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兽医实验室发展变化趋势及工作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邱艳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41-44,共4页
为全面了解2014年以来福州市辖区兽医实验室发展状况,对全市兽医系统实验室及第三方兽医实验室的资质状况、生物安全级别、人员素质水平、硬件设施、检测能力和检测量等6方面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基层专职检测人员偏少、仪器设备... 为全面了解2014年以来福州市辖区兽医实验室发展状况,对全市兽医系统实验室及第三方兽医实验室的资质状况、生物安全级别、人员素质水平、硬件设施、检测能力和检测量等6方面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基层专职检测人员偏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检测队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第三方兽医实验室管理不规范等方面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实验室配置、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等未来工作方向,以期为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兽医实验室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兽医实验室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福州市种羊场布鲁氏菌病净化实践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晓英 陈芹 周密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11期47-48,共2页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流通日益频繁,实现了畜牧养殖产品的快速流通,同时也为布鲁氏菌病提供了传播途径。布鲁氏菌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影响养殖效益,还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从源头上控制和净化布鲁氏菌病,本文报道了福州...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流通日益频繁,实现了畜牧养殖产品的快速流通,同时也为布鲁氏菌病提供了传播途径。布鲁氏菌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影响养殖效益,还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从源头上控制和净化布鲁氏菌病,本文报道了福州市通过示范引领、推广技术,监测淘汰、净化种源,挂牌管理、维持净化的实践过程,重点探析了种源健康与养殖效益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存在动物防疫队伍亟待加强,检测能力有待提升,基层养殖企业主体责任亟待落实等发展痛点,并提出了相关可行性、精准化应对举措,以期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安定稳定,及指导基层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种羊场 疫病净化 实践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接种疫苗的副反应及处理措施
3
作者 叶玮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4期36-37,共2页
养殖中给动物接种疫苗是防控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动物在免疫注射疫苗过程中引起的免疫副反应时有发生。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的主要症状、主要类型、引起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 养殖中给动物接种疫苗是防控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动物在免疫注射疫苗过程中引起的免疫副反应时有发生。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的主要症状、主要类型、引起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减少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的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苗 免疫副反应 动物传染病 接种疫苗 注射疫苗 工作经验总结 发生的原因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4
作者 邱艳红 廖维连 +4 位作者 蒋文明 杨得胜 宋迟 洪瑾芳 刘道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91-95,共5页
为快速、准确检测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根据GenBank中DEV UL6基因序列,设计了微滴数字PCR(ddPCR)的引物和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DEV的dd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57.1... 为快速、准确检测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根据GenBank中DEV UL6基因序列,设计了微滴数字PCR(ddPCR)的引物和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DEV的dd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57.1℃退火温度下,当引物浓度为1.50µmol/L,探针浓度为0.45µmol/L时,病毒拷贝数浓度达到最大,为332 copies/µL;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7 copies/µL,且对非鸭瘟病原均仅扩增出阴性微滴,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EV dd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可用于低DEV含量样品的检测及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微滴数字PCR 方法建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彩山鸡新城疫感染的诊治
5
作者 叶玮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35-36,共2页
山鸡新城疫是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年来,随着本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民大量回乡创业,特色养殖迅速增长,很多养殖户利用山地养殖七彩山鸡,但七彩山鸡新城疫... 山鸡新城疫是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年来,随着本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民大量回乡创业,特色养殖迅速增长,很多养殖户利用山地养殖七彩山鸡,但七彩山鸡新城疫病时有发生,并呈不断扩散蔓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彩山鸡 兽医工作人员 疫病流行情况 接触性传染病 特色养殖 副粘病毒 鸡新城疫 新城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呼肠孤病毒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池晓娟 邵文涵 +2 位作者 陈吉龙 陈月香 王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9-2257,共9页
禽源呼肠孤病毒是一类重要的禽类病原体,能引起感染家禽和水禽法氏囊、脾和胸腺等器官严重受损,造成免疫抑制,且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极大地阻碍了全球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天然免疫应答具有反应迅速、不针对特定抗原且作用范围广的特... 禽源呼肠孤病毒是一类重要的禽类病原体,能引起感染家禽和水禽法氏囊、脾和胸腺等器官严重受损,造成免疫抑制,且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极大地阻碍了全球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天然免疫应答具有反应迅速、不针对特定抗原且作用范围广的特性,是当前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够排除体内特异性抗原异物,抵抗相同病原体的再次入侵,是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本文将从禽源呼肠孤病毒诱导宿主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两方面,阐述此类病毒感染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以期为靶向病毒和宿主免疫反应的疫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源呼肠孤病毒 天然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畜牧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荣昌 刘旭锟 +1 位作者 刘道泉 黄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226-226,231,共2页
畜禽养殖是我国农村许多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发展畜牧业也成为当前地方政府落实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畜牧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畜禽健康养殖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村畜禽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畜牧养殖 现状 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兽医临床诊疗技能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徐磊 余勋信 +5 位作者 廖惠珍 杨慧 游开铿 林焱 刘道泉 林祚贵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9期55-60,共6页
兽医临床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严谨性和实践性,兽医临床诊疗技能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项重要核心技能。为提高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建设,结合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的... 兽医临床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严谨性和实践性,兽医临床诊疗技能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项重要核心技能。为提高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建设,结合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的优势和特色,依据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校企科研项目驱动、新建互动实训基地、兽医技能大赛促进、创新创业竞赛引领、重构课程教学体系等5个维度,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解决了现有教学中创新创业能力、兽医技术技能和课程教育教学结合松散的“痛点”,提高了畜牧兽医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为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畜牧兽医专业 兽医临床诊疗技能 创新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案例的处置评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月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1期53-55,共3页
动物疫病应急处置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保护养殖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农业农村部通报的福建长汀县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案例的案情概况与处置要点,通过分析案例,提示应及时确诊病例,规... 动物疫病应急处置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保护养殖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农业农村部通报的福建长汀县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案例的案情概况与处置要点,通过分析案例,提示应及时确诊病例,规范处置传染病,做好紧急免疫,加强监管和联防联控,正面引导舆情,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本案例处置为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保障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官方兽医依法行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 动物防疫法 监督执法 出入境检疫 外来动物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似矛球吻棘头虫的临床病例研究
10
作者 黄潇航 李诗艺 +7 位作者 李永霞 李梦蕊 贺金峪 张龙 刘道泉 江和基 黄志坚 殷光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23-2430,共8页
【目的】对1例中华蟾蜍多脏器寄生虫感染临床案例进行病理诊断并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物种分类。【方法】对实验室饲养的1只消瘦、拒食后发生死亡的雌性中华蟾蜍进行解剖观察,病理组织学研究,采用蠕虫剖检法、结节压片法对分离获得的虫... 【目的】对1例中华蟾蜍多脏器寄生虫感染临床案例进行病理诊断并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物种分类。【方法】对实验室饲养的1只消瘦、拒食后发生死亡的雌性中华蟾蜍进行解剖观察,病理组织学研究,采用蠕虫剖检法、结节压片法对分离获得的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剖检发现蟾蜍心脏、肝脏等脏器及多系膜寄生棘头虫,未在蟾蜍体内发现线虫、吸虫等其他蠕虫寄生。HE染色结果显示,棘头虫的感染寄生造成了蟾蜍肺脏、肝脏等多脏器的机械性损伤、炎性反应,其中肠壁黏膜发生严重损坏脱落。通过PCR扩增其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片段,获得5株不同部位的目的虫株COⅠ基因目的片段,经对比发现,鉴定的棘头虫均为同一种棘头虫,且其GC含量在40.14%~40.83%之间。选取JS-01株进行NCBI-BLAST比对,与似矛球吻棘头虫(Sphaerirostris lanceoide,登录号:MG931943.1)相似性最高,为99.5%。借助分子生物学分析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确定其为似矛球吻棘头虫。【结论】似矛球吻棘头虫的大量感染寄生造成了蟾蜍的死亡,本试验结果可为药用蟾蜍棘头虫病的防控提供临床症状、病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参考,对两栖动物似矛球吻棘头虫的诊断与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 似矛球吻棘头虫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 型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道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8期92-96,共5页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2016年发现的圆环病毒。本文从PCV3的流行现状、易感动物、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综述了该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及国内多个地区的养猪场报道了PCV3...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2016年发现的圆环病毒。本文从PCV3的流行现状、易感动物、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综述了该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及国内多个地区的养猪场报道了PCV3感染以及由PCV3引起的疾病,阳性率较高,表明该病毒也是养猪业潜在的重要病原体。PCV3可感染家猪和野猪,且存在多种其他中间宿主;既可通过接触、消化道等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从父母代到子代垂直传播。未来应密切监测PCV3与其他猪病原体的合并感染,持续跟踪PCV3优势毒株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的动态变化,开发针对性的PCV3疫苗,加强对PCV3流行的控制,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PCV3)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禽流感疫苗对蛋鸭免疫效果比对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月香 王易尧 +6 位作者 邱艳红 吴峻华 叶玮 刘道泉 郑柏华 郑健 周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2007-2008年,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与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Re-1+H9N2Re-2株)免疫效果比对试验,结果显示: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的H5亚型免疫效果优于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 2007-2008年,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与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Re-1+H9N2Re-2株)免疫效果比对试验,结果显示: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的H5亚型免疫效果优于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效果,H9亚型达到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免疫效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病例诊断与处置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密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4期124-125,共2页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侵害血液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近年来在鸡养殖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福州市辖区某乡镇一起鸡住白细胞虫病病例,围绕其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侵害血液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近年来在鸡养殖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福州市辖区某乡镇一起鸡住白细胞虫病病例,围绕其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处置作一系统研究,提出应加强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群体发病的准确诊断能力以及优化诊疗方案,以期为养殖场户防控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住白细胞虫病 临床症状 病例诊断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脾转移因子的鸡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
14
作者 刘道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0期112-117,131,共7页
为明确猪脾转移因子(TF)的鸡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自制的3批猪脾TF,分别以0.1和1.0 mL剂量肌内注射1、14日龄肉种鸡和1、7、14、21日龄肉鸡,以0.2和1.0 mL剂量肌内注射8、26周龄肉种鸡,并设立不注射对照组,共有9800羽鸡用于临床安全... 为明确猪脾转移因子(TF)的鸡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自制的3批猪脾TF,分别以0.1和1.0 mL剂量肌内注射1、14日龄肉种鸡和1、7、14、21日龄肉鸡,以0.2和1.0 mL剂量肌内注射8、26周龄肉种鸡,并设立不注射对照组,共有9800羽鸡用于临床安全性试验;将3批猪脾TF以0.1 mL剂量分别与1.0羽份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La Sota株)联合免疫1、14日龄肉种鸡和1、7、14、21日龄肉鸡,以0.2 mL剂量分别与1.0羽份NDV活疫苗(La Sota株)联合免疫8、26周龄肉种鸡,并设立单独免疫对照组,共有6078羽鸡用于临床有效性试验,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测定NDV HI抗体和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鸡群肌内注射TF后无应激反应,其精神状况、采食、饮水、粪便、注射部位反应情况均正常,剖检均未发现组织、器官病变,死淘率不高于对照组鸡群,肉种鸡产蛋情况正常;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21 d联合免疫组NDV HI抗体滴度和淋巴细胞SI分别比单独免疫组提高了1.1~1.7、0.243~0.632,差异均显著(P<0.05)。结果表明,猪脾TF对临床肉种鸡群和肉鸡群安全,并且具有增强临床鸡群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为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 临床安全性 临床有效性 新城疫病毒抗体 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新城疫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