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6例 被引量:88
1
作者 陈永标 池小斌 +3 位作者 江艺 吕立志 林建宇 陈剑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3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12例。采用腹腔镜肝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均经左肝...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3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12例。采用腹腔镜肝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探查肝外胆管和右肝管,取出肝外胆管结石,缝合左肝断面胆管,不放置T管。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24例,左半肝切除12例,联合胆囊切除12例。手术时间130~180 min,平均148 min;术中出血量90~350 ml,平均190 ml。术后住院6~14 d,平均9 d。术后1例胆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后,胆总管内放置胆道支架减压引流,带引流管出院,术后28 d拔除引流管治愈。36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2个月,优30例,良6例,未见结石残留、复发。结论腹腔镜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绍庚 陈永标 +3 位作者 魏炜明 詹晓静 高远 张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胆结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肝脾联合切除3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绍庚 张坤 +1 位作者 魏炜明 陈永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脾联合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Hand-port)行肝脾联合切除术,选择剑突下正中或右肋缘下手助切口,手助下超声刀分离脾周韧带,Endo-GIA断脾蒂,采用超声刀、生物夹夹闭断肝,肝断面间断缝合闭合。结果3例手...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脾联合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Hand-port)行肝脾联合切除术,选择剑突下正中或右肋缘下手助切口,手助下超声刀分离脾周韧带,Endo-GIA断脾蒂,采用超声刀、生物夹夹闭断肝,肝断面间断缝合闭合。结果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130、115、14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50、150ml。3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分别为9、7、11d。3例分别随访6、23、5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手助腹腔镜肝脾联合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肝切除术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根治后预防性动脉内化疗栓塞的必要性
4
作者 李茂全 陆继珍 +5 位作者 余业勤 颜志平 王小林 周康荣 王烈 王福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报告39例小肝癌临床治疗结果,其中预防性动脉内化疗栓塞17例,对照组22例,旨在减少肝内复发、转移和进一步提高生存率。预防治疗组共行50次治疗,平均2.95±0.85次/人,最多7次。治疗组所有患者首次血管造影均未见明显的病灶。治疗组... 报告39例小肝癌临床治疗结果,其中预防性动脉内化疗栓塞17例,对照组22例,旨在减少肝内复发、转移和进一步提高生存率。预防治疗组共行50次治疗,平均2.95±0.85次/人,最多7次。治疗组所有患者首次血管造影均未见明显的病灶。治疗组中,8例根治术后1月内持续 AFP>20μg/ml,进行预防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碘化油3~5ml)。治疗组1,3,5年生存率为100%,91.5%,84.75%,对照组22例患者,在未检出病灶前均未行任何常规及动脉内化疗或栓塞。对照组为91.7%,63.5%,40.91%,两组生存率比较P<0.01。本研究显示预防性介入放射学处置可进一步提高小肝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治疗 药物疗法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Na评分对逆行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危国庆 程远 +2 位作者 蔡秋程 杨芳 江艺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5例行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原位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ELD-Na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MELD-Na评分... 目的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5例行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原位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ELD-Na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MELD-Na评分≤10分(115例);B组为10分<MELD-Na评分≤20分(118例);C组MELD-Na评分>20分(82例)。比较3组受者术前、术中各项指标。术前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a^+等;术中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腔静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输红细胞量、输血浆量、总补液量等。统计3组受者肝移植术后早期AKI的发生率及分期情况,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术前MELD-Na评分与AKI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受者术前BUN、Alb、TB、PT-INR、MAP、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的腔静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输红细胞量、输血浆量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1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1周内AKI发生率64.8%(204/315),其中A、B、C组术后AKI发生率分别为43%(49/115)、71%(84/118)、87%(71/8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术前MELD-Na评分与AKI分期存在正相关(r=0.442,P=0.000)。结论MELD-Na评分不仅可以作为术前病情评估指标,也是术后发生AKI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逆行灌注法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血清Na^+ MELD-Na评分 术后并发症 急性肾损伤 预测 血清肌酐 血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许蜂蜂 王华翔 +4 位作者 蓝海斌 杨芳 蔡秋程 刘建勇 江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9-733,共5页
目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影响患者预后。文中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 目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影响患者预后。文中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福州总医院)86例行肝移植供、受体资料。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对肝移植受体术前及术中情况进行配比配对,在17项供体相关变量中分析影响EAD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体体重指数、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不同诊断结果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可准确预测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mmol/L和8 min。结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对评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器官捐献 肝移植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倾向评分配比法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连锦锋 江艺 +1 位作者 胡还章 蔡秋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84-2388,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总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行肝移植患者(术前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均正常)共103例。依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典原位肝移植组(A组)26例和经下腔静脉逆灌...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总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行肝移植患者(术前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均正常)共103例。依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典原位肝移植组(A组)26例和经下腔静脉逆灌注肝移植组(B组)77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肝癌/肝硬化)、肝功能MELD评分、术中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术中输液总量和输血制品总量,以及术后第1~7、14、28天尿量、血肌酐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B组的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术中输液总量和术中输血制品总量均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45、3.127、5.852,P值均<0.05)。2组患者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0,P>0.05)。A组患者术后第1、2天的尿量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13、2.929,P值均<0.05);术后第2~7、14、28天B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值明显低于A组(t值分别为2.779、2.009、2.126、2.602、1.998、2.026、2.609、3.870,P值均<0.05);术后第1~7、14、28天B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明显低于A组(t值分别为5.895、3.212、1.830、2.348、3.030、3.549、2.287、2.996、2.775,P值均<0.05)。结论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肝脏移植对肝移植术后的肾功能影响更小,其更有利于术后的肾功能改善及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灌注 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