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1
作者 余智超 金时来 +2 位作者 李琳 彭菲菲 汪小钦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7-10,共4页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是表征植被活力和冠层绿度的重要指标,对解析植被变化及其在水土流失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南方红壤区的长汀县为例,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通过归一化植...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是表征植被活力和冠层绿度的重要指标,对解析植被变化及其在水土流失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南方红壤区的长汀县为例,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计算FVC,探讨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FV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由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反演的长汀县FVC总体上均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2022年9月长汀县FVC略高于4月和12月。由Sentinel-2影像反演的10 m分辨率的FVC数据能够更加精细、准确地刻画异质性地表景观的植被覆盖情况,有助于福建省零星水土流失图斑的提取。相较之下,受混合像元影响,由MODIS数据计算的250 m和500 m的FVC数据均值偏低,难以反映不同地类的植被覆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汀县 多源遥感数据 FVC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分布式工业数据治理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荣 杨文琴 宋志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7,共9页
针对当前工业系统缺乏统一的产品数据共享服务,限制了用户获取可信的产品追溯信息的问题,基于区块链设计可信分布式工业数据治理方案,实现高效、安全的产品数据共享与治理.产品数据生成者将数据提交到区块链系统之前,在离链状态下对产... 针对当前工业系统缺乏统一的产品数据共享服务,限制了用户获取可信的产品追溯信息的问题,基于区块链设计可信分布式工业数据治理方案,实现高效、安全的产品数据共享与治理.产品数据生成者将数据提交到区块链系统之前,在离链状态下对产品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为了在离链过程中使产品数据可用,系统通过2种类型的区块链交易(生成者交易和数据交易)支持离链/链上数据访问.提供混合访问控制机制用于加密产品数据,将秘密密钥仅提供给经过授权的数据用户.该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数据的隐私性,提供细粒度的访问控制,能够对产品数据生成的全流程进行溯源.系统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secp256k1椭圆曲线上(提供128 bit安全性),密钥生成阶段的计算和通信开销不高于81.592 ms和2.83 kB,数据提交阶段不高于50.251 ms和3.59 kB,数据更新时间不超过251.596 ms,数据读取时间不高于311.104 ms.与同类方案的性能比较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可信治理 隐私保护 细粒度访问控制 全流程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
3
作者 林易丰 陈光剑 +2 位作者 陈浩 翁谦 林嘉雯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分支语义分割网络,以有效提取多源特征,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之间的互补信息;一个轻量级的协同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在特征融合阶段有效地融合多分支特征;一种多区域尺度协同的数据增强方法,引导网络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在ISPRS提供的公开数据集Vaihingen和Potsdam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主流方法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且得到的地物细节信息更加完整,参数量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高分遥感图像 数字表面模型 多源数据融合 协同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地貌视角下黄土高原植被GPP模拟及空间分异研究
4
作者 李文戈 陈楠 孙阵阵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9,共9页
[目的]揭示在地势起伏影响下植被GPP时空格局特征,进而深入分析地形地貌与植被GPP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植被碳通量模拟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宏观地形因子构建植被GPP模拟模型。通过谱模型提取... [目的]揭示在地势起伏影响下植被GPP时空格局特征,进而深入分析地形地貌与植被GPP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植被碳通量模拟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宏观地形因子构建植被GPP模拟模型。通过谱模型提取6个典型地貌样区的植被GPP空间谱,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其空间异质性。[结果]XGBoost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好,且引入宏观地形因子特征组模型的决定系数(R2)相较于经典特征组提升11.26%,与微观地形因子特征组相比提高了0.94%,同时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21.27%和2.27%。2003—2023年,黄土高原植被GPP整体上升了19.12%,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内6种典型样区的GPP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分异性,且普遍随着地形崎岖度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波动变化趋势。[结论]地形因子在植被GPP的模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且宏观地形因子比微观地形因子更能揭示地形起伏对GPP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机器学习 数字高程模型 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迭代分割和空间优化规则的湿地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庆红 吴波 梁志锋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2期89-93,99,共6页
湿地资源含水量高,光谱特征混淆,一般方法难以有效提取湿地信息。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ALOS AVNIR-2数据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实验。首先,以分割和分类迭代的方法获得多尺度对象层;其次,提取对象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自定... 湿地资源含水量高,光谱特征混淆,一般方法难以有效提取湿地信息。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ALOS AVNIR-2数据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实验。首先,以分割和分类迭代的方法获得多尺度对象层;其次,提取对象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自定义特征,采用SVM分类器进行影像分类;最后,通过地类的实际分布情况与初步分类结果的比较,分析SVM结果的错分情况,从而构建优化规则修正结果。两个地区湿地信息提取结果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4.45%和94.18%,对应kappa系数为0.91和0.92,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湿地类别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分割 空间优化规则 支持向量机(SVM) 湿地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娟珠 周俊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2期30-34,共5页
利用2015年福州主城区6个大气国控点的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逐时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及空间基础数据等,通过增设站点后进行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大气中PM_(2.5)、PM_(10)最高值分别为35.57μg/... 利用2015年福州主城区6个大气国控点的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逐时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及空间基础数据等,通过增设站点后进行空间插值的方法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大气中PM_(2.5)、PM_(10)最高值分别为35.57μg/m^3和62.35μg/m^3,高浓度区域集中在主城区中心和近郊区,其中台江区污染程度相对较高;O_3最高值为94.85μg/m^3,较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晋安区内海拔较高的森林地区;CO、SO_2和NO_2最高浓度低于一级标准浓度限值,高浓度区域分布在主城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插值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框架下的室内空间网格数据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邬群勇 曾庆权 张爱国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55-62,共8页
针对室内外数据模型兼容性低,室内模型缺乏统一空间参考框架的问题,提出1种全球离散格网框架下的室内空间网格模型:室内模型通过引入全球离散格网系统(DGGS)作为坐标参考系统提供位置编码信息,并将DGGS作为模型的几何结构基础对室内空... 针对室内外数据模型兼容性低,室内模型缺乏统一空间参考框架的问题,提出1种全球离散格网框架下的室内空间网格模型:室内模型通过引入全球离散格网系统(DGGS)作为坐标参考系统提供位置编码信息,并将DGGS作为模型的几何结构基础对室内空间离散化;然后以离散空间网格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对模型的类型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利用格网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网格索引特性完成基于A*算法的室内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在统一框架下空间规划计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参考框架 全球离散格网 位置编码 室内模型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不同辅助信息的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宏帅 朱高龙 吴锡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54-59,共6页
耕地土壤有机质与耕地质量息息相关,其空间分布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为提高空间插值模型预测精度,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为例,采用结合坡度、海拔高度、土地利用辅助信息的空间插值技术,探究最适合该区域的空间插值模型。结... 耕地土壤有机质与耕地质量息息相关,其空间分布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为提高空间插值模型预测精度,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为例,采用结合坡度、海拔高度、土地利用辅助信息的空间插值技术,探究最适合该区域的空间插值模型。结果表明:华安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3.5 g/kg,属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为30.8%,属中等性变异,块金系数为55.1%,表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的影响作用相当。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克里金插值模型精度最高,结合海拔高度的空间插值次之,结合辅助信息的空间插值与普通克里金插值相比,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明显提升,均方根误差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有机质 空间插值 辅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温敏感性指数的城市功能区升温效应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慧 徐伟铭 +2 位作者 邵尔辉 廖云婷 林馨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8,共12页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进而对区域尺度上的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基于Place2vec模型的城市功能区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2)除绿地与广场区外的4类功能区均具有高温现象,其中产业区的热场强度最高;3)各类功能区整体增温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是:产业区、生活服务与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管理与服务区、绿地与广场区;不同升温阶段的功能区增温敏感性存在差异,在高温梯度下差异显著;地表覆被增温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域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区 城市热环境 地表升温 增温敏感性 Place2vec模型 BRT算法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10
作者 李悦 毛政元 柯文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科学地评价人居环境有助于发现城乡建设现状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优化发展策略,是支撑城乡规划重要的基础工作.该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多源数据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集成木桶理论与互斥互吸模型融合评价指标,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剖... 科学地评价人居环境有助于发现城乡建设现状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优化发展策略,是支撑城乡规划重要的基础工作.该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多源数据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集成木桶理论与互斥互吸模型融合评价指标,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剖析人居环境时序演变的驱动因素,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福州市2012—2021年1 km栅格的多源数据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对于提升人居环境评价的理论与应用水平均具有参考价值.结果表明:1)福州市人居环境水平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地带性以及从中心城市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分布结构,“东强西弱”与“南高北低”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2)空间上相邻的人居环境单元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3)教育、医疗、购物与休闲等方面资源供给的空间分布与调整是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指标融合 木桶理论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星团成员星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林伟斌 陈楠 林偲蔚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以球状星团NGC(New General Catalogue)104、NGC 5139、NGC 6121为实验样区,选取了视差等10个恒星参数,通过引入地学中的空间分析理论和相应的分析框架为定量描述球状星团成员星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学的研究范式.通过计算全... 以球状星团NGC(New General Catalogue)104、NGC 5139、NGC 6121为实验样区,选取了视差等10个恒星参数,通过引入地学中的空间分析理论和相应的分析框架为定量描述球状星团成员星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学的研究范式.通过计算全局和局部莫兰(Moran)指数得到球状星团成员星各恒星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球状星团NGC 104、NGC 5139、NGC 6121成员星的各恒星参数在总体上呈现出空间正相关特性,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但不同恒星参数之间存在差异;局部空间分布也呈现聚集特征,而不同的成员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性和趋势.总体而言,用地学空间相关分析系统地定量化描述球状星团成员星空间分布特征,能够为球状星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星团 个别 NGC 104 NGC 5139 NGC 6121 方法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绿视率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丽玉 黄子晴 苏宏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步行指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路网、兴趣点、百度街景等大数据,以步行指数表征街道功能,以绿视率表征街道环境,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中心城区进行实例研究,对比综合评价方法与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探讨其与人口活动数量的关系,并探索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中心城区内的街道可步行性平均得分为58,街道可步行性较好,其中支路、住宅类街道的可步行性最高;整体上,综合评价方法与人口活动数量的正相关系数为0.313,较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提高0.018;不同交通等级的街道绿化环境对可步行性有不同的影响,支路的绿视率水平与可步行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可步行性 街景 街道绿地 步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变换的ASAR数据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2 位作者 史晓明 凌飞龙 朱晓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是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多极化的SAR数据有利于识别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水稻生长期ENVISAT ASAR双极化数据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得知,水稻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比VH极化大,两者总体上都随着水稻的生长而...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是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多极化的SAR数据有利于识别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水稻生长期ENVISAT ASAR双极化数据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得知,水稻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比VH极化大,两者总体上都随着水稻的生长而增大。在水稻生长后期,VV极化保持稳定,略有下降,VH极化持续增大。对6个通道的ASAR进行主成分变换,发现水稻种植区在第二主分量(PC2)上值较大,色调很亮,而在第五主分量(PC5)上值较低,色调很暗,分别反映了VV极化和VH极化在水稻生长茂盛期与生长初期的差异,两者差值(PC2-PC5)突出了水稻与其它地类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量的差值(PC2-PC5),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建立了水稻种植区快速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福州地区2004年早稻面积进行提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SATASAR 水稻种植面积 主成分变换 主成分分量差值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树木三维重建方法改进 被引量:26
14
作者 唐丽玉 张浩 +1 位作者 黄洪宇 陈崇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4,共9页
激光点云数据以其详尽、高精度的三维信息,在森林参数估算、精确重建植物形态结构三维模型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为进一步提高三维模型精度,综合集成多种算法,在改进现有PC2Tree软件基础上,基于点云数据进行树木三维重建。首先根据树木局... 激光点云数据以其详尽、高精度的三维信息,在森林参数估算、精确重建植物形态结构三维模型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为进一步提高三维模型精度,综合集成多种算法,在改进现有PC2Tree软件基础上,基于点云数据进行树木三维重建。首先根据树木局部点云的主方向相似度和局部点云轴向分布密度分离枝干与树叶;其次采取水平集和最小二乘法提取枝干部分的骨架点,通过下采样方法提取冠层部分的特征点;最后根据骨架点和特征点拓扑结构重构树木三维模型。以樟树为例,分析枝叶分割精度,自动分割与手动分割结果相近;以无叶的鸡蛋花树为例,分析重建模型精度,模型主枝长度相对误差范围集中在0~8.0%,半径相对误差范围集中在0~10%;枝条重建过程避免了噪声点的干扰,对噪声点具有一定的不敏感性;重建三维模型与原始点云吻合度高,基本解决了冠层内部枝干遮挡严重带来的三维建模困难的问题;依据模型提取树高、冠幅、胸径、体积等参数,增加了重建模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三维重建 激光点云 主方向 分割 骨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度和置信度自适应的关联规则挖掘 被引量:13
15
作者 林甲祥 巫建伟 +2 位作者 陈崇成 张泽均 舒兆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6-3754,共9页
以事务集中所有项的支持数和所有规则的置信度数据为依据,使用统计拟合技术,对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的自动化确定进行研究,提出支持度和置信度自适应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dapARM (adaptiv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降低算法对先验知识的... 以事务集中所有项的支持数和所有规则的置信度数据为依据,使用统计拟合技术,对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的自动化确定进行研究,提出支持度和置信度自适应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dapARM (adaptiv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降低算法对先验知识的依赖性。在标准数据集Trolley和Groceries上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及其分析验证了AdapARM算法的有效性,其具有用户不必具备数据集的先验知识、不需人为设定支持度和置信度参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自适应 关联规则 支持度 置信度 频繁项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影像分类中基于最大化互信息的特征选择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波 朱勤东 +1 位作者 高海燕 周小成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3期30-34,共5页
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割后产生了大量的光谱、形状以及纹理特征,如何抽取出最佳特征子集是遥感影像识别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最大化互信息统计独立准则抽取最优特征子集,提高了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基本过程包含以下3个方面:首... 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割后产生了大量的光谱、形状以及纹理特征,如何抽取出最佳特征子集是遥感影像识别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最大化互信息统计独立准则抽取最优特征子集,提高了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基本过程包含以下3个方面:首先,利用eCoginition软件对高分辨遥感影像进行对象分割;然后,基于互信息最大关联、最小冗余准则(mRMR)获取优选的特征子集;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影像分类。以福建省漳州市QuickBird数据为例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平均误分率降低了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特征选择 面向对象分类 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轨迹数据的城市交通状态精细划分与识别 被引量:20
17
作者 邬群勇 胡振华 张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0,共8页
针对基于路段的城市交通状态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利用公交车和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出了城市交通状态精细划分和识别方法,实现城市交通状态分析.对两种轨迹点的速度值和空间位置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此为属性数据,通过迭代计算轮廓系数确... 针对基于路段的城市交通状态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利用公交车和出租车轨迹数据提出了城市交通状态精细划分和识别方法,实现城市交通状态分析.对两种轨迹点的速度值和空间位置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此为属性数据,通过迭代计算轮廓系数确定k值完成轨迹点聚类,结合二次处理方法对类簇进行拆分和融合以划分道路交通状态;在特征级建立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交通状态速度值计算;以归一化后的速度值为属性数据,通过聚类将样本分为4类对应4种城市交通流状态层级.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道路交通状态精细划分,能有效地识别出道路局部位置的交通状态,进而可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状态精细划分 聚类分析 多源数据 交通状态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扩展置信规则库的交通运输业环境治理成本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菲菲 杨隆浩 +1 位作者 王应明 蓝以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7,82,共9页
针对交通运输业中环境治理成本规划问题,提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扩展置信规则库(EBRB)的环境治理成本预测模型.基于DEA模型对环境治理投入产出历史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量化EBRB中每条规则的可靠度,建立考虑规则可靠性的EBRB模型,... 针对交通运输业中环境治理成本规划问题,提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扩展置信规则库(EBRB)的环境治理成本预测模型.基于DEA模型对环境治理投入产出历史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量化EBRB中每条规则的可靠度,建立考虑规则可靠性的EBRB模型,用于预测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治理成本.根据2004-2017年我国各省份交通运输业环境治理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准确性高于现有环境治理成本预测方法,可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一个模型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成本预测 扩展置信规则库 数据包络分析 规则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uvain算法的图数据三维树形可视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林定 徐颖 +1 位作者 黄国新 陈崇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01,共6页
提出一种图数据的三维树形可视化方法,基于Louvain算法对图数据中的复杂的网络关系进行层次聚类,利用三维树形映射表达聚类结果,直观展示隐含于图数据中的结构关系,通过在三维场景中旋转、缩放、移动、拾取高亮等交互操作多视角地展示... 提出一种图数据的三维树形可视化方法,基于Louvain算法对图数据中的复杂的网络关系进行层次聚类,利用三维树形映射表达聚类结果,直观展示隐含于图数据中的结构关系,通过在三维场景中旋转、缩放、移动、拾取高亮等交互操作多视角地展示数据。集成开源图数据库Neo4j研发原型系统,并开展案例数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简洁灵活地展示图数据的总体层次结构,还能够多样化地表达数据细节,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探索图数据的潜在信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数据 层次社区结构 三维可视化 Neo4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伟铭 陆在宝 肖桂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如何在有限的水土保持投资下,将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地空间配置,以期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使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优化配置涉及多目标优化,选择合理可行的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福建省... 如何在有限的水土保持投资下,将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地空间配置,以期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使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优化配置涉及多目标优化,选择合理可行的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福建省红壤区土壤侵蚀严重的长汀县为研究区,以2012年水土流失区作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对象,在封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自然修复区和人工辅助治理区。以投入成本最小化、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适宜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在人工辅助治理区内,构建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模型的求解,最终得到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方案,并结合2013—2015年水土流失实际治理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从优化结果显示,在政府投入资金一定的情况下,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布局会朝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和空间分布适宜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优化配置结果与实际治理情况在大部分区域内,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分布较一致,吻合度为73.62%。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化代数的增加,基于NSGA-II算法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的优化效果明显,优化配置方案可行有效,可为政府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空间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空间优化配置 适宜性评价 NSGA-II算法 福建省长汀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