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林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构筑锂电池负极新材料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高
郑明珠
+1 位作者
毛诗钰
李晓慧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面,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具备可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容量和倍率性能等优势。该文对基于生物质构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稻壳、玉米秸秆、棉花和果壳等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目前生物质基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讨论了未来生物质在储能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化工新型碳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农林废弃物
应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林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构筑锂电池负极新材料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高
郑明珠
毛诗钰
李晓慧
机构
福州大学
环境
与安全
工程
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环境资源工程系
福建省生物质
资源
化技术开发基地
福州大学
能源与
环境
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项目(20231347000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564,2017J01412)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50603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20T130599)
福州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开放测试基金项目(2023T004)。
文摘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面,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具备可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容量和倍率性能等优势。该文对基于生物质构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稻壳、玉米秸秆、棉花和果壳等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目前生物质基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讨论了未来生物质在储能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化工新型碳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关键词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农林废弃物
应用方向
Keywords
biomass derived porous carbon
lithium-ion batteries
anode material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wastes
application direction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林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构筑锂电池负极新材料
肖高
郑明珠
毛诗钰
李晓慧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