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现地域植物特色,延展功能内涵——福州植物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13
1
作者 方尉元 梁伊任 黄洪模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0期64-69,共6页
植物园的功能和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和发展,在研究植物园概念和功能内涵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福州植物园的规划设计,研究在植物园规划设计时如何发挥场地的优势条件,挖掘场地的文化积淀,利用场地现有的条件,克服场地中的不利因素... 植物园的功能和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和发展,在研究植物园概念和功能内涵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福州植物园的规划设计,研究在植物园规划设计时如何发挥场地的优势条件,挖掘场地的文化积淀,利用场地现有的条件,克服场地中的不利因素;在确立适宜的规划思想,明确定位的基础下进行规划设计;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造富有地域特色、时代审美和使用功能的植物园景观,以满足植物园的不同功能和不同时代条件下人们对植物园的不同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园 规划设计 概念 功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福州滨海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樊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9,共8页
滨海新城的规划建设是福州空间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滨海新城核心区作为滨海新城的“心脏”,承担着中央商务、滨海旅游、商业娱乐、和谐宜居等功能,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滨海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为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滨海新城的规划建设是福州空间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滨海新城核心区作为滨海新城的“心脏”,承担着中央商务、滨海旅游、商业娱乐、和谐宜居等功能,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滨海新城核心区规划设计为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区域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判,明确区域的发展定位,并基于“空间重塑—民生优先—绿色生态—交通引领—韧性安全”的规划思路,提出具有针对性、人性化、可持续、凸显地方特色的规划策略,以期为类似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规划设计 发展定位 滨海新城 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山体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葳 王文奎 +1 位作者 林大地 马奕芳 《规划师》 2008年第8期28-31,共4页
福州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格局城市。为保护山水城市特色,在规划策略上宜采取分级保护、强化视廊控制的方式。在规划编制和实施层面,应将山体保护融入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并以法定图则的形式加以落实,以实现山、水、城之间的"对话"... 福州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格局城市。为保护山水城市特色,在规划策略上宜采取分级保护、强化视廊控制的方式。在规划编制和实施层面,应将山体保护融入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并以法定图则的形式加以落实,以实现山、水、城之间的"对话",体现福州山水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独特的景观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保护 城市格局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规划探析
4
作者 汪波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1,共9页
以福州市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各自发展特征,指出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系统搭建包括空间统筹、产业互联、设施一体、政策共享的联动发展思路框架,提出共建宜居生活圈、分工协作培育... 以福州市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各自发展特征,指出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系统搭建包括空间统筹、产业互联、设施一体、政策共享的联动发展思路框架,提出共建宜居生活圈、分工协作培育产业优势、强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构建共担共享机制等方面的联动发展策略,探索联动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发展规划 区域协调发展 福州市 滨海新城 平潭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水绿带绿化设计研究——以福州市城市内河串珠公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敏雪 《河南农业》 2019年第11期26-27,共2页
滨水绿带是城市内河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要载体,其空间内的绿化设计是展示滨水绿带景观活力、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环节。滨水绿带的绿化设计是以景观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在不同的空间需呈现不同的植被特点,以便更好地烘托环境氛围。本文从植... 滨水绿带是城市内河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要载体,其空间内的绿化设计是展示滨水绿带景观活力、营造公共空间的重要环节。滨水绿带的绿化设计是以景观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在不同的空间需呈现不同的植被特点,以便更好地烘托环境氛围。本文从植物营造、树种选择等方面探讨滨水绿带的绿化设计方向,为其他同类型的滨水绿带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绿带 绿化设计 设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体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福州市星光湖公园为例
6
作者 张敏雪 《江西农业》 2019年第6期88-88,共1页
城市湖体公园,属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结合场地及周边的特点,周边囊括丰富的场地类型,需满足观赏、游憩、娱乐、展示等各方面的需求,是一种综合性的景观绿化用地。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星光湖公园为例,探讨城市湖体公园设计的主要方向,为... 城市湖体公园,属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结合场地及周边的特点,周边囊括丰富的场地类型,需满足观赏、游憩、娱乐、展示等各方面的需求,是一种综合性的景观绿化用地。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星光湖公园为例,探讨城市湖体公园设计的主要方向,为其他相似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体公园 景观设计 交通组织 活动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滨海城市韧性防潮体系构建研究——以福州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孝奎 魏樊 +3 位作者 冯立超 陈智睿 崔晓莉 秦瑜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6,共5页
分析了福州滨海核心区面临的防潮安全风险,介绍了国外滨海城市防潮安全案例和防潮安全保护思路变化,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防潮安全体系:在规划防潮堤基础上,结合核心区地形地貌和用地规划布局,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增加构建三道防潮防线... 分析了福州滨海核心区面临的防潮安全风险,介绍了国外滨海城市防潮安全案例和防潮安全保护思路变化,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防潮安全体系:在规划防潮堤基础上,结合核心区地形地貌和用地规划布局,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增加构建三道防潮防线,形成两道工程防线加两道管理防线的多道防线的韧性防潮体系:①充分利用沿海自然高地,构建核心区第二道防潮防线;②合理布局重要设施用地,构建核心区第三道防潮防线;③科学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设施建筑方案,构建核心区第四道防潮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韧性城市 多道防线 防潮体系 防潮堤 福州滨海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亮 《规划师》 2008年第8期32-36,共5页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应注重对活体的保护,既要重视最基本的单元文物的保护,又要重视整体的街区保护,注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和谐,以物质为非物质的载体,非物质为物质的精...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应注重对活体的保护,既要重视最基本的单元文物的保护,又要重视整体的街区保护,注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和谐,以物质为非物质的载体,非物质为物质的精神和内涵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遗产 福州三坊七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滨海新城核心区智慧城市规划 被引量:3
9
作者 桂兴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8-84,共7页
自2012年《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颁布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福州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此,文章以福州市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智慧城... 自2012年《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颁布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福州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此,文章以福州市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智慧城市规划实践为例,在分析其现状优势的基础上,从智慧空间布局、智慧基础设施统筹及全息管理平台建设三方面总结了其实践经验,并从组织保障、人才保障、信息安全与舆论宣传四方面对其规划实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空间 智慧基础设施 全息管理平台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温现场实验的榕树遮阳环境与人体生理健康效益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林咏园 税伟 +2 位作者 冯洁 吴朝玮 江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缓解高温热浪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的3种榕属树种——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altissima)、雅榕(F.conci... 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缓解高温热浪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的3种榕属树种——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altissima)、雅榕(F.concinna)和2种常见优势树种杧果(Mangifera indic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验和生理指标测度等方法,探讨不同树种遮阳环境下的人体生理健康指标变化,以及不同树种遮阳环境对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相比其他树种遮阳环境,细叶榕遮阳环境下受试者表现为显著低体温和低脉搏的生理特征;2)进入细叶榕遮阳环境后,受试者的体温降低幅度显著大于香樟的遮阳环境,受试者的舒张压降低幅度显著大于杧果的遮阳环境;3)榕属树种遮阳环境下受试者体温降低的概率是香樟遮阳环境下的4.17倍,其中,细叶榕遮阳环境对受试者体温降低的影响显著大于其他树种的遮阳环境。研究结果有助于热带和亚热带城市的园林树种选择和优化,也为城市居民健康出行提供有效避暑建议。旨在揭示微观尺度上绿色空间提供的人类福祉,探讨城市优势树种如何发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理健康 现场实验 榕树 高温热浪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光农业区的生态观、规划观与经营机制——以福州市雁行洲观光农业区为例
11
作者 严华 刘群 《规划师》 1999年第C00期58-60,共3页
随着城市居民对自然的向往日益加强,全国各地悄然孕育起一项新的旅游项目——观光农业区。作者以雁行洲观光农业区规划为例.从建设背景,选址条件、规划原则、经营机制等多方面,探讨观光农业建设方向.重视生态、追求特色、鼓励参与... 随着城市居民对自然的向往日益加强,全国各地悄然孕育起一项新的旅游项目——观光农业区。作者以雁行洲观光农业区规划为例.从建设背景,选址条件、规划原则、经营机制等多方面,探讨观光农业建设方向.重视生态、追求特色、鼓励参与、是活经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农业 经营机制 选址条件 规划原则 旅游项目 福州市 建设方向 生态观 城市居民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槭树科植物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玮璇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7期57-58,共2页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对不同树种进行分析、选择以及科学搭配。基于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槭树科植物应用价值和常见类型的分析,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探讨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槭树科植物的应用现状和...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对不同树种进行分析、选择以及科学搭配。基于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槭树科植物应用价值和常见类型的分析,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探讨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槭树科植物的应用现状和使用价值,并探讨今后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槭树科植物可发挥的作用和利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景观 槭树科植物 福建省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新文 易雨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0-728,共9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十余年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规划学科发展及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属性及内容的总结反思,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从“效力+效用”的评估视角,从实...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十余年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规划学科发展及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属性及内容的总结反思,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从“效力+效用”的评估视角,从实施导向、责任导向和权益导向出发,尝试构建包含空间落实、资源维护、公众满意度三个层次、五个步骤在内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法体系并实践应用,进而分析总结提出完善动态规划编制体系及开展规划实施机制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结论与建议,以期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研究10年观(2011—2020年)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洁 章晴 林诗琪 《风景园林》 2022年第3期65-72,共8页
设计实践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思维活动造成了开展设计学术研究的困境—如何将通过设计实践获得研究成果的过程纳入学术研究体系,成为设计学科面对的共同问题。设计研究作为实践和研究的方法论正在试图对此进行回应。首先明确了设计研究的... 设计实践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思维活动造成了开展设计学术研究的困境—如何将通过设计实践获得研究成果的过程纳入学术研究体系,成为设计学科面对的共同问题。设计研究作为实践和研究的方法论正在试图对此进行回应。首先明确了设计研究的边界与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爬梳了最近10年(2011—2020年)发表于《中国园林》和《风景园林》2本刊物的设计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方法,对设计研究及3种主要模式—关于设计之研究(RaD)、为了设计之研究(RfD)、通过设计之研究(RtD)的发展特点与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在深度、广度和学术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以下现象:RaD中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发展相对停滞;RfD由服务于特定对象的设计前预研究更多地转变为有助于建构设计过程的知识研究;在为数不多的RtD文献中,学者更偏向于采用后实证主义和变革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基于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分类的讨论有助于学者跳脱出固有视角,认识设计与研究的关系,明确自身的研究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研究 发展趋势 关于设计之研究 为了设计之研究 通过设计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价值视角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洁 林诗琪 +1 位作者 龙若愚 吴语婧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中国现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强调环境效益、对微观尺度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关注度不够的现象,通过文献爬梳、3轮专家问卷调研和3个建成项目的实证评价研究,逐步确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环境、社会、经济与美学方面的11项效益... 针对中国现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强调环境效益、对微观尺度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关注度不够的现象,通过文献爬梳、3轮专家问卷调研和3个建成项目的实证评价研究,逐步确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环境、社会、经济与美学方面的11项效益及其指标构成、各项指标的含义、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构建了以多元价值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创造可持续的雨水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雨水管理 多元价值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福州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敏敏 魏樊 《规划师》 2006年第9期60-62,共3页
福州市人口仍不断向中心集聚,但中心区人口已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影响福州市人口空间变动的有地理环境、文化环境、政府的政策导向、城市规划等宏观因素,产业调整、土地供给等经济因素,以及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因素。
关键词 人口空间变动 影响因素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浅山沿海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探析——以闽江流域(福州段)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奎 牟宇峰 +2 位作者 蒋艳君 陈奕 夏继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4-49,共6页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统筹多要素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纲领,但是抽象的理念不易对实践工作形成具体化的指导。文章从仿生学的角度解析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方式,并对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工作的指...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统筹多要素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纲领,但是抽象的理念不易对实践工作形成具体化的指导。文章从仿生学的角度解析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方式,并对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工作的指导含义进行具体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闽江流域(福州段)试点工作实践,从区域生态问题诊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规划管控方式三方面对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进行探索,以期为浅山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理念 浅山沿海地区 生态保护修复 顶层设计 闽江流域(福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镇规划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协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8,共4页
针对原有村庄规划缺乏分类指导标准、编制不规范等问题,福建省在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出台了以《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为高效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研究结合福建省工作实际,以镇村体系规... 针对原有村庄规划缺乏分类指导标准、编制不规范等问题,福建省在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出台了以《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为高效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研究结合福建省工作实际,以镇村体系规划为规划统筹的主要手段,以镇(乡)为单元捆绑编制村庄规划,对村域协调、分类定位、规模核定、"两规"耦合、基础设施布局等核心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有效地推进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村体系规划 村庄规划 协调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福州市马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策略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樊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2,共7页
历史文化风貌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城市重要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脉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城市更新工作的蓬勃发展,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传承和弘扬船政文化的视角着手,以福州市马尾历史文... 历史文化风貌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城市重要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脉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城市更新工作的蓬勃发展,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传承和弘扬船政文化的视角着手,以福州市马尾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以挖掘内涵、分类引导、激发活力为思路,提炼了凸显“天人合一”的布局思想、延续文物保护建筑特色、焕活“海丝”魅力的船政文化传承和保护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风貌区 传承和弘扬 船政文化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原型测试的乔木覆盖滑坡区根-土复合体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昀昭 简文彬 +3 位作者 赖增荣 钟鑫 张骏逸 夏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23-3434,共12页
为揭示乔木根系力学特性及其对斜坡的力学效应,选取福建武平高植被覆盖区滑坡为研究点,对研究区典型乔木根系按径级分类后进行根系抗拉力学特性测试,并在滑坡现场进行不同根系横截面积比(rootcross-sectionalarearatio,简称RAR)、含水... 为揭示乔木根系力学特性及其对斜坡的力学效应,选取福建武平高植被覆盖区滑坡为研究点,对研究区典型乔木根系按径级分类后进行根系抗拉力学特性测试,并在滑坡现场进行不同根系横截面积比(rootcross-sectionalarearatio,简称RAR)、含水率下的根-土复合体原位直剪试验以及剖面根系分布特征调查,对根系在浅层滑坡的力学效应展开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1~7径级下马尾松、杉木抗拉力范围为12.45~673.09 N,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拉强度范围为7.16~60.95MPa,抗拉强度与根径呈幂函数负相关。杉木根系平均抗拉力与抗拉强度均大于马尾松。(2)乔木根系显著提高了土体抗剪强度,根系对土体提供的附加黏聚力与剪切面RAR显著正相关。杉木根系构型更接近R型,马尾松为VH型,相近RAR下杉木对土体的加固作用优于马尾松。(3)随着含水率增加,马尾松、杉木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显著下降,水分入渗使根系对土体提供的附加黏聚力受到削减。(4)基于Wu模型,考虑水分对土体黏聚力与根系附加黏聚力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含水率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值估算模型,经检验,精度高于Wu模型,结果较为合理。(5)根系对浅层滑坡虽然具有加固作用,但受到根系分布深度、密度以及降雨等因素限制,强降雨作用下根系对浅层滑坡稳定性贡献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根系 原位直剪 抗拉强度 根-土复合体 浅层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