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LAI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傅银贞 汪小钦 江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3期41-46,共6页
以福建省永安市区为研究区,计算IRS-P6(LISS-Ⅲ)多光谱数据的DVI、EVI2、MSAVI、NDVI、RDVI、RVI及TNDVI等7种植被指数,并与使用LAI-2000测量的马尾松叶面积指数(LAI)建立相关关系,分析植被指数对马尾松LAI的影响。从决定系数(R2)和标... 以福建省永安市区为研究区,计算IRS-P6(LISS-Ⅲ)多光谱数据的DVI、EVI2、MSAVI、NDVI、RDVI、RVI及TNDVI等7种植被指数,并与使用LAI-2000测量的马尾松叶面积指数(LAI)建立相关关系,分析植被指数对马尾松LAI的影响。从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两个方面对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LAI反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反演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二次曲线模型、幂函数曲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4种。结果表明,马尾松LAI与植被指数呈指数曲线相关或幂函数曲线相关。反演马尾松LAI,最佳的统计模型是指数曲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模型,较佳植被指数为TNDVI、NDVI和RVI,其指数曲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模型拟合的R2均高于0.76,且验证结果R2均高于0.84,但RVI指数反演的模型标准误差相对较大。总体而言,TNDVI和NDVI的指数曲线和幂函数曲线模型对马尾松LAI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VI) 叶面积指数(LAI) 马尾松 相关性分析 IRS—P6(LISS-Ⅲ)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微地貌区域分异 被引量:21
2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1 位作者 励惠国 刘高焕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3-517,共5页
黄河三角洲有岗阶地、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低洼地和滩涂地6种微地貌类型。1984-2001年间一直没有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各微地貌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未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主要分布在平地。岗阶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最为... 黄河三角洲有岗阶地、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低洼地和滩涂地6种微地貌类型。1984-2001年间一直没有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各微地貌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未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主要分布在平地。岗阶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最为稳定,以耕地为主,但面积总体在减少;河滩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多样,分布比较复杂,变化最大;河成高地、平地和低洼地发生变化的面积占2/3左右,耕地所占的比例均是最大的,其面积总体上不断减少;滩涂地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滩涂为主,随着人们对滩涂的开发利用,滩涂所占比例迅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黄河三角洲 微地貌类型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演化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1 位作者 刘高焕 励惠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利用1984,1986,1991,1996年和2001年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G IS空间数据和野外考察资料等,对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和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984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上在不断增加。土地利用/覆盖... 利用1984,1986,1991,1996年和2001年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G IS空间数据和野外考察资料等,对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和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984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上在不断增加。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旱地的面积有较大的减少,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不大,略有增加。在各个不同的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面积都占1/3左右。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类型中,未利用地与耕地之间的双向转换非常频繁,是最重要的两种变化类型,由于次生盐渍化的原因,耕地退化为未利用地在1986年后都占据首位;未利用地与灌草地、灌草地与耕地之间相互转化所占比例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黄河三角洲 空间格局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