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热射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霍苗苗 余毅 +3 位作者 王琰 孙淑清 林曰勇 陈今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2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heat stroke,HS)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患者辅助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HS合并RM的资料6例,采用综合治疗和CRRT辅助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热射病(heat stroke,HS)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患者辅助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HS合并RM的资料6例,采用综合治疗和CRRT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转归。结果 6例患者中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治愈的5例,与CRRT治疗前比较,CRRT治疗后24h、48h、7d不同的时间点,患者生命体征均明显改善,包括:体温降低(F=52.979,P=0.000)、心率减慢(F=19.987,P=0.000)、平均动脉压升高(F=5.391,P=0.009);APACHEⅡ评分降低(F=64.904,P=0.000),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升高(F=28.818,P=0.000)。生物化学指标显著改善,包括:血肌酐降低(F=9.296,P=0.001)、肌酸磷酸激酶降低(F=64.904,P=0.000)、肌红蛋白降低(F=55.605,P=0.000)、乳酸脱氢酶降低(F=91.839,P=0.000)、谷草转氨酶降低(F=8.166,P=0.002)、谷丙转氨酶降低(F=8.503,P=0.001)、C反应蛋白降低(F=10.852,P=0.000)和钾离子降低(F=23.678,P=0.000)。结论 CRRT是抢救HS合并RM患者有效手段之一,可能对HS合并RM有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热射病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及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熊红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中医证型 诊断标准 病理机制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血气分析结合即时超声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林萍清 闵军 +2 位作者 林成实 刁良彪 林金贵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血气分析结合即时超声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床旁血气分析结合即时超声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床旁血气分析结合床旁即时超声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状态[平均动脉压(MAP)、每小时尿量、心率(HR)]、血气指标[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BL)、剩余碱(BE)及血酸碱度(p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变化,比较两组复苏24 h补液量及液体复苏治疗1周生存率。结果两组复苏前复苏状态、血气、凝血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24 h,观察组HR、PaCO_(2)、BL、BE、PT、APTT、T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AP、每小时尿量、pH、PaO_(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苏24 h补液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周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气分析结合即时超声应用于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有利于患者状态恢复,能够改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提高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 床旁血气分析 床旁即时超声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水平的监测和改善
4
作者 唐钦妹 郭淑霞 +2 位作者 叶亚莉 黄文碧 黄向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通过三磷酸腺苷(ATP)荧光监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去评价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程序改进前后的清洁水平变化情况,为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和监测提供一个实时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透析室5个环境位点,通过ATP荧光监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去监... 目的通过三磷酸腺苷(ATP)荧光监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去评价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程序改进前后的清洁水平变化情况,为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和监测提供一个实时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透析室5个环境位点,通过ATP荧光监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去监测5个位点的清洁水平,通过改进现有的清洁方式再次进行监测并比较两次监测结果,评价改进后的清洁程序。结果改进前5个监测位点ATP测量均值为788、310、530、600和900RLU,改进后清洁程序ATP测量均值176、130、120、220和239RLU。改进前微生物培养法监测均值为12、4、9、6和8cfu,改进后均值为2、1、1、1和2cfu。ATP荧光检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都表明有效改进清洁程序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心环境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ATP荧光检测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监测清洁度变化趋势相同。结论有效的清洁程序能够显著降低医院环境表面的污染情况,选择ATP荧光监测法能够更快速有效地评价医院环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荧光监测法 微生物培养法 血液透析中心 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