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秦娅莉 梁清涛 +10 位作者 陈晓红 张偲 郝晓晖 邱丽华 欧阳兵 黄有为 欧文卉 杨景 李军 陈静 段鸿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2,共8页
目的评估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的疗效,构建预测疗效的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2—12月全国155家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TB-DILI患者,给予双环醇治疗,随访观察1、2、3... 目的评估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的疗效,构建预测疗效的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2—12月全国155家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TB-DILI患者,给予双环醇治疗,随访观察1、2、3、4周的肝功能指标。主要分析终点为治疗后各周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采用LASSO回归筛选研究变量,根据筛选的特征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疗效。结果共298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82例,女性1201例,平均(48.8±16.6)岁。肝细胞损伤型占64.06%(1911/2983),胆汁淤积型6.57%(196/2983),混合型29.37%(876/2983)。DILI严重程度1级、2级、3级和4级分别占63.66%(1899/2983)、25.01%(746/2983)、8.88%(265/2983)和2.45%(73/2983)。治疗1、2、3、4周后,ALT复常率为65.04%、83.47%、94.90%和98.22%。不同严重程度DILI在基线期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从治疗1周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倍ULN≤ALT<5倍ULN和ALT≥5倍ULN的患者,治疗1和2周两组ALT复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9,31.4;P<0.001)。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剂量双环醇(25 mg/次)、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基线ALT≥5倍ULN、高血压病史、腹胀和牙龈出血是治疗1周ALT复常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Nomogram疗效预测模型,AUC为0.656,95%CI为0.631~0.682。结论双环醇片对轻、中度ATB-DILI患者有良好的疗效,Nomogram模型对于预测短期ALT复常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结核病 药物性肝损伤 影响因素 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在结核性脓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秀华 赖国祥 +3 位作者 陈雨燕 郑丹 周银发 陈晓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0-723,729,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耐药性在结核性脓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疑似结核性脓胸患者182例的脓液标本,分别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快速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耐药性在结核性脓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疑似结核性脓胸患者182例的脓液标本,分别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快速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选取36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脓胸患者,且基因芯片法和MGIT培养法均为阳性的标本进行INH、RFP耐药性检测。以MGIT培养法的药敏结果为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结果 182例疑似结核性脓胸患者中,135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脓胸,基因芯片法和快速培养法的特异性均为95.7%(45/47),灵敏度分别为48.9%(66/135)和26.7%(36/13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80.5,P<0.05)。基因芯片法检测RFP耐药性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均为100%;而检测INH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50.0%(1/2)和97.1%(33/34)和94.4%。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快速鉴别出非结核分枝杆菌,且可有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性,对结核性脓胸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分枝杆菌 耐药性 结核性脓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易被误诊的Castleman肺病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毅萍 林友飞 +1 位作者 陈晓红 潘建光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1-929,共9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肺病(pulmonary Castleman disease,PCD)的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以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首例PCD的诊治过程及随访情况。同时,以“Castleman病、肺部”为检索... 目的:探讨Castleman肺病(pulmonary Castleman disease,PCD)的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以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首例PCD的诊治过程及随访情况。同时,以“Castleman病、肺部”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Castleman、Pulmonar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查阅1994—2024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48篇文献,共239例PCD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42岁,主诉“咳嗽、咳痰1年余”,于2019年4月23日入住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患者曾于外院被误诊为肺结核,先后经过气管镜、颈部淋巴结活检、肺穿刺,并行多次病理会诊,最终确诊为PCD(浆细胞型),经过规范的靶向治疗,目前症状缓解,一般情况良好。文献复习与筛选共获得239例PCD患者信息,加上本例患者共240例。240例PCD患者根据影像分布范围及是否可行外科切除,分为局灶型PCD(isolated PCD,IPCD)和弥漫型PCD(diffuse PCD,DPCD)两种类型,其中IPCD有108例,DPCD有132例,均好发于中青年人群。IPCD多无症状(68例,62.96%);DPCD的症状较多,以咳嗽(63例,47.73%)、发热盗汗(44例,33.33%)、呼吸困难(56例,42.42%)、乏力(54例,40.91%)为主要表现。IPCD的病理主要以透明血管型为主(77例,79.39%),DPCD的病理主要以浆细胞型为主(75例,56.82%)。其中有4例DPCD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均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退。IPCD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好;DPCD主要以化疗及靶向治疗为主,预后较IPCD差,其中有7例死亡。结论:PCD临床较为少见,诊疗方案需要多学科进行讨论。根据影像分型,DPCD较IPCD症状多,两者病理学和治疗方法存在差异,DPCD预后较IPCD差;此种分类有助于临床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Castleman肺病 疾病特征 诊断 鉴别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雾化吸入方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云玲 陈晓红 +1 位作者 陈素卿 王美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对菌阳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入住福州肺科医院的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的初治菌阳TBTB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异烟肼-利福平(H-R...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对菌阳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入住福州肺科医院的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的初治菌阳TBTB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异烟肼-利福平(H-R)治疗组(简称"A组")与异烟肼-阿米卡星对照治疗组(简称"B组"),两组各30例,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3H-R-ZE/9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强化期3个月,巩固期9个月);另外辅助治疗为:治疗组于强化期2次/d雾化吸入H和R,对照组2次/d雾化吸入H和Am(阿米卡星),以各项指标时长和率的比较评估两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痰菌阴转天数[24.00(14.25,32.00),27.50(15.50,38.25)3(z=0.70,P=0.48)、临床症状改善时长[(7.00(3.75,9.00),7.00(5.00,10.25)](Z=1.40,P=0.1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及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病灶吸收率[46.67%(14/30)和40.00%(12/30),86.67%(26/30)和86.67%(26/30),96.67%(29/30)和93.33%(28/30)3(χ3个月 2=1.99,P=0.37;χ6个月 2=1.14,P=0.57;χ9个月 2=0.35,P=0.55)、空洞闭合率[47.62%(10/21)和45.00%(9/20),71.43%(15/21)和65.00%(13/20),90.48%(19/21)和75.00%(15/20)3(χ3个月 2=1.25,P=0.54;χ6个月 2=2.12,P=0.35;χ9个月 2=1.78,P=0.41),以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70.0%(21/30)和80.0%(2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37)。在治疗的第3个月末,A、B两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均可见黏膜下浸润病灶和黏膜糜烂、溃疡及肉芽组织等病灶基本吸收和愈合,管腔通畅。在治疗的第65天,所有患者痰涂片检查均阴性,且均未检测到耐药菌株。结论雾化吸入H-R、H-Am作为TBTB的辅助治疗方案,二者疗效相当,并且在近期不会出现耐药菌株,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 定量雾化吸入器 投药 吸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住院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状况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于佳佳 李亮 +54 位作者 杜建 陈鸿雁 刘健雄 马金山 李明武 秦敬民 舒薇 宗佩兰 严晓峰 张义 董永康 杨之怡 梅早仙 邓群益 王璞 韩文革 吴妹英 陈玲 赵新国 谭雷 李福建 郑超 刘宏伟 李昕洁 阿尔泰 杜映荣 刘风林 杨松 崔文玉 王全红 陈晓红 韩骏峰 谢清尧 冯燕梅 刘文玉 唐佩军 张建勇 郑建 陈大为 姚向阳 任彤 李艳 李媛媛 吴磊 宋强 杨梅 张健 刘媛媛 郭述良 严琨 沈兴华 雷丹 张艳丽 康万里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结核病灶累及部位等信息,比较分析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360187例肺结核患者中,男238910例(66.33%),女121277(33.67%),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47(28,62)岁;42987例(11.93%)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依次为结核性脑膜炎[2.72%(980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1.93%(6966例)]、结核性腹膜炎[1.59%(5733例)]、结核性心包炎[0.94%(3399例)]、肠结核[0.94%(3380例)]等。男性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的并发率分别为2.44%(5829例)、1.44%(3429例)、1.41%(3376例)、0.90%(2138例)、0.75%(1791例)、0.67%(1604例)、0.64%(1522例)、0.60%(1438例),均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3.28%(3980例)、2.92%(3537例)、1.94%(2357例)、1.04%(1261例)、0.90%(1093例)、0.79%(960例)、0.76%(924例)、0.66%(805例)](χ2=215.235,930.541,144.480,18.061,23.272,16.442,18.585,4.976;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1~岁组至≥65岁组)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咽喉结核的并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0.549,2939.502,1830.620,673.372,115.428,319.078,52.512,19.308,439.177,136.619;P值均<0.05)。除胸椎结核的并发率未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趋势(χ趋势2=0.814,P=0.367),结核性心包炎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χ趋势2=62.087,P<0.001)外,其他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25(1.297~1.353)];其他各年龄组风险均高于≥65岁年龄组[1~岁组、15~岁组、25~岁组、35~岁组、45~岁组、55~岁组的OR(95%CI)值分别为:4.995(4.655~5.360)、2.481(2.397~2.568)、2.053(1.982~2.126)、1.683(1.619~1.749)、1.276(1.228~1.326)、1.109(1.067~1.153)];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后,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OR(95%CI)=0.817(0.812~0.821)]。结论肺结核患者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和肠结核等多种肺外结核;且并发肺外结核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并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肺外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因果律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丁芹 陈薇 +5 位作者 张胜康 任斐 陈晓红 胡春梅 陈丹萍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39-844,共6页
目的:调查肺外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6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的住院肺外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23例,其中,男性1852例(57.46%),女性1371例(42.54%);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 目的:调查肺外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6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的住院肺外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23例,其中,男性1852例(57.46%),女性1371例(42.54%);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1(28,58)岁。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临床诊断、肺外结核部位、合并症、免疫状态、既往肺结核治疗史等),以及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情况。研究对象病历资料信息均完整,明确诊断为肺外结核,并在其尚未得到有效抗结核治疗或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研究对象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外结核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223例研究对象中,仅累及1个肺外部位者占86.91%(2801/3223),累及2个部位及以上者占13.09%(422/3223)。研究对象NRS-2002得分波动于1~5分,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4)分,共1814例(56.28%)患者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422例累及2个及以上肺外部位研究对象中存在营养风险者占63.74%(269/422);2801例累及单个肺外部位研究对象中存在营养风险者占55.16%(1545/28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18.5)[OR(95%CI)=20.641(19.745~26.307)]、合并免疫抑制[OR(95%CI)=1.182(1.023~1.421)],以及复治[OR(95%CI)=1.804(1.549~2.177)]是肺外结核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肺外结核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比例较高,临床治疗中应多关注其营养状况,尤其警惕低体质量指数、合并免疫抑制及复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营养状况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肺外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27和腺苷脱氢酶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迪 林友飞 +2 位作者 陈晓红 沈建山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246-1251,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7月29日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胸...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7月29日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01例,通过闭式胸膜活检、内科胸腔镜检查获得病理学证据或者痰/胸腔积液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及菌种鉴定结果.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1例(结核组);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患者40例(恶性组),其中肺黏膜相关淋巴瘤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小细胞肺癌3例,肺腺癌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的IL-27和AD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IL-27和ADA检测结果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最佳临界值,并进一步分析IL-27与ADA联合检测(串联试验、并联试验)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结果结核组患者胸腔积液中检测到的IL-27和ADA浓度分别为[409.48(229.04,954.97)]ng/L和(45.88±14.33)U/L,明显高于恶性组[分别为115.74(77.72,161.97)ng/L和10.50(7.00,15.0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39,P<0.01;t=4.006,P<0.01).绘制ROC曲线确定IL-27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176.31 n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5%(52/61)和82.50%(33/40);ADA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28 U/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44%(57/61)和87.50%(35/40).串联试验方法联合检测,特异度(95.00%,38/40)较单独检测IL-27(82.50%,33/40)及单独检测ADA(87.50%,35/40)均明显升高,并有较好的敏感度(81.97%,50/61);并联试验方法联合检测,敏感度(96.72%,59/61)较单独检测IL-27(85.25%,52/61)及单独检测ADA(93.44%,57/61)均明显升高,但特异度较低(75.00%,30/40).结论胸腔积液中IL-27和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均有较高价值;IL-27和ADA串联试验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肿瘤 胸腔积液 诊断 鉴别 诊断技术和方法 腺苷脱氨酶 白细胞介素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芹 张胜康 +4 位作者 任斐 陈晓红 胡春梅 陈薇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26-832,共7页
目的:调查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搜集中国17个省和2个直辖市共29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766例,年龄范围为18~90岁,平均... 目的:调查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搜集中国17个省和2个直辖市共29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1766例,年龄范围为18~90岁,平均年龄为(45.88±16.4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0.03±3.25;其中,男性1255例(71.06%),女性511例(28.94%)。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特征资料;使用营养风险筛查简表(NRS-2002)评估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营养风险,进一步的营养不良的评估及诊断参照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GLIM)进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1766例研究对象NRS-2002评分波动于1~5分,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1~4)分;共1103例(62.46%)研究对象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NRS-2002评分≥3分组中,60~79岁者占70.56%(254/360),≥80岁者占83.33%(25/30),BMI<18.5者占100.0%(602/602),均明显高于NRS-2002评分<3分组[分别占29.44%(106/360)、16.67%(5/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56和1345.000,P值分别为0.012和<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18~39岁组为参照,60~79岁组:OR(95%CI)=2.130(1.194~3.803);≥80岁组:OR(95%CI)=12.400(3.114~49.369)]和低BMI[以BMI≥20.5者为参照,BMI<18.5者:OR(95%CI)=56.937(26.537~122.161)]是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研究对象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55%(928/1766),1103例存在营养风险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4.13%(928/1103)。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对此类患者尽早行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不良的诊断,尤其关注高龄及低BM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播散性结核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范欣欣 吴迪 +1 位作者 林友飞 陈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 探讨应用阿达木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播散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和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2019年6月10日收治的1例应用阿达木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播散性结核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应用阿达木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播散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和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2019年6月10日收治的1例应用阿达木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播散性结核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以“adalimumab”和“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为检索词对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以“阿达木单抗”和“播散性结核病”为检索词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到2019年9月,经过筛选剔除,共获取相关文献34篇,其中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34篇.删去重复的文献并剔除可能为阿达木单抗以外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致播散性结核病及TNF-α致其他播散性疾病的报道,共筛选出具备详细病例资料的文献8篇,共获得8例患者,结合本研究收集的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为男性,28岁.因“强直性脊柱炎”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出现咳嗽、气促、腹胀、发热,入院后经胸部CT、胸膜活检及支气管镜等检查,诊断为“播散性结核病(双肺、右侧支气管、胸腔、腹腔、心包、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盆腔淋巴结、脾)”.给予“3 H-R-Z-E/9 H-R-E”方案治疗,辅以异烟肼支气管局部雾化吸入,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治疗第5个月,CT复查提示“肺部病变减少,纵隔内部分淋巴结肿大较前缩小,增厚的支气管管壁较前变薄,管腔较前通畅,胸、腹腔积液明显吸收.截止到2019年12月,患者仍处于规则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文献检索后获得8例患者,加上本例,共9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9~75岁,平均年龄(50.44±25.19)岁.9例患者中,5例开始使用阿达木单抗治疗之前的结核病筛查试验结果为阴性,1例既往有抗结核治疗史,1例曾进行过预防性抗结核治疗,3例有与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史.诊断明确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后,5例患者转归良好.3例转归差,其中1例病情持续进展,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病灶持续进展;1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死亡.1例转归不明.结论 阿达木单抗可致播散性结核病,准备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的患者均应在用药前进行结核病筛查,治疗过程中应该警惕潜伏性结核感染转为活动性结核病及新发结核感染,停用阿达木单抗和及时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肿瘤坏死因子类 拮抗剂 抗体 单克隆 机会致病菌感染 结核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广泛耐药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素芳 陈晓红 林剑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84-986,共3页
据WHO2014年报道,全球已有100个国家发现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XDR-TB)患者,XDR-TB因其传染性强、治疗费用高、疗效差、死亡率高,已为世界各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所关注。2007--2008年我国结核病耐... 据WHO2014年报道,全球已有100个国家发现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XDR-TB)患者,XDR-TB因其传染性强、治疗费用高、疗效差、死亡率高,已为世界各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所关注。2007--2008年我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近年XDR-TB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笔者收集XDR—TB患者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XDR-TB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争取早诊断、治疗,减少XDR-TB对社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 临床分析 耐药结核病 治疗费用 TB患者 基线调查 耐多药率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着症并发胞内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剑东 黄梅萍 +2 位作者 阮琰 郑秀霞 陈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81-784,共4页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病变,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病变,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内文献有PAP并发肺结核的相关报道,但PAP并发NTM肺病国内外罕见报道,现将1例PAP并发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 分枝杆菌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并发 胞内 肺部弥漫性病变 PAP 病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