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色账户”激励的回收居民再生资源合作演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洲 高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9-171,共13页
废旧物资的充分回收利用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探寻促进废旧物资回收的激励机制对多方主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居民废旧物资资源化处置意愿、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的推进至关重要。因此,该研究基于现行... 废旧物资的充分回收利用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探寻促进废旧物资回收的激励机制对多方主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居民废旧物资资源化处置意愿、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的推进至关重要。因此,该研究基于现行的“绿色账户”激励机制,构建了地方政府、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居民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对系统演化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的惩罚力度、政策优惠力度、补贴水平以及“绿色账户”积分奖励水平是影响系统演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的惩罚力度低于一定水平时,将导致系统演化为最不利于废旧物资回收的策略组合(消极作为,牟利导向,随意丢弃)。②政策支持力度和补贴水平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选择“环保导向”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地方政府采取“积极支持”策略具有抑制作用。③“绿色账户”积分奖励水平对居民选择“分类交投”意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超过某一阈值时,将导致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牟利导向”行为的发生,使得“绿色账户”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为优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提高居民废旧物资资源化处置意愿,促进废旧物资回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账户 再生资源回收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考察——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玉珠 高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0,共8页
数字技术与固体废物管理融合发展,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通过哈肯模型考查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 数字技术与固体废物管理融合发展,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通过哈肯模型考查数字技术应用与“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区域协同差异。结果表明:“无废城市”建设是控制复合系统演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与“无废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阻碍复合系统向更高级的结构演化;在2012—2019年样本期间,我国数字技术—“无废城市”建设复合系统协同水平有所改善,但区域协同差异不断扩大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无废城市” 协同演化 哈肯模型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MATEL-AISM-MICMAC集成法
3
作者 陈景森 高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3,共12页
“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高效运行对“无废城市”建设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为了系统分析“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特有属性将其划分为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和价值流系统。通过... “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高效运行对“无废城市”建设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为了系统分析“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特有属性将其划分为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和价值流系统。通过文献识别法确定影响“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15个关键因素,并利用DEMATEL-AISM-MICMAC集成法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该集成法不仅可以定量揭示不同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程度,区分因素之间的原因度和中心度,而且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层次结构和整体作用关系,直观呈现多级递接结构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经济效益对“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敏感性也较强。而回收专业知识是影响“城市矿产”循环系统运行水平的根源性因素,由此进一步凸显回收利用主体知识素养的重要性。研究为提高“城市矿产”循环系统的运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深化和丰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矿产” 循环系统 运行水平 影响因素 DEMATEL-AISM-MIC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奖惩分配激励机制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博弈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仁辉 高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69-2080,共12页
为解决环境责任归属模糊背景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排污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索激励政策体系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不同情形下系统实现演化稳定状态的基... 为解决环境责任归属模糊背景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排污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索激励政策体系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不同情形下系统实现演化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仿真验证了关于博弈系统和主体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的科学性.研究发现:设置合理的奖惩金额与分配系数、提升双方企业的声誉收益以及控制地方政府的监督成本是影响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依据“责任分担原则”设计的奖惩分配激励机制对于促进委托代理双方达成信任合作具有正面作用;排污企业较第三方治理企业表现出更强的收益敏感性.为此,需落实排污企业的污染主体责任地位,并尽可能提高其奖惩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奖惩分配激励 责任分担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煜昕 高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00-5912,共13页
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以及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讨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以及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讨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除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福建外,其余省份的垃圾处理碳排放效率均值均小于1,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紧密程度在波动中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网络结构呈现较好的可达性和稳定性.东部省份处于空间网络相对中心的位置,在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空间网络中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而中部、西部省份处于边缘位置,发挥着中介和传导作用.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净溢出、净受益、经纪人板块,各板块内部联系较少,板块间联系紧密,并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邻接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科技水平差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差异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