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和国民经济学的原则分野:“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一得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晓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7,共6页
人类的本体大而言之有三种可能的基本形式: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或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由于"上帝死了",使得"物本"和"人本"的对立空前凸现出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好切中了这一现代性主题。国民... 人类的本体大而言之有三种可能的基本形式: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或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由于"上帝死了",使得"物本"和"人本"的对立空前凸现出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好切中了这一现代性主题。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原则是以物为本,而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是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马克思 国民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原因 被引量:1
2
作者 邱美珠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应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应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以张学良 杨虎城 周恩来 蒋介石 世界政治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