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扁平足形成与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宗祥 李强 +2 位作者 刘卉 陈学灿 王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3,共7页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扁平足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其中,扁平足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而治疗方法主要有矫形鞋垫、物理疗法、手术... 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扁平足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其中,扁平足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而治疗方法主要有矫形鞋垫、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运动疗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足部结构异常,优化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足部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对于未来的研究,将利用先进的影像和仿真技术进行精确的病情评估,新型材料和非手术疗法的应用将能够长期缓解症状,而基因研究将推动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智能矫形器的使用将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从而为扁平足的评估、干预和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矫形鞋垫 物理疗法 手术治疗 运动疗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杰克贝尔氏粉蚧可视化快速检测体系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燕婷 史梦竹 +4 位作者 胡美玲 陈彦 杨秀娟 赵建伟 李建宇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0-83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套对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进行快速、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荧光检测和侧向流层析检测(lateral f...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套对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进行快速、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荧光检测和侧向流层析检测(lateral flow assay)体系,以实现在田间或者口岸等资源受限场所的现场实时检测。【方法】基于杰克贝尔氏粉蚧28S rDNA基因序列设计RPA特异性引物和crRNA,分别对杰克贝尔氏粉蚧与其他9种粉蚧(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柑橘棘粉蚧Pseudococcus cryptus和奥德曼粉蚧Pseudococcus odermatti)进行RPA和CRISPR/Cas12a检测,验证该体系的特异性。对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进行条件优化,包括RPA反应时间、Cas12a和crRNA的浓度比及其浓度、荧光报告分子FQ Reporter的浓度、试纸条报告分子LF Reporter的浓度以及CRISPR/Cas12a体系反应时间,筛选获得最佳检测体系。【结果】利用设计的RPA特异性引物的RPA体系可扩增出一条201 bp的杰克贝尔氏粉蚧28S rDNA基因片段,结合CRISPR/Cas12a反应体系,可特异性地将杰克贝尔氏粉蚧与其他9种粉蚧区分开,并呈现可视化结果。通过条件优化建立的对杰克贝尔氏粉蚧的最适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中,RPA反应时间为20 min,Cas12a和crRNA浓度比为1∶1且在体系中的浓度均为50 nmol/L,LF Reporter浓度为500 nmol/L,LF Reporter浓度为800 nmol/L,荧光检测体系和侧向流层析检测体系的反应时间分别为5和20 min。【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杰克贝尔氏粉蚧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具有高特异性、快速(25~40 min)、不依赖仪器设备且结果可视化的优点。该检测体系在入侵粉蚧的早期识别和现场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贝尔氏粉蚧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CRISPR/Cas12a检测 荧光检测 侧向流层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物种特异性PCR技术快速鉴定南瓜实蝇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振 侯有明 +1 位作者 郭琼霞 陈韶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快速鉴定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防止该虫传入扩散。【方法】基于物种特异性PCR(SS-PCR)技术,选取20种形态近似的常见实蝇,将南瓜实蝇作为阳性对照,提取基因组DNA模板,选用mt DNA COⅠ序列,检... 【目的】快速鉴定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防止该虫传入扩散。【方法】基于物种特异性PCR(SS-PCR)技术,选取20种形态近似的常见实蝇,将南瓜实蝇作为阳性对照,提取基因组DNA模板,选用mt DNA COⅠ序列,检查同源系列,设计筛选1对可快速准确鉴定南瓜实蝇的种特异性引物NF404和NR610,并进行PCR检测和验证,建立一种利用种特异性引物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南瓜实蝇在207 bp的位置扩增出一条清晰且单一的目标条带,其余果实蝇未见条带。将截获的南瓜实蝇与其同亚属的近缘种具条实蝇、瓜实蝇的不同虫态和成虫部分虫体组织的虫样,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SS-PCR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南瓜实蝇的SS-PCR鉴定方法种特异性和稳定性强,能快速鉴定目标种类,解决口岸进境果蔬中截获实蝇幼虫、蛹等不同虫态和残体难于快速鉴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实蝇 mt DNA COI 种特异性引物 物种特异性PCR(SS-PCR)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梅蕊 廖惠珍 +10 位作者 潘书磊 王荣 吴宏正 王帅恒 王育顺 林祚贵 余勋信 杨慧 曾亮明 张体银 徐磊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跨界传播病原,可感染猪并引发与猪瘟相似的临床症状,对全球养猪业构成威胁。由于BVDV与猪瘟病毒同源性较高,在临床上对BVDV的有效诊断和控制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对猪源BVDV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分子...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跨界传播病原,可感染猪并引发与猪瘟相似的临床症状,对全球养猪业构成威胁。由于BVDV与猪瘟病毒同源性较高,在临床上对BVDV的有效诊断和控制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对猪源BVDV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分子特征、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诊断方法、综合防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猪源BVDV的进一步研究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BVDV 流行病学 分子特征 诊断方法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5
作者 贵文静 于文涛 +6 位作者 刘玲玉 罗华标 罗钦 朱艳宇 王攀 蔡春平 叶乃兴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目的】分析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对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G... 【目的】分析福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对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GenAlEx 6.503计算遗传距离,并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运用MEGA 5.05和DARwin 6.0构建层次聚类树。利用Structure 2.3.4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使用Clumpp 1.1.2和Distruct 1.1绘制种群结构图,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从83份玳瑁山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1个多态性高的SNP位点,用于鉴定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基因分型。83份玳瑁山茶树种质资源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530,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312,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352,固定指数(F)平均为0.122,次等位基因频率(MAF)平均为0.261。83份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可分为4个产区,基本上每个产区茶树种质均可单独聚为组群,新罗产区和漳平产区的茶树种质各自较独立聚集,上杭产区和连城产区的茶树种质交流较密切。不同产区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090~0.165,属于中度遗传分化,上杭产区与漳平产区的茶树群体间F_(st)最大,为0.165,遗传距离最大,为0.189,茶树基因型差异最大,亲缘关系较远,种群间分化较明显;上杭产区与连城产区的茶树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82,F_(st)最小,为0.090,茶树种质基因型最相近,遗传物质交流最频繁。通过51个有效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将其扩增位点信息连锁编码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有效对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区分。【结论】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SNP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定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可用于玳瑁山脉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SNP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玳瑁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芒苋的形态鉴定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邓真 郭静 +4 位作者 林谷园 虞赟 陈智明 严飞 伏建国 《湖北植保》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长芒苋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杂草,给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降低物种多样性。本文对长芒苋的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长芒苋的分布、危害、入侵机制和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 长芒苋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杂草,给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降低物种多样性。本文对长芒苋的重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总结了长芒苋的分布、危害、入侵机制和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长芒苋的形态鉴定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芒苋 入侵杂草 形态鉴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S-PCR技术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快速鉴定瓜实蝇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振 郭琼霞 陈韶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83-86,96,共5页
[目的]为了促进果蔬进出口贸易和快速通关,防止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进一步传入扩散,迫切需要开展适合实蝇快速鉴定技术的研究。[方法]应用SS-PCR技术,基于mtDNA COⅠ序列,设计了1对能够准确鉴定瓜实蝇的种特异性... [目的]为了促进果蔬进出口贸易和快速通关,防止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进一步传入扩散,迫切需要开展适合实蝇快速鉴定技术的研究。[方法]应用SS-PCR技术,基于mtDNA COⅠ序列,设计了1对能够准确鉴定瓜实蝇的种特异性引物GF85和GR531。选用瓜实蝇作为阳性对照,南瓜实蝇[B.tau(Walker)]、具条实蝇[B.scutellata(Hendel)]等其他19种待测实蝇作为阴性对照,提取供试虫样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结果]仅虫样瓜实蝇能在约447 bp位置扩增出一条清晰且单一的条带,其余的虫样未出现条带。[结论]将该试验建立的SS-PCR鉴定方法应用于实际进出境果蔬截获和疫情监测的虫样的鉴定,并得到验证,表明该方法具特异性、稳定性强,可在实际的实蝇鉴定工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MTDNA COⅠ 种特异性引物 SS-PCR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特异性SS-COⅠ技术快速鉴定瘤胫实蝇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振 郭琼霞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瘤胫实蝇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寄主范围广、危害大,形态与其同属近缘种相似,传统鉴定方法是将果蔬上的各虫态饲养至成虫后进行分类鉴定,鉴定周期较长,影响口岸进境果蔬快速通关,而采用分子鉴定不仅快速且不受虫态影... 【目的】瘤胫实蝇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寄主范围广、危害大,形态与其同属近缘种相似,传统鉴定方法是将果蔬上的各虫态饲养至成虫后进行分类鉴定,鉴定周期较长,影响口岸进境果蔬快速通关,而采用分子鉴定不仅快速且不受虫态影响。【方法】选用瘤胫实蝇为鉴定靶标,番石榴实蝇、锈红果实蝇等19种实蝇作阴性对照,应用种特异性技术,基于mtDNA COⅠ线粒体基因序列,研究筛选并设计一对种特异性引物(SS-COⅠ)LJF400和LJR564,进行PCR扩增并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种特异性引物仅对靶标种瘤胫实蝇的COⅠ基因有扩增能力,能扩增出一条单一的长度约165 bp清晰的条带,而对其余阴性对照种均不具有扩增效果,未出现任何条带。【结论】设计的种特异性引物具高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鉴定瘤胫实蝇,适用于各种虫态,对瘤胫实蝇的检疫鉴定和进境果蔬的快速通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胫实蝇 mtDNA COⅠ 种特异性引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陆生软体动物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沛 胡美玲 +3 位作者 周卫川 陈宇 杨海芳 李贺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于2006—2021年,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的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和危害性,连续16 a进行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获得标本14989号,经整理鉴定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陆生软体动物共51种和亚种,分隶16科30属。陆生软体动物... 于2006—2021年,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的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和危害性,连续16 a进行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获得标本14989号,经整理鉴定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北峰地区陆生软体动物共51种和亚种,分隶16科30属。陆生软体动物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80.40%;也有很少的古北界种类渗透,占总种数的11.76%;广分布种类较少,主要是对作物危害较大的农区成分,仅占总种数的7.84%。非洲大蜗牛、芦苇琥珀螺、同型巴蜗牛、细纹灰尖巴蜗牛、褐带环口螺、扁形小囊螺、光滑颈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对农作物有较大危害性,需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软体动物 生物多样性 危害性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铁观音衍生品种遗传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艳宇 于文涛 +6 位作者 高水练 吕水源 王攀 靳宛旻 贵文静 林浥 叶乃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1601,共11页
为更好地保护、鉴定评价和利用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溪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铁观音衍生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树分析、种群结构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此外,还... 为更好地保护、鉴定评价和利用安溪茶树种质资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安溪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铁观音衍生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树分析、种群结构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此外,还构建了铁观音及其衍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计算了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共筛选出53个适用于鉴定安溪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分型的高多态性位点,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22,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281,说明安溪茶树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安溪4个乡镇产区茶树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68~0.269。供试样品可分为2个组,组Ⅰ主要包括西坪、虎邱和湖上等产区的茶树种质,种质间交流频繁;组Ⅱ主要由福田乡产区的野生型地方茶树种质组成,福田乡茶树种质资源相对集中且独立。DNA指纹图谱可以精准鉴定铁观音及其衍生品种,铁观音衍生品种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铁观音与金牡丹、紫玫瑰、新选211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大。综上,安溪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在铁观音衍生品种中,金牡丹、紫玫瑰和新选211与铁观音的遗传相似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 铁观音衍生品种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苑贡茶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茶树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财国 吕水源 +6 位作者 于文涛 潘宏英 王攀 严林华 朱艳宇 金珊 叶乃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5-943,共9页
为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北苑贡茶茶树种质资源,采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苑贡茶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筛选出49个多态性强的SNP位点,适用于鉴定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基因分型以及分析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 为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北苑贡茶茶树种质资源,采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苑贡茶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筛选出49个多态性强的SNP位点,适用于鉴定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基因分型以及分析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并进行PCoA主成分分析、层级进化树构建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6个茶树种质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21~0.137;北苑贡茶核心产地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的百年乌龙茶园为有性茶树-无性茶树混合种植的古茶园;青心乌龙茶树(中国台湾)、矮脚乌龙茶树(武夷山)与北苑贡茶的百年乌龙茶树种质亲缘关系密切。根据亲缘关系分析推测,青心乌龙茶树(中国台湾)、软枝乌龙茶树(中国台湾)和矮脚乌龙茶树(武夷山)可能均源自建瓯北苑贡茶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苑贡茶 青心乌龙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泰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攀 于文涛 +6 位作者 吕水源 朱艳宇 兰振良 李青颖 李国来 贵文静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目的】分析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探明不同茶树资源群体的亲缘关系,为当地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优异种质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77份永泰及其周边地区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 【目的】分析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探明不同茶树资源群体的亲缘关系,为当地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优异种质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77份永泰及其周边地区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48个适用于鉴定永泰茶树种质的SNP位点。这些SNP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07,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03,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271,固定指数平均值为-0.092,次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值为0.268。通过主坐标分析、聚类分析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发现永泰茶树种质的同一群体内部的交流多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且梧桐的茶树种质与洑口、丹云等地的种质差异较大,两者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但又与尤溪和大田的茶树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应用筛选出的48个高质量SNP位点构建了54份永泰茶树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相关茶树种质的精确鉴定。【结论】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永泰县茶树种质资源按照地理位置可划分为梧桐镇产区和其他地区两个类群;梧桐茶树资源与大田和尤溪的茶树资源亲缘关系较为密切,而洑口、丹云等地的茶树资源与永泰县北部产茶地的茶树资源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泰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星蓟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淑珍 龙阳 +3 位作者 李凯兵 徐晗 虞赟 袁俊杰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黄星蓟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杂草,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被列为有毒有害杂草并加以控制。目前在我国新疆等局部区域,已发现有黄星蓟的定殖,且呈蔓延危害加剧的趋势。对黄星蓟进行适生性分析及风险评估,可为该有害生物的预警防控... 【目的】黄星蓟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杂草,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被列为有毒有害杂草并加以控制。目前在我国新疆等局部区域,已发现有黄星蓟的定殖,且呈蔓延危害加剧的趋势。对黄星蓟进行适生性分析及风险评估,可为该有害生物的预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MaxEnt模型对黄星蓟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采用多指标赋值运算,对其入侵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星蓟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达32.96%,其中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低度适生区的面积分别为11.21万、34.16万、272.28万km^(2)。其危险性综合评估风险值R为2.01,为高度危险。【结论】我国很多区域均属于黄星蓟的适生区,需要高度重视,其预测结果为建立黄星蓟长效预警与防控机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星蓟 潜在适生区 MAXENT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焙火工艺下武夷岩茶的物质转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峰 卢学慧 +2 位作者 赵琪 王文震 钱疆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9-1273,共15页
【目的】比较急火快攻和文火慢炖2种焙火工艺对武夷岩茶感官特征和物质转化的影响,为岩茶制作工艺优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急火快攻和文火慢炖2种焙火工艺对武夷肉桂毛茶进行焙火加工,以毛茶为对照,通过感官审评、... 【目的】比较急火快攻和文火慢炖2种焙火工艺对武夷岩茶感官特征和物质转化的影响,为岩茶制作工艺优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急火快攻和文火慢炖2种焙火工艺对武夷肉桂毛茶进行焙火加工,以毛茶为对照,通过感官审评、靶向定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2种焙火工艺样品的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黄酮及其糖苷、酯类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有机酸、核苷类及其衍生物构成进行研究。【结果】感官审评结果显示,急火快攻工艺加工的武夷岩茶滋味的刺激性明显强于文火慢炖茶。急火快攻和文火慢炖2种焙火工艺加工的武夷岩茶没食子酸含量(0.82和1.01 mg/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2.60和2.40 mg/g)、游离氨基酸总量(2.78和5.35 mg/g)与毛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烘焙工艺间的咖啡碱含量(11.69和13.29 mg/g)、没食子酸含量、表儿茶素含量(1.90和1.30 mg/g)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对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的6897个物质特征峰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07条代谢通路,鉴定到的焙火工艺所致差异代谢物涉及黄酮及其糖苷、酯类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有机酸、核苷类及其衍生物等;所构建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可通过无色花青素、二氢杨梅素、天竺葵素、山柰酚-3-O-龙胆双糖苷-7-O-鼠李糖苷、槲皮素-3-鼠李糖苷-7-鼠李糖苷、无色飞燕草素等黄酮及其糖苷类物质较好地区分出2种焙火工艺。【结论】急火快攻和文火慢炖2种焙火工艺导致武夷岩茶在咖啡碱、没食子酸、黄酮及其糖苷类、游离氨基酸组分上产生差异,表现在感官上急火快攻工艺的茶刺激性略强于文火慢炖,其中黄酮及其糖苷类组成的差异是造成刺激性差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毛茶 急火快攻 文火慢炖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两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杨雯迪 马玉超 +4 位作者 王金鹏 沈建国 任争光 杨海清 李为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29,237,共7页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与树生黄单胞菌胡桃致病变种X.arboricola pv.juglandis等8个不同属的11种细菌均没有交叉反应,其中常规PCR检测极限为10^(-2)ng,TaqMan探针法为10^(-3)ng,表现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田间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Xap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 常规PCR TaqMan探针法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氏真厚螺的检疫鉴定
16
作者 王沛 胡美玲 +5 位作者 姜娇 张卫红 陈宇 林金成 林阳武 周卫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67,279,共5页
赫氏真厚螺Euhadra herklotsi是一种重要的园艺有害生物。本文采用贝壳形态、生殖系统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口岸截获的一种蜗牛进行检疫鉴定,结果表明,该蜗牛为赫氏真厚螺,并与近似种的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蜗... 赫氏真厚螺Euhadra herklotsi是一种重要的园艺有害生物。本文采用贝壳形态、生殖系统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口岸截获的一种蜗牛进行检疫鉴定,结果表明,该蜗牛为赫氏真厚螺,并与近似种的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蜗牛序列比对鉴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国境口岸防御该蜗牛的入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氏真厚螺 贝壳形态 生殖系统解剖 分子特征 植物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入侵性雀麦属种子的形态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瑛 赵雷 +2 位作者 张吉红 虞赟 方亦午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不实雀麦、硬雀麦、双雄雀麦和旱雀麦因具危害性已被公认为入侵性杂草,其种子(小花)常随进境农产品进入中国,由于外观形态较为接近易引起混肴,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建立鉴定方法。【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4种雀麦... 【目的】不实雀麦、硬雀麦、双雄雀麦和旱雀麦因具危害性已被公认为入侵性杂草,其种子(小花)常随进境农产品进入中国,由于外观形态较为接近易引起混肴,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建立鉴定方法。【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4种雀麦小花的小穗轴、基盘、内稃、外稃等外部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比对。【结果】不实雀麦外稃脉纹呈脊状排列;旱雀麦内稃脊具长毛被,小穗轴疤痕面明显塌陷;硬雀麦小穗轴和基盘疤痕明显拉长等宏观特征可用于种间区别。在微形态方面可通过内外稃冠细胞分布密度进行区别。【结论】结合宏观和微形态特征的鉴定方法可用于4种雀麦属杂草种子的快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麦属 入侵种 小花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溃疡病菌PCR检测方法(引物)筛选
18
作者 滕少娜 孙涛 +4 位作者 周林 孔德英 姚廷山 李敏 易建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为准确检测柑桔溃疡病菌,减少检测过程中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进而为农业执法部门和口岸一线检疫鉴定提供参考,采用已报道的14对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2株柑桔溃疡病菌及9株黄单胞菌属其他菌株进行了特... 为准确检测柑桔溃疡病菌,减少检测过程中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进而为农业执法部门和口岸一线检疫鉴定提供参考,采用已报道的14对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2株柑桔溃疡病菌及9株黄单胞菌属其他菌株进行了特异性测试和灵敏度比对分析,对优选引物采用9份具柑桔溃疡病症状的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引物对JYF5(XccF05)/JYR5(XccR05)和Xac01/Xac02的检测特异性高,对柑桔溃疡病菌DNA的检测灵敏度均为3 pg/μL;其他12对引物/探针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其中,XAcF/XAcR对来自泰国的酸橙样品和阳性菌株进行检测均为假阴性。推荐JYF5(XccF05)/JYR5(XccR05)和Xac01/Xac02这2对引物用于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溃疡病菌 引物 常规PCR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份闽北茶树种质资源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19
作者 贵文静 于文涛 +6 位作者 潘宏英 王攀 谢微微 朱艳宇 刘财国 杨国一 叶乃兴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明确闽北茶树种质资源花粉形态特征,并探索其亲缘关系。【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福建武夷山、建瓯、建阳等闽北茶区17份茶树种质的花粉形态,采用ImageJ 1.48V对花粉的赤道面观、极面观和萌发沟等相关性状特征进行测量... 【目的】明确闽北茶树种质资源花粉形态特征,并探索其亲缘关系。【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福建武夷山、建瓯、建阳等闽北茶区17份茶树种质的花粉形态,采用ImageJ 1.48V对花粉的赤道面观、极面观和萌发沟等相关性状特征进行测量,并利用SPSS软件对花粉相关特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7份闽北茶树种质资源的花粉属N3P4C5类型,其花粉大小为1 014.01~2 222.26μm^(2),属于中等花粉;花粉的赤道面观分为扁球形、长球形、卵圆形和超长球形,花粉萌发沟长度为12.68~35.49μm,花粉表皮纹饰外壁纹饰均呈现疣状,具有不同程度穿孔。根据花粉萌发沟长、萌发沟长/极轴长、极面观、赤道面观、外壁纹饰5个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17份闽北茶树种质资源可分为两类。【结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数量性状数据,花粉萌发沟长、萌发沟长/极轴长、极面观、赤道面观、外壁纹饰等性状特征可以为闽北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茶树种质资源 花粉 微形态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与系统发育
20
作者 黄振 郭琼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91,共10页
【目的】明确瘤胫果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tuberculata(Bezzi)]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探究其系统发育地位,为瘤胫果实蝇分子标记、物种鉴定和进化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瘤胫果实蝇的线粒体全基... 【目的】明确瘤胫果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tuberculata(Bezzi)]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探究其系统发育地位,为瘤胫果实蝇分子标记、物种鉴定和进化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瘤胫果实蝇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拼接和注释,获得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基因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选择NCBI公布的果实蝇属近缘种20种实蝇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总长度为15854 bp;具37个基因,其中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基因。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A+T含量为73.2%;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共有密码子3755个,在蛋白质所有22种氨基酸密码子中,UUA(leucine)的使用频率N及相对密码子RSCU使用频率均最高,N(RSCU)为387(3.79);tRNA基因二级结构中,除苯丙氨酸(F)以及苏氨酸(T)缺少假尿嘧啶(T)环和丝氨酸(S1)缺少二氢尿嘧啶DHU环,其余19个tRNA基因均能折叠形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22个tRNA基因中,共存在178处碱基对错配,错配碱基对均为G-U。通过对其近缘种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瘤胫果实蝇与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和杨桃实蝇(Bactrocera carambolae)聚在一起,表明3种实蝇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果实蝇亚属的其他种类聚在同个分支上,结果与形态鉴定一致。【结论】首次报道了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全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MW 892726,测定和分析的瘤胫果实蝇线粒体基本结构特征,核苷酸组成、系统进化分析,支持瘤胫果实蝇属于果实蝇亚属,为物种诊断、进化生物学和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胫果实蝇 线粒体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相对密码子使用频率 tRNA基因二级结构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