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6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EC 60870-5-104及OPC的水电厂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郭谋发 杨耿杰 +1 位作者 丁国兴 高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提出一种针对中小型水电厂的开放型水电厂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软件设计方案,系统现地控制单元中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保护装置直接接入以太网,通信采用IEC 60870-5-104协议及OPC技术,监控软件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 提出一种针对中小型水电厂的开放型水电厂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软件设计方案,系统现地控制单元中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保护装置直接接入以太网,通信采用IEC 60870-5-104协议及OPC技术,监控软件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多进程、多线程、COM等技术。给出了系统数据点的标识方法、OPC服务器访问的实现过程、IEC 60870-5-104协议的应用经验等。系统标准化程度高、开放性好,在现场运行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厂自动化系统 以太网 OPC IEC 60870-5-104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工程伦理因素的电气照明设计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东毅 王武 +2 位作者 段小华 薛毓强 徐玉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9-263,共5页
工程伦理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尚未得到普及,工程伦理教育的落地实践主要面临难以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及缺少必要的应用实践等难题。以电气照明设计型实训课程为载体,将工程伦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设计与教学实践,... 工程伦理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尚未得到普及,工程伦理教育的落地实践主要面临难以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及缺少必要的应用实践等难题。以电气照明设计型实训课程为载体,将工程伦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设计与教学实践,学生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得到巩固与提升。工程伦理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训的各个阶段,有效地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教育所带来的良好效应得到初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照明设计 实训教学 工程伦理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系统方法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松 吴晓林 +5 位作者 王飞跃 林东东 郑蓉 柯伟林 池新栋 陈德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0-504,共15页
平行系统是一种建立在人工社会和计算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它的特点是既能真实反映现实系统的动态过程,又能实时优化现实系统的控制过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一类典型的复杂系统,既存在不计其数的作业方案,同时也有大量的约束条件.... 平行系统是一种建立在人工社会和计算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它的特点是既能真实反映现实系统的动态过程,又能实时优化现实系统的控制过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一类典型的复杂系统,既存在不计其数的作业方案,同时也有大量的约束条件.如何在最短时间和最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完成具有间歇和批次特征的集装箱转运任务,是涉及到数学、控制、管理和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数据引擎作为人工社会中的基本计算单元,构成一个复杂的平行系统,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控制系统的研究.数据引擎作为一种面向图形化元件组态的计算环境,非常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建模与计算.在可视化和动态重构技术的支持下,利用380个数据引擎对一个具有8台岸桥、25辆AGV和16台龙门吊组成的港机系统进行了自动化作业过程的计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引擎技术是实现平行系统的有效方法,由多数据引擎组成的计算环境,能够大幅度降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信息控制系统建模的复杂程度,能够将码头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过程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该平行系统可直接与港机设备对接,建立"人工码头"和"物理码头"之间的平行关系,从而实现对港机设备的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系统 自动化码头 数据引擎 复杂系统 多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专用输电工程电气设备优化选型 被引量:7
4
作者 江岳文 钱佳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9,共5页
针对专用输电工程的建设现状,采用优化方法选择输电工程的主要电气设备如高压断路器、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建立考虑一次性投资、年运行维护费用和停电损失费用的优化模型,并利用优化模型从众多符合技术参数要求的电气设备中选择成本效... 针对专用输电工程的建设现状,采用优化方法选择输电工程的主要电气设备如高压断路器、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建立考虑一次性投资、年运行维护费用和停电损失费用的优化模型,并利用优化模型从众多符合技术参数要求的电气设备中选择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投资方案,该方案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使得年综合运行费用最低.然后采用蚁群算法求解,针对该算法寻优较慢的缺点,利用改进的邻域蚂蚁"标兵"学习算法进行寻优,最后通过对居民专用输电工程算例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输电工程 电气设备选型 改进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工程技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金土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已经从以往的“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型。而对于工程技术类研究生而言,基于分类培养模式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满...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已经从以往的“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型。而对于工程技术类研究生而言,基于分类培养模式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然而,分类培养模式下,工程技术类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导师指导缺位、培养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佳。因此,在厘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导师结构、建立健全淘汰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工科技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培养 工程技术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片改性硅橡胶的直流电气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远翔 闫晨宁 +1 位作者 张云霄 朱小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2-312,共11页
日益提升的高压直流输电电压等级对直流电缆附件用硅橡胶的电气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探究具有优良直流电气性能的复合硅橡胶材料,文中制备了填充不同质量分数的聚多巴胺修饰氮化硼纳米片改性硅橡胶,对比分析了不同填充量下复合硅... 日益提升的高压直流输电电压等级对直流电缆附件用硅橡胶的电气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探究具有优良直流电气性能的复合硅橡胶材料,文中制备了填充不同质量分数的聚多巴胺修饰氮化硼纳米片改性硅橡胶,对比分析了不同填充量下复合硅橡胶的直流电气性能。结果表明:填充氮化硼纳米片可以有效抑制硅橡胶的空间电荷积聚现象,试样的直流击穿场强随填充量的提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填充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5%时达到最大值,相比纯硅橡胶提升23.2%,直流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大,在填充量为15%时取得最小值;除此之外,当填充量为15%时,试样的拉伸强度较纯硅橡胶提升了38.3%,试样的断裂伸长率仅下降2.7%,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断裂伸长率;经聚多巴胺修饰的氮化硼纳米片复合硅橡胶相比于未经表面修饰的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其直流电气和力学性能都有显著提高。综合分析,填充量为15%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电缆附件 直流电气性能 氮化硼纳米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特性-物理参数耦合的交流电弧炉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云聪 张逸 +1 位作者 林才华 刘必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3-1655,共13页
现有电弧炉模型主要关注电弧内部与外部特性的联系,割裂了电弧内部微观下电气与物理的耦合影响,难以体现电弧的电热物理本质,导致仿真精度有所欠缺。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交流电弧炉模型。首先,在电子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 现有电弧炉模型主要关注电弧内部与外部特性的联系,割裂了电弧内部微观下电气与物理的耦合影响,难以体现电弧的电热物理本质,导致仿真精度有所欠缺。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交流电弧炉模型。首先,在电子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构建电弧的电气特性模型;其次,根据弧柱磁压缩力平衡方程和瞬时能量平衡方程分别构建电弧的压强、温度等物理参数模型,推导得到电弧内部的电气特性与物理参数之间的耦合机理,得到两者的耦合模型;然后,基于电弧炉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流和最大电弧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对电弧温度曲线进行辨识,确定物理模型的各个参数;最后,依据50 t、55 t炼钢交流电弧炉的现场实测数据,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更符合交流电弧炉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物理本质,能更精确地反映其谐波、电压波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弧炉 电弧温度 麻雀算法 电气特性 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基于多智能体Q学习的海上风电输电工程电压调整降损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弘奇 江岳文 戴锦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95-8008,I0007,共15页
为了达到海上风电输电工程降损的目的,该文首先详细推导海上风电输电工程海缆传输效率函数,分析海缆传输效率影响因素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挡位优化降损原理,建立海缆输电工程日损耗优化模型;其次,考虑降损优化中风电场出力及并网点电压... 为了达到海上风电输电工程降损的目的,该文首先详细推导海上风电输电工程海缆传输效率函数,分析海缆传输效率影响因素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挡位优化降损原理,建立海缆输电工程日损耗优化模型;其次,考虑降损优化中风电场出力及并网点电压的波动,鉴于随机变量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数据驱动的高维凸包不确定集合建模方法,获得极限场景,降低决策保守性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然后,采用Q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并结合多智能体系统优化方法求解优化模型,分接头挡位优化和调整时刻优化交替进行,智能体在动作策略与风电场运行状态的交互中不断学习,形成海上风电场日最佳分接头挡位及分接头挡位最佳调整时刻策略。最后,通过对某一海上风电场220 kV交流海缆输电工程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输电工程 有功降损 有载变压器挡位优化 多智能体Q学习算法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协同发展视域下数字赋能卓越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东毅 黄捷 +2 位作者 王武 陈建国 李玉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168,共5页
针对目前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人才质量与社会期望有差距等问题,提出构建共同体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五整合(整合共同体资源)+四提升(知识、能力、素养及身份认同)+三协同(小导师、校内外导师)+... 针对目前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人才质量与社会期望有差距等问题,提出构建共同体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五整合(整合共同体资源)+四提升(知识、能力、素养及身份认同)+三协同(小导师、校内外导师)+二共研(师资力量建设和教研教改项目)+一应用(数字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外部环境-共同体-数字技术-学习者”及“学习-实践-评价-塑造”双重四螺旋卓越人才培养路径。对于推动卓越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共同体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伟 何文秀 +1 位作者 郭谋发 白浩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5-1144,I0001,共11页
为了应对实际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信号微弱多变、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多头变分自编码器增殖模型,扩充小样本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分别提... 为了应对实际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信号微弱多变、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多头变分自编码器增殖模型,扩充小样本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分别提取其时、频域特征。鉴于高阻故障特征微弱,增殖模型无法生成全面、有效的故障特征这一事实,进一步提出基于梯度调和机制的类别型特征提升(gradient harmonized mechanism-categorical boosting,GHM-Cat Boost)算法,引入梯度调和机制损失函数,让模型均衡易分样本和难分样本的关注度,从而解决过拟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增殖模型能够生成兼具仿真数据多样性与实测数据随机性特点的故障样本,提高了数据的可利用性。且所提GHM-Cat Boost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7.21%,优于其对比分类器模型。通过测试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 故障检测 时频特征提取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Ca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选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伟 陈渊隆 黄天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s)仅依靠固定阈值作为动作判据,在参数配合整定不合理、谐波含量大和高频电弧脉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且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的触电事件。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 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s)仅依靠固定阈值作为动作判据,在参数配合整定不合理、谐波含量大和高频电弧脉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且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的触电事件。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特征分量动态优选的新型RCD动作判据,可快速识别出常规接地故障、触电、电弧等多种类型的故障。首先,利用高阶统计量中对信号冲击敏感的峭度值捕捉故障起始时刻,并通过计算该时刻前后各一周波差分剩余电流信号的能量比,以实时甄别异常状态。其次,收集故障前一周波和故障启动后三周波的差分剩余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融合各节点分量的峭度值、小波包能量比与样本熵特征为动态优选指标(DOI),并结合各分量DOI的贡献度重构低频与高频信号,以突出各故障类型在不同频段电流波形中的故障特征信息。最后,提取不同重构信号的电气量特征,透过双层链式规则实现故障精准分类。该方法已在RCD样机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其在低压交流配电网的串联电弧、接地电弧、触电故障以及常规接地故障检测中表现优异,识别率达到97.52%,平均诊断时间为79.6 ms,能够满足RCDs所要求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有效提升了RCDs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触电故障 串联电弧 小波包分解 特征分量动态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等值阻抗参数在非线性负荷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逸 康燕艺 郑宗华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5,共10页
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导致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负荷等值阻抗参数是分析非线性负荷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梳理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 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等技术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导致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负荷等值阻抗参数是分析非线性负荷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梳理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趋势。首先,阐述负荷等值阻抗参数的基本原理;其次,对现有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辨识方法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不同参数辨识方法的精度、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再次,综述负荷等值阻抗参数在谐波分析和瞬时无功计算中的应用;最后,探讨负荷等值阻抗参数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并对目前领域以外的扩展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等值阻抗参数 非线性负荷 参数辨识 谐波源识别 谐波源定位与责任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电压暂降敏感负荷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逸 张良羽 +2 位作者 陈锦涛 姚文旭 陈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已投运负荷或需要已知敏感负荷类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敏感负荷识别方法,以有功功率有效值监测数据为切入点,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滑动均值分段进行电压暂降事件时段划分;利用电压...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已投运负荷或需要已知敏感负荷类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敏感负荷识别方法,以有功功率有效值监测数据为切入点,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滑动均值分段进行电压暂降事件时段划分;利用电压暂降事件前、后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变化量构建待处理稳态数据集,通过动态聚类来有效划分各次电压暂降事件;对各暂降事件集进行边界拟合,得到多个拟合拐点,并与预设拐点行比较,完成对用户所含敏感负荷的类型识别。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算例和实际敏感用户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识别交流接触器、变频调速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个人计算机这4种典型敏感负荷,能有效利用稳态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与电压暂降事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具有成本低、可实施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负荷识别 电能质量监测数据 电压暂降 动态K-means聚类 VTC拐点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试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阳 黄煜 +3 位作者 方梦泓 石松浩 姚雨佳 高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油纸绝缘作为电力变压器中的主绝缘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传输应用中尤为重要,为验证油纸绝缘的性能状态,该文研制了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现场可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以LabVIEW编程环境和三电极测试装置作为载体,采用状态机框... 油纸绝缘作为电力变压器中的主绝缘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传输应用中尤为重要,为验证油纸绝缘的性能状态,该文研制了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现场可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以LabVIEW编程环境和三电极测试装置作为载体,采用状态机框架设计了回复电压谱与极化谱测量流程,并嵌入聚类云模型算法实现油纸绝缘状态精准分类。该实验平台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革新,满足实验探索、科学研究等多层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实验平台设计 回复电压测试 数字编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零序功率特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设计
15
作者 高伟 郑子杰 +2 位作者 李育凤 林建新 郭谋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入分析健全区段与故障区段暂态零序功率累加和极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小波包能量熵的特征频带优选的接地故障电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自适应、免阈值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文献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针对不同的课程需求,设计了层次性实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段 暂态零序功率特性 特征频带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磁集成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
16
作者 杨磊 黄玉平 +1 位作者 曾晓辉 陈庆彬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磁集成技术因其可以减小功率变换器中磁性元件的个数、体积和质量,是实现伺服电源高功率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针对伺服电源CLLLC谐振变换器采用传统磁集成方案体积较大、漏感调节范围较小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磁耦合集成的平面变压... 磁集成技术因其可以减小功率变换器中磁性元件的个数、体积和质量,是实现伺服电源高功率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针对伺服电源CLLLC谐振变换器采用传统磁集成方案体积较大、漏感调节范围较小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磁耦合集成的平面变压器结构及参数设计方法,该结构采用绕组组合放置的方式,将原边谐振电感、副边谐振电感、激磁电感和变压器集成在一个磁件中,通过对磁芯柱的截面积、绕组匝数组合和气隙的控制实现原副边谐振电感、激励电感和变压器变比的调节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分立磁性元件相比,所提出的矩阵磁集成方法不仅具有相同的功能,而且有效减小了磁性元件的体积和质量,为伺服电源的轻小型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源 CLLLC谐振变换器 磁性元件 矩阵磁集成 轻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的RTU测量非同步分析及其校正方法研究
17
作者 林俊杰 陈冰冰 +3 位作者 郭宜通 宋文超 江昌旭 陆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7-39,共13页
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 RTU)是当前电网中最主要的测量终端,但是其量测量没有统一时标,更新频率低,而且存在不确定性的传输时延。而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具有高同步、高精度等特点,成为电力系... 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 RTU)是当前电网中最主要的测量终端,但是其量测量没有统一时标,更新频率低,而且存在不确定性的传输时延。而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具有高同步、高精度等特点,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数据采集装置。为协调利用这两种测量数据,首先归纳出RTU量测非同步的来源,分析了量测数据不同步对状态估计和潮流计算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的验证结果。并提出基于能量交互算子的量测数据相关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同步数据间相关性最大的原理,利用PMU所产生的精确数据来同步RTU数据,为混合测量系统确定测量基准时刻。通过对IEEE39节点电网和广东83节点实际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校正量测数据非同步以及改善状态估计和潮流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远程终端单元 电力系统 状态估计 潮流计算 数据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量测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抗差动态状态估计方法
18
作者 林俊杰 洪宏彬 +2 位作者 宋文超 江昌旭 陆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694-4707,4721,共15页
快速准确地获取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对于随机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为减小未知测量噪声的影响,准确获取系统状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IAREKF)算法的混合测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 快速准确地获取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对于随机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的新型电力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为减小未知测量噪声的影响,准确获取系统状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IAREKF)算法的混合测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量测变换技术实现混合量测的融合,并基于系统的时空特性构造伪量测;其次,引入自适应遗忘因子,改进噪声估计算法,能够更快速准确地估计时变系统噪声,提高算法的动态跟踪能力;然后,分析量测装置特性来估计量测噪声,并基于标准新息构造抗差因子以抑制不良数据;最后,基于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模型参数未知、系统状态变化和不良数据的影响下,均有良好的估计性能及较强的抗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混合量测 卡尔曼滤波 抗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解谱的油纸绝缘多弛豫频温机理与归一化研究
19
作者 邹阳 黄煜 +2 位作者 方梦泓 姚雨佳 金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5-1586,共12页
为研究温度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谱的影响,并探索高效的频温归一化策略以消除不同环境因素带来的测试温度误差,该文提出了基于极化复电容实部一阶微分解谱的多弛豫分解方法。首先,利用微分图谱特征划分出低频弛豫、中低频多弛豫、高频弛... 为研究温度对油纸绝缘频域介电谱的影响,并探索高效的频温归一化策略以消除不同环境因素带来的测试温度误差,该文提出了基于极化复电容实部一阶微分解谱的多弛豫分解方法。首先,利用微分图谱特征划分出低频弛豫、中低频多弛豫、高频弛豫三类不同弛豫区间进行频温介电机理推演,发现各弛豫过程温度特性差异显著;其次,以Arrhenius衍生方程计算不同弛豫的活化能,基于该频温特性参量提取介质中多类贡献分量的频温频移因子,还原标准温度下的介电图谱;最后,利用不同温度及不同老化程度的试样验证该方法。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频温归一法所存在的偏差,且对于不同老化程度的介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现场测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微分解谱 弛豫活化能 频域介电法 频温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融合诊断
20
作者 徐玉珍 邹中华 +3 位作者 刘宇龙 曾梓洋 文云 金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92-3002,I0012,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上升,迫切需要对充电桩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为有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充电桩故障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上升,迫切需要对充电桩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为有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充电桩故障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突出故障信号中的重要特征。同时,使用最大池化层和平均池化层处理故障信号,提供不同尺度的互补信息;此外,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关注不同通道特征,可提高模型性能;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方面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包括收敛速度、抑制过拟合以及诊断准确率等,并且表现出卓越的抗噪性能,能够有效应对充电桩故障信号中的噪声。在实际测试中,该方法实现了开关管开路故障位置的准确定位,其准确率达96.67%。结果为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的诊断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