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郑霄雁 郑成浩 +2 位作者 林风华 黄意坚 郑本汇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 探究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4年发病的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信息,并按重症患儿的同发病时期、同发病地区、父母教育学历、年龄±1岁进... 目的 探究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4年发病的福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信息,并按重症患儿的同发病时期、同发病地区、父母教育学历、年龄±1岁进行频数匹配,形成非重症组。收集两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及病原学感染型别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7-2024年福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患儿503例,匹配非重症病例1053例。重症组散居儿童、归属地为农村、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2 d占比高于非重症组,而EV71疫苗接种、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照料者有手足口病防病教育经历占比则低于非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组发热>3 d、神志改变/惊厥、手足抖动/抽搐、有感染性疾病史和EV71阳性的占比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OR=3.213,95%CI 1.913~5.398)、现住址归属农村(OR=2.121,95%CI 1.513~2.973)、未接种EV71疫苗(OR=3.141,95%CI 1.996~4.945)、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2 d(OR=2.004,95%CI 1.410~2.849)、患儿饭前便后无洗手习惯(OR=3.927,95%CI 1.718~5.356)、照料者未接受手足口病防病知识教育(OR=2.465,95%CI 1.807~3.362)、发热>3 d(OR=2.585,95%CI 1.801~3.709)、神志改变/惊厥(OR=4.059,95%CI 2.731~6.031)、手足抖动/抽搐(OR=2.087,95%CI 1.398~3.117)、有感染性疾病史(OR=3.369,95%CI 1.725~6.335)、EV71阳性(OR=3.854,95%CI 2.678~5.545)是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P<0.001)。重症组的治愈时间长于非重症组[18(5,32) d vs. 11(4,23)d,P<0.001]。结论 应针对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做好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健康宣教和推进EV71疫苗接种,提升重症病例救治水平,以降低发生重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免疫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霄雁 王依妹 +2 位作者 官陈平 蒋莹 张晓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081例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中,重症组671例,非重症组3410例。重症组的男性比例、年龄、现住址为社区的比例均高于非重症组,接种疫苗比例低于非重症组(59.02%vs.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方面,重症组为(7.27±4.85)d,长于非重症组的(4.37±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01)。重症组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呼吸困难/气促的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慢性肺部疾病史及心脑血管疾病史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现住址归属为社区、未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长、首发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重症组的治愈时间长于非重症组(P<0.001)。结论性别、年龄、现住址归属、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导致重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重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现场调查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随海田 马小军 +9 位作者 杨益昌 陈敏红 黄春文 汪攀 马会来 张彦平 吴生根 蔡少健 洪荣涛 欧剑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鼓楼区A小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生的流行强度及可能传播方式,为进一步开展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每一例病例;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集病人的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核酸或抗体... 目的调查福州市鼓楼区A小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生的流行强度及可能传播方式,为进一步开展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每一例病例;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集病人的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核酸或抗体;监测小区及周边白纹伊蚊的布雷图指数。结果此次疫情为一起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共计发现20例病例,罹患率为0.32%,疫情持续时间17d。结论此次疫情为福州市鼓楼区首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未发生续发病例和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暴发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福州市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栩 陈智伟 +2 位作者 张彩云 杨建娜 郑能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5-748,751,共5页
目的探究2006年福州市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特点及种系进化分布。方法采用狗肾传代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和亚型鉴定,选取部分乙型流感病毒株提取病毒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目的探究2006年福州市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特点及种系进化分布。方法采用狗肾传代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和亚型鉴定,选取部分乙型流感病毒株提取病毒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用DNASTAR MegAlign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基因种系进化特性分析。结果2006年福州市人群中同时流行着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毒株。Victoria系毒株为主要优势流行株。2006年分离的Yamagata系毒株与B/Shang-hai/361/02比较,在血凝素基因HA1区发生6-7个氨基酸替换,在196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2006年分离的Victoria系毒株与B/Zhejiang/2/01比较,在HA1区发生8-9个氨基酸替换,在197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结论2006年福州市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与B/Shanghai/361/02和B/Zhejiang/2/01相比基因特性已发生了进一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流感病毒 基因特性 血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健康教育人员业务培训前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陈日光 朱云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0期907-908,共2页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健康教育专 (兼 )职人员业务素质 ,分析影响业务水平提高的因素 ,探索有效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福州市一个区 ,对该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健康教育专 (兼 ...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健康教育专 (兼 )职人员业务素质 ,分析影响业务水平提高的因素 ,探索有效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福州市一个区 ,对该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健康教育专 (兼 )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及培训前后一个月内到实地进行工作考察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业务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提高程度差别显著 ,但总体业务水平都有一定提高。结论 为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要经常开展健康教育业务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效果评价 业务水平 不同年龄 人员 整群抽样 育人 业务培训 培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斌 陈家英 +2 位作者 叶道光 刘必端 郑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9-830,共2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福州市 疫源地调查 感染情况 中间宿主 人兽共患病 动物源性 分布情况 结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流行性感冒与气象因素滞后效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月燕 祝寒松 +5 位作者 叶雯婧 杨林 陈彩粼 吴生根 陈敏红 陈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感冒的滞后影响,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8年12月福州市日均气压、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温等气象因素与日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进行相关性和滞后性分析。结果福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7207... 目的探讨福州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感冒的滞后影响,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8年12月福州市日均气压、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温等气象因素与日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进行相关性和滞后性分析。结果福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7207例,男女性别比1.25∶1,4~岁组和0~岁组占比居前,依次为37.82%和29.91%。日均气温与流行性感冒发病呈负相关(r<0),其余呈现正相关(r>0),且存在滞后相关性。气温3℃,滞后7 d时的流感发病风险最高(RR=1.51,95%CI:0.51~4.51),日均气压982 hPa,滞后6 d时的发病风险最高(RR=2.08,95%CI:0.81~5.37)。风速9 m/s,滞后14 d时的发病风险最高(RR=3.43,95%CI:1.28~6.63);滞后1 d后,日累计降雨量越大,保护效应越显著,滞后10 d的保护效应最强,但240 mm,滞后0 d的风险性最高(RR=2.22,95%CI:0.39~12.72)。结论日均气压、日均气温、日均风速和日累计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影响福州市流行性感冒发病,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纳入流感预测,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流行性感冒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滞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福州市结核病防治实施立法管理7年效果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国雄 方小平 黄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管理7年的效果。方法采取专题调研、会议座谈、实地考察、分析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福州市实施《条例》为如期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目标和全球结核病... 目的评价《福州市结核病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管理7年的效果。方法采取专题调研、会议座谈、实地考察、分析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福州市实施《条例》为如期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目标和全球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提供了法制支持。7年来,福州市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和经费投入逐年增多,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力支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治愈率3大核心指标分别达100%、70%和85%以上的目标。结论立法管理为福州市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立法 医学 评价研究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牡蛎致病菌沙氏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
9
作者 葛辉 李慧耀 +12 位作者 巫旗生 宁岳 祁剑飞 温凭 郭香 潘洁茹 吴丽云 王为刚 王晓伟 李苗苗 戴燕彬 林向阳 林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48,共10页
[目的]对患病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幼虫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以期为牡蛎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进行种... [目的]对患病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幼虫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以期为牡蛎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进行种属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病牡蛎幼虫分离纯化获得优势菌株M05,通过外观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判定为沙氏弧菌(Vibrio chagasii).回归感染试验证实其可引起牡蛎幼虫发病死亡.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M05菌株携带副定殖因子基因AcfB、溶血素基因和Ⅱ型分泌途径基因EpsD等毒力基因;此外,菌株本身及其携带的质粒中含有大量耐药基因,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环丙沙星、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沙氏弧菌M05携带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福建牡蛎幼虫感染,且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牡蛎幼虫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福建牡蛎 沙氏弧菌 全基因组分析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2012年柯萨奇A6型肠道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智伟 姚栩 +3 位作者 陈霄璐 谢乃鸿 陈艳 张晓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4-1126,1130,共4页
目的对2012年福州地区分离的其他肠道病毒CVA6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VP1部分序列进化分析。方法肛拭子标本采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对分离株的VP1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经过Blast程序比对来确定病毒的基因型;通过M... 目的对2012年福州地区分离的其他肠道病毒CVA6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VP1部分序列进化分析。方法肛拭子标本采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对分离株的VP1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经过Blast程序比对来确定病毒的基因型;通过Mega4.0软件对不同病毒株VP1部分序列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从10份其他肠道病毒患者的肛拭子标本中分离到6株CVA6病毒。测序结果显示,该6株CVA6病毒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但与福州周边国家或地区CVA6的核苷酸一致性为91.8%~97.3%。结论2012年福州市HFMD的病源除Ev71和CVA16外,还包含CVA6病毒。序列分析表明,因此,应加强对手足口病例中其他肠道病原体的检测,并掌握其流行以及病毒遗传进化特征,为HFM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6型 VP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江县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7年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小平 陈宏锦 +2 位作者 赵玉杭 陈韶华 朱国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连江县 结核病 疾病控制 预防 全程督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起由冷链产品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7感染的传播链和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欣欣 陈智伟 +2 位作者 陈敏红 贾海梅 张晓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目的对福建省福州市M区1起由进口冷链产品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疫情进行溯源及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9月6日至9月9日期间M区新冠疫情中全部感染者(8名)以及1份阳性冷链产品样本拭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时... 目的对福建省福州市M区1起由进口冷链产品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疫情进行溯源及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9月6日至9月9日期间M区新冠疫情中全部感染者(8名)以及1份阳性冷链产品样本拭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3例阳性感染者和1份冷链产品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有8人感染,均为无症状感染者,4条全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共享75个的核苷酸突变位点,共享55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且符合谱系BA.2.3.7的特征。结论本次疫情由未有效防护的工人暴露于污染了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7的进口冷链产品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物传人 冷链 全基因组测序 奥密克戎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洗液自动发生-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21种有机酸 被引量:43
13
作者 林华影 林风华 +2 位作者 盛丽娜 李一丹 张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奎尼酸、乙酸、丙酮酸、草酰乙酸、甘露酸、乳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富马酸、抗坏血酸、α-酮戊二酸、肉桂酸、水杨酸、柠檬酸、异柠檬酸、阿魏酸、顺乌头酸、反乌头酸、β-香豆酸... 建立了一种利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奎尼酸、乙酸、丙酮酸、草酰乙酸、甘露酸、乳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富马酸、抗坏血酸、α-酮戊二酸、肉桂酸、水杨酸、柠檬酸、异柠檬酸、阿魏酸、顺乌头酸、反乌头酸、β-香豆酸等21种有机酸的方法。样品经提取、脱色、过滤后用IonPac AS11分离柱分离,以EG40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生成的5~34mmol/L KOH为淋洗液洗脱,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21种有机酸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均低于0.188mg/L,加标回收率为91.5%~101.8%。该法用于多种食物样品中有机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洗液自动发生 离子色谱法 有机酸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鳗鲡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伟妮 朱志华 +2 位作者 陈智伟 梅景良 林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6,共6页
从患腐皮病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烂处分离到1株病原菌(322A),对其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和生理生化分析,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促旋酶(gyrase)B亚单位gyrB基因序列,并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感染... 从患腐皮病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烂处分离到1株病原菌(322A),对其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和生理生化分析,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促旋酶(gyrase)B亚单位gyrB基因序列,并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感染实验证实菌株322A具有致病性;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16S rRNA基因分析显示,该菌株与气单胞菌属细菌的同源性均在99%-100%,构建的系统树显示,菌株322A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FJ462702))亲缘关系最近;gyrB基因分析表明,该菌株与A.hydrophila种内序列的相似性为96%-98%,种间序列的相似性为94%-95%,构建的系统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hydrophila(FJ608553、FJ608552、AF208259)聚为一个分支。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菌株322A可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 腐皮病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热休克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夏晓峰 林海兰 +2 位作者 郑丹丹 杨广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7-464,共8页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在昆虫应对外界胁迫刺激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系统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HSP基因家族,根据家蚕的HSP蛋白序列,采用本地Blast程序对小菜蛾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检索,从小菜蛾基因组数...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在昆虫应对外界胁迫刺激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系统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HSP基因家族,根据家蚕的HSP蛋白序列,采用本地Blast程序对小菜蛾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检索,从小菜蛾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了25个HSP基因,包括2个HSP90、8个HSP70和15个sHSP(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基因。小菜蛾、家蚕Bombyx mori、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HSP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昆虫的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sHSP具有很强的种属特异性,HSP70家族的保守性比sHSP强。小菜蛾HSP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与敏感品系对比,抗性品系(抗毒死蜱和抗氟虫氰品系)中HSP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小菜蛾1,2和3龄幼虫HSP基因表达模式较为接近,而与4龄幼虫中的表达模式相差较大;4龄幼虫和蛹中的表达模式相近;雌成虫和雄成虫中的表达模式显著不同,与果蝇精子形成有关的两个热休克蛋白HSP23和HSP27基因[分别为CCG003980.1(Px23.5)和CCG005412.2(Px27.5)],在小菜蛾雄成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成虫。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HSP基因不仅在杀虫剂抗性、发育分化,甚至在生殖上均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小菜蛾HSP与生长发育、抗逆行为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热休克蛋白 比较基因组 杀虫剂抗性 基因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枇杷果实和叶片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发兴 刘星辉 +1 位作者 林华影 陈立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枇杷有机酸进行有效分离与测定,EG40淋洗液在线发生器能降低背景电导,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和平稳的基线.测定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和叶片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果实中以苹果酸为主,其次为奎尼酸和酒石酸,而柠檬酸...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枇杷有机酸进行有效分离与测定,EG40淋洗液在线发生器能降低背景电导,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和平稳的基线.测定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和叶片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果实中以苹果酸为主,其次为奎尼酸和酒石酸,而柠檬酸、草酸和顺乌头酸等含量较低.叶片中以奎尼酸为主,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法 枇杷 果实 叶片 有机酸 柠檬酸 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福建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临床病例及食品来源菌株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伟伟 吴晓敏 +2 位作者 廖冬冬 曾妍 郑盈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分离菌株的分子型别,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监测网报告的感染病例进行个案访谈调查;对2016年临床病例和即食食品来源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进行... 目的研究福建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分离菌株的分子型别,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监测网报告的感染病例进行个案访谈调查;对2016年临床病例和即食食品来源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感染病例均为免疫力低下的孕妇和新生儿,3株病例分离株血清型为2株1/2a和1株4b。8株食品分离株血清型为5株1/2a、2株4b和1株1/2b。11株PFGE分为10个型别。结论 2016年福建存在散发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例,PT型各异,无同源性。应加强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饮食卫生宣教,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等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临床特征 血清分型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天然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丽丽 刘巧 +3 位作者 陈丹 黄群 刘永静 邱红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465-1467,共3页
综述近年来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PHPLC)在各类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医药领域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天然药物 生物化学 药物代谢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翁顺太 郑巧珍 +7 位作者 林杰 陈敏红 阮宏锦 邱玉锋 陈建辉 谢芳钦 李曲文 郑奎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对某养老机构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推荐的个案调查表和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 目的对某养老机构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推荐的个案调查表和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行第一版)"进行。结果某养老机构有8名护理人员和住院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年龄中位为59岁,男、女比例1∶7。于末次暴露后4~15 d确诊。排查出225名密切接触者,无三代院内续发传播;不排除无症状感染存在传染的可能性;病亡1例。结论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建议防控策略应关注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控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养老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HQH-1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志英 陈晓波 +3 位作者 潘洁茹 邓优锦 赖腾强 刘彩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4,共6页
为了探寻新的具有防腐保鲜功能的微生物资源,前期从柑橘防腐保鲜研究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该研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HQH-1... 为了探寻新的具有防腐保鲜功能的微生物资源,前期从柑橘防腐保鲜研究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该研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HQH-1。通过NCBI平台BLAST进行序列比对,结合Clustalw和Mega 7.0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确立了该菌株在系统发育上的地位。采用点植法和滤纸片法研究了KHQH-1对几种食品中常见霉菌和细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KHQH-1对根霉(Rhizopus spp.)、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有一定抑制效果,对食品中常见霉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青霉(Penicillium spp.)、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3.70、9.30和10.87 mm;KHQH-1对食品中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菌圈分别为3.20和8.20 mm。这为更进一步探索天然产物防腐保鲜技术和微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系统发育 抗菌活性 分子鉴定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