盛
胥超
谢锦升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4,共10页
全球变暖提高了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生产力,但对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影响仍然不清楚。由于亚热带森林植物的碳储量巨大,因此了解全球变暖对亚热带森林植物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加热电缆模拟土壤增温(+5℃),探讨中亚热带森林几种...
全球变暖提高了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生产力,但对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影响仍然不清楚。由于亚热带森林植物的碳储量巨大,因此了解全球变暖对亚热带森林植物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加热电缆模拟土壤增温(+5℃),探讨中亚热带森林几种主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生长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显著增加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山油麻(Trema dielsiana)和东南野桐(Mallotus lianus)的高度,但黑莎草(Gahnia tristis)高度显著降低。增温显著增加木本植物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而草本植物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增温对整个群落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模式无显著影响,但木本植物总生物量在各器官之间分配随温度发生改变,增温显著提高木本植物枝生物量比(BMR),降低干生物量比(SMR),而叶生物量比(LMR)和根生物量比(RMR)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细根占总根系生物量比率。结果表明木本植物能够通过调节生物量分配模式应对未来全球气候变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土壤增温
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生物量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对土壤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阮超越
刘小飞
+5 位作者
吕茂奎
李晓杰
付作琴
任寅榜
黄俊
谢锦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4-962,共9页
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森林生产力增加的背景下,凋落物增加如何影响土壤碳氮过程,在杉木人工林中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凋落物添加(一倍)与去除对土壤中碳氮、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森林生产力增加的背景下,凋落物增加如何影响土壤碳氮过程,在杉木人工林中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凋落物添加(一倍)与去除对土壤中碳氮、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添加后土壤中氮获得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上升,加速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获取氮素;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处理对土壤碳的影响较小,土壤有机碳(SOC)与可溶性有机碳(DOC)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土壤中δ^(13)C丰度与凋落物处理之间未呈现出相关规律性,而δ^(15)N丰度在凋落物添加处理后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说明,凋落物处理对杉木林土壤中氮的影响较为敏感,对土壤碳的影响较小。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导致森林生产力提高、凋落物输入增加,可能会导致土壤中氮素的损失,迫使土壤微生物分泌更多的氮获得酶同植物竞争土壤氮,最终可能会造成土壤碳氮循环的不平衡,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处理
土壤碳氮同位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增温调节中亚热带森林更新初期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晓杰
刘小飞
林成芳
陈仕东
熊德成
林伟盛
胥超
谢锦升
杨玉盛
机构
福建
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
生态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4CB95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0407
31500408)
文摘
全球变暖提高了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生产力,但对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影响仍然不清楚。由于亚热带森林植物的碳储量巨大,因此了解全球变暖对亚热带森林植物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加热电缆模拟土壤增温(+5℃),探讨中亚热带森林几种主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生长及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显著增加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山油麻(Trema dielsiana)和东南野桐(Mallotus lianus)的高度,但黑莎草(Gahnia tristis)高度显著降低。增温显著增加木本植物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而草本植物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增温对整个群落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模式无显著影响,但木本植物总生物量在各器官之间分配随温度发生改变,增温显著提高木本植物枝生物量比(BMR),降低干生物量比(SMR),而叶生物量比(LMR)和根生物量比(RMR)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细根占总根系生物量比率。结果表明木本植物能够通过调节生物量分配模式应对未来全球气候变暖。
关键词
亚热带
土壤增温
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生物量
分配格局
Keywords
subtropical
soil warming
herbaceous
woody
biomass
alloca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对土壤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阮超越
刘小飞
吕茂奎
李晓杰
付作琴
任寅榜
黄俊
谢锦升
机构
福建
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湿润亚热带山地
生态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4-96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05231)资助。
文摘
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森林生产力增加的背景下,凋落物增加如何影响土壤碳氮过程,在杉木人工林中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凋落物添加(一倍)与去除对土壤中碳氮、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添加后土壤中氮获得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上升,加速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获取氮素;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处理对土壤碳的影响较小,土壤有机碳(SOC)与可溶性有机碳(DOC)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土壤中δ^(13)C丰度与凋落物处理之间未呈现出相关规律性,而δ^(15)N丰度在凋落物添加处理后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说明,凋落物处理对杉木林土壤中氮的影响较为敏感,对土壤碳的影响较小。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导致森林生产力提高、凋落物输入增加,可能会导致土壤中氮素的损失,迫使土壤微生物分泌更多的氮获得酶同植物竞争土壤氮,最终可能会造成土壤碳氮循环的不平衡,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
凋落物处理
土壤碳氮同位素
酶活性
Keywords
Litter treatment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增温调节中亚热带森林更新初期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
李晓杰
刘小飞
林成芳
陈仕东
熊德成
林伟盛
胥超
谢锦升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对土壤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阮超越
刘小飞
吕茂奎
李晓杰
付作琴
任寅榜
黄俊
谢锦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