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带有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钢桁梁节段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朝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7-235,共9页
道庆洲桥是一座公轨两用双层变高钢桁组合桥梁,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该支座的竖向承载力为135 000 kN,超出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规范的正常标准。为了研究此桥的抗震性能及其支座性能,本文设计和制作了安装有与实桥支座的竖...
道庆洲桥是一座公轨两用双层变高钢桁组合桥梁,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该支座的竖向承载力为135 000 kN,超出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规范的正常标准。为了研究此桥的抗震性能及其支座性能,本文设计和制作了安装有与实桥支座的竖向承载力相似比为1∶25的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双层变高度钢桁梁节段的缩尺模型,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得到了整个模型在不同支座轴压比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水平承载力退化、耗能能力和滑动摩擦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支座轴压比下,模型的滞回曲线饱满,呈现为平行四边形;与普通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相比,支座的滞回性能相同;随着支座轴压比的增加,模型的水平承载能力、累积耗能、初始刚度和滑动摩擦系数也会相应增加,但对于水平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和等效黏滞系数影响较小;试验模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变高钢桁组合桥梁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滑动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饱和面干再生细骨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志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3-1509,共7页
为了研究饱和面干再生细骨料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在净水胶比相同情况下,设计不同再生细骨料等质量替代河砂(0%、25%、50%、75%和100%)的UHPC,测试其流动度及标准养护条件下不同龄期的强度,通过SEM及压汞测...
为了研究饱和面干再生细骨料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在净水胶比相同情况下,设计不同再生细骨料等质量替代河砂(0%、25%、50%、75%和100%)的UHPC,测试其流动度及标准养护条件下不同龄期的强度,通过SEM及压汞测试(MIP)等揭示其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大,颗粒间的摩擦力增大,再生细骨料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和填充,这导致UHPC流动度降低。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总水胶比增大,ITZ 2(旧细骨料与旧水泥基体间的界面过渡区)和ITZ 3(旧水泥基体和UHPC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长度增大,微裂缝增多,有害孔和多害孔含量增加,密实度降低,UHPC抗折和抗压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
超高性能混凝土
流动度
强度
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掺花岗岩石粉的管桩高强混凝土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黄晓燕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本文采用蒸压养护方式制备管桩高强混凝土,以相同配合比的标准养护混凝土为对比组,分别研究磨细砂和石粉双掺时石粉取代率(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磨细砂),质量比)和石粉单掺时石粉掺量(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水泥),质量比)对管桩高...
本文采用蒸压养护方式制备管桩高强混凝土,以相同配合比的标准养护混凝土为对比组,分别研究磨细砂和石粉双掺时石粉取代率(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磨细砂),质量比)和石粉单掺时石粉掺量(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水泥),质量比)对管桩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RD、ESEM等方法研究掺花岗岩石粉的管桩高强混凝土水化产物的种类及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蒸压养护下,混凝土强度随石粉取代率和石粉掺量的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石粉取代率为25%和石粉掺量为20%时混凝土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由于花岗岩石粉中的SiO_(2)在蒸压条件下会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_(2)发生火山灰反应并生成托勃莫来石,使混凝土更为密实,因此相同配合比条件下蒸压养护3 d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标准养护28 d的混凝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养护
花岗岩石粉
管桩高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应力损失对T梁翼缘板开裂位置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志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预应力损失造成的T梁翼缘板开裂问题,以福建某T梁桥为依托工程,借鉴嵌入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单元模型的概念建立Ansys实体模型,考虑预应力损失20%,分析预应力损失对翼缘板截面上各关键点处的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T梁翼缘板与腹...
针对预应力损失造成的T梁翼缘板开裂问题,以福建某T梁桥为依托工程,借鉴嵌入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单元模型的概念建立Ansys实体模型,考虑预应力损失20%,分析预应力损失对翼缘板截面上各关键点处的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T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附近位置应力较大,且预应力损失后,T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应力增加明显,因此桥梁运营过程中,在超载等不利因素作用下更容易造成该位置的混凝土主拉应力过大,引起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损失
T梁翼缘板
开裂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远红外交叉热成像的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
被引量:
2
5
作者
翁卫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5期8800-8804,8819,共6页
为了避免船舶撞桥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利用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可接收船体自身热辐射的能量、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的特点,研究桥梁防船撞远红外热成像预警技术,并进一步,将该技术应用于平潭海峡大桥。基于对单台远红外热成像摄...
为了避免船舶撞桥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利用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可接收船体自身热辐射的能量、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的特点,研究桥梁防船撞远红外热成像预警技术,并进一步,将该技术应用于平潭海峡大桥。基于对单台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分析结果,提出采用多(双)台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远处目标船舶进行交叉成像的坐标定位技术。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台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能大幅度(数量级上)提高对远处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船撞
预警技术
远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有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钢桁梁节段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朝光
机构
福州市交通建设集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7-235,共9页
基金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研究开发项目(2017-k-57)。
文摘
道庆洲桥是一座公轨两用双层变高钢桁组合桥梁,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该支座的竖向承载力为135 000 kN,超出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规范的正常标准。为了研究此桥的抗震性能及其支座性能,本文设计和制作了安装有与实桥支座的竖向承载力相似比为1∶25的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双层变高度钢桁梁节段的缩尺模型,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得到了整个模型在不同支座轴压比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水平承载力退化、耗能能力和滑动摩擦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支座轴压比下,模型的滞回曲线饱满,呈现为平行四边形;与普通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相比,支座的滞回性能相同;随着支座轴压比的增加,模型的水平承载能力、累积耗能、初始刚度和滑动摩擦系数也会相应增加,但对于水平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和等效黏滞系数影响较小;试验模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双层变高钢桁组合桥梁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滑动摩擦系数
Keywords
double deck steel truss composite bridge with mutative height
double spherical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quasi-static experiment
seismic performance
hysteresis curv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slid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饱和面干再生细骨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志武
机构
福州市交通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3-1509,共7页
基金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112)。
文摘
为了研究饱和面干再生细骨料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在净水胶比相同情况下,设计不同再生细骨料等质量替代河砂(0%、25%、50%、75%和100%)的UHPC,测试其流动度及标准养护条件下不同龄期的强度,通过SEM及压汞测试(MIP)等揭示其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大,颗粒间的摩擦力增大,再生细骨料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和填充,这导致UHPC流动度降低。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总水胶比增大,ITZ 2(旧细骨料与旧水泥基体间的界面过渡区)和ITZ 3(旧水泥基体和UHPC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长度增大,微裂缝增多,有害孔和多害孔含量增加,密实度降低,UHPC抗折和抗压强度降低。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
超高性能混凝土
流动度
强度
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
Keywords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luidity
strength
pore structur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分类号
TU52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掺花岗岩石粉的管桩高强混凝土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黄晓燕
机构
福州市交通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金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112)
闽北山地地质灾害防治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WYERC2020-4)。
文摘
本文采用蒸压养护方式制备管桩高强混凝土,以相同配合比的标准养护混凝土为对比组,分别研究磨细砂和石粉双掺时石粉取代率(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磨细砂),质量比)和石粉单掺时石粉掺量(花岗岩石粉/(花岗岩石粉+水泥),质量比)对管桩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RD、ESEM等方法研究掺花岗岩石粉的管桩高强混凝土水化产物的种类及形貌特征。结果表明:蒸压养护下,混凝土强度随石粉取代率和石粉掺量的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石粉取代率为25%和石粉掺量为20%时混凝土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由于花岗岩石粉中的SiO_(2)在蒸压条件下会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_(2)发生火山灰反应并生成托勃莫来石,使混凝土更为密实,因此相同配合比条件下蒸压养护3 d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标准养护28 d的混凝土强度。
关键词
蒸压养护
花岗岩石粉
管桩高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Keywords
autoclave curing
granite powder
pile high-strength concrete
mechanical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U52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应力损失对T梁翼缘板开裂位置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志东
机构
福州市交通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发展项目(201203)
文摘
针对预应力损失造成的T梁翼缘板开裂问题,以福建某T梁桥为依托工程,借鉴嵌入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单元模型的概念建立Ansys实体模型,考虑预应力损失20%,分析预应力损失对翼缘板截面上各关键点处的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T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附近位置应力较大,且预应力损失后,T梁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应力增加明显,因此桥梁运营过程中,在超载等不利因素作用下更容易造成该位置的混凝土主拉应力过大,引起开裂.
关键词
预应力损失
T梁翼缘板
开裂
ANSYS
Keywords
loss of prestress
flange of T-beam
cracking
Ansys
分类号
U445.4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远红外交叉热成像的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
被引量:
2
5
作者
翁卫军
机构
福州市交通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5期8800-8804,8819,共6页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10872101)
福建省交通厅科研项目(201118)
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09C13008)资助
文摘
为了避免船舶撞桥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利用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可接收船体自身热辐射的能量、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的特点,研究桥梁防船撞远红外热成像预警技术,并进一步,将该技术应用于平潭海峡大桥。基于对单台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分析结果,提出采用多(双)台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远处目标船舶进行交叉成像的坐标定位技术。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台远红外热成像摄像机能大幅度(数量级上)提高对远处目标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桥梁防船撞
预警技术
远红外热成像
Keywords
protect bridge from ship collision warning technology far-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分类号
U64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带有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钢桁梁节段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黄朝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饱和面干再生细骨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
陈志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掺花岗岩石粉的管桩高强混凝土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黄晓燕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预应力损失对T梁翼缘板开裂位置影响研究
郑志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远红外交叉热成像的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
翁卫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