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近海海域赤潮灾害及预警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炳锋 刘炜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19,共3页
赤潮是指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福建省福州市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
关键词 赤潮灾害 近海海域 福州市 预警管理 原生动物 异常现象 暴发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闽江流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炳锋 《福建水产》 2007年第4期79-80,共2页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研究闽江流域渔业资源及其增殖放流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今后增殖放流工作提出六点建议。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M模型的后石电厂附近海域热环境容量计算 被引量:3
3
作者 蔡龙炎 王敏 +1 位作者 朱木兰 李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5,共6页
阐述了热环境容量的含义,并在PO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热传输模型,考虑了热能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采用模型试算法计算了后石电厂附近海域的热环境容量和剩余热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后石电厂附近海域的热环境容量为1 496(℃·m3)/s,一... 阐述了热环境容量的含义,并在PO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热传输模型,考虑了热能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采用模型试算法计算了后石电厂附近海域的热环境容量和剩余热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后石电厂附近海域的热环境容量为1 496(℃·m3)/s,一、二期工程的剩余热环境容量为350.2(℃·m3)/s,在允许的排放范围;三期扩建后的剩余热环境容量为–413.6(℃·m3)/s,超过该海域的热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可为电厂扩建及其附近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容量 温排水 POM模型 后石电厂 热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