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微生物强化的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中氮的去除
1
作者 李红霞 王浩 +2 位作者 刘乐冕 郭毅松 陈剑锋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70,I0003,I0004,共12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简单高效,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设施,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比较了4种植物的耐盐和氮磷去除能力,并筛选了一株耐盐的好氧硝化-反硝化细菌,构建了植物-微生物强化的植生混凝土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高盐废水中氮的去除效... 人工湿地是一种简单高效,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设施,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比较了4种植物的耐盐和氮磷去除能力,并筛选了一株耐盐的好氧硝化-反硝化细菌,构建了植物-微生物强化的植生混凝土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高盐废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耐盐能力最高,其次是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毛苕子(Vicia villosa),4种植物耐受的最高盐度分别为30‰、20‰、10‰、10‰。海马齿对15‰及以上盐度废水中氮的去除率明显高于莲子草,但两种植物除磷能力相似;筛选分离的好氧硝化-反硝化菌株对25‰和35‰盐度培养基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均在40%左右。最后构建了3种类型人工湿地并进行了4个周期去氮试验。随着试验周期的增加,细菌强化组的NH^(+)_(4)-N+NO^(-)_(3)-N去除能力逐渐高于混凝土组,第4周期时细菌强化组的NH^(+)_(4)-N+NO^(-)_(3)-N去除率比混凝土组平均高10.86百分点,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湿地技术在含盐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生混凝土 植物-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来源纤维素酶CelL7的异源表达、酶学表征及生物膜清除作用
2
作者 翁晓敏 胡诗琦 +2 位作者 蔡佳琪 洪健渠 严芬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2,共9页
从海洋细菌Zobellia sp.B2中克隆新型纤维素酶CelL7基因,同时添加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家族3(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 family 3,CBM3)基因构建融合基因CelL7-CBM3,并实现其编码的融合蛋白CelL7-CBM3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异源表达,利... 从海洋细菌Zobellia sp.B2中克隆新型纤维素酶CelL7基因,同时添加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家族3(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 family 3,CBM3)基因构建融合基因CelL7-CBM3,并实现其编码的融合蛋白CelL7-CBM3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异源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CelL7基因序列全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残基,理论蛋白分子质量为40.39 kDa。CelL7和CelL7-CBM3的比酶活力分别为2 249.81 U/mg和2 915.75 U/mg。CelL7与CelL7-CBM3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5.5,Mn^(2+)和Fe^(2+)能激活CelL7,Cu^(2+)抑制CelL7的活力,CelL7可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二糖和木聚糖。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时,CelL7-CBM3的米氏常数(K_(m))为11.70 mg/mL,较CelL7的K_(m)(13.23 mg/mL)有所降低,表明添加结合结构域后的融合酶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亲和力增强;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175.44 mg/(mL·min),催化常数(K_(cat))为2.78 s^(-1),K_(cat)/K_(m)为0.24 mL/(mg·s),与CelL7相比变化不大。生物膜清除实验表明,10.0~60.0μg/mL的CelL7和30.0~60.0μg/mL CelL7-CBM3能够有效分散生物膜,减少生物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异源表达 结构域融合 生物膜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物工程学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剑锋 陈菁 +2 位作者 谢航 许明塔 潘孝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旨在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三性"实验的强化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采用等方面的建设,尝试新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研究型和设计型的生物工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生物工程知识的综合理... 旨在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三性"实验的强化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采用等方面的建设,尝试新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研究型和设计型的生物工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生物工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集成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培养掌握先进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实验教学 体系创新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对秋茄幼苗培育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
作者 李龙 张梅玲 +2 位作者 刘乐冕 郭毅松 陈剑锋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847,共9页
【目的】探明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对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方法】选用3种有机肥和1种无机肥,以不施肥组(CK)为对照,设置了4个施肥量梯度,测定秋茄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增长量、叶绿素含量... 【目的】探明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对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方法】选用3种有机肥和1种无机肥,以不施肥组(CK)为对照,设置了4个施肥量梯度,测定秋茄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增长量、叶绿素含量,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秋茄最适施肥条件是9.74 g·kg^(-1)基质的尊龙牌蚓肥,120 d后株高、叶长、叶宽、叶数增长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17.50%、51.15%、63.34%、178.57%。施有机肥、无机肥和对照组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明显,施有机肥土壤中有更多特有的微生物。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变化趋势与植物生长指标变化趋势正相关,而施无机肥的呈负相关。表明有机肥可能通过促进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协同的方式进而有助于植物生长。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潜在有益菌,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Nitrospira、Nocardioides、Limibaculum属丰度。【结论】施适量有机肥协同促进秋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施无机肥对秋茄生长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条件 秋茄 红树植物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在大鼠粪便肠道菌群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灼娟 邱丹腾 +1 位作者 张海玲 刘树滔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目的】探究离子交换色谱技术作为大鼠粪便样本预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大鼠粪便样本后分别进行3种预处理:对照组(Con组)、离心分离预处理组(Cen组)和色谱分离预处理组(Chr组),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下样本的DNA提取质量、16S r... 【目的】探究离子交换色谱技术作为大鼠粪便样本预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大鼠粪便样本后分别进行3种预处理:对照组(Con组)、离心分离预处理组(Cen组)和色谱分离预处理组(Chr组),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下样本的DNA提取质量、16S r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及特定菌群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的差异。【结果】Chr组样本提取的DNA质量浓度分别是Cen组和Con组的1.44倍和6.49倍;Con组样本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为2630个,而Cen组和Chr组分别增至3220个和3223个。α多样性分析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组样本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且组内样本间相似度高、重现性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3组样品的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丰度差异极显著:Chr组样本的青春双歧杆菌丰度最高,其次是Cen组,Con组最低;当菌悬液添加量从100μL增至200μL时,Con组的青春双歧杆菌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Cen组和Chr组分别提升至1.32倍和1.70倍,这表明离子交换色谱能更好地保留粪便样本中的微生物。【结论】离子交换色谱作为大鼠粪便样本的预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肠道菌群分析的重现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皮蛋白抗冻肽的冰晶抑制活性及对冻融鸡肉糜的品质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冬娜 都双 +5 位作者 江文婷 卜帅 杨澳 汪少芸 陈旭 蔡茜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9,共9页
本实验通过超声辅助酶解技术制备鸡皮蛋白抗冻肽(chicken skin antifreeze peptides,CsAFPs),研究CsAFPs对鸡肉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AFPs中85.88%为180~3000 Da的短肽,其亲水性强,且表现出良好的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能够... 本实验通过超声辅助酶解技术制备鸡皮蛋白抗冻肽(chicken skin antifreeze peptides,CsAFPs),研究CsAFPs对鸡肉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AFPs中85.88%为180~3000 Da的短肽,其亲水性强,且表现出良好的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能够使体系的冰晶含量降低(26.03±0.40)%,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7.3℃。CsAFPs与鸡肉糜风味协调一致,添加质量分数2%的CsAFPs能够显著提升鸡肉糜的持水力,同时保持色泽稳定,展现出应用潜力。经过4次冻融循环后,添加2%CsAFPs的鸡肉糜凝胶保水能力、弹性、回复性的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冻融组。多光谱技术分析表明CsAFPs能够防止蛋白质冷冻胁迫下的聚集变性,经过冻融循环后2%CsAFPs处理的肉糜中肌原纤维蛋白峰谷比值r比空白冻融组高。本研究有助于更好理解抗冻肽在冷冻肉糜中的保护机制,有望为肉糜提供一种有前景的低甜度、低热量的新型冷冻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多肽 冻融循环 品质保护 肌原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光谱技术在鱼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湖伊杉 潘南 +4 位作者 林振宇 陈晓婷 吴靖娜 张芳 刘智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其功效与品质直接关联。随着消费者对鱼油质量安全需求的日趋增长,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鱼油生产过程监控及其产品品质保障... 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其功效与品质直接关联。随着消费者对鱼油质量安全需求的日趋增长,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鱼油生产过程监控及其产品品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光谱与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特征,获取能够反映其分子结构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相比传统化学检测方法,光谱技术具有高效、无损、无需过多前处理及绿色环保等优势,在鱼油品质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及开发前景。文章阐述了近红外、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鱼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归纳了建立光谱预测模型的常规步骤,介绍了几种用于光谱信息预处理、模型校正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这三种光谱技术在鱼油营养成分(脂肪酸、磷脂、虾青素等)、理化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等)和掺假分析等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现代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鱼油品质快速无损检测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以期实现从实验室研究扩展到实际生产检测,从而促进我国鱼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全粉对鲢鱼糜凝胶理化、流变特性及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凤超 江文婷 +9 位作者 田韩 罗维 张晓兰 王佳祯 梁杰 项雷文 汪少芸 蔡茜茜 吴其明 林鸿来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改善鱼糜凝胶特性,在鲢鱼鱼糜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10%的海带全粉(Laminaria japonica powder,LJP)制备鱼糜凝胶。分析LJP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流变特性、化学作用力、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二... 为改善鱼糜凝胶特性,在鲢鱼鱼糜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10%的海带全粉(Laminaria japonica powder,LJP)制备鱼糜凝胶。分析LJP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流变特性、化学作用力、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二级结构、色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究LJP改善鱼糜凝胶品质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LJP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硬度及持水性(P<0.05),随LJP添加量的增加,这三项指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并在添加量8%时达到最大值,而添加量10%时三项指标则显著下降(P<0.05);LJP对鱼糜溶胶的粘度、稳定性和储能模量(G')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能够促进弹性凝胶的形成,但添加量过高(10%)则对弹性凝胶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LJP中所富含的多糖在鱼糜中可以与MP形成多糖-MP相互作用,使鱼糜凝胶中氢键和离子键作用力显著增加、MP二级结构向β-折叠转变,从而形成网络孔径小、结构更加致密的鱼糜凝胶。综上所述,适宜的LJP添加量(6%~8%)可以通过影响鱼糜凝胶特性、凝胶化学作用力及MP二级结构改善鱼糜凝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全粉 鱼糜 流变特性 分子作用力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α-葡萄糖苷酶Aga432分子改造及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路涵 方婷 +2 位作者 牛晓旭 翁晓敏 严芬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5-193,共9页
本研究旨在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中克隆新型α-葡萄糖苷酶Aga432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提高α-葡萄糖苷酶Aga432的活性。从Paenibacillus sp.全基因组中获得表达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本研究旨在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中克隆新型α-葡萄糖苷酶Aga432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提高α-葡萄糖苷酶Aga432的活性。从Paenibacillus sp.全基因组中获得表达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并构建基因工程菌获得8株正向突变菌株,对重组Aga432和相对活性最高的正向突变体AT-2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并探究重组α-葡萄糖苷酶Aga432、AT-2对生物膜的分散作用,评价其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Aga432比活力为45.05 U/mg,突变体AT-2比活力为84.09 U/mg。与Aga432相比,AT-2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改变并不明显,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突变体AT-2的K_(m)为Aga432的2.18倍,V_(max)值为Aga432的3.19倍,K_(cat)值为Aga432的2.33倍,K_(cat)/K_(m)值为Aga432的1.07倍。体外细胞实验表明,15.0~30.0μg/mL的Aga432、AT-2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生物膜分散作用结果表明,10.0~50.0μg/mL浓度的两种重组α-葡萄糖苷酶对细菌生物膜具有显著的分散作用(P<0.0001)。本研究通过分子改造提升α-葡萄糖苷酶Aga432的热稳定性,为开发新型α-葡萄糖苷酶以及后续定向改造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酶学性质 生物膜分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林新坚 林斯 +3 位作者 邱珊莲 陈济琛 王飞 王利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101,共9页
以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定位实验地为对象,通过测定6种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培肥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阐明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了单施无机肥处理外,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 以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定位实验地为对象,通过测定6种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培肥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阐明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了单施无机肥处理外,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以及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的培肥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尤以半量无机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牧草的培肥模式增幅更为明显,而单施无机肥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酶活性的提高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标记主成分分析显示,各种不同施肥方式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量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微生物量与各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说明微生物数量大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对酶活性功能的影响。研究也表明土壤各微生物指标能从不同方面反映土壤肥力水平,所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能更客观地评价闽东地区茶园红黄壤质量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 施肥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裂解海藻快速制取生物燃油的试验 被引量:25
11
作者 万益琴 王应宽 +4 位作者 林向阳 刘玉环 陈灵 李叶丛 阮榕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5-300,共6页
为了探索低成本的海藻生物油快速制取工艺技术,研究组已成功开发出一套海藻的选育、培养、收获、干制技术。利用自行优选、培养、收获并干制的海藻粉,基于课题组在生物质的微波裂解技术已取得的突破,采用自行研制的玉米秸秆微波裂解的... 为了探索低成本的海藻生物油快速制取工艺技术,研究组已成功开发出一套海藻的选育、培养、收获、干制技术。利用自行优选、培养、收获并干制的海藻粉,基于课题组在生物质的微波裂解技术已取得的突破,采用自行研制的玉米秸秆微波裂解的相关设备,对微波裂解海藻制取生物燃油的技术进行试验研究,获得大量在自然条件下可分层的海藻生物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所得到的生物油产品中两相油组分,得到了生物油产品中的物质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可为海藻生物油的精制及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研究表明,微波裂解海藻是一种低成本、快速、高效制取海藻生物燃油的方法,为海藻生物油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微波 裂解 生物燃油 生物柴油 生物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的催化微波裂解及生物油成分 被引量:31
12
作者 万益琴 刘玉环 +5 位作者 林向阳 杨昌炎 张波 陈灵 雷寒武 阮榕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0-195,共6页
近年来,生物质热化学裂解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但常规的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如流化床等)要求细小的生物质原材料,因此粉碎能耗大。而且裂解所得的生物油和合成气产物易受生物质粉末污染。微波裂解虽然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但目前的... 近年来,生物质热化学裂解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但常规的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如流化床等)要求细小的生物质原材料,因此粉碎能耗大。而且裂解所得的生物油和合成气产物易受生物质粉末污染。微波裂解虽然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但目前的微波裂解所得的生物油成分和其他热裂解技术一样,仍然过于复杂,因此尽管生物质热解获取生物油的成本低于生物质发酵所获得的燃料,生物质热解技术也仍未在工业上得到推广应用。该研究旨在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利用玉米秸秆颗粒为原料,采用了4%的硫酸或磷酸的预处理,或者采用氯化物等催化剂直接混入原料,然后利用微波进行催化裂解,并获得气态、固态和液态生物油3种产物。利用气质联用设备(GC-MS),对所得到的液态产物(生物油,Bio-oil)进行成分分析。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该文筛选出的酸预处理,MgCl2、ZnCl2、及AlCl3直接催化是可以使所得的生物油成分简化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微波裂解 玉米秸秆 催化剂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技术在乳制品微生物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建明 李颖 +1 位作者 李祥辉 杨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6-57,共2页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快速、准确判定乳制品污染源,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被阪崎肠杆菌、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三种致病菌污染的牛奶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NP),使用一阶求导(F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快速、准确判定乳制品污染源,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被阪崎肠杆菌、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三种致病菌污染的牛奶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NP),使用一阶求导(F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三种细菌判别的可行性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利用FD与SNV预处理方法得到PLS-DA模型判别结果均比NP差,而利用MSC预处理后准确率与NP一致达到了100%,且预测集相关系数(Rp)比NP高,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更小,表明模型在经过MSC预处理后预测性能更理想。阐明利用FT-N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经过合适预处理方法后能有效用于乳制品中微生物类别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NIR PLS-DA 阪崎肠杆菌 金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还必须研究什么? 被引量:7
14
作者 饶平凡 刘树滔 +2 位作者 周建武 郭静科 柯李晶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起源于食品加工的现代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食物,是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迄今,食品科学系统地研究和掌控了食品的保藏、营养及感官特性,但对食物与人体的作用尚乏独立了解,现有知识限于营养学和毒理... 起源于食品加工的现代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食物,是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迄今,食品科学系统地研究和掌控了食品的保藏、营养及感官特性,但对食物与人体的作用尚乏独立了解,现有知识限于营养学和毒理学。食品工业彻底改变了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改变了食物与人体的作用,而对后者研究的缺位,助长了公众对工业食品的安全与健康隐忧的疑惑。回顾历史、鉴析现状,我们试对未来"食物-人体作用"的研究提出3个方向:阐明食品组成分子的存在状态;破译人体对食物的反应信号;研究食品特性互补的利用方法。以全新的角度研究食品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是累积食品科学独有的方法与发现、充实学科提高地位的需要,也是回答并解决食品工业界面临的急迫问题的必须,将使食品学科能够以原创性发现构建出完整的食品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食品工业 人体反应 分子存在状态 特性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基质的哈茨木霉FJAT-9040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曾庆才 肖荣凤 +2 位作者 刘波 胡桂萍 陈燕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1-778,共8页
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带来的新兴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培养基质,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生防菌哈茨木霉FJAT-9040固体发酵的培养基。单因素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主成份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 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带来的新兴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培养基质,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生防菌哈茨木霉FJAT-9040固体发酵的培养基。单因素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主成份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与麸皮的比例为9∶1;最适疏松值、无机碳源和无机氮源分别为麦粒40.00%、蔗糖3.00%和硫酸铵2.00%。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麦粒、蔗糖、硫酸铵对哈茨木霉产孢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可得:当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麸皮=9∶1、麦粒含量36.74%、蔗糖含量3.07%、硫酸铵含量1.75%时,孢子产量最高,可达2.98×109个/g,与实际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固体发酵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环境气味电子鼻判别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蓝江林 刘波 +2 位作者 陈峥 宋泽琼 林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7-86,共10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发酵程度垫料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7类22种物质(匹配度≥90,相对含量≥4%)。根据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将30个样品分为4类,分别对应4个发酵级别。Ⅰ级:发酵程度浅;Ⅱ级:发酵程度较深;Ⅲ级:...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发酵程度垫料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7类22种物质(匹配度≥90,相对含量≥4%)。根据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将30个样品分为4类,分别对应4个发酵级别。Ⅰ级:发酵程度浅;Ⅱ级:发酵程度较深;Ⅲ级:发酵程度深;Ⅳ级:发酵程度很深。利用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构建了垫料发酵程度判别模型。判别模型对垫料发酵程度级别的判别准确率达96.67%,精确度可以满足垫料发酵程度归类,为建立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程度判别模型标准和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提供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猪舍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冻多肽协同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调控鱼糜凝胶的冻藏稳定性
17
作者 陈旭 张天瑞 +4 位作者 卜帅 杨澳 项雷文 汪少芸 蔡茜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0-76,共7页
为提高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交联鱼糜凝胶冻藏稳定性,探究白鲢鱼鳞抗冻多肽(silver carp scale-derived antifreeze peptides,ScAFPs)协同TG交联对鱼糜凝胶冻藏过程中质构特性、凝胶性、白度、滴水损失、形态及微观结构... 为提高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交联鱼糜凝胶冻藏稳定性,探究白鲢鱼鳞抗冻多肽(silver carp scale-derived antifreeze peptides,ScAFPs)协同TG交联对鱼糜凝胶冻藏过程中质构特性、凝胶性、白度、滴水损失、形态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TG通过交联肌原纤维蛋白形成致密凝胶网络,而ScAFPs可有效抑制冻藏过程中冰晶生长引发的结构劣变。质构特性分析表明,2.0%ScAFPs与0.05%TG协同处理使鱼糜在冻藏28 d后,其凝胶硬度、弹性及强度等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单纯0.05%TG组及由4.0%蔗糖和4.0%山梨糖醇组成的商业抗冻剂组;使白度值下降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37.50%,滴水损失减少63.25%;可抑制冰晶生长,使冰晶孔隙率增幅较空白对照组降低48.50%,且可有效调控凝胶皱缩和表面塌陷。本研究有助于理解ScAFPs协同TG调控鱼糜凝胶品质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冷冻鱼糜制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凝胶 冻藏 抗冻多肽 谷氨酰胺转氨酶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生物活性肽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立娜 汪少芸 黄一帆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8-53,共6页
随着对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及分离、提取技术的成熟和研究与开发乳源活性肽的兴起,研究者发现乳清蛋白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潜在肽段.综述了近年来乳清蛋白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抗氧化活性、ACE抑制活性、降胆固醇活性及其... 随着对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及分离、提取技术的成熟和研究与开发乳源活性肽的兴起,研究者发现乳清蛋白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潜在肽段.综述了近年来乳清蛋白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抗氧化活性、ACE抑制活性、降胆固醇活性及其他活性的作用机理和研究概况.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乳清蛋白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特性必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生物活性肽 抗氧化 ACE抑制 降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汪少芸 李晓坤 +1 位作者 周焱富 吴金鸿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58-63,共6页
分析了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抗冻蛋白是一类具有热滞效应、冰晶形态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的蛋白质.近些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类蛋白质抗冻机制及基因工程的研究上.抗冻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但可以应用于食物... 分析了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抗冻蛋白是一类具有热滞效应、冰晶形态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的蛋白质.近些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类蛋白质抗冻机制及基因工程的研究上.抗冻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但可以应用于食物的冷鲜贮存及移植器官的低温保存,还可通过转基因提高经济作物的抗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蛋白 作用机制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索米星发酵液的薄层层析生物显影测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养浩 林春红 +3 位作者 张元兴 罗义发 谢涵宾 陈剑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4-226,236,共3页
通过对检定菌的敏感性,检定培养基、展开剂和发酵液样品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了一种检测发酵液中西索米星浓度的方法。采用短小芽孢杆菌为生物显影检定菌,双层琼脂扩散法于37℃培养16~18h,控制检定培养基的PH为7.5~8.0,发酵... 通过对检定菌的敏感性,检定培养基、展开剂和发酵液样品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了一种检测发酵液中西索米星浓度的方法。采用短小芽孢杆菌为生物显影检定菌,双层琼脂扩散法于37℃培养16~18h,控制检定培养基的PH为7.5~8.0,发酵液样品pH为4.5~7,0,展开剂为15%的KH2PO4,点样量为10μl,薄板和菌层接触时间为20min等检定条件,能用于发酵液中西索米星效价的直接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0.0115X+1.747,r=0.9877。在相同条件下,对536μg/ml的西索米星标准液连续测定6次,测定结果为(531.0 ±12.7)μg/ml,RSD=3.28%,该法具有较高的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分析稳定性基本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索米星 薄层层析 生物显影法 发酵液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