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缬草素的质量标准和镇静催眠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磊 康鲁平 +2 位作者 秦路平 郑汉臣 郭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3-665,共3页
关键词 总缬草素 蜘蛛香 质量标准 镇静催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形学习在医院个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扬 宋斌 +1 位作者 雷勇 吴祖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绩效考核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绩效考核作为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合理地...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绩效考核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绩效考核作为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绩效考核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层 个人绩效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应用 学习 医疗市场竞争 绩效考核 医疗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权重计算法在评价某医院综合效益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锦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关键词 医院 综合效益评价 权重计算法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癌因性疲乏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4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 贾杰 +3 位作者 王宇靖 张寅 叶桦 杨丽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4117-4124,4131,共9页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幸存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之一,对癌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目前我国在CRF管理方面仍存在认识不足、筛查不规范、干预措施实施受限等挑战。为制订适用于我国社区的CRF规范化管理方案,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幸存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之一,对癌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目前我国在CRF管理方面仍存在认识不足、筛查不规范、干预措施实施受限等挑战。为制订适用于我国社区的CRF规范化管理方案,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对国内外CRF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评述,并形成《社区癌因性疲乏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筛选和评价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本共识专家组重点回答CRF的筛查、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运动原则以及特殊人群CRF管理注意事项等重要问题,旨在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的CRF管理建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CRF的识别与干预能力,赋能患者及照护者,减轻患者疲劳状态,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因性疲乏 疲劳 社区康复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tz-Hugh-Curtis综合征CT表现
5
作者 杨朝红 张繁 +4 位作者 麻舒琳 云惟健 凌坚 王荣靖 关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观察Fitz-Hugh-Curtis综合征(FHCS)CT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3例FHCS,观察其腹盆腔平扫及增强CT表现。结果23例CT均见盆腔炎、腹膜炎与肝周围炎及腹盆腔粘连。盆腔炎主要表现为盆腔积液(23/23,100%)、子宫及附件炎性改变(17/23,73.91... 目的观察Fitz-Hugh-Curtis综合征(FHCS)CT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3例FHCS,观察其腹盆腔平扫及增强CT表现。结果23例CT均见盆腔炎、腹膜炎与肝周围炎及腹盆腔粘连。盆腔炎主要表现为盆腔积液(23/23,100%)、子宫及附件炎性改变(17/23,73.91%);后者包括8例(8/17,47.06%)输卵管增粗及9例(9/17,52.94%)输卵管囊状扩张积液,其中8例(8/9,88.89%)伴卵巢增大、1例(1/9,11.11%)伴子宫表面结节。腹膜炎主要表现为腹膜增厚(23/23,100%)及腹膜结节(15/23,65.22%),肝周围炎要表现为肝包膜强化(23/23,100%)、肝包膜下一过性灌注异常(16/23,69.57%)、肝周积液(20/23,86.96%)及肝周“琴弦征”(16/23,69.57%);均未累及肝裸区。23例中,3例(3/23,13.04%)伴机械性肠梗阻,19例(19/23,82.61%)伴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论FHCS主要CT表现包括盆腔炎、腹膜炎与肝周围炎及腹盆腔粘连,且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z-Hugh-Curtis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肿瘤患者便秘筛查与评估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6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 贾杰 +2 位作者 林逸凡 张寅 叶桦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4期4249-4257,4281,共10页
肿瘤患者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尤其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及晚期癌症患者中更常见。目前针对社区肿瘤患者便秘筛查与评估体系缺乏规范,未经管理的便秘可能导致肠梗阻、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社... 肿瘤患者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尤其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及晚期癌症患者中更常见。目前针对社区肿瘤患者便秘筛查与评估体系缺乏规范,未经管理的便秘可能导致肠梗阻、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肿瘤患者便秘筛查与评估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由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联合多学科专家组制定,总结了涵盖便秘定义、风险因素、筛查评估工具、特殊人群管理及转诊指征等8个核心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共提出12条推荐意见。旨在通过循证方法构建规范化评估工具,整合风险评估、自我监测及转诊策略,指导社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优化筛查与评估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便秘 社区康复 筛查评估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晓明 吴黄辉 +3 位作者 王丽萍 吴晓智 陈国忠 谭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7-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合并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中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择期ERCP合并EST的患者120例,随机... 目的观察和评价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合并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中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择期ERCP合并EST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30),即舒芬太尼对照组(A组)、小剂量羟考酮组(B组)、中剂量羟考酮组(C组)、大剂量羟考酮组(D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予0.10μg/kg舒芬太尼静注,B、C、D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分别予0.08、0.10、0.12 mg/kg羟考酮静注。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T_0)、诱导后(T_1)、进镜时(T_2)、镜入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时(T_3)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呛咳和体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B组患者T_1~T_3时间点丙泊酚Ce,以及T_2和T_3时间点MAP和HR均高于A、C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多于A和C组,而D组少于A、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A、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0.10 mg/kg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ERCP合并EST中麻醉效果满意,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与TKI联合或不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燕 陈勇 +3 位作者 王媛媛 王晓贤 刘洁 林雨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6-1145,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估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TT)联合或不联合PD-1抗体(PD-1Ab)治疗晚期肝细胞癌(aHCC)的疗效与潜在不良反应(AE)。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时限为各数据... 目的:系统评估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TT)联合或不联合PD-1抗体(PD-1Ab)治疗晚期肝细胞癌(aHCC)的疗效与潜在不良反应(AE)。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始至2024年1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项研究,共2334例aHC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T疗法相比,PD-1Ab的加入能显著改善aHCC患者的总生存期(OS)[HR=0.44,95%CI(0.36,0.51),P<0.0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FS)[HR=0.47,95%CI(0.42,0.52),P<0.00001],同时提高aHC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HR=1.65,95%CI(1.46,1.86),P<0.00001]和疾病控制率(DCR)[HR=1.26,95%CI(1.15,1.38),P<0.00001];不同基线资料如ECOG-PS、肝外转移与否、BCLC分期、肿瘤大小、Child-Pugh评分及肝门静脉侵犯与否等aHCC患者均可从TT PD-1Ab疗法中获益;两治疗方案间全级别与≥3级AE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反应性皮肤血管增生等症状在接受TT PD-1Ab治疗的患者中更为常见。结论:相较于TT疗法,PD-1Ab的加入可显著延长aHCC患者OS和PFS,并提高其整体ORR与DCR;TT PD-1Ab治疗组患者发生全级别及≥3级AE的整体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整体耐受性良好,但在高血压、皮肤与黏膜及甲状腺AE上有较高的发生率,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PD-1抗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昌焕 周腾兴 +3 位作者 万婷洁 郑彩霞 王承胜 许尚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性及定量参数对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的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pGGN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79枚pGGN,分为非浸润... 目的:探讨能谱CT定性及定量参数对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的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pGGN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79枚pGGN,分为非浸润性病变组(A组)和浸润性病变组(B组)。纳入分析的形态学征象包括是否存在分叶、毛刺、空泡、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大小、能谱曲线斜率、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和水基值。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A、B两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将P<0.05的参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ROC曲线绘制,评价各参数对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效能之间的区别。结果:pGGN出现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更倾向浸润性病变;能谱曲线斜率、碘基值和标准化碘基值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结节大小与动静脉期水基值B组均大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大小和动静脉期水基值是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动静脉期水基值和结节大小在预测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中的效能类似(P>0.05),但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AUC=0.866,95%CI 0.770~0.932,P<0.05)。结论:能谱CT衍生定量参数水基值联合结节大小对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元理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婷玉 陈庚 +1 位作者 郑雪景 洪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0-73,共4页
目的构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图谱,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ython工具从医药相关网站中抽取与心血管相关的疾病数据,构建为三元组关系;基于知识元理论,对内科护理学教材中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的文本进行解析、标引;采用... 目的构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图谱,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ython工具从医药相关网站中抽取与心血管相关的疾病数据,构建为三元组关系;基于知识元理论,对内科护理学教材中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的文本进行解析、标引;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对标引的数据进行抽取和表示,采用Neo4j进行知识存储与可视化。结果形成“疾病-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标引模板,并构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的知识图谱,包括病名、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4种实体类别和包含、组成、因果、对应、相关5种关系类别,共3242个实体、10013条关联关系。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图谱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为内科护理学知识图谱构建与数智化转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 知识元 知识图谱 护理教学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影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娜 高菡璐 +3 位作者 卢惠苹 陈燕清 郑军凡 陈述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观察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选取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试验组增加虚拟现实技术康复,共4周...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观察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选取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试验组增加虚拟现实技术康复,共4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随访4周时,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进行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时,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病灶侧大脑脚和内囊后肢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A)和相对各向异性(RA)。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治疗4周和随访4周时,两组FMA-UE和ARAT评分均显著升高(F>2.790,P<0.001),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t>2.297,P<0.05)。治疗4周时,两组内囊后肢FA和RA均增高(t>21.013,P<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006,P<0.05)。两组内囊后肢FA治疗前后差值(ΔFA)与FMA-UE治疗前后差值呈正相关(r>0.362,P<0.05),试验组内囊后肢ΔFA与ARAT治疗前后差值呈正相关(r=0.459,P<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改善,可能与内囊后肢传导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虚拟现实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骨盆截骨时机与指征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敬春 刘雁寒 +12 位作者 黎艺强 朱光辉 郭跃明 李明 康晓鹏 唐盛平 沈先涛 邵景范 陈顺有 蒋飞 李进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4,共8页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仍不明晰。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探讨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研究设计拟纳入283例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包括观察组183例,手术组(采用骨盆截骨术)100例。手术组根据患儿年龄采用Salter、Pemberton、骨盆三联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10年,拟在DDH闭合复位后8个时间点(闭合复位术后1、2、3、4、5~6、7~8、9~10年以及10年以上)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根据末次随访时正位X线片上髋关节Severin分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Ⅰ、Ⅱ级)和不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Ⅲ、Ⅳ级),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AI、CEA、RI及Severin分级情况。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可以为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闭合复位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临床方案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传梅 苏雅妃 +4 位作者 沈潞华 张虹 王腾 季思宇 肖志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7-1025,共9页
【目的】探索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ER)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IFS)发病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NIFS患者标本归为NIFS组,30位健康志愿者的样本归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索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ER)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IFS)发病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NIFS患者标本归为NIFS组,30位健康志愿者的样本归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标本,HE染色分别检测各组中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ER表达情况,qPCR测定NF-κB、IKK和MASPIN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NF-κB、IKK和MASP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IFS组中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NIFS组中ER评分较对照组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IFS组中平均高密度值较对照组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IFS组的NF-κB、核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IKK)和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MASPIN)较对照组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和P<0.05),NIFS组的NF-κB、IKK和MASPIN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较对照组增加(P<0.01),且NIFS组中NF-κB、IKK和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和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ER、NF-κB、IKK和MASP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表明ER阳性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提示雌激素及其受体参与了NIF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 雌激素受体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 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多中心研究
14
作者 黄琦 徐江龙 +7 位作者 宿玉玺 叶卫华 唐欣 陈顺有 周治国 赵占波 付桂兵 唐盛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案,评价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参与单位包括深圳市儿童医院等6个医疗中心。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6个医疗中心共采用手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椎体... 目的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案,评价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参与单位包括深圳市儿童医院等6个医疗中心。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6个医疗中心共采用手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35例,随访时间均在2年以上,均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节段性后凸角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5例患儿中,男18例,女17例,其中半椎体位于第2至第10胸椎者10例,位于第11胸椎至第2腰椎者17例,位于第3至第5腰椎者8例。平均固定融合2.4个脊柱节段,手术年龄(4.5±2.6)岁,随访时间(42.6±17.6)个月;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37.6±9.0)°,术后为(9.0±6.4)°,末次随访时为(13.3±11.1)°。术后畸形矫正率为76.1%,末次随访时畸形矫正率为64.6%。头、尾侧代偿弯自行矫正率分别为44.4%和57.1%,节段性后凸矫正率为37.2%。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及节段性后凸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椎弓根切割4例(11.4%,4/35),畸形进展3例(8.6%,3/35),感染1例(2.9%,1/35),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能直接去除致畸原因,保留脊柱生长与活动功能,但需重点关注和积极预防椎弓根切割、畸形进展等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先天性 椎板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治疗结果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后外髁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林基 潘源城 +3 位作者 林然 黄鸿哲 林伟凡 陈顺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后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337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过程中通过X线片评估是否发生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avasc...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后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337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过程中通过X线片评估是否发生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并以其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侧别、BMI、Weiss分型、初始位移、骨折块是否翻转、术后移位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术中造影以及复位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1的自变量,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AVN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并得出最佳截断值。结果337例患儿中,7例(2.1%,7/337)术后发生AVN。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AVN组与无AVN组患儿的年龄[2(1,4)岁比4(3,6)岁]、初始移位距离[14.8(11.3,15.8)mm比6.1(3.7,12.1)mm]、AVN患儿骨折块翻转率(6/7比76/3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两组性别、侧别、BMI、Weiss分型、术后移位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关节腔造影以及复位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VN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偏小(OR=1.953,95%CI:1.065~3.571)、骨折块翻转(OR=29.413,95%CI:1.138~760.015)。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6,年龄2.5岁是该预测模型的最佳截断值;年龄<2.5岁组和年龄≥2.5岁组患儿的AVN发生率(7.0%比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年龄偏小、骨折块翻转是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2.5岁可以作为最佳截断值用于预测AV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缺血性坏死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科临床研究:复杂而可行的工作
16
作者 Federico Canavese 陈顺有 潘源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高水平、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是小儿骨科医师提高诊治水平,把握学科前沿以及客观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开展小儿骨科临床研究工作很复杂,即蕴含机遇,又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从临床研究设计、理论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偏倚、统计学... 高水平、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是小儿骨科医师提高诊治水平,把握学科前沿以及客观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开展小儿骨科临床研究工作很复杂,即蕴含机遇,又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从临床研究设计、理论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偏倚、统计学分析、多中心研究的启动和发展以及研究报告等方面,阐述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小儿骨科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研究设计 研究报告 多中心研究 骨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外观的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17
作者 王莉莉 卢万丁 +3 位作者 陈俊 龙琴琴 翁立强 张春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598,共3页
报告1例黄色外观的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女,53岁。面部、躯干及四肢多发橘黄色结节、斑块4年,不伴有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面部及左上臂多发浸润性橘黄色结节、斑块,部分融合;右侧手臂、背部及双下肢散在分布橘黄色结节、斑块,表... 报告1例黄色外观的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女,53岁。面部、躯干及四肢多发橘黄色结节、斑块4年,不伴有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面部及左上臂多发浸润性橘黄色结节、斑块,部分融合;右侧手臂、背部及双下肢散在分布橘黄色结节、斑块,表面光滑,未见毛细血管扩张及萎缩。左侧手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灶性海绵水肿;真皮乳头、真皮胶原间、血管管壁及管周可见大量均一红染物质沉积,浅层血管周围可见稀疏的炎性细胞浸润。刚果红染色(+)。诊断: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淀粉样变病 结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8
作者 陈少全 王烈 +3 位作者 邹忠东 于松英 王冰 张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珐: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45例和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治疗组(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换药次数、住院天...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吸器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珐: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45例和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治疗组(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换药次数、住院天数、伤口愈合天数和治疗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2.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长度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伤口愈合天数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P<0.01)。结论:粘贴式负压冲吸器是微创治疗乳腺脓肿的高效、经济可行的工具,可保证乳房的完整美观并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贴式负压冲吸器 乳腺 脓肿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3
19
作者 张福清 陈国忠 +3 位作者 聂海贵 魏斌 曾淑珍 吴恩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患者 七氟醚 临床观察 全麻诱导 吸人麻醉药 麻醉效能 麻醉诱导 异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6例 被引量:88
20
作者 陈永标 池小斌 +3 位作者 江艺 吕立志 林建宇 陈剑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3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12例。采用腹腔镜肝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均经左肝...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3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12例。采用腹腔镜肝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探查肝外胆管和右肝管,取出肝外胆管结石,缝合左肝断面胆管,不放置T管。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24例,左半肝切除12例,联合胆囊切除12例。手术时间130~180 min,平均148 min;术中出血量90~350 ml,平均190 ml。术后住院6~14 d,平均9 d。术后1例胆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后,胆总管内放置胆道支架减压引流,带引流管出院,术后28 d拔除引流管治愈。36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2个月,优30例,良6例,未见结石残留、复发。结论腹腔镜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