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因子的福建省年降水空间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亚琼 卢毅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6,共6页
为研究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工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预测、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福建省及周边区域35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降水资料,分析年均降水量与海拔、纬度、距海岸距离、坡向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多元回... 为研究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工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预测、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福建省及周边区域35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降水资料,分析年均降水量与海拔、纬度、距海岸距离、坡向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多元回归方程和克里金插值构建降水空间估算模型,反映出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突出局部地区降水的差异,估算福建省1951—2011年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已知气象站点年均降水量估算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4%,绝对误差为56 mm,验证站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福建省年均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呈现波动式上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因子 年降水量 回归拟合 克里金插值 空间分布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提取坡度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楠 汤国安 朱红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运用信息论与统计学一些指标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研究对象。定性地分析了在黄土丘陵沟壑区DEM空间分辨率对所提取的坡度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并建立了定量的计算公式。研究提出了不同分辨率提取坡度面积的误差评价指标,并找... 运用信息论与统计学一些指标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研究对象。定性地分析了在黄土丘陵沟壑区DEM空间分辨率对所提取的坡度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并建立了定量的计算公式。研究提出了不同分辨率提取坡度面积的误差评价指标,并找到了一个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以根据现有误差计算所需要的分辨率大小,这可以在保证坡度信息精度条件下减小数据量,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确定性 坡度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多目标优化信息提取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兰樟仁 张东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5-159,共5页
根据运筹学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目标决策原理和遥感分层分类法理论,建立遥感分类方案优选模型,构建了遥感影像多目标优化信息提取模式.实现在遥感动态监测过程,应用该模式提取遥感信息,从时间、成本、精度、技术等多个目标获得最佳综... 根据运筹学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目标决策原理和遥感分层分类法理论,建立遥感分类方案优选模型,构建了遥感影像多目标优化信息提取模式.实现在遥感动态监测过程,应用该模式提取遥感信息,从时间、成本、精度、技术等多个目标获得最佳综合效用。以闽江口湿地农业遥感动态监测为例,对该遥感信息提取模式进行初步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影像多目标优化信息提取模式,充分利用了目视解译、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基于知识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对特定层次特定地物分离的优势,同时避免它们的不足,有效保证了信息提取的精度,同时提高整个遥感动态监测过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动态监测 信息提取 多目标 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与目录服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桂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5-158,共4页
分布式、异构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是空间信息网络服务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SOA和XML Web Services技术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和目录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设区域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技术流程。研究的共享体系和目录服务体... 分布式、异构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是空间信息网络服务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SOA和XML Web Services技术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和目录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设区域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技术流程。研究的共享体系和目录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中信息组织、检索、定位、透明访问和集成应用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数据 信息共享 目录服务 网络服务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三号影像的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志明 周小成 +1 位作者 付乾坤 汪小钦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4,共6页
建筑物高度信息的获取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提出了一套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建筑物高度反演技术方法。首先,利用建筑物和阴影的形态学指数,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建筑物轮廓和阴影信息;然后,采用... 建筑物高度信息的获取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提出了一套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建筑物高度反演技术方法。首先,利用建筑物和阴影的形态学指数,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建筑物轮廓和阴影信息;然后,采用相交线平均法计算阴影长度;最后,根据阴影长度和建筑物高度的几何关系模型计算建筑物高度。采用西安市的国产资源三号(ZY-3)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提取试验,通过171栋建筑物的实际测量高度对结果进行验证,获得了91.23%的总体精度,显示出该方法在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ZY-3) 形态学建筑物指数 形态学阴影指数 面向对象分类 建筑物高度 阴影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LAI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傅银贞 汪小钦 江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3期41-46,共6页
以福建省永安市区为研究区,计算IRS-P6(LISS-Ⅲ)多光谱数据的DVI、EVI2、MSAVI、NDVI、RDVI、RVI及TNDVI等7种植被指数,并与使用LAI-2000测量的马尾松叶面积指数(LAI)建立相关关系,分析植被指数对马尾松LAI的影响。从决定系数(R2)和标... 以福建省永安市区为研究区,计算IRS-P6(LISS-Ⅲ)多光谱数据的DVI、EVI2、MSAVI、NDVI、RDVI、RVI及TNDVI等7种植被指数,并与使用LAI-2000测量的马尾松叶面积指数(LAI)建立相关关系,分析植被指数对马尾松LAI的影响。从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两个方面对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LAI反演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反演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二次曲线模型、幂函数曲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4种。结果表明,马尾松LAI与植被指数呈指数曲线相关或幂函数曲线相关。反演马尾松LAI,最佳的统计模型是指数曲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模型,较佳植被指数为TNDVI、NDVI和RVI,其指数曲线模型和幂函数曲线模型拟合的R2均高于0.76,且验证结果R2均高于0.84,但RVI指数反演的模型标准误差相对较大。总体而言,TNDVI和NDVI的指数曲线和幂函数曲线模型对马尾松LAI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VI) 叶面积指数(LAI) 马尾松 相关性分析 IRS—P6(LISS-Ⅲ)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资源二号卫星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小钦 邬群勇 +1 位作者 王钦敏 励惠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06-110,共5页
针对基于Darbechies等正交小波函数的遥感影像融合时引起失真的现象,引入双正交小波函数,提出了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对资源二号卫星和TM的多光谱影像的融合进行研究,并把融合结果与主成分、IHS和Brovey等融合结果进行比... 针对基于Darbechies等正交小波函数的遥感影像融合时引起失真的现象,引入双正交小波函数,提出了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对资源二号卫星和TM的多光谱影像的融合进行研究,并把融合结果与主成分、IHS和Brovey等融合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光谱特征曲线、相关系数、光谱扭曲程度等分析和空间细节的对比,说明双正交小波融合方法除了提高空间分辨率外,最好地保持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有利于专题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小波变换 影像融合 资源二号卫星 多光谱影像融合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伟铭 陆在宝 肖桂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如何在有限的水土保持投资下,将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地空间配置,以期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使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优化配置涉及多目标优化,选择合理可行的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福建省... 如何在有限的水土保持投资下,将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地空间配置,以期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使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优化配置涉及多目标优化,选择合理可行的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福建省红壤区土壤侵蚀严重的长汀县为研究区,以2012年水土流失区作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对象,在封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自然修复区和人工辅助治理区。以投入成本最小化、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适宜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在人工辅助治理区内,构建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模型的求解,最终得到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方案,并结合2013—2015年水土流失实际治理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从优化结果显示,在政府投入资金一定的情况下,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布局会朝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和空间分布适宜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优化配置结果与实际治理情况在大部分区域内,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分布较一致,吻合度为73.62%。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化代数的增加,基于NSGA-II算法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的优化效果明显,优化配置方案可行有效,可为政府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空间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空间优化配置 适宜性评价 NSGA-II算法 福建省长汀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位置服务中网络地图服务迁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志明 胡驰 王钦敏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8,共7页
分析对比了移动位置服务中现有的C/S和B/S两种地图服务模式。针对移动服务的特点,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角度,提出一种基于B/S模式的网络电子地图服务迁移架构——MobileWMS,实现了地图服务、地图服务应用和地图数据等的分离与迁移。构... 分析对比了移动位置服务中现有的C/S和B/S两种地图服务模式。针对移动服务的特点,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角度,提出一种基于B/S模式的网络电子地图服务迁移架构——MobileWMS,实现了地图服务、地图服务应用和地图数据等的分离与迁移。构建了系统原型并阐述了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架构的可行性,与传统的静态、集中式的B/S地图服务模式相比,服务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位置服务 网络地图服务 服务模式 服务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1Hyperion高光谱影像的福建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兆明 何国金 江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159-9162,9176,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的输入参数。准确地获取LAI的空间分布对提高碳循环模型的模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影像反演LAI比多...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的输入参数。准确地获取LAI的空间分布对提高碳循环模型的模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影像反演LAI比多光谱影像具有明显的优势。以福建永安重点林区为研究区,以EO—1 Hyperion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开展森林LAI反演模型研究,在对不同类型植被指数以及不同近红外/红波段组合构建的植被指数与实测LAI相关性做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研究区高精度LAI反演模型。该研究对于提高福建乃至全国森林LAI反演精度和碳循环的模拟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叶面积指数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森林灭火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刚 李锐 陈崇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47-249,共3页
针对森林灭火需要多要素可同时参与的复杂性,提出基于局域网构建虚拟森林环境及其灭火仿真环境的原型系统体系结构。描述森林灭火仿真系统的联邦模型、联邦对象类、交互类和联邦成员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并就仿真系统的仿真过程及其采用的&... 针对森林灭火需要多要素可同时参与的复杂性,提出基于局域网构建虚拟森林环境及其灭火仿真环境的原型系统体系结构。描述森林灭火仿真系统的联邦模型、联邦对象类、交互类和联邦成员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并就仿真系统的仿真过程及其采用的"既时间控制又时间受限"的时间管理策略作了分析。采用高层体系结构,以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C++及OpenGL图形库为平台,完成具有可交互的森林灭火仿真原型系统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体系结构 虚拟森林 灭火仿真 联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分割效果的QuickBird影像融合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建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影像融合是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优势互补的基本途径,已有的融合方法比较侧重融合图像的视觉效果,较少考虑针对融合影像的分割、分析等后续处理与应用环节。以北京市某地区的QuickBird影像为研究数据,将融合... 影像融合是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优势互补的基本途径,已有的融合方法比较侧重融合图像的视觉效果,较少考虑针对融合影像的分割、分析等后续处理与应用环节。以北京市某地区的QuickBird影像为研究数据,将融合、分割实验研究结果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光谱和几何特征两方面对现有基于像素的主流融合方法IHS、PCA、HPF(高通滤波)、Wavelet-PC(WPC)、Ehlers(ELS)及GS(正交变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融合方法针对同一数据源得到的融合影像在目视效果与定量指标两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若顾及后续分割与分析,则以GS融合法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影像分割 空域与频域保真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路口自动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伟伟 毛政元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系统归纳和分析现有的路口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路口自动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低梯度运算获取同质区域;然后设定阈值去除同质区内的水体、阴影以及小面元干扰物;再利用Hough变换检测二... 在系统归纳和分析现有的路口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路口自动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低梯度运算获取同质区域;然后设定阈值去除同质区内的水体、阴影以及小面元干扰物;再利用Hough变换检测二值图像中的直线,并根据直线参数出现的频率排序,保留参数出现频率较高且相互间夹角较大的直线;最后用该组直线交点的平均值定位路口。以福州市城区局部QuickBird全色影像为数据源定位四岔路口与三岔路口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同物异谱与异物同谱现象严重情况下,本文算法所定位的路口仍然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口 路口自动定位 高空间分辨率 QUICKBIRD影像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规则格网DEM中提取沟谷网络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晓晖 陈楠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对TauDEM软件提取沟谷网络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地区1∶1万地形图为基础数据生成适宜分辨率的规则格网DEM数据;运用TauDEM 5.0软件对DEM数据进行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计算;通过沟谷高差统计分析确定汇流累积量的临界值... 对TauDEM软件提取沟谷网络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地区1∶1万地形图为基础数据生成适宜分辨率的规则格网DEM数据;运用TauDEM 5.0软件对DEM数据进行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计算;通过沟谷高差统计分析确定汇流累积量的临界值,提取出该地区最佳沟谷网络,并与Arc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的沟谷网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沟谷网络比较精细,伪沟谷较少,提取效率也明显较高,同时减少了反复实验获取合理阈值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TauDEM软件 汇流累积量阈值 沟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高线自动综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贺晓晖 陈楠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5期125-130,113,共7页
等高线是地图上一类特殊的曲线要素,由于其具有复杂、密集、多样等特点,成为地图综合的重点和难点。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等高线的综合,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等高线自动综合算法,这些方法解决了等高线综合的众多问题,但还没有一种... 等高线是地图上一类特殊的曲线要素,由于其具有复杂、密集、多样等特点,成为地图综合的重点和难点。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等高线的综合,目前已经提出了很多等高线自动综合算法,这些方法解决了等高线综合的众多问题,但还没有一种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等高线的自动综合问题。这些方法可分为两类:单根等高线综合算法和成组等高线综合算法。本文分别对这些算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认真分析了每种算法的优缺点,并且对这些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目前等高线综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综合 单根等高线综合算法 成组等高线综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空间优化的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章智 黄风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5-192,共8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应用于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时,由于影像中存在端元的像元数所占比例极小且分布零散,导致粒子群的搜索空间破碎,存在收敛性能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陷。对粒子群的搜索空间进行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应用于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时,由于影像中存在端元的像元数所占比例极小且分布零散,导致粒子群的搜索空间破碎,存在收敛性能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陷。对粒子群的搜索空间进行优化,选择影像中纯净像元指数(Pixel Purity Index,PPI)较大的像元作为预选像元,然后对预选像元进行光谱聚类排序,将排序后的集合作为粒子群的搜索空间,优化了粒子的搜索空间。并在迭代过程中,充分利用粒子群的信息自适应地调整其系数,在缩小原始图像与反演图像的误差同时,增加体积约束,在提取端元时更好地保持其原有的形状。通过模拟数据和AVIRIS影像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端元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端元提取 高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叉树高效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石松 朱泉锋 唐丽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87-89,共3页
实现了一种以地形为应用背景的大规模离散点快速生成TIN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大规模离散点按一定的阈值进行四叉树分割,然后对四叉树的每个叶子块分别以凸壳技术构三角网,而后再自底向上合并具有相同父亲节点的块,最后进行全局优化,生成D... 实现了一种以地形为应用背景的大规模离散点快速生成TIN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大规模离散点按一定的阈值进行四叉树分割,然后对四叉树的每个叶子块分别以凸壳技术构三角网,而后再自底向上合并具有相同父亲节点的块,最后进行全局优化,生成Delaunay三角网。经实际地形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同样的算法,采用四叉树分块比采用平均分块策略有着更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 DELAUNAY三角网 凸壳 四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汤云 卢毅敏 吴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5,48,共7页
为了解闽江流域河流中的污染物来源和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流域内20个监测断面的8项水质指标月均值监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水质在时间上可划分为T1时... 为了解闽江流域河流中的污染物来源和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流域内20个监测断面的8项水质指标月均值监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水质在时间上可划分为T1时段(4—12月份)、T2时段(1—3月份);T1时段水质较好,氨氮是主要污染物,污染源以农业污染为主;T2时段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在空间上可划分为3个群组。S1组主要位于建溪下游、沙溪、大樟溪、闽江干流,水质最差,污染物以营养盐为主,耗氧有机物次之,污染源为福州、三明、南平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和禽畜养殖污水;S2组位于沙溪下游、富屯溪,水质最好,污染物主要是面源污染中的营养盐污染,水体自净能力良好;S3组位于建溪中上游、富屯溪中上游,污染源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成果可为闽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时空分布 污染源识别 多元统计方法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元约束下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负矩阵分解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波 赵银娣 周小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9-230,233,共3页
提出一种端元约束条件下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来自动反演混合像元组分。以端元光谱之间的差距为约束条件,使得目标函数综合了影像的分解误差和端元光谱的影响,并以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导出了限制性非负矩阵分解的迭代算法。成像光谱数据实验... 提出一种端元约束条件下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来自动反演混合像元组分。以端元光谱之间的差距为约束条件,使得目标函数综合了影像的分解误差和端元光谱的影响,并以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导出了限制性非负矩阵分解的迭代算法。成像光谱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提取影像的端元光谱矩阵与组分信息,且分解精度比IEA方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混合像元 约束 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指数的生态变化评估——以常宁市为例 被引量:46
20
作者 罗春 刘辉 戚陆越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变化评估,能够得到周期长、现时性强的结果。以常宁市为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方法来监测水土流失区的生态变化,选取1990年,2002年及2009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分别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因子作为...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变化评估,能够得到周期长、现时性强的结果。以常宁市为例,采用遥感生态指数方法来监测水土流失区的生态变化,选取1990年,2002年及2009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分别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因子作为评估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客观地评估研究区域20 a间生态变化。结果表明,遥感生态指数方法能够很好地评价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的效果,其中,遥感生态指数值上升了22.39%,生态为优良等级所占的面积比例先从1990年的13.086%下降到2002年的4.006%,再上升到了2009年16.699%,说明常宁市经过20 a的水土流失治理,该区域的生态质量先急剧下降再有了较大的改善。通过对常宁市调查分析,以植树造林和施工预防为主的措施对生态质量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水土流失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常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